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春秋左传>第2章仲春纪

第2章仲春纪

  仲春【正文】
  一曰:
  仲春之月,日在奎①,昏弧中②,旦建星中③。其日甲乙,其帝太嗥,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夹钟④。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始雨水,桃李华⑤,苍庚鸣⑥,鹰化为鸠⑦。天子居青阳太庙⑧,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安萌牙⑨,养幼少,存诸孤⑩;择元日,命人社;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无肆掠,止狱讼。
  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开户始出,先雷三日,奋铎以令于兆民曰:“雷且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桶,正权概。
  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必备。无作大事,以妨农功。
  是月也,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天子乃献羔开冰,先荐寝庙。上丁,命乐正入舞舍采;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亲往视之。中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
  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
  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解说】
  见《孟春》。【注释】
  ①日在奎:指太阳的位置在奎宿。奎,二十八宿之一,在今仙女座。
  ②弧:星宿名,又名弧矢,在鬼宿之南,今属大犬及船尾座。
  ③建星:星宿名,在斗宿之上,今属人马座。
  ④中:应。夹钟:十二律之一。
  ⑤华:花,这里用如动词,开花。
  ⑥苍庚:黄鹂。
  ⑦鸠:布谷鸟。
  ⑧青阳太庙:东向明堂的中间正室。
  ⑨安:用如使动,使……安。萌牙:即萌芽。
  ⑩存:抚恤。孤:无父的儿童。以上三小句是说要适应春季生养之功。
  社:土神,这里用如动词,意为祭祀土神,以祈求五谷丰登。按:先秦只在春天举行一次社祭(春社),秦汉以后则于春秋各举行一次社祭(春社、秋社)。
  有司:主管的官吏,这里指掌管刑法的官吏。省:减少。囹圄(línɡyǔ):牢狱。
  桎梏(zhìɡù):刑具,在手上的叫梏,在脚上的叫桎。
  肆:陈列,这里指执行死刑后陈尸示众。掠:鞭笞。
  狱讼:诉讼之事。狱也是讼的意思。
  玄鸟:燕子。相传有娀氏女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因此后人把它作为男女婚娶的征兆,在它到来时祭祀媒神以求后嗣。
  太牢:祭品中牛羊豕(猪)三牲具备叫“太牢”。高禖:即郊禖。禖,主管嫁娶的媒神。因其祠在郊外,故称郊禖。
  嫔(pín):古代宫廷中女官名。天子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这里九嫔泛指宫中所有女眷。御:侍从。
  礼:用如动词,举行礼仪。天子所御:指天子所御幸而有孕的宫眷。
  弓(dú):弓套。
  授以弓矢:把弓箭授给她。给有孕的女眷带上弓套,授予弓矢,是为了祈求能生男孩,因为弓矢之类都是男子勇士所用之具。
  日夜分:日夜时间相等。分:半。
  电:用如动词,打闪。
  咸:都。
  户:指穴。孟春“蛰虫始振“,到仲春才“咸动“、“始出”。
  奋:振动。铎:指木铎,以木为舌的大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要巡行振鸣木铎以引起众人的警觉。
  戒:警戒。容止:这里指男女房中事。
  备:完备。不备指生的小孩有先天残疾。
  凶灾:指父母必有灾祸。
  同:统一。度:计量长短的器具或单位。量(liànɡ):计量体积多少的容器。
  钧:均等。衡:秤杆。石(shí):重量单位,古代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角:校正。斗桶:都是量器。
  正:用如使动,使……正,校正。权:秤锤。概:平斗斛的木板。古人在日夜平分之时统一这些度量衡,是为顺应天时。
  少舍:稍稍休息。少,稍。舍,止息。
  阖扇:门户。用木做的叫阖,用竹苇做的叫扇。
  寝庙:古代宗庙中前边祭祖的部分叫庙,后边住人的部分叫寝。
  大事:指战争。
  妨:损害。农功:农事。
  漉(lù):竭,使干涸。陂(bēi):积蓄水的池塘。
