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交邻章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①,文王事昆夷②。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③事獯鬻④,勾践事吴⑤。以大事小者,乐天⑥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⑦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⑧云:‘畏天之威,于时⑨保之。’”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⑩。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注释】
①汤事葛:事见滕文公篇。②昆夷:又名混夷,西戎国名。③大王:“大”、通太。即太王。公刘九世孙,文王之祖父古公亶父也。④獯鬻:古北狄名,尧时称荤粥,周称猃狁,秦称匈奴,史记作熏育。周本纪:“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熏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怒,欲战;古公不忍斗其民也,弗许,遂与私属亡走岐下。⑤勾践事吴:勾践、越王名。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吴败越师于夫椒,勾践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夫差追而围之,勾践力屈求和,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后得蹄,生聚教训,卒于周元王三年(西纪前473年)灭吴。⑥乐天:乐行天道也。按儒家通天人之学,以天道好生恶杀,故大国不恃强力侵略弱小,正以乐行天道为职志也。⑦畏天:敬畏天道也。按儒家又以宇宙公例,当以小事大,弱畏强,故小国自度德量力以事大国,正行敬畏天道之法则也。⑧诗:周颂我将篇。⑨于时:即于是。“时”、与是通。⑩小勇:即血气之勇。恶:何也。王请大之,谓请王好大勇。大勇、即义理之勇。诗:大雅皇矣篇。赫:即赫然,震怒貌。爰整其旅:“爰”、于是。“旅”、师众。以遏徂莒:“遏”、止。“徂”、往。“莒”、与旅通。赵注:“言文王赫然斯怒,于是整其师旅,以遏止往伐莒者,以笃国家之福。”以笃周祜:“笃”、增厚。“祜”、福。对:答也。以答谢天下仰望之心也。书:周书泰誓之篇。引文与今古文泰誓篇稍异。作之君作之师:“之”、犹其也。言“立其君”、“立其师”。我:指君师:越厥志:“越”、纵逸也。“越厥志”、指叛逆抗命之事。“厥”、其也。一人衡行:“一人”、犹言独夫,指纣。“衡”、通横。言纣横行不法也。
【译文】
齐宣王问道:“接交邻国,有什么好方法?”孟子答道:“有。只有那仁德的爱好和平的国君,才可以用大国去事奉小国,所以商汤事奉葛伯,文王事奉昆夷。只有那英明智能高的国君,所用小国去事奉大,所以太王事奉獯鬻,勾践事奉吴国。用大国去事奉小国,是不愿欺凌弱者而乐天道的;用小国去事奉大国,是不肯冒犯强者而畏天命的。凡能乐天道的,可以保有天下;畏天命的,可以保有邦国。诗经上说:‘敬畏上天的威严,于是保守住这天位!’宣王说:“好伟大啊,先生所说的话!不过寡人有个毛病,寡人只是好武勇。”孟子说:“请王不要好小勇,像那按着宝剑,怒目而视说:‘那个敢抵敌我呢?’这是匹夫的勇,只能对敌一个人。请王学那大勇。诗经上说:‘文王赫然震怒,于是整顿师旅,去阻止那往犯邻境的敌人,借以增厚周家的福祚,来答谢天下百姓的期望。’这就是文王的大勇。文王一奋发,就能安定天下的百姓。书经上说:‘天降生在下的百姓,替他们立了君,又替他们立了师。’天意不过这样说:要这做君师的,协助上帝教养百姓,所以光宠他,给他崇高地位,使四方都受他治理。因此负责说:‘你们无论有罪没罪,皆由我禀奉天命来考察和处置。天下那有敢还他的私欲想叛乱呢?’所以独夫纣横行无道,残虐天下的百姓,武王深以为耻,这是武王的大勇。武王也一奋发,就能安定天下的百姓。现在王也像这样一奋发,就能安定天下的百姓,百姓只怕王不好武勇呢!”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