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宋词三百首>第5章

第5章

  采桑子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①。玉盏②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③。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注释】
  ①急管:指管乐之声的急促。繁弦:指弦乐声的繁杂。
  ②玉盏:酒杯。
  ③空水:是说湖水清澈得似乎了无一物,可以一望无阻地见到湖底。澄鲜,形容湖水的莹洁明澈。
  【简说】
  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写出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一番天地。这里形容湖水的清澈,是颇为形象的。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①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②。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
  ①狼籍:同狼藉,散乱错杂的样子。
  ②帘栊:窗外的帘子。
  【简说】
  这里画出一幅残春景象。西湖上花时已过,游人稀少;柳絮漫天,细雨霏霏。而翩翩双燕,软语呢喃,则反衬出作者“始觉春空”的寂寞之感。
  采桑子
  清明上巳①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②。游人日暮相将③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注释】
  ①上巳:农历三月三日。
  ②朱轮:漆着红色的轮子。钿车:嵌上金丝花纹作为装饰的车子。这句是说装着朱轮的钿车在绿柳之下驶过。
  ③相将:相随。
  【简说】
  这是清明节游湖的盛况。特别着重描绘日暮回城时喧哗熙攘的情景。不说游人摘花归去,而只说从堤岸到城头“总是花”。这样更突出了清明游春的主题。
  采桑子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①俱鲜。鸥鹭闲眠②。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③。谁羡骖鸾④。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
  ①云物:云是形容“天容”,物指水上景物。
  ②这句说鸥鹭听惯游船上奏乐的声音,照常睡眠。
  ③琼田:指月光照在水上,一片皎洁,象琼玉铺成的田地。
  ④骖(cān餐)鸾:乘鸾仙去。骖:在此义与动词“乘”同。鸾,鸟名,似凤凰。
  【简说】
  上片是西湖静景,天光云影、鸥鹭安眠,这是何等闲适。但“应惯寻常听管弦”句,却点出这里原是丝竹之声不断的游乐胜地。下面是西湖之夜。月白风清,平波万顷,泛舟其上,真有飘飘欲仙之感。
  诉衷情眉意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①试梅妆②。都缘③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④。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⑤,最断人肠。
  【注释】
  ①呵手:因初寒轻霜,而呵手取暖。
  ②梅妆:即梅花妆。
  ③都缘:都因。
  ④流芳:即流光,也即似水流年之意。
  ⑤敛和颦都是形容眉头微蹙时的神情。敛表示庄重,颦表示愁闷。
  【简说】
  小题目是眉意,内容写离恨。有离恨才把双眉画成远山那样长,这样也就点明了题目的含意。
  踏莎行
  候馆①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②摇征辔③。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愁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④尽处是春山,行人⑤更在春山外。
  【注释】
  ①候馆:都市中接待宾客的馆舍。《周礼·地官·遗人》:“市有候馆。”郑注:“候馆,楼可以观望者也。”
  ②薰(xūn勋):香气。一作“芳”。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熏。”
  ③征辔(pèi配):辔本义为缰绳,这里代表坐骑。征辔即行人的坐骑。
  ④平芜:平坦的草地。
  ⑤行人:即闺中思妇的爱人。
  【简说】
  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婉的一面,这是欧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上片写行人。由写景到抒情(离愁),又从抒情到写景。“迢迢不断如春水”是在写景的同时,以流不断的春水隐喻诉不完的离愁。李煜的“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是以春草喻离愁,但欧词则显得更为婉转。
  下片写闺人。是由近及远,从思妇楼头到山外行人。杨慎《词品》指出石曼卿的“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与本词末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抒写远望天边,不见行人的别恨。
