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疆畫里一代之制各有不同而分野形勢山川等蹟則終古不改要必經界正井地均而後政可為也首志地里
分野
沿革
疆域
形勢
山川
名勝
古蹟
○分野
一統志云虞舜分冀東北為幽州即今廣寧以西之地天文箕尾分野箕尾析木津也於辰在寅幽州之東界也
○沿革
錦為漢無慮縣地晉為慕容氏所據置西樂郡唐置柳城縣遼置錦州臨海軍金屬大定府元省軍縣名止稱錦州屬大寧路明置廣寧中左屯衞國朝康熙三年改置錦縣割廣寧右屯衞屬焉四年置錦州府縣為附郭
○疆域
東至頭臺子一百五里廣寧縣界南至海三十里海界西至剛家屯九十里邊界北至齊家堡四十五里義州界東南至白馬溝八十里廣寧縣界西南至老和尚臺九十里寧遠州界東北至大寧堡九十里廣寧縣界西北至松嶺門九十里邊界東西相距一百七十里南北相距九十里東南西北相距一百七十里東北西南相距一百八十里至京師一千里至奉天府四百九十里
○形勢
枕山襟海東西孔道內屏畿甸外控要荒
○山川
紫荊山【城東二十里產荊紫色】石家嶺【城東二十里】饅頭山【城東二十五里】馬鞍山【城東二十五里形似馬鞍】自雲山【城東二十五里上有聚仙寺左井右泉土人每以雲氣候陰晴】毛家峪【城東三十里】磨盤山【城東三十里形似磨盤】蔡家山【城東三十五里】游家山【城東三十五里】九華山【城東四十里】珠子山【城東四十里俗呼豬嘴山】龍灣山【城東四十五里】團山【城東六十八里】十三站嶺【城東六十九里】十三山【城東七十五里有十三峯胡嶠北征記東行過一山名十三山又遼史燕王淳討武朝彥至乾州十三山金蔡珪詩閭山盡處十三山溪曲人家罨畫間皆此山也山上有潭其山下有金牛洞】洪寺山【城東八十里】石門山【城東南十五里】乳峯山【城東南十五里】望海山【城東南十五里上有望海潮陽寺今廢止存一碑小淩河遶之】高山【城東南二十五里】東王寶山【城東南二十五里】臥龍山【城東南二十七里坡陀盤曲狀似臥龍又牛眠俗又呼臥牛山】長山【城東南三十里綿亙而南四五里峯巒斯續四山錯列上有長山寺】鷹帽山【城東南三十里】牤牛山【城東南三十五里山麓插海小淩河經其陰】
毛山【城東南三十五里】朝陽山【城東南三十五里下有朝陽寺俗呼王麻子溝】平山【城東南五十里一名團山上有土城城南有望海朝雲寺舊作木葉山按木葉山遼太祖始生之地在廣寧北邊外黑龍江上流舊志誤也】南王寶山【城南九里】寨兒山【城南九里】呂洪山【城南十里山上有洞】松山【城南十八里舊松山所城在其西】牛心山【城南二十里】石灰窰山【城南二十五里】馬鞍山【城南三十五里】望海臺山【城南三十五里】空心臺北山【城南三十五里】空心臺南山【城南三十七里】三山【城南三十七里俗呼三角山】五道嶺【城西南二十里】西王寶山【城西南二十里】觀馬山【城西南三十里舊杏山所城在其西一名關門山】磨盤山【城西南四十里】白馬溝山【城西南四十七里】煙臺山【城西南五十五里】小壺盧島【城西南五十五里】海雲山【城西南五十五里上有海雲寺】紅土山【城西南五十七里又名平土山】打魚山【城西南五十七里】尖臺山【城西南五十七里】白臺山【城西南五十七里】三頂山【城西南五十八里】小筆架山【城西南六十里峙海中狀如筆架潮退見天橋廣三丈長里許山上有長元寺寺西有一泉味甘山南有洞】大筆架山【城西南六十里峙海中狀如筆架潮退見天橋廣八丈長四里許上有潮陽寺多颶風屋瓦輒飄去今存空堵康熙十三年察哈喇王叛邑人多避兵其上】塔山【城西南六十里】笟籬山【城西南七十里】龍爪山【城西南七十里上有瓦窰寺又名瓦窰子山】龜頭山【城西南七十五里峙海中】壺盧島【城西南九十里】三城山【城西南九十里】剌兒山【城西南九十里】
