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為刊本中之大本
巨津州一卷【同上麗江路全原無卷數殘本十一】
通安州一卷【同上全原無卷數殘本十二】
右為寫本
海鹽州一卷【江浙行省嘉興路不全原卷七百九十殘本十三】
崇德州一卷【同上不全原卷七百九十一殘本十四】
常州路晉陵武進二縣一卷【江浙行省不全原卷七百九十二殘本十五】
以上為刊本中之小本
大連圖書館曾藏殘本一葉每半葉十行每行二十字蓋亦為刊本中之大本青山定雄氏調查古地志地圖一文曾著錄及之余亦得見其攝片【為該館島田好氏所贈】其內容則為
灌州【四川行省成都路原卷六百三十四第八葉見殘本八】
然日本杉村勇造氏亦在北平購得殘本一葉為卷六百三十四之第七葉其末句且以蜀當歸為六字正與大連圖書館殘葉寄其後玄宗幸蜀等字相銜余乃商允借鈔編為一卷何其巧合乃爾
然其巧合之處尚有不止此者上海印行之宋元書影史部卷中有大元大一統志零葉為卷七百九十二之第一葉記常州路建置沿革末行止於晉平吳分天下句正與北平圖書館所藏小本卷七百九十二第二葉首行十九州此屬揚州等語相銜接【日本青山定雄氏首考及此】用此零葉以補小本常州路之闕又編為一卷可謂無獨有偶
今姑就北平館所藏刊本寫本及所考見之三零葉為之整比校理共得十五卷又知瞿氏鐵琴銅劍樓所存殘本八卷即在此十五卷之內
瞿氏均州一卷即本書殘本卷一房州一卷即殘本卷二通安州一卷即殘本卷十二鄜州二卷即殘本卷三卷四葭州三卷即殘本卷五卷六卷七
今北平館所藏寫本之中縫印有海虞瞿氏鐵琴銅劍樓影鈔本等字始知其出於瞿氏惟尚多巨津州一卷此或亦鈔自瞿氏而鐵琴銅劍樓書目偶遺而未載耳
錢氏所見南濠朱氏殘本亦有均州房州鄜州葭州而其他諸路諸州則為
孟州【中書省懷孟路】
鄭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
嵩州【同上南陽府】
裕州【同上南陽府】
江陵路【河南江北行省】
峽州路【同上】
延安路【陝西行省】
洋州【同上興元路】
金州【同上興元路】
成州【同上直隸省】
蘭州【同上】
會州【同上】
西和州【同上】
平江路【江浙行省】
瑞州路【江西行省】
撫州路【同上】
吳氏所見殘本皆屬四川一省似為徐乾學氏所借之內府書閻若璩氏固明言其皆為蜀中地矣至其諸路諸州則為
彭州【崇寧濛陽四川行省成都路】
威州【通化同上成都路】
茂州【同上成都路】
簡州【新津縣同上成都路】
眉州【同上嘉定府路】
沔州【同上廣元路】
蓬州【同上順慶路】
重慶路【同上】
夔路【永康縣同上】
達州【彭水縣同上夔路】
紹慶路【同上】
凡此皆為見存殘本所無者也
滿洲歷史地理引用書目解說謂日本男爵岩崎氏靜嘉堂文庫藏有大一統志刊本或為陸氏皕宋樓故物又文學士藤田豐八亦有鈔本二冊又疑為乾隆間浙江汪氏所進之同一底本惟余於往歲東渡親詣靜嘉堂文庫訪求而司其事者則謂絕無是書滿洲歷史地理蓋為誤記云
德國福克司氏謂其國某大學曾藏大一統志三冊蓋為刊本余已屬其借鈔惟須假以時日
又十年前余在長春見一北京書賈謂有元大一統志一帙索價千元余以價昂難之旋謂為人購去後晤張海若【國溶】亦謂藏有是書然余就考訪所得今世似絕無全帙或所傳者不為元代之混一方輿勝覽即建文時所修之寰宇通志耳
●六佚文
按大一統志佚文之可考者則有下列諸書
一大明一統志
二遼東志
三滿洲源流考
四熱河志
五盛京通志
六遼史考證
七愚谷文存
八蒙古游牧記
九四川通志
十湖北通志
十一延安府志
大明一統志所引大一統志之文皆標稱元志而且屬於形勝風俗二目蓋明志體例除此二目皆不注明來歷故也【惟卷三十六延安府宮室有一條注明元志】何以知明志所引元志必為大一統志耶茲舉數證以明之
明志卷八十七麗江軍民府下
形勝元志東有麗水西有瀾滄南接大理北距吐蕃
