首页 >出版文学> 大学中庸尚书周易>第41章
  【原文】
  来敏乱群,过于孔文举①。
  (见《宋书·王微传》)
  【注释】
  ①过:超过。孔文举:即孔融,孔老二的二十世孙,三国时期的反动儒生。孔融坚持儒家路线,结党营私,极力反对曹操的革新路线和统一事业,在群众中肆意制造混乱,后被,曹操所杀。
  【译文】
  来敏在群众中制造混乱,超过了孔文举。
  弹李平表
  这是诸葛亮为检举李平写,给刘禅的一份公文。李平,原名李严,南阳人,出身豪族地主,官至尚书令,刘备临死时曾托付诸葛亮和他共同辅助刘禅。诸葛亮北伐前命他掌管军事,井代理丞相府事。公元二三一年(蜀建兴九年),诸葛亮进军祁山时,李平以粮草运送不及为借口,要诸葛亮退军。诸葛亮退军后,他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便向刘禅说,诸葛亮退军是为了“诱敌”作战;同时又在群众中散布谣言说:粮草充足,不该退军,企图陷害诸葛亮,乘机窃取大权,破坏统一事业。为了严明法治,贯彻统一全国的政治路线,诸葛亮写了此表给刘禅,检举了李平的罪责。以后,他又与众大臣联名,再次上衣刘禅,罢免了李平的一切职务,粉碎了李平的篡权阴谋。
  【原文】
  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②,欲得平兵以镇汉中③,平穷难纵横④,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⑤。去年臣欲西征⑥,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⑦。臣知平鄙情⑧,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⑨,隆崇其遇⑩,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
  (见《三国志·蜀志·李严传》)
  【注释】
  ①尚:喜欢。惠:恩惠。
  ②北出:北征魏国。
  ③镇:镇守。
  ④穷难纵横:找尽各种理由推脱。
  ⑤巴州:蜀国境内无此州。李平要求划分益州东部五个郡(即吟四川重庆一带)设置巴州,诸葛亮没有同意。刺史:官名,原是州的监督官,东汉以来为一州的军政长官。李平借口要当巴州刺史,逃避出兵镇守汉中。
  ⑥西征,指公元二三○年(蜀建兴八年)诸葛亮派魏延入羌中(今甘肃省南部)大破魏军事。
  ⑦司马懿(yì意):魏国大臣,当时以大将军都督雍、凉二州(今陕西,甘肃、宁夏一带)。开府辟召:开设办事机构招纳、任用所属官吏。诸葛亮派李平主督汉中,李平却向诸葛亮提出司马懿开府辟召的事,逼迫诸葛亮给他同样的权力、地位,这充分暴露了他急于篡权的狂妄野心。
  ⑧鄙情:卑鄙的意图。
  ⑨江州:原县名,在今四川重庆一带。
  隆崇其遇:给予崇高的待遇。
  务:事情,工作。
  都:总管。委:委托。
  伐:砍,这里作寅罚解。短:过失。
  莫若:不如。褒(bāo包),表扬,奖励。
  乃尔:这样。
  稽留:停留,这里作拖延解。
  增咎:增加过错。
  【译文】
  自从先帝去世以后,李平所到之处只顾治家置户,喜欢搞小恩小惠,安身求名,不考虑国家大事。当我北征魏国时,想要他带兵镇守汉中,他却找尽各种理由推脱,没有来的意思,反而要求划分五个郡设置巴州,由他当刺史。去年我要西征时,想让他主管汉中的事务,他说司马懿等人在开建府署,招纳官员(言下之意,他也要如此)。我明白他的卑鄙意图,是想乘我出征的时候,逼着我让他取得利益,所以我上表让他的儿子李丰当江州都督,给他优厚的待遇,也是为了把当时的大事办好。李平来到相府时,我委托他总管一切事务,群臣上下都怪我待他太宽厚了。我觉得统一全国的大事还没有成功,汉室有倾覆的危险,责罚他的过失,还不如暂且奖励他。我以为李干的要求只在于取得名利而已,没想到他的心颠狂到这样的地步。如果把这件事拖延下去,将会带来祸患,这是我观察事情不敏感,(就说这些吧,)说多了更增加我的过错。
  论游户自实①