南臺山【城西南九十里】駱駝山【城西南九十里】北臺山【城西南九十里】尖山【城西南九十里】團山【城西南九十里上有石城】長嶺【城西南九十里】烏雲山【城西南九十五里】蜂蜜溝山【城西南九十五里】磨盤山【城西二十里一名圓斗山】紅草山【城西十里】黃花山【城西三十里】鷹窩山【城西三十五里湯河發源於此】駱駝嶺【城西四十里】假山【城西四十里】長嶺溝山【城西四十里】臥佛山【城西四十里上有臥佛寺有石如臥佛長一丈四尺女兒河北遶之俗呼龜山】霍家臺山【城西五十五里】氈帽山【城西六十里山峯銳而有簷故名】紗帽山【城西十里】鐺子山【城西六十里形如支鍋俗呼支鍋子山】小紅螺山【城西六十里七里河發源於此】大紅螺山【城西六十五里按明一統志二山對峙東西綿亙百餘里女兒河環流其中康熙二十二年以開展馬廠奉旨撥補民間約地三百二十餘頃若引河灌溉可稱沃壤山上大松數萬本以險峻故樵者罕及山西有永和村為安昌縣故城城東有塔下有金大定間碑】
小簷帽山【城西六十五里】大簷帽山【城西六十五里】喂牛廠山【城西六十五里】老虎峪【城西六十五里】椴木排山【城西六十五里】長嶺【城西六十五里稠柳河發源於此】筆架山【城西六十五里】天橋山【城西六十五里】金沙鍋山【城西七十里】奶頭山【城西七十里】尖山【城西七十里】團山【城西九十五里】塔山【城西九十五里在古安昌縣永和村其上有塔】涼水石子山【城西九十五里下有池】千家峪【城西九十五里五里河發源於此】黃土嶺【城西九十五里】架山【城西九十五里】石頭嶺【城西九十五里】偏道山【城西九十五里】藍家溝山【城西九十五里】偏洞山【城西九十五里有洞】涼水泉山【城西九十七里旁有泉】窟竉山【城西一百里】懶漢山【城西北十八里】孤山【城西北二十里】花樓山【城西北二十五里】團山【城西北二十五里】馬家山【城西北二十五里】石哈喇山【城西北三十里】牤牛嶺【城西北三十里】丫角山【城西北四十五里三山錯列相峙】寬方寺山【城西北四十五里】三郎寨山【城西北四十五里】獅子嶺【城西北四十五里】
金寶嶺【城西北四十五里】尖山【城西北四十五里】褲襠山【城西北四十五里】唐王寨山【城西北五十里】青龍山【城西北五十里俗呼梁家寨】朝陽寺山【城西北五十里上有朝陽寺】朝陽北山【城西北五十里】松樹溝山【城西北五十里】三塊石山【城西北五十里】饅頭山【城西北五十里】帽兒山【城西北五十里】黃土坎山【城西北五十一里】管家溝山【城西北五十一里】銀匠溝山【城西北五十五里】錫匠溝山【城西北五十五里】溫家溝山【城西北五十五里】木匠溝山【城西北五十五里】半截塔山【城西北五十五里】黃土崖【城西北六十里】缸窰山【城西北七十里】鴿子洞【城西北七十里】乳頭山【城西北八十里】老虎關山【城西北八十五里】東虎關山【城西北八十五里】松嶺門山【城西北九十里】松嶺【城西北九十里在松嶺門東】背陰洞山【城西北九十二里】摩壺盧山【城西北九十二里】紅石石子山【城西北九十二里】翠幕山【城北十里俗名日良馬山】二郎洞山【城北十五里上有五洞東北一潭深丈許其東一泉上有玉皇彌陀觀音等閣惟觀音閣最高東見十三山西見壺盧島南見大筆架山下則錦水淩川旋其左右】