風俗元志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餘同漢服麼些蠻與施蠻皆烏蠻種俗不頮澤好飲酒歌舞
以上三事皆見殘本十一麗江軍民宣撫司巨津州風俗形勝之下此一證也
明志卷二十五遼東都指揮司下
形勝元志負山阻河控制東土秦築障塞以限要荒臨閭之西海陽之北地實要衝【遼東志卷一形勝亦同】而滿洲源流考亦引此文互有詳略且直稱之曰元一統志其文曰咸平府秦築障塞以限要荒漢唐嘗置都督府負山阻河控制東土
此二證也
明志卷七十三四川行都指揮使司
僰人重儒敬佛相見之禮長跪不拜所為多有西蜀之風金珠富產穀粟豐盈民足衣食牛羊鹽馬氈布通商殖貨越巂郡東門十部蠻郡居竹籬板舍不事修飾
而四川通志卷六十一寧遠府下亦引此文而稍簡略
重儒敬佛相見之禮長跪不拜金珠富產穀粟豐盈民足衣食牛羊鹽馬氈布通商殖貨竹籬板舍不事修飾
此三證也
惟明志二十五形勝下又引開元志云
南鎮長白之山北浸鯨川之海三京故國五國故城亦東北一都會也【遼東志卷一形勝亦引此文作開元志】
余初以為此必元代開元路志之佚文及檢滿洲源流考卷十一十三兩引此文皆稱元一統志而上冠以開元路三字乃知明志所引仍為大一統志佚文其稱開元志可作兩種釋義其一為大一統志開元路之略稱其二則開元志為開元路之誤記也
明志中於引元志之外尚有類似開元志之稱
卷二引元清州志元獻州志
卷七引元宿州志
卷八引元常熟州志
卷十四引元廬州志元六安志元長興州志
卷二十四引元濮州志
卷二十五引元廣寧志
卷三十五引元開成志
卷三十七引元甘州志元肅州志元山丹州志
卷四十九引元富州志
元代志書著錄於四庫者尚有數種則是時各州必有專志至明猶存故為明志所引用然依前述開元志之例似所謂元某州志即同大一統志某州之義今用此例凡上所引諸志皆視為大一統志佚文而悉入輯本之內蓋與其割棄太甚不如過而存之也
四庫著錄之四明諸志【已見上文】皆撰於大德以後而不見有引用大一統志之文余初甚疑之及讀後至元五年蘇天爵齊乘序乃始恍然蘇氏之言曰
我國家大德初始從集賢待制趙忭之請作大一統志蓋欲盡述天下都邑之盛書成藏之祕府世莫得而見焉
蓋是書訖於至正六年付刊以前外間莫由窺見是以無從引用其遺文佚句不可多得亦由於此
清代諸書以滿洲源流考熱河志二書所引為最繁富不下三百五十餘事【見輯本卷二】初疑此或修書諸公得見大一統志殘本使然及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始知其所引多出於永樂大典
元岳璘等所修大元一統志最稱繁博國史經籍志載其目共為一千卷今已散佚無傳雖永樂大典各韻中頗見其文而割裂叢碎又多漏脫不復能排比成帙惟浙江汪氏所獻書內尚存原刊本二卷頗可以考見其體製知明代修是書時其義例一仍元志之舊故書名亦沿用之【四庫全書總目六十八又文溯閣本提要亦同】
●七與元史地理志之異同
元史地理志廣寧府肇州下云
大一統志與經世大典皆不載此州不知其所屬所領之詳
膠東柯氏新元史地理志序據此乃云
舊史地理志之所取裁大抵出於大一統志及經世大典
蘇天爵國朝文類【今易稱元文類】所收經世大典序錄內有都邑一目並為之說云
世祖皇帝削平江南遂分天下為十一省以山東西河北之地為腹裏隸都省餘則行中書省治之至元間嘗命祕書少監虞應龍等修大一統志書在官府可考焉
考經世大典成書於文宗至順二年其時之行省路府州縣較至元大德之世不無遷變則所述之都邑自與大一統志時有異同惟經世大典之全書已佚今就永樂大典殘本中輯得多卷而無都邑一目可考今可置而勿論其可考見厓略者惟元史地理志耳
元史撰於元亡之後其所述地理經制當以順帝至正為據其視大德七年成書之大一統志必多有異同可斷言也試徵其例
一屬於行省者