  这大约是诸葛亮于公元二○七年(建安十二年)初见刘备时让刘备转告荆州牧刘表的一番话。当时荆州地方豪强大量收纳游户,作为自己的依附人口,不让他们到官府登记户籍。诸葛亮为了同豪强地主争夺劳力,扩大官府的赋役对象,提出让游户自报冬甲到官府上户籍。这体现了诸葛亮抑制豪强的思想。
  【原文】
  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②,平居发调③,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④,令国中凡有游户⑤,皆使自实⑥,因录以益众可也⑦。
  (见《三国志·蜀志·诸葛壳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注释】
  ①标题是注释者加的。
  ②著籍者:上了户籍的人。寡:少。
  ③平居发调:平常按户,籍征收赋税,调遣兵役。
  ④语(yù喻):告诉。镇南:指刘表,刘表这时为镇南将军、荆州牧。
  ⑤游户:没有上户籍的人家。东汉末年,由于军阀混战,迫使大批农民流离失所。这里的游户主要是指他们。
  ⑥自实:如实自报。
  ⑦录:登记。
  【译文】
  现在荆州不是人少,而是上户籍的少,平常按户籍征收赋税,调遣兵役,在籍的人扰不高兴,您可告诉镇南将军,下令境内,几有游户,都让他们如实自报人口,登上户籍,以便增加官府管辖的人口。
  兵要二则①
  诸葛亮为了实现统一全国的大业,根重视揍照法家路线建设军队。《兵要》就是他以法治军,的妻领,现存十条,这里选了二条。主要反映了诸葛亮任人唯贤、论功行赏、严明军纪、杜绝朋党的法家思想。
  【原文】
  (一)
  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之②,不自举③;使法量功④,不自度⑤。故能者不可蔽⑥,不能者不可饰⑦,妄誉者不能进也⑧。
  (见《太平御览》卷二百七十三)
  【注释】
  ①兵要:治理军队的要领,原则。②择:选择。③举:推荐,提拔。④使法量功:依据规章衡量功绩。⑤度(duó夺):揣度,衡量。⑥蔽:遮盖,掩蔽,这里作理没解。⑦饰:掩饰。⑧妄誉:贪图虚名,即盗窃声名。
  (二)
  枝叶强大①,比居同势②,各结朋党,竞进俭人③,有此不去,是谓败征④。
  (见《北堂书钞》卷一百十三)
  【注释】
  ①枝叶强大:树枝比树干强大,这里比喻军队内部小集团势力强大。
  ②比居同势:纠集亲信,勾结在一起,形成恶势力。
  ③俭(xiān先)人:奸诈狡猾的人。
  ④败征:失败的征兆。
  【译文】
  (一)
  优秀的将领处理政事,用人靠大家选择,而不自行提拔,依据规章衡量功绩,而不随意评定。这样一来,有才能的人埋没不了,没有才能的人蒙混不过,盗窃虚名的人得不到进用。
  (二)
  枝叶强大,(压倒树干),纠集亲信,各结死党,形成恶势力,争相收罗坏人,有这些恶劣现象而不去掉,就是失败的征兆。
  论斩马谡
  马谡(sù诉),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公元二一一年(建安十六年)随刘备入川,诸葛亮对他十分器重,后来提拔为参军。公元二二八年(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攻打魏国,命马谡为先锋,与魏将张邻战于街辛(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陇城附近)。马谡违背作战部署,致使街亭失守,严重影响战局,诸葛亮依法斩了马汲。参军蒋琬认为“天下未定”,杀了马谡实在可惜。《论斩马谡》就是诸葛亮对蒋琬的回答。这里,诸葛亮吸取了先秦法家军事家割、武以法治军的经验,指出了在战争中严明军法的重要性。
  【原文】
  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①,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②,魏绛戮其仆③。四海分裂④,兵交方始⑤,若复废法,何用讨贼耶⑥!
