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①。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②。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③,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④。
【注释】
①干誉、才卿:作者的朋友,生平无考。来禽;即林禽,也称花红。
②游丝:虫子所吐的丝缕,常漂荡在空中。袅:长丝随风飘荡的样子。
③敛蛾眉:皱眉头,愁眉不展。
④酒阑:酒已喝足。阑:尽。
【简说】
这是作者与朋友饮酒花下的即兴词作,干誉、才卿两人都是作者的好友,但他们的生平却都无可考据。从题序上看,二人是与作者相契的酒友。
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婉约之中见豪放,写景写情,大都不渲染做作,合情合理。这种特点是与他的词风变化有直接关系的。叶梦得初写词章,极其婉丽,“绰有温、李之风”。晚年一扫铅华,“能于简淡时出雄杰”。王灼《碧鸡漫志》说他学东坡得其六七,“其才力比晁、黄差劣”。这首《虞美人》确实与苏东坡的词风相似。词的上片是写景,夜来一场风雨,落花无数。天晓放睛,残红遍地。本易触景伤情,引发无禁愁思,但作者以“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使低沉的情感上扬,造成一种明朗、高亢的快慰感,这就是所谓的婉约之中见豪放。词的下片是抒情,作者雨晴天亮之后,与干誉、才卿两位友人携手林禽花下饮酒,“殷勤花下同携手”一句,语言简赅而富于形象性,毫不拖泥带水。结尾两句”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婉曲深沉,声情并茂,曲折有味。明人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评论这两句时说:“下场头话,偏自生情生姿,颠播妙耳。”毛晋在《石林词跋》则说这首词”不作柔语滞人,真词家逸品。”朱敦儒(九首)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今河南市名)人。少年时代以“清都山水郎”自命,过着插花醉歌、逍遥林下的生活。北宋末年,战乱频仍,他转辗流离,从江西跋涉到两广岭南。高宗绍兴五年赐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等职。后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因而罢任。李光是反对秦桧而被黜的大臣,朱敦儒与他往来,说明两人政治主张有相近之处。晚年因畏避窜逐而应秦桧征召任鸿胪少卿,这也反映出他思想已逐步趋向于消极。
朱敦儒“以词章擅名,天资旷远”(黄升《绝妙词选》)。他的作品中婉丽清畅的小词所占的比重很大。这些作品有的反映了傲视权贵或劫后余生的思想,有一定现实意义,但同时又夹杂一定的消极因素。有词三卷,名《樵歌》。
水龙吟
放船千里凌波去①。略为吴山留顾②。云屯水府③,涛随神女④,九江东注⑤。北客翩然⑥,壮心偏感,年华将暮⑦。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⑧,南柯梦、遽如许⑨。回首妖氛未扫⑩,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櫂,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注释】
①放船:乘船远出。凌波去:趁波泛浪而远去。
②吴山:泛指江南一带的山。留顾:停留一下。
③水府:古代星名。《晋书·天文志》:“东井西南四星曰水府,主以之官也。”这句是说云层聚集在水府星附近,指即将下雨。
④神女:指洛水女神宓妃。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余朝求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此赋。”其辞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这句是说作者从洛阳乘船南下,波涛奔腾,如有神女出没其间。
⑤九江:众水汇流而成的大江。九,言其多。东注:向东流去,注入大海。
⑥北客:作者自称。翩然,自得其乐。
⑦壮心:指自己的报国之心。这两句有感于自己报国之志未能实现,人却已经老了。
⑧伊: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嵩:嵩高(今河南登封县北)。伊、嵩都是名山。巢父、许由都是古代隐士。这两句说作者怀念往昔在洛阳时的友人,这是指那些幽居名山、如上古巢父、许由般的隐士。
⑨南柯梦: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记淳于棼家有古槐一株,树下有一蚁穴。他醉后梦入蚁穴,到了“槐安国”,娶王女金枝公主,后又出任为南柯郡太守。在郡二十余年,因公主亡故而罢任还京,被王遣回本里。觉来方知是一梦。遽:就。如许:如此。这两句是说归隐名山的旧事就象是南柯一梦(指目前中原乱离,已无处可归隐)。
⑩妖氛:凶气。指南侵的金统治者。
白羽:箭名。或说指白羽扇,用以指挥作战。苏轼《祭常山回小猎》:“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这句形容烽烟弥漫。
