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皆以世法釋,若以道用言,修丹之功亦同此理。當其心空性靜之時,形忘物忘,亦無恩可施。因其有陰陽二氣,動靜不常而有分合之兆。時遇陰魔侵犯,我則正位中原,飛神攝召,陽雷電母,擲火奮迅,回烈風掃蕩中山之陰。一息冥情,莫不蠢然暢然而若醉,此大恩生而施造化之功,結成還丹之妙也如此。頌曰:天本無恩恩大生,冲虛二氣怒流行。雷轟風烈蠢然作,造化由來不順情。
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氣。
至樂者,神全也。至靜者,精全也。此所謂神全不生忿,性樂有餘裕矣。精全不思慾,性靜有廉潔矣。老君授于吉太平之要,曰:夫人天付之神,地付之精,中和付之氣。人能寶精去欲,固氣愛神,內則身得長生,外則國致太平。况有諸內必形於外,了性則身清靜,了命則丹圓成。性命雙全,自然至樂性餘,至靜性廉也。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者,此言天與萬物,唯天得其造化之大,以其不自生,是以能長且久,故能成其私,此天所以得之至私也。及其發用,大運流行,無物不被其澤,此天所以用之至公也。聖人體天道而修真,比之眾人,而亦得之至私。及其用於事也,無一夫不被其德,豈不至公乎?禽之制在氣者,此設喻之辭。禽即心也,神也,火也,南方朱雀也,此警示學人大要專心制氣,以氣為藥物,以神為符火,探取依時,烹鍊合法,自然陰氣化為陽氣,識神化為真人,混融一片,骨換身輕,如禽鳥翱翔太空,皆得制氣之理,故仙人號曰羽客。施肩吾曰:氣是添年藥,心為使氣神。能知行氣主,便是得仙人。此之謂也。頌曰:氣固神和樂有餘。虛心清儉養真軀。丹成自與天長久,身若禽飛上太虛。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生死恩害此四者,陰陽反復,彼此對待之理,有生即死,有死即生,有恩即害,有害即恩,此氣數之然也。以眾人言,貪生之厚,心被物迷,即造下死之根矣。若能死心守分,絕利清源,即得生之根矣。古人所謂:貪他的著他的,失便宜得便宜。是以聖人於此覺照分明。凡心生於物,心即死之;心既能死,道即生之。尹喜真人故曰:聞道於朝,死心於夕。《金剛經》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老子》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夫何故我得彼失乃得生,彼得我失乃入死?學者可不慎歟?恩生於害,害生於恩者,此言恩中有害,害中有恩,正《道德經》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文始經》亦曰:天下之理,恩或化為讎,讎或化為恩,此理屬於事而言不聞。譚景昇《化書》云乎:侯者人所貴,金者人所重,眾人封公而得侯者不美,眾人分玉而得金者不樂。是賞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由為争奪之漸,即為死亡之基。此皆世法釋,若以道用言,道由魔顯,魔因道化。當性天雲起之時,我則登引群真,轉輪而復禮,豈不是恩生於害乎?苦海波翻之際,我則昇玄同化而歸尊,豈不是害生於恩乎?頌曰:心生有欲死之根,心死無為道自存。恩若妄施招禍害,害窮仍復見於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