  (见《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附弟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注释】
  ①孙武:春秋时期齐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家军事家,被吴王阖(hé核)闾(lú驴)任用为将,注重以法治军,著有《孙子兵法》。
  ②杨干(gān肝),春秋时期晋悼(dào到)公的弟弟。
  ③魏绎(jiàng匠):晋悼公的将领,与杨干一起参加诸侯盟会,杨干违犯军法,扰乱行伍,魏绛为惩罚杨干,杀了杨干的驾车仆人。戮(lù路):杀。
  ④四海:这里指中国。
  ⑤兵交:指蜀魏之间的战争。
  ⑥复:又、再。废:废弛。若复废法,何用讨贼:这里诸葛亮认为在军中厉行法治是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
  【译文】
  孙武所以能无敌于天下,是因为他执法严明。所以杨干违犯军法,魏绛杀了他的仆人。国内正处于分裂状态,蜀魏战争刚刚开始,如再废弛军法,靠什么讨伐敌人呢!
  南征教
  公元二二五年(蜀建兴三年),诸葛亮为平定当时益州南部少数民族中上层贵族发动的扰乱,采用参军马谡的意见,向部下颁布了这个教令。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不仅注重以瓦解敌军思想为主的作战原则,而且注意联合少数民族的政策。这对于西南地区各民族关系的改善和杜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但是,诸葛亮是从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出发不可能实行真正的民族平等政策。
  【原文】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①,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见《玉海》卷一百四十二)
  【注释】
  ①《玉海》缺“攻心为上”四字,据《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附弟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补。
  【译文】
  指挥军队作战的原则,瓦解敌军思想是主要的,攻占城池是次要的,智力取胜是主要的,武力征服是次要的。
  教
  诸葛亮在此《教》中,将蜀锦生产作为支持战争的财政收入之一,这不仅为进行统一战争扩大了军费来源,同时也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原文】
  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①,惟仰锦耳②。
  (见《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五)
  【注释】
  ①决敌:决战破敌。资:资源。这里指军费来源。②惟(wéi引唯):只有。仰:依赖。锦(jǐn仅):丝织品,是当时蜀国著名的手工业产品。
  【原文】
  现在民众贫穷,国力虚弱,和敌人决战的军费来源,只有依赖锦的生产。
  街亭自贬疏①
  公元二二八年(蜀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进攻魏国,”马谡违令失守街亭。诸葛亮不但依法斩了马谡,而且深刻地检查自己的错误,主动承担责任,并上疏给刘禅,请求将自己降职三级。刘禅接受了他的请求,把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这体现了诸葛亮执法严明,以身作则的法治精神。
  【原文】