  献羔开冰:古人冬天凿下冰块,藏入冰窖,仲春二月,先要献上羊羔祭祀司寒之神,然后才能打开冰窖取冰。
  荐:向鬼神进献。
  上丁:一月之中的第一个丁日。
  入舞:指乐正入国学教练舞蹈。舍:放置。采:指彩帛。古时初次进国学,要以彩帛敬祀先师。
  中丁:一个月中旬的丁日。
  乐:音乐。古人很重视音乐,认为它可以移风易俗,使人民和协。
  祀不用牺牲:指一般的祈祷之礼不用牺牲。上文提到祀高禖用太牢,开冰窖取冰用羔,都是天子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大礼,不在此例。
  圭璧:祭祀时用作符信的玉器。圭,上尖下方的玉器。璧,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更:更换,代替。皮币:指皮毛缯帛。
  大水:秋天七月,下弦月行入毕宿,日在轸,这时为多雨之时。
  总:忽然。
  寇戎:来犯的敌军。五行家认为秋属金,有杀气,所以行秋令则有兵戎来犯。
  胜:经受得住。
  掠:劫掠。五行家认为冬属阴,行冬令,阴气侵阳,所以阳气不胜,麦不成熟;麦不熟,人民饥饿,所以互相劫掠。
  虫螟:指吃庄稼心儿的虫子。五行家认为夏属火,炎热,所以大旱,暖气早来;因为大旱,所以虫螟为害。
  贵生【正文】
  二曰:
  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①。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②。在四官者不欲③,利于生者则弗为④。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
  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⑤,子州支父对曰:“以我为天子犹可也⑥。虽然⑦,我适有幽忧之病⑧,方将治之,未暇在天下也。”天下,重物也⑨,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于他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托天下。
  越人三世杀其君,王子搜患之⑩,逃乎丹穴。越国无君,求王子搜而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之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其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而为君也。
  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颜阖守闾,麤布之衣,而自饭牛。鲁君之使者至,颜阖自对之。使者曰:“此颜阖之家耶?”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使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缪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故若颜阖者,非恶富贵也,由重生恶之也。世之人主多以贵富骄得道之人,其不相知,岂不悲哉?
  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彼且奚以此之也?彼且奚以此为也?
  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今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轻也。夫生,岂特随侯珠之重也哉!
  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故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亏生则于其尊之者薄矣。其亏弥甚者也,其尊弥薄。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辱莫大于不义,故不义,迫生也。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曰迫生不若死。奚以知其然也?耳闻所恶,不若无闻;目见所恶,不若无见。故雷则掩耳,电则掩目,此其比也。凡六欲者,皆知其所甚恶,而必不得免,不若无有所以知。无有所以知者,死之谓也,故迫生不若死。嗜肉者,非腐鼠之谓也;嗜酒者,非败酒之谓也;尊生者,非迫生之谓也。【解说】
  本篇旨在论述养生之道。文章提出,凡有害于生命的事就不去做,这就是养生的方法。文中列举了子州支父无暇治理天下、王子搜不肯为君、颜阖逃避富贵等事例都是要说明天下“莫贵于生”。这种思想源于杨朱学派的“贵己”说。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结尾阐发道家人物子华子关于“迫生为下”的观点时,提出:“不义,迫生也。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日迫生不若死。”这种把“生”与“义”联系起来,认为不义而生不如为义而死的思想已超出了杨朱“贵己”说的范围,显然是儒家思想的反映。【注释】