牛山【城北十五里有金牛洞】觀音閣【城北十五里普陀寺後東西二洞西洞甚高廣有大士閣東北巖下有泉水四時不涸】左蟠龍山【在觀音洞東】右蟠龍山【在觀音洞西】鷄冠山【在觀音洞前】小洞山【城北十五里】饅頭山【城北二十里或作瞞山俗呼大帽山】小洞寺山【城北二十里】鐘樓山【在小洞東】鼓樓山【在小洞西】嚴靜山【城北二十五里】青石臺山【城北二十五里】牛心山【城北二十五里在嚴靜山東山之西有嚴靜寺寺前後有桃杏花時爛然遊者甚眾】裂縫山【城北三十里】亂石山【城北三十里二道河發源於此】丫八石山【城北三十里數峰插雲峰後有澗深不可測山上有石柱九相傳遼簫太后梳妝樓故址山東面有石佛二】梯子山【城北三十里】大茂山【城北三十里山北有大茂堡】龍嘴山【城北三十里頭道河發源於此】
驢耳山【城北三十五里上有驢耳寺】龍頭山【城北三十五里有二洞若眼下有龍湫】刀尖山【城北三十五里】杏花寺山【城北三十五里】翠巖山【城北三十六里】雙井寺山【城北四十五里上有洞為大士龕東西二井】寶巖洞山【城北四十六里】駱駝山【城北五十五里】唐帽山【城東北三十里】臺子山【城東北三十里】營城山【城東北三十里】小鷹山【城東北三十里鷹每將雛其頂】石子山【城東北三十一里】窟竉山【城東北三十五里】鷄冠山【城東北三十五里】半壁山【城東北四十里或呼兩角山】嵯岈山【城東北四十五里山前有佛殿三楹上有閣】千家寨山【城東北五十里】望高山【城東北五十里山前有老虎洞】黃山嘴【城東北五十里】鴿子洞【城東北五十里】黃山【城東北五十五里】馮家山【城東北六十里】高黃山【城東北六十里破臺河發源於此】鸚哥鳥山【城東北六十里】龍鳳山【城東北七十里】塔子山【城東北七十里】三角城山【城東北七十里】金牛洞【城東北七十里上有三洞洞前有泉挹以小瓢則不竭以大器取之則立涸或作金女洞】
項家臺山【城東北七十里】三城山【城東北七十里】碌碡山【城東北七十里】聖水山【城東北七十二里山半有聖水寺寺旁巖下有水滴石坎中不乾不溢五臺河發源於此】蝦蟇山【城東北七十二里】駝崖山【城東北七十二里】圍屏山【城東北八十里】香爐山【城東北九十里狀似香爐三臺西河發源於此】灰山【城東北九十里義州王巨河發源於此】出頭山【城東北九十里】鷹窩山【城東北九十五里】松川溝山【城東北九十五里】金剛山【城東北九十七里陡絕不可上下有黃安洞黃安寺】駝鞍山【在金剛山東有革它鞍寺殿前古松二株大數抱】駱駝山【城東北九十七里】寨子山【城東北九十七里險甚可以避兵下有寨子寺】青石嶺【城東北九十八里】桃君洞【城東北九十八里】鐵回子山【城東北九十八里】雙臺山【城東北一百里】妳頭山【城東北一百里】寶林山【城東北一百里上有寶林寺寺前有扳倒井相傳為唐太宗征遼遺蹟】白土山【城東北一百里】一堵墻山【城東北一百里】古孤山【城東北一百五里】乾柴嶺【城東北一百五里閭陽驛西頭臺河三臺東河俱發源於此】窟竉山【城東北一百十里】梁家塔山【城東北一百十里】大子粒山【城東北一百十五里】小峪山【城東北一百十五里】大峪山【城東北一百十五里】舊站山【城東北一百十六里】黑背山【城東北一百十六里】