  臣以弱才,叨窃非据②,亲秉旄钺以厉三军③,不能训章明法④,临事而惧⑤,至有街亭违命之缺,箕谷不戒之失⑥,咎皆在臣授任无方⑦。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⑧,《春秋》责帅⑨,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见《三国志,蜀忠·诸葛壳传》)
  【注释】
  ①街亭:地名,在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陇城附近。贬:降职。疏:封建时代大臣向皇帝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书。②叨(tāo涛):贪,承受,一般用来表示谦虚。叨窃非据:担任了我所不能胜任的职务。③秉:举,拿。旄(máo毛):古代用牛尾装饰的旗帜,这里指军旗。钺(yuè越):大斧。旄钺:古代天子出征的象征,大将拿着旄钺,表示代替天子出征,掌握赏罚大权。厉:勉厉,劝戒。④章:规章。法:法令。⑤临:遇到。⑥箕(jī鸡)谷:地名,是从箕山(今陕西褒城镇北)北越秦岭,通向宝鸡的山谷狭路之一。诸葛亮攻魏时,派赵云驻箕谷,配合主力,牵制曹军,后因戒备不周,被曹军打败。⑦咎(jiù旧):过失。⑧恤(Xù序):忧虑,考虑。⑨《春秋》责帅:《春秋·左传》记载,战争失利,主帅要承担责任。晋、楚在城濮(pá仆)作战,楚军败,杀元帅子玉(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在邲(bì必)作战,晋军败,元帅荀林父请死(见《左传,宜公十二年》)
  【译文】
  我的才能很小,担任了我所不能胜任的职务,亲自督帅三军,但不能训教部下,严肃法纪,面临大事不能慎重考虑,以致(马谡)违背命令,街亭失守,(赵云)戒备不用,箕谷失利,这些过失都在于我用人不当。我对部下了解不深,对事情考虑不周,按照《春秋》先例,战争失利,责罚主帅,我的职责正相当。请将我降职三级,以示惩罚。
  劝将士勤攻己缺教①
  公元二二八年(蜀建兴六年),诸葛亮在祁山(指街亭)、箕谷先后败于魏军,但他败而不馁,勇于承担责任,吸取教训,要部下多多批评自己的缺点,同时对部下考查功过,严明赏罚,以便振作士气。诸葛亮要求部下批评自己,这是可贵的。当然,他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没有也不可能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原文】
  大军在祁山、箕谷②,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③,在一人耳④。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⑤,校变通之道于将来⑥,若不能然者⑦,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⑧,但勤攻吾之缺⑨,则事可定⑩,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
  (见《三国志尸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注释】
  ①攻:琢磨玉石,这里引申为批评。②祁(qí其)山,地名,在今甘肃省礼县东部祁山堡。③病:毛病,这里指失败的原因。④一人:指挥作战的将领(包括诸葛亮本人在内)。⑤明罚:严明赏罚。思过:检查过失。⑥校(jiāo叫)比较,校正。这里有总结、研究、审查的意思。变通:根据形势变化制定新策略。校变通之道于将来: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形势变化,制定新的策略,以指导将来的战争。这体现了诸葛亮的朴素辩证法思想。⑦然:这样。⑧诸有:凡有。忠虑:忠心考虑。⑨但:只要。事:统一国家的大事。功:成功,胜利。跷(qiāo。敲)足:踮起脚跟。功可跷足而待矣:踮起脚跟就可以看到成功,指胜利就在眼前了。
  【译文】
  我军在祁山,箕谷,都比敌军多,但没有打败敌军,反被敌军打败,这个原因不在兵少,在于指挥作战的人。现在我打算精简兵将,严明赏罚,检查过失,改变策略,用于将采,如果不这样,虽然兵多又有什么用呢!从今以后,凡忠心考虑国事的将士们,只要多多批评我的缺点,那么,统一事业就可以成功,敌人就可以消灭,胜利就在眼前了。