  生杳子
  去年元夜①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领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注释】
  ①“元夜”即上元节之夜(阴历正月十王日),也叫“元宵”。唐代以来元夜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
  【简说】上片回忆去年灯节,用灯好、月明、人团圆反映出自己欣悦的心情。“月到”两句,用圆月象征两人的爱情,一向传诵人口。
  下片描写今年灯节、月依旧,只是人事已非,因此触目伤怀,不胜悲痛。
  《词品》卷二将本词误作朱淑真词。后人也往往沿误。
  南歌子
  凤髻泥金带①,龙纹玉掌梳②。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③。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④。等闲⑤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⑥。
  【注释】
  ①凤髻:梳成凤凰式的发髻。泥金带:用金色颜料描过的带子,束在凤髻上。
  ②龙纹玉掌梳;手掌形的玉梳,上面雕着龙纹。
  ③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入时,合于时式。无,同“么”,疑问语气词。
  ④试手初:初次试试自己(描花)的手段。
  ⑤等闲:轻易,随便。
  ⑥怎生:怎样,如何。书:书写。
  【简说】
  这首词不仅刻绘出女子的头饰,还描写了她活泼的姿态、神情和语言。通过她的问话,又细腻地表现出这位新嫁娘的心理活动。
  浣溪沙
  湖上朱桥响画轮①。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②滑净无尘。当路游丝萦醉客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注释】
  ①这句是说作者乘坐的车子经过湖上的朱桥(指装有红色栏干的桥)。
  ②碧琉璃;指湖面绿净光滑如碧色琉璃。韩愈《合江亭》诗有“绿净不可唾”,亦是形容水色清碧滑净。
  ③萦(yíng迎):缠绕,引申为牵绊。这句是说路上当空垂下的游丝绕住醉客(作者)。
  【简说】
  上片以作者自我为主,写他在车中俯视湖水,只见浮云荡漾于碧净的溶溶春水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下片以客观景物为主,写游丝萦客、啼鸟唤人都极其生动。末句道出自己对湖上春光的留恋,也即无可奈何的惜别之情。
  阮郎归
  南园春早踏青时。风和闻马嘶①。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②。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③解罗衣。域堂双燕栖。
  【注释】
  ①这句说日丽风和,游人车马很多,因此听到马叫声。
  ②这句说草地上低低地蒙上一层薄雾。
  ③秋千慵困:指打罢秋千感到倦困。
  【简说】
  这是写女子踏青时所闻所见,以及打罢秋千之后四周静寂的环境。这首词颇能表现欧词和婉的风格。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①。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②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③。雨横风狂④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⑤飞过秋千去。
  【注释】
  ①这句连用三迭字,为李清照所赞许:“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临江仙》也。”(《临江仙》并序)几许:多少。
  ②玉勒:玉制的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玉勒雕鞍:泛指华美的马车。
  ③章台路:汉长安章台下有章台街。《汉书·张敞传》说张敞无威仪,罢朝以后,常走马过章台街。唐许尧佐有《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后来因以章台为歌伎聚居之地。
  ④雨横(hèng)风狂:雨势头猛,风刮得凶。
  ⑤乱红:指落花。
  【简说】
  这首词的着眼点,并不是单纯的景色描绘和外貌的刻画,而是借暮春黄昏、雨骤风狂,透露出楼头思妇的内心苦闷。语言十分流利,语意逐步深入。毛先舒对此有所分析:“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古今词论》引)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善于以形象的语言抒写感情上的各种变化,虽然不出闺情范围,但情韵已较花间词为胜。
  朝中措
  平山堂①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②。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③?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取年少,尊前看取衰翁④。
  【注释】
