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活用了这种变化,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称之为懂劲。(接下文为一整段)【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解:(接上文)只有真正意义的懂劲后,才有可能做到不走弯路,温故而知新。而逐渐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解:“舍己从人”不是抛弃特点而服从别人,是一种因敌变化而变化的高深境界。依照上文的阐述,做到这一点应该并不困难,但是由于个人领悟的差异,大多数都朝错误的方向去练习了。有些虽然偏差不大,但是起点时的小小偏差,导致所收获的结果确相差甚远。习练者不可着急,要在练习的同时细细揣摩。否则发现问题后,重新纠正从头再练,就会得不偿失了。这也正是太极拳高深的地方,不仅要善用手脚,也要善用大脑。【是为论】(告诉你怎么做,不如告诉你怎么想!)解:“论”本身说明此篇文章,即《太极拳论》是作者“王宗岳”的个人感受。
个人感受是带有个体差异之偏见的,所以才叫论。因此仅仅是一种练习的参考,要记住“参考”本身仅仅是“参考”而已,并非是绝对照做!这也就是“论”的关键之所在。由于此篇《太极拳论》由我杨诺宾详解的,自然也就带有我杨诺宾的个人观点,也就是我的“论”也包含其中。因此对于此篇“论”的作用,我也要在此做出新的定义:“论”是经验,这种经验要为更多的“可能性”提供帮助。它并不是一个限制思维的牢笼,反而应该是“习练者发挥创造力的催化剂。”我希望我的论成为一个起点,是一个把可能性放大到无限的起点!这就是我对“太极拳论”的新定义,是我的《太极拳论解》。本文为顾留馨之文顾留馨版本《太极拳论》解刊于《体育科技》(4)1980年。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于1980年7月出版。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间的山西人(故称山右)。1792年他在河南洛阳教书,1795年在河南开封教书。他的武术著作有《太极拳论》一篇,解释长拳和十三势内容的残稿一篇,修订了《打手歌》一篇和《阴符枪谱》,共四种。《太极拳论》以太极两仪立说;解释“十三势”以八卦、五行立说:《阴符枪谱》以阴符立说。阴指暗,符指合,故阴符意为“静处为阴动则符”,正如阴符枪法的原则“静如处女,动如脱兔。”王宗岳少年时读过经史,也读过《内经》、《道德经》及兵法等书,兼通击刺之术(击剑、刺枪),枪法最精。《太极拳论》实际上是概括性很强的总结推手经验的论文,它所依据的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阴阳学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以此作为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就使太极拳在广泛流传中不致练成刚拳、硬拳,也不致练成柔拳、软拳,而是大家公认的有柔有刚、刚柔相济。这应该说是《太极拳论》的主要贡献。下面,对《太极拳论》逐句逐段试作解释。
编辑本段王宗岳版《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所谓太极,古人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易系辞》)。这是我国古代的天体演化论,把太极形容为混沌初分后的阴阳两气,而混沌未分的状态为“无极”状态。也有人解释“太极”是屋中最高处正梁的中心,意为最高、最中心的东西。(太极图)呈圆形,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刚柔相济的拳术。无极而生,周敦颐(1017一1073)所著《太极图说》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是根据《太极图说》而立论的。‥阴阳之母也“意指阴阳两气包含在“太极”之中,所以说“太极”是“阴阳之母。”
(二)、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古人认为太极是一个混圆体,包含阴阳两气。动时这个混圆体就起变化,分阴分阳,所以说太极生两仪,亦即“动之则分。”静时仍然是一个混圆体,阴阳变化虽然相对静止,但阴阳的道理完全具备,所以叫做“静之则合。”上面五句话,讲的是太极拳的理论,下面就根据这种理论来阐明太极拳推手的要领,方法。一说太极拳创造于清初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创造人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此说法相信张三丰是虚构人物。)他写的太极拳的原始理论《拳经总歌》有:“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两句话,王宗岳据此进行了发挥。另一说太极拳是武当道人张三丰所创,学习太极者皆视张三丰为祖师。历史上是有张三丰这个道士的,也是习武之人,并且还有流传下来的《太极拳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记载。
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