元史地理志嶺北等處行中書省至元二十七年立和林等處都元帥府大德十一年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皇慶元年改嶺北等處行中書省據此則大德七年成書之日不惟無嶺北行省之名並和林行省之名亦無之矣
二屬於路府州者
興和路【中書省】中統三年升撫州為隆興路皇慶元年改
懷慶路【同上】憲宗七年以懷孟二州為懷孟路延祐六年改
冀寧路【同上】太祖十一年立太原路大德九年改
晉寧路【同上】元初為平陽路大德九年改
中興路【河南江北行省】至元十三年改荊南府為江陵路天歷二年又改中興路
奉元路【陝西行省】至元十六年立安西路皇慶元年改
保寧府【四川行省】至元二十年以保寧府升路領新得小寧二州後併入閬中縣仍改為府隸廣元路茲據四川通志所引大一統志有新得小寧二州則大德七年修志時必為保寧路
新得州【見上】
小寧州【見上】
開成州【雲南行省】至元十年立開成府至治三年降州
莊浪州【同上】原為路大德八年降州
孟傑路【同上】元初所無泰定三年置
江陰州【江浙行省】至元十四年立為路後降州【此當在大德以後】
集慶路【同上】至元十二年立建康路天歷二年改
英德州【江西行省】至元十五年立路二十三年降州大德五年復為路至大元年復降州
天臨路【湖廣行省】至元十四年立潭州路天歷二年改
南寧路【同上】至元十六年立邕州路泰定元年改
乾寧軍【同上】元初所無天歷二年置
然亦有遽難斷定者如中書省所領永平路原作平灤路大德四年以水患改而熱河志所引大寧路里至仍作平灤路似用至元原稿而未及修改又吳氏所見南濠朱氏殘本有紹慶路而元史地理祇云至元二十年置府不言何年改路此則姑仍舊稱不敢擅改
大一統志成書於大德七年其後即藏於祕府外人莫由窺見迨至正六年始取原稿付刊未嘗加以改易試觀見存殘本諸州之名稱及次第與元史地理志時有異同且殘本卷三安西路不作奉元路殘本卷五太原路不作冀寧路殘本卷十四杭州路所屬鹽官州不作海寧州尤為至正未改之證今輯本中所標諸省路府州之名壹以大德七年為斷其後有所改易即不之從用是例也
又有一事應考求者即大一統志所列各省之次第是否悉同於元史地理志是也
茲以殘本考之陝西行省延安路所屬鄜州葭州殘本卷數相銜而地理志則二州之間有綏德州其不同一殘本雲南行省麗江路軍民宣撫司所屬四州一府以巨津州通安州蘭州寶山州北勝府為序而地理志以北勝府居前次則序以通安州蘭州寶山州巨津州而通安州之前尚多三州【順州蒗蕖州永寧州】其不同二殘本江浙行省嘉興常州二路卷次相銜而地理志則間以平江路其不同三
錢氏所紀朱氏殘本之次第或不盡為原卷是以難於考定
吳氏所見殘本其次第當同於原卷元史地理志四川行省成都路以彭州【中間以數州】威州簡州相次而殘本於威簡二州之間有茂州地理志以茂州屬陝西行省蓋大德以後所改試觀地理志敘成都路沿革文中亦著茂州之名是元初曾領此州無疑其不同一此外則地理志以紹慶府次於夔路之後而殘本則以紹慶在前夔路在後且殘本名紹慶為路亦異於地理志又殘本簡州屬縣有新津而地理志則屬崇慶州達州屬縣有彭水而地理志則屬紹慶府夔路屬縣有永康而地理志不著是名而考之金史地理志則為崇慶州之故縣【灌州舊名永康軍亦不屬於夔路】其不同二
其尤可異者殘本卷七百九十二為江浙行省之常州路全書既為一千三百卷則常州路之下尚有五百餘卷依元史地理志所紀諸省次第求之江浙行省之後次以江西湖廣征東三省此三省所隸諸路府州無論如何之多決不致占五百卷之篇幅是其諸省次第不能悉以元史地理志為準審矣
據祕書監志所紀至元大一統志第一次稿為四百五十冊【至元三十一年無卷數】續修之稿為四百八十三冊【大德四年】七百八十七卷凡增三十三冊而續編雲南等處圖志五十八冊【大德二年】遼陽等處圖志并大一統全部目錄八冊【大德三年】或在所增冊數之內由是言之則續修之雲南遼陽等省似敘列他省之後而原定之卷數不變至其後又由七百八十七卷增至一千三百卷恐係以一卷分為數卷如殘本之鄜州分為三卷葭州分為二卷而原稿祇作兩卷是也【元史地理志附錄西北安南諸地大一統志未必遺而不載此亦卷數增多之故】