  ①役:役使。
  ②止:被禁止。
  ③四官:指耳目鼻口。
  ④弗:当是衍文(依陈昌齐说)。
  ⑤子州支父(fǔ):传说中的古代隐士,姓子,名州,字支父。
  ⑥犹:庶几,还。
  ⑦虽然:虽然如此。
  ⑧幽忧:深重的忧劳。
  ⑨重物:贵重的东西。
  ⑩王子搜:战国时越王无颛(zhuān),“搜”为无颛的异名。毕沅据《竹书纪年》考证,无颛之前越国三代国君(不寿、朱句、无余)先后被杀。
  丹穴:采丹的矿井。
  从:通“踪”。按迹追踪。
  王舆:国君专用的车。
  援:拉。绥:车绥,上车时挽手所用的绳子。
  舍:舍弃。
  颜阖(hé):战国时鲁国的隐士。颜阖与鲁君事以及上文尧与子州支父、越人与王子搜之事均可参见《庄子·让王》。
  币:币帛。古人用以相互赠送、致意的礼物。先:事先致意。
  守:居。闾(lǘ):周制,二十五家为里,里必有门,称作闾。这里代指住所。
  麤(cū):今作“粗”。
  饭:动词。古代给人食物吃,喂牲畜草料都可称“饭”。
  对:应答,接待。
  致:献,送。
  缪:通“谬”。错。
  审:审核清楚。
  还反:返回。
  已: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确定。
  骄:用如动词,傲视的意思。
  真:实质,根本。持:保。
  绪余:残余。绪,余。
  土苴(jū):泥土草芥,比喻无足轻重的微贱之物。
  徇(xùn)物:舍弃生命去追求外物。徇,通“殉”。
  彼:指代“世俗之君子”。且:将。奚:何。之:往。
  随侯之珠:相传随侯见一条大蛇伤断,给它敷药,后来大蛇从江中衔来一颗明珠报答他。后人把这颗明珠称作“随侯之珠”。随,汉东之国,姬姓。仞:古代长度单位。仞的长度说法不一。清人陶方琦《说文仞字八尺考》认为,周制一仞为八尺,汉制为七尺,东汉末则为五尺六寸。
  要(yào):求。
  特:只。
  子华子:古代道家人物。传说为战国时魏人,与韩昭釐侯同时。
  全生:保全生命的天性,使其顺应自然,即下文所说的“六欲皆得其宜”。
  亏生:指生命的天性由于受到外物的干扰而亏损,即下文所说的“六欲分得其宜”。亏,损耗,欠缺。
  死:这里不是指终其天年的自然死亡,而是指为坚守自己的志向而舍弃生命。
  迫生:这里指苟且偷生,使生命的天性完全受到压抑,即下文所说的“六欲莫得其宜”。
  六欲:指生、死及耳、目、口、鼻的欲望。
  分:一半。
  尊之者:指生命的天性。
  弥:益,更加。
  无有所以知:指丧失生命。所以知,用以知道六欲的凭借,即知觉。
  复其未生也:等于又回到它未生时的状态。
  服是也,辱是也:屈服属予这一类,受辱属于这一类。
  雷:用如动词。下句“电”用法同。
  比:相似。
  败:腐败变质。
  情欲【正文】
  三曰:
  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①,情有节②。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③。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④,虽神农、黄帝⑤,其与桀、纣同⑥。圣人之所以异者,得其情也⑦。由贵生动⑧,则得其情矣;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
  俗主亏情,故每动为亡败。耳不可赡⑨,目不可厌⑩,口不可满;身尽府种,筋骨沈滞,血脉壅塞,九窍寥寥,曲失其宜,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其于物也,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大失生本;民人怨谤,又树大雠;意气易动,然不固;矜势好智,胸中欺诈;德义之缓,邪利之急。身以困穷,虽后悔之,尚将奚及?巧佞之近,端直之远,国家大危,悔前之过,犹不可反。闻言而惊,不得所由。百病怒起,乱难时至。以此君人,为身大忧。耳不乐声,目不乐色,口不甘味,与死无择。
  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奚故?论早定也。论早定则知早啬,知早啬则精不竭。秋早寒则冬必暖矣,春多雨则夏必旱矣。天地不能两,而况于人类乎?人之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也。
  尊,酌者众则速尽。万物之酌大贵之生者众矣,故大贵之生常速尽。非徒万物酌之也,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功虽成乎外,而生亏乎内。耳不可以听,目不可以视,口不可以食,胸中大扰,妄言想见,临死之上,颠倒惊惧,不知所为。用心如此,岂不悲哉?