  ①词题又作《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维扬,即扬州。原甫是刘敞的字。仲,兄弟排行第二。刘敞是欧阳修的朋友,于嘉祐元年(1056)出守扬州,欧阳修作此词相送。平山堂,据《扬州府志》记载:“平山堂在郡城西北五里大明寺侧,宋庆历八年,郡守欧阳修建。临堂遥眺,江南诸山皆拱揖槛前,山与堂平,故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上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若可见。公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
  ②王维《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③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扬州蜀冈上大明寺平山堂前,欧阳文忠公手植柳一株,谓之‘欧公柳’,公词所谓‘手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者。薛嗣昌作守,相对亦种一株,自榜曰‘薛公柳’,人莫不嗤之。嗣昌既去,为人伐之。不度德有如此者。”
  ④衰翁:欧阳修自称。《采桑子》:“白首相逢,莫话/衰翁,但斗尊前语笑同。”
  【简说】
  这首送别词与一矮送别之作不同,它没有客套的送别语言,而是如同和朋友叙谈家常,追忆自己在扬州做太守时的生活,塑造了一个热爱山水、热爱百姓,风流儒雅、豪放豁达的“文章太守”的形象,从而表现了作者同刘原甫亲密无间的友谊。上阕前二句紧扣题目,先从平山堂写起,“山色有无中”虽是取自王维诗中,但是用在这里浑然天成,突出了晴空下的远山岚气缭绕、若隐若现、朦朦胧胧的特点。“手种”二句表现了对扬州的深切怀念。下阕“文章”三句所说的文思敏捷的太守,既是对刘原甫的赞颂,也是作者的自况。结尾二句,虽不无及时行乐的思想,但更多的是一种豁达乐观,“衰翁”不让年少的豪情。这首词中“衰翁”的形象同《醉翁亭记》中“醉翁”的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词一记,相映成趣,如果对比阅读,饶有风趣。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①,未语春容先惨咽②。人生自是有情。痴③,此恨不关风与月④。离歌且莫翻新阕⑤,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⑥,始共春风容易别。
  【注释】
  ①尊前:筵席上。尊:酒杯。
  ②春容:青春的容貌。
  ③有情痴:因情感丰富而作出俗人以为是发痴的行为。《世说新语·纰漏》:“任育长……尝行从棺邸下度,流涕悲哀。王丞相问之,曰:‘此是有情痴。’”
  ④风月:这里是风晨月夜或风花雪月的意思。
  ⑤翻新阕:另谱新曲。
  ⑥直须:应当。
  【简说】
  这首词是作者在离开洛阳的筵席上,面对和他深情相爱的女子抒发的一种对人生的感情的看法,在委婉的抒情中表达了人生的哲理。这一次的分别,也许是永别,可为了安慰对方,要虚拟一个归期,但那女子惨咽的春容,已使他欲说不能了。因此,作者无限感慨地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人生有悲欢离合,“有情痴”往往为此而忘情,作出一些看上去不合情理的“傻事”,这正是人有丰富的感情所致,和自然界的风花雪月是没有关系的。花香鸟语,该是足以使人赏心悦目的吧,但杜甫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作者在这里朦胧地意识到,从本质上说,人的思想感情并不受外界景物的左右,人生的种种不如意以及社会的缺欠,才是感情痛苦的根源。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永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王国维所说的“沉著之致”,也是指它的哲理性而言的。
  采桑子①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②,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③,惊起沙禽掠岸飞④。
  【注释】
  ①《采桑子》共13首,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今安徽阜阳)时所作。词前有作为序言的《西湖念语》,其中说:“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这一组词,前十首专咏西湖,后三首抒写自身感慨。这里所选的是组词的第一首。西湖,指颍州西湖,在颍州西北郊,是颍河(淮河最大支流)会合诸水汇流之处,宋时是著名的风景区,和杭州西湖同样有名。
  ②逶迤:曲折,绵延不断。
  ③涟漪:波纹。
  ④沙禽:沙滩上的水鸟。掠:擦过。
  【简说】
  这首词写泛舟颍州西湖,描写细致入微,典雅幽美,是山水词的精品,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乐趣。上阕写荡舟西湖的见闻,逶迤的绿水,铺满长堤的芳草,还有那处处相随的隐隐笙歌,无不洋溢着春的气息,作者的欣喜之情,也溢于言表。下阕刻意抒写泛舟的感受。水面像琉璃一样平滑,作者因贪看西湖美景而“不觉船移”,但“微动涟漪”,船毕竟是移了,并且“惊起沙禽掠岸飞”,更突出了湖面的幽静,又表现了“沙鸥翔集”的勃勃生机。古往今来,写泛舟的诗词数不胜数,而像这样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泛舟感受的却极为罕见,因而弥足珍贵。苏舜钦(一首)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其先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后迁开封。景祐元年进士。历官大理评事、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屡次上书朝庭,议论时政得失。为保守派诬谄入狱,革职为民,退居苏州,买水石,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后起为湖州长史,未赴任而卒。其诗风格豪迈,笔力雄健。亦能词,但仅存一首。著有《苏学士文集》。