  与群下教①
  诸葛亮于公元二二一年(聿武元年)任蜀丞相后,为了教育部下参与政事,写了这个文告,号召大家积极发表政见,反复争议,集思广益,以利法家路线的贯彻执行。
  【原文】
  夫参署者②,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③,难相违复④,旷缺损矣⑤。违复而得中,犹弃弊唇而获珠玉⑥。然人心苦不能尽⑦,惟徐元直处兹不惑⑧;又董幼宰参署七年⑨,事有不至,至于十反⑩,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见《三国志·蜀志,董和传》)
  【注释】
  ①群下:部下。
  ②夫:文言发语词,用来提起下文。参署:共同参与讨论,最后签署决定。
  ③远:疏远,这里是回避的意思。嫌(xián贤):嫌隙,隔阂。
  ④违复:意见不同,反复讨论。
  ⑤旷:耽误,荒废。旷缺损矣:旷废政事,造成损失。
  ⑥弊(bì敝);破烂。屏(juē撅):草鞋。
  ⑦苦:这里指很难。⑧徐元直:即徐庶,诸葛亮年青时的好友,长阪战败前,共过事。
  ⑨董幼宰:即董和,曾与诸葛亮在刘备的左将军府和大司马府共过事。
  十反:这里比喻多次反复研究。
  启告:陈述,说明。这里作讨论解。
  苟:假如。慕:敬慕,这里是学习的意思。
  【译文】
  参署国家大事,就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如果怕产生隔阂,难于提出不同的意见来反复讨论,就会旷废政事造成损失,反复争论而得出正确意见,就好比扔掉烂草鞋而获得珠玉一样。然而人们很难得把自己心里话都说出来,只有徐元直才能毫无顾虑地这样做,还有,董幼宰和我共事七年,凡事有不周到的地方,他就反复多次提出来和我讨论。如果大家能够学到徐元直那种精神的十分之一,能够象董幼宰那样殷勤国事,忠心耿耿,那么,我就可以少犯错误了。
  与兄瑾言子乔书①
  这是诸葛亮给他哥哥诸葛瑾的一封信。诸葛亮担任蜀国丞相,对自己的子弟和诸将子弟一视同仁,都让他们在深山峡谷中押运粮草,为国家的统一事业效劳,这与“教予读经”的儒家思想是大有区别的。
  【原文】
  乔本当还成都②,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③,思惟宜同荣辱④。今使乔督五六百兵⑤,与诸子弟传于谷中⑥。
  (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附《予乔传》裴松之注)
  【注释】
  ①瑾;诸葛瑾,字于瑜,东吴大将军。乔:诸葛乔,字伯松,请葛瑾的儿子,曾过继给诸葛亮为子,在蜀国官至驸马都尉。
  ②成都:蜀汉的都城,今四川成都市。
  ③传运:转运。这里指押运粮草。
  ④思惟:想法,认为。荣辱:光荣、耻辱,在这里引申为甘苦。
  ⑤督:监督,这里作带领讲。
  ⑥谷:山谷,两山之间叫谷。诸葛亮北伐时,要从四川运粮到陕南,沿途要经过许多高山深谷。
  【译文】
  乔儿本应当回到成都,但是现在将官们的予弟都得去参加押运粮草,我认为乔儿应该和他们同甘共苦。现已派他带领五六百兵,同将官的子弟们一起在深山峡谷中押运粮草。
  曹操诸葛亮主要活动年表
  公元一五五年(汉桓帝永寿元年)
  曹操生。
  公元一七四年(汉灵帝熹平三年)曹操二十岁
  曹操被举为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坚决打击豪强,宦官蹇硕的叔父违法夜行,被曹操立即处死。
  公元一八一年(灵帝光和四年)曹操二十七岁
  本年,曹操在洛阳任议郎,上书斥责宦官。诸葛亮生。
  公元一八四年(灵帝中平元年)曹操三十岁
  二月,黄巾农民大起义爆发。东汉王朝派遣皇甫嵩、朱倘等率军镇压黄巾起义。曹操被任为骑都尉,参加镇压颍川黄巾农民起义军。本年,曹操任济南国相,曾罢免所属八个依附宦官、豪强的不法县官,拆毁非法建立的神祠六百多所。
  公元一八七年(中平四年)曹操三十三岁