铁锁横江:指晋武帝派王濬造大船东下伐吴,东吴用铁锁(索)横断江面,阻挡晋船,晋军用火烧熔了铁锁,战船乘风破浪,攻下了建康,东吴孙皓出降。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三句以东吴(孙皓)被西晋所灭比喻南宋受金威胁的困境。
櫂:即“棹。”本为摇船用具,这里泛指船。苏轼《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诉流光。”梁父:即《梁父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说,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这三句是说自己敲着桂棹、朗诵《梁父吟》,以隐居南阳的诸葛亮自比,为忧心国事而泪下如雨。
【简说】
这首词是在金兵南侵之后所作。上片于放船千里来到江南时,念及往昔在洛阳“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雨中花》)回想起来,正如南柯一梦。下片从三国时东吴亡于西晋的史实,引到“妖氛未扫”,偏安南方的目前情况,又以“奇谋报国”的诸葛亮自比,并叹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反映他在离乱之后,对于过去诗酒逍遥的生活虽仍不能忘怀,但也能正视国家多难的现实而想有所作为。
临江仙
直自凤凰城破后①,擘钗破镜分飞②。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③。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④,一十四番回⑤。
【注释】
①直:当。直自:自从。凤凰城:指汴京。这句写北宋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汴京陷落。
②擘(bò)钗:分钗。爱人离别时分钗作为纪念。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破镜:指南朝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在陈亡后打破一镜,各取其半,约他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后公主为隋杨素所得。德言在约定时间到京,见老仆卖半镜,就出所藏半镜相合,题《破镜诗》。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此事后,召徐至,使夫妻重聚。见孟棨《本事诗》。这句借分钗破镜说明多少夫妻在乱离中被迫分散。
③辽海北:泛指东北海边。玉关:玉门关。泛指西北地区。这两句泛写离散后天各一方音书难通的相思之情。
④塞雁:秋天雁从塞上飞回,故称塞雁。
⑤一十四番回:指看见雁南归已经十四次了。即作者南来已有十四个年头。
【简说】
天涯海角,辽海玉关,是说各居天一方,相会不可能。星月能重聚再圆,亲人却不能随塞雁南归,这又是何等可悲。全词概括地反映了中原动乱时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的悲惨遭遇,寄寓了作者深沉的家国之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鹧鸪天西都作①
我是清都山水郎②。天教分付与疏狂③。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④。诗万首,酒千觞⑤。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⑥,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释】
①西都:宋以洛阳为西京,即西都。
②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处。《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这是说自己不乐尘世而留恋于山水自然的生活。
③疏狂:不受礼法拘束。
④券(quàn劝):天帝给与的凭证。章:上给帝王的奏章。这两句说自己能支使风云月露,这是天帝批给的,也是屡次要求得到的(假设之辞)。
⑤觞(shāng伤):古时盛酒器。
⑥玉楼金阙:指汴京宫殿。慵(yōng拥):懒。这句指他不愿回朝做官。
【简说】
本词很具有个性特色。《宋史·文苑传》说:“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敦儒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固辞还山。”
词中不仅写他在洛阳时“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临江仙》)过着流连风月的疏狂生涯。也反映他“几曾著眼看侯王”,即傲视权贵、不愿在朝的思想。但那时正值北宋王朝即将覆亡的前夕,而作者却仍以“山水郎”自居,这种避世的态度是消极的。
好事近渔父词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①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②。
【注释】
①活计:生计。这句说渔夫靠打鱼为生。
②这句描写月光之下孤鸿的身影时隐时现。
【简说】
朱敦儒的《渔父词》共六首,这是其中之一。词中渔父的形象,实际就是作者晚年的写照。他长期住在嘉禾(今浙江嘉兴市)的鸳鸯湖(今南湖)畔:“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好事近》)过着远离俗世的生活。所谓醒醉无时,披霜冲雪,都是指自在而无拘束。特别是新月初升的湖上,水天一色,孤鸿明灭,更反映出作者潇洒疏放的襟抱。