小牽馬嶺【城東北一百十八里】鑿通玉山【城東北一百二十里】青山【城東北一百二十里】小淩河【城東十五里源出邊外由松嶺門西五里東南入邊遶府城西又名錦川南流五十餘里至唐家臺西入海】大淩河【城東四十里源出邊外自義州九官臺流入經出頭山流九十三里至團山東又東南六十五里至鮎魚塘東入海】枯淩河【城東南四十里即大淩河故道分流至柴火溝東入海旱則水乾故名】七里河【城西南四十里自小紅螺山發源東南流至四方臺東又折西南入海】高橋河【城西南四十七里源出小紅螺山東南流遶高橋城南會七里河入海】飲馬河【城西南六十里源出老鸛堡南泉東南流遶塔山城西又東南流入海】稠柳河【城西南七十里源出境內長嶺東南流遶笊籬山東入海】連山河【城西南八十里源出大紅螺山東南流遶連山東至壺盧島入海】
五里河【城西南八十五里源出千家峪泉東南流遶團山東又東南流至剌兒山東入海】長嶺河【城西南九十五里源出寧遠州界石子山東南流至長嶺臺入縣界又東南遶連山城西會五里河入海】女兒河【城西十八里源出邊外由新臺門北六十里入縣界東流遶呂洪山與小淩河合流入海】湯河【城西三十里源出境內鷹窩山南泉南流會女兒河入海】二道河【城東北十二里源出境內亂石山經紫荊山西入小淩河】小蛤蝲河【城東北十二里源出郭家臺泉東南流與二道頭道河合流入小淩河】頭道河【城東北十五里源出龍嘴山經紫荊山西與二道河合流入小淩河】大蛤蝲河【城東北四十里源出櫻桃園東南流遶游家山北入大淩河】冷泉河【城東北四十五里源出義州斑石山東南流經魚子嶂入大蛤蝲河】大定河【城東北五十五里源出義州石廠山由古開州南入縣界東南流經小方家堡入大淩河】破臺河【城東北八十里源出高黃山東北流至破臺西又東南流至柳溝西入海】五臺河【城東北八十五里源出聖水山東南流經五臺北又東南流至金剛屯東散漫荒甸】三臺西河【城東北九十三里源出香爐山東流至上五旗南入三臺東河】三臺東河【城東北九十五里源出境內乾柴嶺南流經三臺東又東南流至柳溝南入海】頭臺河【城東北一百四里源出境內乾柴嶺東流經土城南又南流十五里散漫荒甸】老鸛泉【城西南六十里飲馬河發源於此】筆架山泉【城西南六十里海內長元寺西】涼水泉【城西九十里】千家峪泉【城西九十五里五里河發源於此】二郎洞泉【城北十五里在洞東】水泉子【城東北三十一里】櫻桃園泉【城東北三十里大蛤蝲河發源於此】郭家泉【城東北三十五里小蛤蝲河發源於此】
○名勝
錦州十二詠
錦州十二詠(郡守劉源溥)
十二詠
錦川八景
·錦州十二詠
【進士大學士諡文正】明高陽孫承宗
觀音洞
松山
紫荊山
紅螺山
筆架山
錦水
湯河
小淩河
滴翠巖
瀛波
韭菜園
廣濟塔
·觀音洞
觀音洞在城北十五里洞東有石塘水冬夏不涸紺碧可飲松雪當暑不消而石子圓如彈凡因名二郎山曰石塘松雪
泠泠山石水皛皛松下雪中有弄丸人坐挺松石節
·松山
松山在城南十八里登城望之雲霞映蔚從翠微中見白描淡掃如屏如案曰松山點黛