  大致在本年,曹操迁东郡太守,他在任济南国相时,触犯了宦官、豪强,怕遭报复,就托病还家乡谯县。公元一八八年(中平五年)曹操三十四岁
  曹操被任为典军校尉,到洛阳。
  公元一八九年(中平六年)曹操三十五岁
  四月,灵帝刘宏死,子刘辩(少帝)接皇帝位。这年秋天,在一场宦官和外戚,世族官僚的火并中,凉州豪强大军阀董卓带兵入洛阳,废少帝,立少帝弟刘协为帝(献席),夺取了朝廷大权。曹操弃官东归,在陈留募兵数千人,讨伐董卓。
  公元一九○年(汉献帝初干元年)曹操三十六岁
  春,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挟带献帝和百官西迁长安,并焚烧洛阳,胁迫洛阳人户随同西迁。以豪强大军阀袁绍为头子的关东州郡长官拥兵不进,曹操独自进军,在荥阳汴水被董卓部将所败。关东各路军队的头子们纷纷割据州郡,加剧了全国分裂的局面。冬,袁绍谋立刘虞为帝,曹操拒绝参加这个分裂活动。《论争天下答袁绍》的谈话当在本年。
  公元一九二年(初平三年)曹操三十八岁
  四月,青州黄巾农民起义军进入兖州。曹操为兖州牧,领兵镇压黄巾起义军。
  公无一九五年(献帝兴平二年)曹操四十一岁
  上年,兖州豪强张邈、陈宫等勾结流窜军阀吕布,发动叛乱。经过一年多的苦战,本年夏秋间曹操平定了这次叛乱,赶走了吕布。
  公元一九六年(献帝建安元年)曹操四十二岁
  春,曹操镇压汝南、颖川黄巾农民起义军。七月,汉献帝从长安回到洛阳。九月,曹操到洛阳迎献帝迁都许,掌握了东汉朝廷大权。写《陈损益表》。这年,曹操在许都一带开始实行屯田,发布了《置屯田令》。
  公元一九七年(建安二年)曹操四十三岁
  诸葛亮十七岁
  春,豪强大军阀袁术在寿春称帝。九月,曹操击败袁术。本年,诸葛亮随叔父玄寓居襄阳隆中。
  公元一九八年(建安三年)曹操四十四岁
  九月,曹操进攻窜据徐州的军阀吕布,十二月,擒杀吕布,占领了徐州。袁绍要求曹操杀和他有私仇的杨彪等三人,曹操作了《为拒诛杨彪等答袁绍》的谈话。
  公元一九九年(建安四年)曹操四十五岁
  这时袁绍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策划进攻许都,诸将害怕袁绍势强,反动大儒孔融乘机散布失败论,动摇军心,曹操针对孔融的谬论,作了《论袁绍》的谈话,坚决进军决战,十二月,曹操统兵到官渡。
  公元二○○年(建安五年)曹操四十六岁
  正月,曹操粉碎了董承一伙的政变阴谋。二月,袁绍领兵到黎阳,四月,曹操先后在白马,延津打败袁军。八月,袁绍进军官渡,与曹军对峙,十月,曹军大破袁军。写《上言破袁绍》。《为徐宜议,陈矫下令》当在本年发布。
  公元二○一年(建安六年)曹操四十七岁
  四月,曹操击破袁绍驻在仓亭的军队。《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当在本年发布。
  公元二○二年(建安七年)曹操四十八岁五月,袁绍死,他的儿子袁尚据冀州,袁谭据青州,袁熙据幽州,外甥高干据并州。九月,曹操领兵进攻袁谭,袁尚于黎阳,袁军败退,固守。
  公无二○三年(建安八年)曹操四十九岁
  三月,曹操大破袁谭、袁尚军,谭、尚遁走,曹操进军攻邺。五月,还许都。本年发布《败军令》、《论吏士行能令》。
  公元二○四年(建安九年)曹操五十岁
  二月,曹操进军攻邺。七月,破袁尚军,八月,攻入邺城,处决冀州豪强审配。九月,曹操领冀州牧,发布《抑兼并令》。
  公元二○五年(建安十年)曹操五十一岁
  正月,曹操大破袁谭军于南皮,斩袁谭,平定冀,青二州。袁熙、袁尚从幽州的故安县逃奔辽西乌丸奴隶主贵族。曹操基本上平定幽州。下令禁止复私仇和厚葬。发布《整齐风俗令》。
  公元二○六年(建安十一年)曹操五十二岁
  春,曹操进军并州,擒杀高干,平定并州。发布《明罚令》。十月,发布《求言令》。
  公元二○七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五十三岁
  诸葛亮二十七岁
  二月,曹操发布《封功臣令》。写《请增封苟或表》。五月,曹操进攻袁绍集团残余割据势力和三郡乌丸奴隶主贵族,八月,在柳城东白狼山大破袁家弟兄与乌丸奴隶主贵族的联军。袁尚,袁熙逃奔割据辽东的公孙康,被杀。袁绍集团残余势力全部被消灭。曹操写《步出夏门行》诗、《表沧田畴功》。