  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孙叔敖之遇荆庄王为幸。自有道者论之则不然,此荆国之幸。荆庄王好周游田猎,驰骋弋射,欢乐无遗,尽傅其境内之劳与诸侯之忧于孙叔敖。孙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为故,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解说】
  本篇旨在论述节欲养生。文章指出,人的感情欲望是天生的,在这一点上,“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圣人与一般人的不同就在于圣人“得其情”,因此“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俗主“亏情”,所以“每动为亡败”。“得其情”与“亏情”的关键就在于是否珍重自己的生命。本篇的思想近于荀子的“节欲”说。老、庄提倡的“无欲”、孟子提倡的“寡欲”,虽从根本上说也是要人们“节欲”,但与本篇“节欲”思想仍有着程度的差别。文章还指出,“天地不能两”,因而功业与生命同样不能两全。从“法天地”的观点出发论述了“贵生”的主张。【注释】
  ①情:感情,指人的好、恶、喜、怒、哀、乐。
  ②节:节制,适度。
  ③过:过分。
  ④不肖(xiào):不贤,不善。一:同等,一样。
  ⑤神农:传说中的远古帝名。古史又称炎帝、烈山氏。黄帝:传说中的远古帝名,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古人把神农、黄帝看作圣王的代表。
  ⑥桀:夏代最末一个君主,名履癸。纣:商代最末一个君主,名受。古人把桀纣作为暴君的典型。
  ⑦情:这里指适度的感情。
  ⑧由贵生动:等于说由贵生而动。贵生,即尊生。
  ⑨赡(shàn):充足。
  ⑩厌:满足。
  府种:通“腑肿”。即浮肿。
  沈(chén)滞:积滞而不通畅。沈,后代多写作“沉”。
  九窍:九孔。包括阳窍七(眼、耳、鼻、口)、阴窍二(大、小便处)。寥寥:空虚的样子。
  曲:这里是“遍”的意思。
  彭祖:传说是颛顼(zhuānxū)帝玄孙陆终氏的第三子篯铿(jiānkēnɡ),善养生之道,活了八百岁,尧封之于彭城,故称彭祖。
  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等于说“欲不可得,求不可足”。宾语“不可得”、“不可足”前置。有人认为“之为”在语法上标志宾语前置。
  (jué)然:流行疾速、不坚固的样子。
  矜(jīn):夸耀。
  德义之缓,邪利之急:等于说“缓德义,急邪利”。宾语“德义”、“邪利”前置,用“之”复指。下文“巧佞之近,端直之远”与此句式相同,意为近巧佞,远端直。缓、急、近、远,这里都用如动词。
  以:通“已”。已经。
  怒:盛。猛烈。
  君:用如动词,给……做君。
  择:区别。
  论:这里指贵生的信念。
  啬(sè):爱惜。
  两:这里是两全的意思。
  尊:酒器。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樽”、“罇”。
  大贵之生:指君主的生命。
  资:供给。
  扰:搅乱。
  想见:这里指因病胡思乱想而见到各种幻影。
  上:时,时候。
  颠倒:指神经错乱。
  孙叔敖:即(wěi)敖,字孙叔,春秋楚人,初隐居海滨,后为楚庄王令尹。遇:知遇,受到赏识。荆庄王:即楚庄王,春秋楚国国君,芈(mǐ)姓,名旅(他书或作吕、侣),公元前613年—前591年在位,为春秋五霸之一。
  田:打猎。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畋”。
  弋(yì):以绳系箭而射。
  傅:付。
  便:利。故:事。
  竹帛:竹简和白绢,古代用以书写文字,后指称史书及一般书册。
  当染【正文】
  四曰;
  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①:“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②,其色亦变,五入而以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③。舜染于许由、伯阳④,禹染于皋陶、伯益⑤,汤染于伊尹、仲虺⑥,武王染于太公望、周公旦⑦。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⑧。举天下之仁义显人⑨,必称此四王者。夏桀染于干辛、歧踵戎⑩,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周厉王染于虢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虢公鼓、祭公敦。