松山自巖巖錦人曰淺黛不信羊鼻公肯作娬媚態
·紫荊山
紫荊山在城東十五里淩水環其下日初出若水捧日而上杲杲然曰紫荊朝旭
西州荊作關東州荊作山獨有關山月雙披客鬢斑
·紅螺山
紅螺山在城西六十五里當日入處銜日而承之若攤萬頃烏玉為几以閣無量火齊曰紅螺晚照
荊山山作紫螺山山作紅羲和拋日梭織出錦川雄
·筆架山
筆架山在城西南六十里三峰高下如筆架然大海文瀾浴其下曰筆峰插海
元菟供我毫黃龍蘸作硯銘成一閣筆三山架海甸
·錦水
錦水從西北遶城西折而南復折而北當城之東大作波濤細作綺縠洋洋悠悠有迴文之致曰錦水迴文
芳甸菀雜英水華散成錦絡繹滿機絲明河粲角枕
·湯河
湯河在城西北水溫冬不結冰漁者網集焉曰湯水冬漁
冬水亦不冰夏水亦不熇誰劈二郎川劃此一泓玉
·小淩河
小淩河在城東十五里遶望海山山出其前即晴曉亦如煙鬟乃若濛濛煙雨更奇也曰淩河煙雨
環山水已奇襟海山更爽彩翠忽成嵐時作煙雨想
·滴翠巖
滴翠巖在城南十五里高山中有乳泉從上而下點點有聲曰南岫乳泉
穴乳翠還滴點點散圓文涼飇發木末行天作錦雲
·瀛波
瀛波或曰瀠波也城南八里有河如環帶晴日凌波作黃金碧玉色若皛皛天宇午月當空不啻拾翠眺蟾臺已曰瀠曲眺蟾
當水月還來水應呼月姊眺蟾澡宮人掬得影娥水
·韭菜園
城有韭菜園土獨融和春耕易著耒而菜早生邊地寒多難下種此為勝地曰名園春韭
塞原高復寒辛盤細生菜春風度玉門似有春風在幾欲圖王會寫此畫中看雲臺高議者知道外邊寒
·廣濟塔
塔在廣濟寺寺在城中塔作十三級勢高插霄而鈴鐸既墜柧角之木日作鳥塒蓋遼人藏舍利地也曰古塔昏鴉
何年青玉華尚作天一柱寒鴉時復來半攪天花雨
一指見兜羅眾鳥欣作壘譯人譯鳥聲似道城郭是
○次韻【辛卬【印:卯】清苑】
郡守劉源溥
觀音洞
松山
紫荊山
紅螺山
筆架山
錦水
湯河
小淩河
滴翠巖
瀛波
韭菜園
廣濟塔
·觀音洞
到無一塵蓄有千冬雪僧參水月禪我固松筠節
·松山
青果出於藍萬斛蛾螺黛不識魯徂徠又當作何態
·紫荊山
環城皆山也高莫紫荊山朝朝倝倝紅掩映翠屏斑
·紅螺山
山名螺以青螺得日應紅魯王故壘在當日亦英雄
·筆架山
天柱峰卓筆天池水涵硯架弱筆難勝扈硯閒東甸
·錦水
錦江與錦川神媼一段錦裂成兩幅衾曳就三山枕
·湯河
陰火當潛然探湯非熇熇誰哉耐歲寒溫比德於玉
·小淩河
淩同大小分小紆勝大爽陟彼望海山作水中央想
·滴翠巖
琤瑽山不啞點綴水成文何恨知音少終朝頹白雲
·瀛波
月墮洲如月頡頏誰妹姊形影乍難分君其間諸水
·韭菜園
七日五辛盤京國家常菜翦韭塞非時挾纊溫斯在
野燒餘黃草青青獨此看謾同芹獻美溫室不知寒
·廣濟塔
遼天阽杞人昭代撐金柱鳥中丁令威及聽淋鈴雨
周遭古戰場尺寸無遺壘巋然而獨存中立君子是
○十二詠
【恩貢范陽】范勳
觀音洞
松山
紫荊山
紅螺山
筆架山
錦水
湯河
小淩河
滴翠巖
瀛波
韭菜園
廣濟塔
·觀音洞
洞今無松但有雙槐婆娑可觀終不若補松數株也
龍鱗松化石兔目槐成樾三公十八公畢竟誰禁雪
·松山
松山殊無黛容睇視森然尚鬱兵氣耳
戰血赭雲根久幻萇弘色應作翠眉看曾此傾人國
·紫荊山
別來若木枝火鏡安臺處邂逅識荊州班荊日當暮
·紅螺山
兩山相距雖遙而一偏南一偏北夕陽時翠微連亙只作一山而交錯處微低作仰盂狀