  寄居荆州的刘备,访诸葛亮于襄阳隆中,征询统一全国的大计。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全国形势,提出一条联合孙权共同抗拒曹操,逐步统一全国的政治、军事路线。史书记载诸葛亮这番议论,就是《隆中对》。《论游户自实》的谈话当在本年。
  公元二○八年(建安十三年)曹操五十四岁
  诸葛亮二十八岁
  六月,曹操任丞相。七月,曹操南攻割据荆州的刘表,八月,刘表病死,九月,表子刘琮投降。刘备从樊城退到当阳,被曹军击败,南走夏口。十月,诸葛亮出使东吴,联孙抗曹,作了《论曹军》的谈话。十一月,曹操统率大军东下,与刘备。孙权的联军在赤壁作战,兵败北还。本年八月,曹操杀反动大儒孔融。《请追增郭嘉封邑表》和《与荀或书追伤郭嘉》当写于本年春。
  刘备占有荆州江南的四郡,任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管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公无二○九年(建安十四年)曹操五十五岁
  七月,曹操进军合肥,屯田淮南。
  公元二一○年(建安十五年)曹操五十六岁
  春,曹操发布《求贤令》。十二月,发布《让县自明本志令》。
  公元二二一年(建安十六年)曹操五十七岁
  诸葛亮三十一岁
  三月,关中军阀马超、韩遂等聚兵抗拒曹军进入关中据守潼关。七月,曹操领兵进击,九月,大破马超等军,定关中。曹操先后作了《论战马超事》和《论破马超》两次话。《与王脩书》约写于本年或稍后。《百辟刀令》最早于本年,至迟在公元二一七年(建安二十二年)。
  秋,刘备命诸葛亮与关羽留守荆州,自己领兵数万入州。
  公元二一三年(建安十八年)曹操五十九岁
  诸葛亮三十三岁
  五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
  春,刘备进攻割据益州的军阀刘璋。诸葛亮与张飞、云等约在本年冬领兵入益州。
  公元二一四年(建安十九年)曹操六十岁
  诸葛亮三十四岁
  春,曹操遣将扫除马超,韩遂盘据在陇右一带(今甘肃南部)的残余割据势力。十一月,献帝伏皇后密谋反对曹操的事件被发觉,伏后被废,幽闭死。十二月,发布《求贤第二令》、《选军中典狱令》。
  本年夏,刘备进军围成都,刘璋投降,占领益州。刘备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管理左将军(刘备当时为左将军)府事。—诸葛亮为了巩固新政权,厉行法治,写《答法正书》。
  公元二一五年(建安二十年)诸葛亮三十五岁
  孙权同刘备争夺荆州,派兵袭取刘备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亲自领兵到公安,与孙权相争。这时闻得曹操进攻汉中,乃与孙权协议,以湘水为界,分占荆州,刘备退兵西归。
  公元二一六年(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六十二岁
  五月,曹操进爵魏王。
  公元二一七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六十三岁
  二月,曹操从居巢进攻濡须口,孙权退走,三月,曹操也退兵。八月,发布《求贤第三令》。《曹植私出开司马门下令》当在本年发布。
  公元二一八年(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六十四岁
  诸葛亮三十八岁
  正月,曹操粉碎了关中豪强吉本,耿纪等在许都发动的武装叛乱。四月,遣儿子曹彰抗击乌丸奴隶主贵族的侵扰,作了《诫子彰》的谈话。
  刘备进军汉中,和曹军在阳平关相持。诸葛亮留守成都,实行耕战。
  公元二一九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六十五岁
  诸葛亮三十九岁