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齐桓公染于管仲、鲍叔,晋文公染于咎犯、郭偃,荆庄王染于孙叔敖、沈尹蒸,吴王阖庐染于伍员、文之仪,越王句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范吉射染于张柳朔、王生,中行寅染于黄藉秦、高强,吴王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智伯瑶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椻长,宋康王染于唐鞅、田不禋。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皆残亡,身或死辱,宗庙不血食,绝其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可羞人,必称此六君者。
  凡为君,非为君而因荣也,非为君而因安也,以为行理也⑨。行理生于当染。故古之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官事,得其经也。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国愈危,身愈辱,不知要故也。不知要故,则所染不当;所染不当,理奚由至?六君者是已。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所染不当也。存亡故不独是也,帝王亦然。
  非独国有染也。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此二士者,无爵位以显人,无赏禄以利人。举天下之显荣者,必称此二士也。皆死久矣,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王公大人从而显之;有爱子弟者,随而学焉,无时乏绝。子贡、子夏、曾子学于孔子,田子方学于子贡,段干木学于子夏,吴起学于曾子;禽滑学于墨子,许犯学于禽滑,田系学于许犯。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皆所染者得当也。【解说】
  本篇与《墨子·所染》篇文字基本相同。文章以染丝为喻,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决定性作用。文中列举了历史上帝王、君主、士的成败荣辱,旨在说明:“所染当”,君主就能成就王霸之业,士就能显荣于天下;“所染不当”,就会导致国破身辱。因此,“劳于论人而佚于官事”才是为君的正确方法。篇末将孔子、墨子及其后学并称,并抱以同样尊重的态度,这一点与《墨子·所染》篇不同。【注释】
  ①墨子:名翟(dí),战国初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现存《墨子》五十三篇是墨翟的门徒根据他的遗教编纂而成。素丝:未经染色的生丝。
  ②所以入者:指染料。
  ③染:这里用作比喻,是熏陶、熏染的意思。
  ④许由:古代传说中的高士,字武仲,颍川人。相传舜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逃隐于箕山。伯阳:尧时的贤人,传说为舜七友之一。
  ⑤皋陶(yáo):舜的法官。伯益:舜臣,与皋陶同族。他书或作“伯翳”。
  ⑥汤:商朝的建立者,也称天乙。伊尹:商汤的大臣,名挚,原是汤妻陪嫁的奴隶,后辅佐汤灭桀,建立商朝,被尊为阿衡(宰相)。仲虺(huī):汤的左相。
  ⑦武王:指周武王,姬姓,名发,文王之子,西周王朝的建立者。太公望:姜姓,吕氏,名尚,号太公望;周文王立他为师,武王尊他为师尚父;辅佐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被封于齐。
  ⑧蔽:遮盖。
  ⑨显人:显达之人。
  ⑩干辛、歧踵戎:夏桀的两个臣子。
  崇侯:名虎。崇,国名。侯,爵位。恶来:蠃姓,飞廉之子。二人是殷纣的臣子。
  周厉王:周穆王的四世孙,名胡,因荒淫暴虐而被国人放逐。虢(ɡuó)公长父:周厉王的卿士,名长父。虢,国名。荣夷终:周厉王的卿士,名终。荣,国名。夷。谥号。
  幽王:指周幽王,宣王之子,名宫涅,公元前771年被犬戎杀于骊山下,西周从此灭亡。虢公鼓、祭(zhài)公敦:周幽王的两个卿士,名鼓、名敦。祭,国名。
  僇(lù):通“戮”。辱。
  晋文公:春秋晋国国君,名重耳,献公之子,公元前636年—前628年在位,为春秋五霸之一。咎犯:即狐偃,字子犯,晋卿,因是晋文公的舅父,也称舅犯。郭偃:即卜偃(依梁玉绳说),晋献公时为掌卜大夫。