  水调歌头
  沧浪亭①
  潇洒太湖岸,淡泞洞庭山①。鱼龙隐处②,烟雾深锁渺间④。方念陶朱张翰⑤,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⑥。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⑦。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注释】
  ①据《宋史·苏舜钦传》,苏舜钦因为动用了官府卖故纸的钱召妓乐、会宾客,被政敌借机弹劾,“坐自盗除名。舜钦既放废,寓于吴中,在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益读书,时发愤懑于歌诗,其体豪放,往往惊人”。此词即为苏舜钦谪居苏州时所作。
  ②淡泞:清新明净之意。洞庭山:太湖中的岛屿。
  ③鱼龙:用张衡《西京赋》“鱼鳞变而为龙”的典故,比喻自己能化成鱼,又能变成龙,有所作为。
  ④渺:浩渺弥漫。
  ⑤陶朱:即范蠡。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功成后,为逃避勾践迫害,“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在陶经商,大富。(见《史记·货殖列传》)张翰:《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⑥汀:水边平地。
  ⑦宋人魏泰《东轩笔录》:“苏子美谪居吴中,欲游丹阳,潘师旦深不欲其来,宣言于人,欲拒之。子美作《水调歌头》有‘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之句,盖谓是也。”依这种说法,此词为潘师旦拒绝其游丹阳而作。但细玩词意,未必如此局限。
  【简说】
  这是一首颇类《离骚》的政治抒情词。苏舜钦是直言敢谏的忠贞之士,因为屡屡上书议论时弊,而遭保守派忌恨,被弹劾罢官,无可奈何地退居苏州,这对于“大丈夫,当景盛,耻疏闲”,正是年富力强的作者来说,愤懑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这种心情,都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出来。上阕写“鱼龙”是表明自己空有凌云之志而被“深锁”,写对范蠡、张翰的怀念,是表明自己远祸避害的心情。下阕“丈夫志”至“华发改朱颜”是写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而年华老去,基调与东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颇为相似,但此词较东坡词为早。结尾二句,是超脱,也是一种无言的抗争,表现了作者的一种不服输的倔强精神。蔡挺
  蔡挺,字子政。宋神宗熙宁间,以枢密直学士帅平凉(在今甘肃省东部)。偶作《喜迁莺》一词,传至内宫,闻于神宗。不久,以“治军有方”、“功垂边关”,拜枢密副使。
  喜迁莺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①,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橐鞬②,锦带山西年少。谈笑刁斗③,尽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④。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寇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注释】
  ①故垒:边塞的旧营垒。
  ②橐鞬:橐,袋子;犍,马上盛弓的器具。这里引申为收藏。
  ③刁斗:军中用具。铜质,有柄。白天用来烧饭,夜间击以巡更。
  ④平安耗:耗,消息、音信。平安耗,报平安的消息。
  【简说】
  伴随这首词的是一个很偶然的敌事。据说作者蔡挺以枢密直学士在边关做帅。寒秋清晨,颇有所感,写下此词,交给儿子品评。儿子将其置于袖内时时赏味,不慎失落,被一老卒拾到,交给笔吏辨认。笔吏爱其词,交给一名妓演唱,不久便辗转传入宫中。神宗感其“谁念玉关人老”句,擢拜枢密副史,喜获升迁。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词的上片泛写“霜天秋晓”,边塞的秋景苍凉,边塞的守军们战歌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尽管有“黄云衰草”、“嘶风”、“叫月”这些令人感伤的景物,但“曲悲壮”“塞垣乐”却将边塞渲染得苍凉慷慨。下片抒情议论,“平定耗”、“威怀遐远”“太平也”等句,恰是一简向朝廷请功的奏章。所以说,在偶然之中又蕴含着必然。这“必然”便是全词中屡屡出现的歌功颂德之话。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二年进士。累官资政殿学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编撰《资治通鉴》。政治上趋于保守,反对王安石新法。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亦能诗词,存词仅三首,语言流畅清丽。
