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诗式>第14章

第14章

  李嘉祐《少年行》:“白马撼金珂,纷纷侍从多。身居骠骑幕,家住滹沱河。”
  又《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寄舍弟》:“南浦菰蒋覆白苹,东吴黎庶逐黄巾。野棠自发空流水,江燕初归不见人。”
  薛业《客舍寄柳博士》:“去年燕巢主人屋,今年花发路傍枝。年年为客不归去,旧国存亡那得知。”
  徐凝《京都还汴口作》:“乱后见淮水,归心忽超遥。”
  又《观竞渡》:“乍疑鲸喷浪,忽似鹢凌风。呀呷汀洲动,喧阗里巷空。”
  朱长文《宿僧房》:“夜静忽知身似梦,更闻寒雨洒芭蕉。”
  杨衡《答崔钱二补阙》:“贤人处霄汉,荒泽自耕耘。”又:“陇首降时雨,雷声出夏云。”
  杨凌:“南国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郑昈《落花》:“早春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又看花落尽,却忆未开时。以此方人世,弥令感盛衰。始知山简达,频向习家池。”
  李嘉祐《江上曲》:“可怜应是阳台女,对坐鸬鹚娇不语。掩面羞看北地人,回身忽作空中雨。”
  立意总评
  评曰:前无古人,独生我思。驱江、鲍、何、柳为后辈,于其间或偶然中者,岂非神会而得也?其例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又:“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临河濯长缨,念别怅悠悠。”“画作秦王女,乘鸾向烟雾。”鲍照:“剉檗染黄丝,棼乱不可治。”吴均:“鹓雏若上天,寄声向明月。”又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又:“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念君久不归,濡迹滞江湘。”柳恽:“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洞庭送归客,潇湘逢故人”之例是也。诗人意立变化,无有倚傍,得之者悬解其间。若论降格,更须评之。如潘岳《悼亡诗》:“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思之极也。虽有依倚,吾无恨焉。如“明月入绮窗,仿佛想蕙质”,斯不及矣。
  逸文
  苏、李之制,意深体闲,词多怨思,音韵激切,其象瑟也。曹、王之制,思逸义婉,词多顿挫,音韵低昂,其象鼓也。嗣宗、孟阳、太冲之制,兴殊增丽,风骨雅淡,音韵闲畅,其象篪也。宋、齐、吴、楚之制,务精尚功,气质华美,音韵铿锵,其象筝也。唯古诗之制,丽而不华,直而不野,如讽刺之作,雅得和平之资,深远精密,音律和缓,其象琴也。
  此则见引于何汶《竹庄诗话》卷一,据《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录。
  “授”,原作“表”,据王梦简《诗要格律》所引改。
  “之”,原本注:“一作知。”
  “几”字原本无,据《吟窗杂录》本补。
  “荆”,原作“衡”,据《吟窗杂录》、《历代诗话》本改。
  “欻”,原作“淡”,据《历代诗话》本改。
  “及”字原缺,据各本补。
  “蹶”,原作“伤”,据明钞本《吟窗杂录》、《历代诗话》本改。
  “用”,原作“欲”,据《历代诗话》本改。
  “慢”,原作“缦”,从《吟窗杂录》、《诗人玉屑》所引改。《说郛》、《历代诗话》本作“漫”。
  “少力”,《诗人玉屑》、《冰川诗式》并引作“劣”。
  “七”,原作“六”,据《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诗人玉屑》、《冰川诗式》改。
  此句据《吟窗杂录》、《诗人玉屑》等补。
  “德”下原有小注:“一作得。”
  此下《历代诗话》本多“有事无事”四字。
  “精义”二字原本互乙,据《历代诗话》本改。
  “东”,原作“是”,据《历代诗话》本改。
  “为”,原作“前”,据《历代诗话》本改。
  “桢”,原误作“即”,据《历代诗话》本改。《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本作“郎”。
  “得”字原无,据各本补。
  “不由作意”,原作“作不由意”,据各本改。
  “与”字原无,据《历代诗话》本补。
  “容”下原有注:“一作宏。”
  “哉”字原无,据各本补。
  “诗”,《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本作“时”。
  “照”,原作“昭”,乃唐人避武后讳而易之,兹据《历代诗话》本改。
  “丝”,原作“弦”,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蝇”,兹据《历代诗话》本改。
  “玉”,原作“冰”,鲍照《代白头吟》:“清如玉壶冰”,兹据《历代诗话》本改。
  “意”,原作“忠”,据《昭味詹言》卷二十一所引改。《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本作“中”。
  “意”,原作“忠”,据《昭味詹言》卷二十一所引改。《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本作“中”。
  “详味”,二字原脱,据《历代诗话》本补。
  “诗”字原无,据《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本补。
  “此”原下有“申”字,据《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本删。
  “让”,原有小注:“一作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