  沈尹蒸:春秋时楚国大夫。沈,邑名,尹,官名。蒸,当作“筮”(依许维遹说),人名。沈尹筮把孙叔敖推荐给楚庄王。
  阖(hé)庐:春秋末年吴国国君,名光,公元前514年—前496年在位。他书或作“阖闾”。伍员(yún):吴大夫,名员,字子胥,本楚国人,父兄为楚平王所杀,逃至吴国,后辅佐吴王阖庐击败强楚。文之仪:吴大夫,名之仪。
  句(ɡōu)践: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公元前491年-前465年在位。句,后来写作“勾”。按:本篇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阖庐、勾践为春秋五霸。范蠡(lǐ):越大夫,名蠡,字少伯,楚人,别号陶朱公。大夫种(zhǒng):即文种,越大夫,字少禽,楚人。二人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灭掉吴国。
  范吉射:春秋时晋卿,名吉射,谥昭子。公元前497年,范氏、中行氏联合发难,攻打赵氏,结果反被知氏、赵氏、韩氏、魏氏四家逐出晋国。张柳朔、王生:范吉射的两个家臣,都死于范氏之难。
  中行(hánɡ)寅:晋卿荀寅,谥文子。黄藉秦、高强:荀寅的两个家臣。
  夫差:吴王阖庐之子,吴国国君;曾大败越国,后听信谗言,同意勾践的求和,终导致国灭身死。王孙雒(luò):吴大夫。太宰嚭(pǐ):吴太宰伯嚭。
  智伯瑶:名瑶,晋国荀首的后代,又称荀瑶,晋哀公时为执政大臣,谥襄子。智国、张武:智氏的两个家臣。他们劝说智伯纠合韩、魏,把赵襄子围在晋阳,结果韩魏赵三家暗地联合,反灭掉智氏。
  中山:春秋国名,为魏所灭。尚:人名,疑是中山最后一个国君中山桓公。魏义、椻(yàn)长:中山国的两个大夫。椻长,他书或作“偃长”。
  宋康王:战国时宋国最末一个国君,名偃,以荒淫贪暴著称,诸侯称他“桀宋”;即位四十七年(《史记》年表云,四十三年)被齐、楚、魏三国所灭。唐鞅、田不禋(yīn):宋大夫。
  血食:指受祭祀。古代祭祀用牲,故称血食。
  后类:后代。
  理:道,义理。
  论:选择。佚:通“逸”。安闲。
  经:道,这里指正确的方法。
  要:切要,关键。
  故:疑承上文而衍(依王念孙说)。
  故:本来。是:指上文所列举的五霸、六君。
  帝王:指上文所列举的舜、禹、汤、武王、夏桀、殷纣、周厉王、幽王。
  孟苏、夔(kuí)靖叔:当是与孔子同时的两位有道之人。
  鲁惠公:春秋鲁国国君,名弗皇(一作“弗湟”),公元前768年—前723年在位。宰让:鲁大夫。郊:祭天。庙:祭祖。天子:指周平王。
  桓王:当作“平王”。因惠公死于平王四十八年,其时桓王未立。如“桓王使史角往”,其时惠公已死,则又与下文“惠公止之”不合。史角:名叫角的史官。
  其:指代史角。
  显:用如使动,使……显赫。
  利:用如使动,使……得利。
  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子夏:孔子的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相传曾为魏文侯的老师。曾子:孔子的弟子,名参(shēn),字子舆。
  田子方:战国时魏国的贤士,魏文侯尊他为师。
  段干木:战国时魏国的隐士,很受魏文侯的尊重。
  吴起:战国时魏国人,军事家。先为魏文侯将军,文侯死后,因遭陷害而逃到楚国,辅佐楚悼王变法图强,使楚国强盛一时。
  禽滑(ɡǔ)(读音未详):墨子的弟子。他书或作“禽滑厘”、“禽滑黎”。
  许犯、田系:墨家后学弟子。
  功名一作由道【正文】
  五曰:
  由其道,功名之不可得逃,犹表之与影①,若呼之与响②。善钓者,出鱼乎十仞之下③,饵香也;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上④,弓良也;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⑤,德厚也。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⑥,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⑦,而务其所以归⑧。
  强令之笑不乐⑨;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⑩。
  缶醯黄,蜹聚之,有酸;徒水则必不可。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以茹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以致之之道去之也。桀、纣以去之之道致之也,罚虽重,刑虽严,何益?