减字木兰花
刘郎已老①。不管桃花依旧笑②。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③。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④。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⑤。
【注释】
①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他曾被贬至南方连州、朗州等地。作者因战乱而流浪南方,故以刘郎自比。
②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有“桃花依旧笑春风”之句。这句是说诗人已老,花月繁华引不起他的兴致。
③重院:深院。谢家:指歌伎居处。张泌《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
④浔阳江上: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两句说自己象白居易那样听琵琶后落泪伤心。
⑤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说面对落日映照下的大地河山,想到国破家亡,不禁感慨万端。
【简说】
以老去的刘郎自比,听琵琶而下泪,并不只是为本身的沦落,而是痛心于故国山河的残破。这样,作者的感喟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采桑子彭浪矾①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②。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③,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④。
【注释】
①彭浪矾:在江西彭泽县的长江边。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小孤即小孤山,与彭浪矶相对。
②烟尘:指战争。
③这句指傍晚时碧山相对,汀洲冷落无人。
④愁损:愁坏。去国:离开了京师。
【简说】
上片自比旅雁孤云,在战乱中作客江南,遥望沦陷敌手的中原,不禁泪落如雨。下片描绘江南山水,满目秋意,使离乡去国的客子特别难受。
卜算子
旅雁向南飞①,风雨群初失②。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③。鸥鹭苦难亲④,矰缴忧相逼⑤。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⑥。
【注释】
①旅雁:旅途中的雁。雁在春季向北飞、秋季向南飞,是经常在旅途中的候鸟。
②这句是说在暴风雨中与雁群相离失。
③寒汀(tīnɡ听):冷僻的水边。
④这句是说由于鸥鹭难于接近而感到为难。
⑤矰(zēnɡ增)缴(zhuó浊):猎取飞鸟的射具。赠:用丝绳系住的短箭。缴:系在箭上的丝绳。这句说旅雁忧虑被人捕获。
⑥两句:写旅雁失群以后的苦痛。下片以旅雁暗喻自己南来以后孤危困难的处境。
【简说】
唐代白居易亦有《旅雁》诗,是写旅雁的不幸遭遇:“雪中啄草冰上宿,翅冷腾空飞动迟。江童持网捕将去,手携入市生卖之。”且由此引起身世感喟:“我本北人今谴谪,人鸟虽殊同是客,见此客鸟伤客人,赎汝放汝飞入云。”可说是借雁自伤。
在这首词里,作者以旅雁自喻。旅雁在风雨交加时失群掉队,由于饥渴劳瘁而被迫降落在汀洲之上。它被鸥鹭疏远,又怕遭到捕捉。在茫茫的云海中哀鸣不已而找不到归宿。这里所写的旅雁实际上是作者本身流离迁徒、历尽艰辛的写照。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①。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②。几时收③。试倩④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释】
①这两句写自己在金陵城的西楼上纵目远眺秋天的景色。
②簪缨:古代达官贵人帽子上的装饰,用来把帽子固着在头上。这里的簪缨借指官僚、贵族。这两句是说靖康之难后,中原乱离,贵族士大夫们都奔亡逃难。
③收:收复。这句说几时能收复中原失地。
④倩(qiàn欠):请求。
【简说】
这首小词气魄极大,寄慨很深。“万里”两句,写夕阳西沉、大江奔流的壮阔气势,较之杜甫的“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不见逊色。“试倩”两句,与李白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手法很相似。他要托悲风向中原父老传达自己的忧国之泪,这是何等沉痛的语言。
柳枝
江南岸,柳枝①;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重,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②,几时归?柳枝。
【注释】
①柳枝:歌唱时的和声,没有实际意义。
②长安:这里借指宋都汴京、百事违:事事不如意。一说妻子在家百事不顺心。
【简说】