儻大元一統志敘列諸省之次第一如元史地理志則其全書未必即為一千三百卷何以明之卷七百九十二既為江浙行省之常州路至卷八百五十江浙行省大略可畢則其後之江西湖廣征東諸省至多不過一百五十卷全書適滿一千卷或此為至正付刊時重定之卷數果如此說則國史經籍志所紀之卷數未必無據【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仍以一千卷著錄恐本此說】不得專據祕書監志以稽其誤此又存疑待決之一事已元史地理志之次第或係依據經世大典惟原書已佚無從考見今次輯本仍從地理志者為取便於省覽耳
元史地理志以肇州為乃顏故地遂繫於乃顏分地廣寧府路之下然肇州之地尚遠在東北去廣寧絕遠今據遼東志滿洲源流考所引大一統志佚文已云金上京之北曰肇州【或曰黃龍府之北】而地理志謂大一統志不載此州者蓋僅見其名於開元路上京故城之下而不著元代所屬所領之詳不得列為經制之州故謂為不載耳此亦為與元史地理志有所異同之一事
●八與明一統志之異同
明修一統志義例一仍元大一統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曾略言之浙江汪氏所獻書內尚存原刊本【大一統志】二卷頗可以考見其體製知明代修是書時其義例一仍元志之舊故書名亦沿用之
明惠帝建文中曾修寰宇通志尚有殘本流傳惜未之見其義例亦必略依元志成祖惡其書成於惠帝乃命改修一統志至英宗天順八年始成書試就其義例與元志一比較之
元大一統志之目凡十已如前述而明一統志之目則為二十
建置沿革郡名形勝風俗山川土產公署學校書院宮室關梁寺觀陵墓祠廟古蹟名宦流寓人物列女仙釋
於京師南京等處則增三目
城池山陵苑囿
明志之建置沿革形勝風俗【元志併稱風俗形勢】山川土產古蹟名宦人物仙釋悉同元志所無者惟坊郭鄉鎮及里至二目耳明志所謂宮室關梁寺觀陵墓祠廟諸目雖為元志所無然皆括於古蹟一目之中至公署學校書院則殘本中概未之見流寓列女元志或有其目而未具於殘本不敢臆決至里至一目雖為明志所無而實分注於諸府【及直隸諸州】之下特不如元志具四至八到之詳耳
抑元志之勝於明志者不在此也吳騫氏跋大一統志殘本曾論及此
元大一統志於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古蹟形勢人物風俗土產之類網羅極為詳備誠可云宇宙之鉅觀堪輿之宏製矣惜乎明初修元史者編纂草草而地理一門尤為疏略苟憑此志為權輿更加之檢核庶幾在宋遼金之上乃竟不知出此何歟迨永樂中詔修一統志迄於天順五年始克成編大都不過剌取元一統志之什一而其間挂漏舛譌又不可勝計即如各府州縣廢置沿革一門元一統志正文既詳復取古今地理各書參互考證而細注其下明一統志盡變正文為小注僅僅摘取數語其餘槩從割棄雖沿革且都未備豈復知有所謂考證哉
瞿氏鐵琴銅劍樓書目亦論及元一統志云
其書分縣編次紀載分明不同明一統志之府縣合併也
今考元志之體係以每路每府所轄之州【或直轄各縣】及行省直轄之州為編次紀載之準【瞿氏謂為分縣編次尚有未審】事簡者一州一卷事繁者一州有多至三卷者【據殘本】以視明志以府為主合併各州縣而紀載之誠不可同日語故其書繁於明志幾十倍而卷數多至一千三百吳氏謂為宇宙之鉅觀堪輿之宏製洵不誣也
大抵修志書者往往後勝於前明志取材或有增於元志之處然明時之府實等元代之路明志既以府為編次紀載之準勢必取元志之若干州為合併之紀載原書所敘勢難悉取於是割棄大半摘取數語此又明志不能勝於元志之一因也
明志於形勝風俗二目引用大一統志者皆注元志二字前已言之矣然此二目中所引之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諸書亦多為元志所引用試觀殘本可以知之凡元志於風俗形勢一門繫語必注所出他目則不盡然明志仿之故於形勝風俗二目亦悉注所出也