  大寒既至,民暖是利;大热在上,民清是走”。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欲为天子,民之所走,不可不察。今之世,至寒矣,至热矣,而民无走者,取则行钧也。欲为天子,所以示民,不可不异也。行不异乱,虽信令,民犹无走。民无走,则王者废矣,暴君幸矣,民绝望矣。故当今之世,有仁人在焉,不可而不此务;有贤主,不可而不此事。
  贤不肖不可以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能尽害天下之民,而不能得贤名之。关龙逢、王子比干能以要领之死争其上之过,而不能与之贤名。名固不可以相分,必由其理。【解说】
  本篇旨在论述为君之道。文章以大量生动的比喻说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要达到目的,必“由其道”。条件具备了,方法对头了,自然水到渠成,否则徒劳无益。本篇劝戒君主要重视人心的向背,指出“欲为天子,民之所走,不可不察”,“所以示民,不可不异”,反映了作者的民本思想。【注释】
  ①表:古代测日影、定时刻所立的标竿。
  ②响:回声。
  ③出:用如使动。乎:于。
  ④下:用如使动。
  ⑤蛮夷:古代南方民族称蛮,东方民族称夷。这里泛指华夏之外的四方各族。反舌:指四方各族语音与华夏不同。
  ⑥庶草:众草,百草。
  ⑦务:勉力从事。
  ⑧所以归:使……归附的条件。
  ⑨强(qiǎnɡ)令:硬性命令。
  ⑩小:这里指虚名。
  缶(fǒu):瓦器。圆腹,小口,有盖,用以汲水或盛流质。醯(xī):醋。
  蜹(ruì):同“蚋”。蚊类。
  徒:只,仅仅。
  狸(lí):这里指猫。
  工:精巧。
  茹(rú):腐臭。
  民暖是利:等于说“民利暖”。宾语“暖”前置,用“是”复指。利,用如动词。下句“民清是走”与此句结构相同,即“民走清”的意思。
  清:凉爽。走:奔向。
  见利之聚:聚于见利之处。这句话的结构与上文“(民)暖是利”相同,也是宾语前置句,只不过用“之”复指。见利,指见利之处。
  无之去:等于说“无利之去”,结构与“见利之聚”同。
  无走:不奔向谁。
  钧:通“均”。
  信:通“伸”。
  不此务:即不务此。可而:相当于“可以”。
  不此事:即不事此。
  分:分给。
  不能得贤名之:指获“桀”、“纣”恶名。依谥法贼人多杀曰桀,残义损善曰纣。
  关龙逢(fénɡ):夏桀之臣。传说夏桀暴虐无道,关龙逢极力劝谏,被桀所杀。王子比干:殷纣的叔伯父(一说纣的庶兄)。传说纣荒淫暴虐,比干犯颜强谏,被纣剖心而死。要:古“腰”字。领:脖子。争(zhènɡ):诤谏。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