这是一首民歌风格的词。词中“柳枝”是歌唱时的和声,本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这首词中,它是一种符号,翻腾起我国古诗文的积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春风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柳岸,晓风残月”……也引发出了读者的种种情思:失意、感伤、离别、相思。六个“柳枝”穿插在词中,补出了未言之言,填足了不情之情,给全词增加了感人的力量和和谐的韵律。上片写离别,“江南岸”、“江北岸”,路途迢远;折柳送行人,更添几分缠绵。下片写盼归:“酒一杯”、“泪双垂”、“几时归”,借酒浇愁,愁更愁,唯盼亲人早日归,宁愿此去长安百事违。整首词写妇女送别亲人、切盼早归的情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妇女们重视爱情、蔑视富贵官职的态度。用语简练却掷地有声。是宋词中不可多得的仿民歌作品。窃杯女子一首
窃杯女子,宋代一民间女子,生平事亦不详。
鹧鸪天①
月满蓬壶灿烂灯②,与郎携手至端门。③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④,窃取金杯作照凭。
【注释】
①这首词的来历:《宣和遗事》载,宋徽宗宣和年间,适逢元宵佳节,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皇帝特准京师官宦之家的女子进宫观灯,并各赐御酒一杯,不料一女子饮酒之后将一御制金杯装在怀中,被宫中卫士发现,押到皇帝面前听候发落。这女子也不辩白,只索笔墨挥笔写下了这首《鹧鸪天》。徽宗读罢此词,将金杯赏给她,并派卫士送她回家。
②蓬壶: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③端门:宫廷的正门。
④翁姑:指公婆。
【简说】
这首词写得活泼、清新,颇有谑趣。常以词林逸事流传。上片写上元观灯盛景及家人离散的原因。“月满蓬壶灿烂灯”概括了灯会华丽辉煌之盛。“贪看”、不觉”句,天真率直地写出了与丈夫因观灯而走散的事实。下片写窃杯的原因。天快亮了,皇恩赐酒,“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一个难得出门,贪看热闹,又恐公婆斥责的聪明少妇跃然纸上。这首词语言朴素通俗,近于口语。但因内容与措词的巧妙,使得它免于俚俗之讥,得以久传。这正谓“经意而不经意”,“不经意而经意”之作了。无怪乎徽宗皇帝看了此词,不仅没有责罚她,反而将金杯送给了她,并派卫士送她回家呢。赵桓(一首)
赵桓(1100——1156),即宋钦宗,北宋皇帝,徽宗之子。宣和七年(1125)金兵大举进犯中原,赵桓接受父亲徽宗的传位,改元靖康,在位一年零四个月。靖康二年(1127)金兵再度南下,攻破汴京,赵桓与其父徽宗一同被俘北遣,被金人押至五国城(黑龙江依兰),后死于是地。
眼儿媚
宸传四百旧京华①,仁孝自名家。一旦奸邪,倾天坼地③,忍听琶③。如今塞外多离索④,迤逦远胡沙⑤。家邦万里,伶仃父子⑥,向晓霜花。
【注释】
①宸传四百:指皇家四百口子孙。宸,屋霤,指帝王宫殿,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②倾天坼地:天翻地裂惧,开裂。
③:弹奏。
④离索:离群索居。
⑤迤逦:曲折连绵。
⑥伶仃:孤独,无依靠。
【简说】
关于这首词,有这样的记载:徽、钦二帝被俘北狩途中,同行的只有郑皇后(徽宗之妻、钦宗之母)。三人一日步行五、六十里,在严寒的冬天仍穿着单薄的衣衫,几次死而复生,被折磨得黑瘦如鬼,一日晚间,三人露宿在树林中,一旁监护的金兵吹起羌笛,其声呜咽悲凉。徽宗赵佶辗转难眠,触景生情,作《眼儿媚》词:“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并当即念与赵桓听,还让赵桓和作一首,于是赵桓写下了这首《眼儿媚》。读后,父子二人和郑皇后相对大哭一场。
词的上片写亡国之痛,对奸佞误国的怨愤之情溢于言表,对家亡国破流露出深深的痛惜。下片则极写孤独之苦,用“离索”、“伶仃”表现父子二人孤独无依,切盼援救的迫切心情。纵观全词,作者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把自己的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不能不产生深切的同情。周紫芝(二首)
周紫芝,宇少隐,宣城(今安徽县名)人,生卒年不详。高宗绍兴十七年为枢密院编修官。自号竹坡居士。有《竹坡诗话》。
鹧鸪天
一点残红①欲尽时。乍凉②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③,叶叶声声是别离。调④宝瑟,拨金猊⑤。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⑥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释】
①残红:指将熄灭的灯焰。
②乍凉:天气骤然凉下来。
③三更雨: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④调:抚弄乐器。
⑤金猊(ní尼):狮形的铜制香炉。这句是指拨去炉灰。
⑥西楼:作者住处。
【简说】
毛晋说:“紫芝尝评王次卿诗云:‘如江平风霁,微波不兴,而汹涌之势,澎湃之声,固已隐然在其中’。其词约略似之。”从本词来看,先是写秋夜卧听三更梧桐雨,叶叶声声都象在诉述离情。继而回想当时对坐调瑟、同唱小词的柔情密意,末两句写风雨之夜、垂泪忆当年的感慨,则显得心潮汹涌,愁思难平。
第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