青螺其本色倒景映成殷少年初出塞只作焉支山
·筆架山
山大小有二三峰削成下有天橋不雜泥沙隨潮隱見西山招提則盧無人久矣日夜波濤澒洞眩惑耳目當是古琴師教人移情處耶
峙海雖如架篸空即是筆鼇首儻游移天章滿東壁
·錦水
河西夾岸碎石間有色如渲染花如刻畫者置盤水中賞當與靺鞨寶等
錦州因錦川錦川因錦石水皮與山骨同文異虛實
·湯河
湯河未嘗不冰但冰不全合處可從得魚耳
娵隅珍丙穴嘉味出煖土湯水恨猶寒烹鮮仍用釜
·小淩河
浪濺水拍空嵐抹晴蒸霧秀州及永嘉海濱築樓覷
·滴翠巖
巖下乳泉不見有聲但澄然一泓清可鑒耳
糊塗失乳兒覓乳孃肩上山翠濕人衣何必山泉響
·瀛波
瀛波不知所在惟松山東二里許河中兩洲各如半月水至此慢流紆迴不啻一衣帶繫雙蟾也因為識之
分明月在川道影君則誤一縷曳飛光東西兩不去
·韭菜園
城西北隅今為李氏國
塞冷辟疆溫飴賤辛盤貴翦翦詎能多廿七庾郎費
·廣濟塔
塔上諸物無一存獨撐角之楠橫出如故邊城乏林樾夕鳥斯歸亦瞿曇氏無量功德矣
佛頂尚可巢塒宜安窣堵大壯鳥勝人露處鏖風雨
○錦川八景【說見府志】
紫荊朝旭
紅螺晚照
筆峯插海
錦水迴文
湯水冬魚
淩河煙雨
古塔昏鴉
石塘松雪
·紫荊朝旭
【甲午大興】郡守孫成
紫荊橫亙壯東偏幻出扶桑景宛然殘月已沈蒼靄散片雲初擁赤光懸海門耀日騰朝氣水際凝寒戀宿煙錦水風清春色曉曈曨直上翠屏邊
·紅螺晚照【詩闕】
·筆峯插海
【拔貢偃師】郡倅喬嵩裔
雲師為蘸毫滄海供滌硯坐待大文人橫書千里甸
·錦水迴文
郡守孫成
錦州城壓錦川流風動淪漪水面遊日漾沙痕清遠郭雲生石子燦芳洲遙連山色煙嵐闊倒看河光塔影浮浩淼無人歌白露夕陽空自照溪頭
·湯水冬魚
【歲貢河曲】經歷侯懋功
邊塞欲折綿山曲獨春偏落得投綸者河魚多取錢
·淩河煙雨【詩闕】
·古塔昏鴉
清苑馮昇
十三級合尖四百年孤柱正鵠盡日間夕羽射如雨
·石塘松雪
郡守孫成
當年松雪共陰森今日無松雪自深翦水猶然如絮舞彌空何處聽濤音坐看石溜涵煙冷遙見孤城與霧沈賸有雙槐□素影陸離誰解歲寒心
○古蹟
徒河縣【城西境內漢置晉廢舊址無考】錦州【遼置錦州臨海軍金元因之明廢以其地設中左右三屯衞今城則中左二屯衞地也舊址無考】永樂縣【在境內本晉慕容皝西樂郡地遼置縣隸錦州金因之元廢舊址無考】安昌縣【遼置隸錦州金因之元廢今城西九十五里有永和村為安昌縣故城城東有塔有金大定間碑】紅螺縣【城西五十里紅螺之陽按遼金元三史無此名惟唐書云平遼東置縣百縣名未載蓋唐時遺迹也】開州【城東北五十里有開州城按遼金元三史無此名或亦唐時遺迹也】奉陵縣【城東北一百十里漢無慮縣地遼置奉陵縣元改置千戶所明改置閭陽驛今裁東隸廣寧縣西隸本縣】花兒樓【城東北四十里】梳妝褸【褸:樓】【城北三十里丫八石山上相傳遼蕭太后建今毀三石柱尚存】右屯衞【城東北七十里明洪武二十六年置初在十三山徙此今廢城存】中左千戶所【城南十八里松山西明宣德三年置今廢城壞】中左千戶所【城西南六十里塔山明宣德中置隸寧遠衞今廢城存隸本縣】中左千戶所【城東四十里大淩河西明宣德三年置今廢城存】
第1章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