  春,刘备击斩曹操留守汉中的将领夏侯渊。三月,曹操领兵到阳平关,与刘备相持,不能取胜。五月,引汉中驻军全部撤退,刘备占领汉中。八月,关羽自江棱攻围樊城、襄阳,打败曹操派来的援军。九月,魏讽、张泉一伙荆州残余割据势力阴谋偷袭邺城,事泄,为曹丕镇压(曹操这时在长安)。十月,曹操自长安东还至洛阳,又自洛阳南下拒击关羽。未至,孙权遣吕蒙袭取江陵,关羽自樊城退兵,十二月被孙权遣将擒杀。孙权占领荆州,吴蜀联盟关系一时破裂。孙权上书曹操称臣,称说天命,劝曹操称帝,曹操识破孙权的诡计,作了《论孙权劝称尊号》的谈话。
  公元二二○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六十六岁
  正月,曹操还洛阳,病死,死前,写了《遗令》。长子曹丕嗣位为魏王、丞相。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改年号为黄初,追称曹操为武皇帝。
  公元二二一年(蜀章武元年)诸葛亮四十一岁
  四月,刘备称帝,仍称汉朝,后人称为蜀汉,改年号为章武,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写《与群下教》。七月,刘备攻吴,诸葛亮留守成都。诸葛亮为刘禅抄写《申子》、《韩非子》、《管于》等书当在本年前后。
  公元二二二年(章武二年)诸葛亮四十二岁
  六月,刘备为吴军所败,退兵驻守永安。
  公元二二三年,(章武三年)诸葛亮四十三岁
  二月,刘备病危,召诸葛亮到永安,托付后事。四月,刘备死,刘禅继位,改年建兴。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开丞相府,设置属官,管理国事,又兼任益州牧。八月,派邓芝到吴,重建联盟抗魏关系。益州南部诸郡大姓和少数民族上层贵族发动叛乱。
  公元二二四年(建兴二年)诸葛亮四十四岁
  诸葛亮实行“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积蓄进行统一战争的力量。《弹廖立表》当是本年所写。公元二二五年(建兴三年)诸葛亮四十五岁
  春,诸葛亮进军南部诸郡。发布《南征教》,秋,平定南中大姓和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盼扰乱。
  公元二二六年(建兴四年)诸葛亮四十六岁
  诸葛亮训练军队,准备出兵统一全国。
  公元二二七年(建兴五年)诸葛亮四十、七岁
  三月,诸葛亮率诸军北驻汉中。写《出师表》。派诸将子弟押运军粮,写《与兄瑾言子乔书》。发布《黜来敏教》,又发表《论米敏》的谈话。
  公元二二八年(建兴六年)诸葛亮四十八岁
  正月,诸葛亮率军伐魏,进攻祁山。前锋马谩违犯诸葛亮的命令,在街亭战败,赵云、邓芝所领疑军也败于箕谷。诸葛亮斩了马谡,作了《论斩马谩》的谈话,并上《街亭自贬疏》,请自贬三级,于是降为右将军行丞相事。发布《劝将士勤攻己缺教》。冬,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兵。
  公元二二九年(建兴七年)诸葛亮四十九岁
  春,诸葛亮遣将攻魏,取武都、阴平二郡。复丞相职。四月,孙权称帝,当时蜀国有人主张和孙权决绝,诸葛亮发毒了《绝盟好议议》的谈话。
  公元二三○年(建兴八年)诸葛亮五十岁
  诸葛亮遣魏延领兵西入羌中,击败魏军。
  公元二三一年(建兴九年)诸葛亮五十一岁
  二月,诸葛亮率军攻魏,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在卤城大破魏军。粮尽退军。写《弹李平表》。
  公元二三二年(建兴十年)诸葛亮五十二岁
  诸葛亮在汉中休兵劝农,训练军队,制造运粮工具“木牛,流马”。
  公元二三四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五十四岁
  上年冬,诸葛亮遣诸军运送粮食,集中在斜谷口,建筑粮仓。本年春,率大军出斜谷攻魏,以“流马”运粮。屯兵于武功五丈原,在渭水沿岸分兵屯田,作持久打算。和魏军相持一百多天,八月,诸葛亮病死于军中。刘禅谥亮为忠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