  西江月
  佳人
  宝髻松松挽就①,铅华淡淡妆成②。青烟翠雾罩轻盈③,飞絮游丝无定④。相见争如不见⑤,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明人静。
  【注释】
  ①宝髻:古代妇女发髻的一种。
  ②铅华:搽脸之粉。唐张祜《集灵台》(其二):“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诗写虢国夫人“铅华淡淡妆成”朝见唐玄宗。
  ③轻盈:指佳人。
  ④游丝:飘动着的蛛丝。
  ⑤争如:怎如。
  【简说】
  这首词其实是用不着“今译”的,因为它明白如话。这首词塑造了一个美丽多情的佳人形象,道出了在爱情问题上“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这很富哲理性的警句,给人以启迪。它表现了这个以撰修《资治通鉴》和反对新法而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感情极为丰富的一面。
  上阕首二句,写佳人宝髻松挽、铅华淡妆,不用盛妆浓抹而风韵天成。“青烟”二句,仍是写佳人,表现了一种隔雾看花的朦胧之美。换头,“相见”二句,意深旨远,堪称名言警句,使人受益。这个佳人大约是和一个年轻美貌的男子邂逅相遇了,双方虽则一见钟情,或互诉爱慕对方的衷肠,或只是脉脉传情,未得机会交谈,而终于无可奈何地分别了,从此天各一方,消息难通,于是发出了“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的慨叹——还不如当初不相见,或者虽是见了面而彼此冷漠无情。从这二句我们可以想象出双方的相思之苦。结尾二句写酒后初醒,月明人静,环境之幽寂,则夜受相思煎熬,不言而自明。
  古往今来,写美女佳人的诗词甚多,但司马光的这首诃不落俗套。它内容健康,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清丽,无疑当属上乘之作。王安石(四首)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宋神宗时任宰相并实行变法。晚年退居金陵。在文学方面,王安石主张内容应为政治服务,因此反对宋初一味追求诗歌形式的“西昆体”的作品,并写下不少反映现实的诗歌。他并不以词著名,但《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则历来评价甚高。词集名《临川先生歌曲》。
  桂枝香
  登临送目①。正故国②晚秋,天气初肃③。千里澄江似练④,翠峰如簇⑤。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洒旗斜矗⑥。彩舟云淡,星河⑦鹭起,画图难足⑧。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⑨。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⑩。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
  ①登临送目:登山临水,眺望远近景物。
  ②故国:指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即六朝旧都建业。
  ③肃:肃杀。这句是说气候开始高爽肃杀。
  ④澄江似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练,白绸。这句说千里长江好象一条白色的绸带。
  ⑤簇(cù促):聚集,引申为簇聚之物(如山峰)。
  ⑥斜矗(chù触):斜竖着。
  ⑦星河:银河。这里借指长江。两句(一首)写作者登高眺望长江,只见远处的彩舟如被轻云缭绕,江上的白鹭飞向青天。
  ⑧这句是说金陵的晚秋景色是难以用图画充分表现出来。
  ⑨门外楼头:唐杜牧《台城曲》诗:“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台城在今南京)是说隋将韩擒虎已攻到宫门外,而陈后主(叔宝)还和妃子张丽华等在楼头作乐。这两句是写六朝国破家亡,悲恨不断。
  ⑩谩嗟荣辱:徒然感叹历朝的盛(荣)衰(辱)。
  六朝旧事:窦巩有《南游感兴》诗:“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此两句用其意。
  商女:酒楼茶坊的歌女。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的艳曲《玉树后庭花》。《隋书·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后人把此曲看成亡国之音。杜牧《泊秦淮》诗就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三句用杜牧诗意表达出作者的兴亡之感。“唱”,原作“歌”。
  【简说】
  本词先写金陵晚秋,用“画图难足”四字概括出澄江翠峰、归帆去棹等等景物,把“登临送目”的内容发挥无遗。下片写旧朝往事,则主要是不满与谴责,较之一般的怀古诗词,立意较高较新。
  据说当时寄调《桂枝香》作金陵怀古词的有三十多家,而以王安石这首为“绝唱”。苏轼对本词亦颇为赞赏,并叹道:“此老乃野狐精也。”(杨湜《古今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