抑明志於他目中取材於元志者幾不可僂指試取殘本所存諸州與明志作一比照可知鄙說之不誣
大一統志殘本一均州
古蹟
三王城寰宇記云此乃前漢末王康王常王鳳三人所築各自有一城今遂號為三王城
金泉在州治治平元年王齊作記
宦蹟
曹翰宋太祖征蜀以翰為均州剌史鑿山開道商旅以濟詔翰兼轉運使
明一統志卷六十襄陽府【所屬有均州】
古蹟
三王城在均州前漢末王康王常王鳳三人各築一城故名
山川
金泉在均州治宋王齊作記
名宦
曹翰【宋】初征蜀時為均州剌史鑿山開道商旅以濟詔兼轉運使而糧餽不乏
大一統志殘本二房州
山川
房山在房陵縣西三十里四面有石室似房因名寰宇記云
定山吳魯漫錄云房陵定山有朱仲子園三十六所
建鼓山在房陵縣袁崧記云登勾將山見馬鬣建鼓嶷然半天元和郡縣志與馬騣山相接冬夏積雪
龍祗山在竹山縣南二里古老相傳昔有道士王若沖于此山服柏葉白日昇天
明一統志卷六十鄖陽府【所屬房縣即元房州】
山川
房山在房縣西南三十里四面有石室如房
定山宋吳曾漫錄云房陵定山有朱仲子園三十六所
建鼓山在房縣東南袁崧記云登勾將山見馬鬣建鼓嶷然半天元和郡國志建鼓與馬騣山相接冬夏積雪
龍祇山在竹山縣南二里舊傳道士王若沖於此山服柏葉上昇
據上舉諸例可知明志取裁多仍元志之舊而稍事翦裁且所取者祇為原書十之一二又因明志併若干州之紀載為一府勢難盡取任意割裂遂使元志舊有之眉目不可盡見殊可惜也或謂明志成書而大一統志以亡余謂大一統志原書雖亡猶可藉明志存其厓略不得以所存僅原書十一之比遂厭薄以為不足觀耳
●九餘論
余前託南滿醫科大學教授福克司先生自北平圖書館鈔得大一統志殘本十四卷存於篋中者數年繼又同安君文溥將羣籍中引用是書之佚文悉為輯出定為輯本四卷最近又由日本島田好杉村勇造二氏鈔寄殘帙各一葉更因讀青山定雄氏之作而鈔得宋元書影之一葉於是又將殘本編成十五卷前後凡經數年之歲月始克成書附遼海叢書以印行焉
殘本輯本之善蓋有數端可得而言上徵總錄郡國之書以唐代之元和郡縣志為最古宋初之太平寰宇記為最詳至元豐九域志既患記載之略輿地紀勝亦未備九州之全後來有作斷推是書明清二代雖仍其例續修而不如其美備是以好古之士頗以未見全帙為憾今茲所得殘本雖祗全書之百一而其義例若何內容若何分疏之明取材之備皆可藉此考見實等嘗鼎一臠不同過門大嚼此殘本之善一也當永樂大典全帙在日儻有好古之士如徐松之輯宋會要將各韻中引用是書之遺文佚句一一為之輯出未必不能排比成帙惜全帙今已毀散無可著手猶幸羣籍中尚有遺文佚句可采今既輯為一編實足以彌殘本之闕况至元大一統志成書之後大德中又得遼陽行省圖志續編成書今觀輯本中遼陽行省一卷取材至為繁富且皆遼金故事為他書所絕無者其一字一句皆可珍若拱璧是皆由所進遼陽圖志得來其他各省亦復類是此輯本之善二也夫古代之圖經地志亡佚者多矣常璩華陽國志專志巴蜀偏而不全猶為時人所珍以其難得故也唐賈耽之貞元十道錄成書在元和郡縣志之前義例頗精而全書久佚今人求其遺文佚句欲如元志之多已不可能况下於此者乎試觀錢吳二氏所見之殘本猶多於今日所存之數倍僅時閱百餘年亦在若存若亡之列及今不圖俟諸來日非惟殘本難求即遺文佚句之綜輯亦非易事有心之士其可忽諸此殘本輯本之校印所以不可緩也
私意大一統志之全帙諸家既無著錄當不復存於斯世惟見存殘帙決不僅此十五卷德國尚有殘帙即其明證度海內外之藏書家必有視為枕祕深固閉藏不肯出以示人者深願讀余此文肯出而公諸世人則此考不為徒作此猶就本書言之也至其遺文佚句見永樂大典殘卷者尚未暇一一輯出其他羣籍亦必有之是則殘本輯本皆不能以今所刊者為限又有待異日之增補矣
第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