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
《金碧經》曰:神室者,丹之樞紐,眾石之父母。魏君謂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其義一也。非神室則無以成丹,非乾、坤則無以見《易》。乾、坤,純體之卦也。六子,破純體而為卦也。麻衣曰:乾坤錯模11乃生六子。六子即是乾坤破體,是則六子因乾坤而生,而六十四卦亦莫不出於乾坤,故日眾卦之父母。父母之體本是純陽純陰,自六子之生而純陽純陰之體破矣,烏可復純乎?陳希夷曰:破體鍊之,純體乃成。是知破體鍊之可返純體而入道,眾石鍊之可歸神室而成丹。然而,眾石非外物,吾身中之眾卦也。神室亦非外物也,吾身中之乾、坤也。欲鍊大丹,先設乾坤為神室;神室既設,而變化在乎其中矣。
坎離匡郭12,運轂正輻。
乾坤既奠,陰陽自交。乾下交坤而為坎,坤上交乾而為離,坎離成而變化又在乎其中矣。陳希夷曰:日為天,黑自西而下以交於地;月為地,黑自束而上以交於天。男女交精之象也。日月往來,寒暑生焉,四時成焉,晝夜分焉,陰陽定焉。天地不能寒暑也,以日月遠近而為寒暑。天地不能四時也,以日月南北而為四時。天地不能晝夜也,以日月出沒而為晝夜。天地不能晦明也,以日月交會而為晦明。陰陽雖妙,不外乎日月。造化雖大,不外乎坎離。是故眾卦之變雖不齊,而不出坎離之中。爻周流乎六位也,猶車輻13之設,雖不一,而不出乎一轂之運居其中也。坎離中爻,謂坎中之一陽14,離中之一陰15,上下往來六爻之內。《老子》曰16: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達者得其道而運身中之日月,常人昧其理而違造化之陰陽,則未免有覆隍17之虞、脫輻之咎,其於匡郭正轂,果何有哉?
牝牡四卦,以為崇籥。覆冒陰陽之道,猶工御者,準繩墨,執銜轡,正規矩,隨軌轍,處中以制外。
乾者純陽,牡卦也。坤者純陰,牝卦也。坎者陰中有陽,離者陽中有陰,牝牡相交之卦也。故謂之牝牡四卦。其他六十卦,或偏陰在上,或偏陽在下;或偏陽在上,或偏陰在下,陰陽不純,牝牡不交,不可謂之牝牡。惟此四卦,覆冒陰陽之道,以為棄籥。乾坤者棄籥之體,坎離者棄籥之用,知四卦體用,則猶工者準繩墨而就規矩,御者執銜轡而循軌轍,處其理於中,制其妙於外,庶幾舉無差武,動合自然也。
數在律曆紀,月節有五六。經緯奉日使,兼并六十四。剛柔有表裹。
律曆之中,一月三十日。而牝牡四卦之餘,適有六十卦。以卦奉日,一日兩卦,一卦為經,一卦為緯,朝《屯》暮《蒙》,朝《需》暮《訟》,以至《既濟》、《未濟》;而卦象內外剛柔之體,朝在上則暮在下,剛在表則柔在裹。也《既》、并兼前四卦,則《周易》六十四卦皆為吾用,是則大丹之道可以參諸《易》,而《參同契》之所以作也。
朔旦《屯》直事,至暮《蒙》當受。晝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未》至晦爽,終則復更始。日辰為期度,動靜有早晚。
麻衣曰:消息畫象,無止於辭;外見意,方審《易》道。又曰:卦有反對,最為關鍵,反體既深,對體尤妙。《屯》卦也,反之18為《蒙》卦也。自《需》一《訟》以下皆以倒體為次,如《頤》、《小過》之類。可反者,則以對體次之,故《頤》卦則以《大過》卦次之,此對體自朔旦用《屯》、《蒙》,至晦爽用《未》,晦爽循環,終而復始。可見,朝陰則暮陽,晝動則夜靜,練迴互,主客遞分,消息盈虛避就生殺。進火忌斯須之謬,退符防毫髮之差。抽添須辨19浮沉,運用審之昏曉。學者因象而求意,得意而忘象可也。《悟真篇》詩.云此中得意休求象,若究群爻設役20情是也21。
春夏據內體,從子到辰巳。秋冬當外用,自午訖戌亥。
卦有內外二體。內卦三爻,法一年之春夏、一日之子後午前。外卦三爻,法一歲之秋冬、一日之午後子前。內卦法陽,外卦法陰,乾坤交泰之象。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子後進火,午後退符,其理一致。
賞罰應春秋,昏明順寒暑。爻辭有仁義,隨時發喜怒。如是應四時,五行得其理。
賞為陽,罰為陰。也為陽,義為陰。喜為陽,怒為陰。朝則行陽以應春夏,暮則行陰以應秋冬,苟能應四時之宜,自然得五行之理。非區區行賞行罰,汲汲為義為仁與夫作喜作怒也,魏君假是以喻陰陽生殺云爾。況丹者至陽之精,倘有纖毫陰熙燬煉未盡,終未成就。修真之士,動靜語默之閒,可不饉歟。至如好生利物、仁慈寬恕、惠愛忠信、和喜清靜、一真實不妄之類,皆陽也。好殺害物、一殘忍嫉忿、責怪凌侮、驕傲狠愎、淫慾、虛許不實之類,皆陰也。戒陰修陽,陰將自亡。陰盡陽純,自然成真。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設位者,列陰陽配合之位也。《易》為坎離。坎離者,乾坤二用。二用無爻位,周流行六虛。往來既不定,上下亦無常。.幽潛淪匿,變化於中。包囊萬物,為道紀綱。
此段魏君自解,以乾坤為神室,列陰陽配合之位,使坎離交於其中,以成變化之功。《易》謂坎離者,日月為易也。日月,乃天地之《易》。坎離,即人身中之《易》。乾坤,其體也。坎離,其用也。二用無爻位,周流行六虛,往來不定,上下無常,幽潛莫測,淪匿難尋,而變化於中,生成至寶,猶陰陽交感,化生萬物,而為道之紀綱也。
以無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離沒亡。
《金碧經》曰:有無相制,朱雀炎空。紫華曜日,砂汞沒亡。魏君之言,蓋發明《金碧經》之旨也。其旨蓋以性火真空,制命水至寶。火體本空,遇物而現,而虛明無我者皆火德也。及乎運火於太虛鼎器之中,使彌天紫焰,遍界紅光;金官玉闕,變現千端;神獸靈龍,飛騰萬狀。此鉛汞也,亦坎離也,固非無也。然作用既已,果安在哉?故云:故推消息,坎離沒亡。
言不苟造,論不虛生。引驗見幼,校度神明。推類結字,原理為證,坎戊月精,離己日光,日月為易,剛柔相當。土旺四季,羅絡始終。青赤白炁,各居一方。皆稟中宮,戊己之功。
《易》卦納甲法:坎納六戊,離納六己。坎為月,離為日。故曰:坎戊月精,離己日光。日月二字合為易字,故曰:推類結字,是皆原理為證,而非虛造言論也。《易》既不外乎日月,丹豈不本乎坎離?然坎之與離此懷真土旺四季,《易》者,增輝,皆存戊己。古人云:都綠彼遂使金丹有返還。況土羅絡始終。水、火、木、金雖各居一方陽詩云:而皆稟中官土德。張紫四象五行全藉土功大矣哉。土者之俱歸於土,金母也。則知五行之俱變為金然後能會造化於中官土矣。
象也,懸象著明窮神以知化陽往則陰來。輻賡而輪轉,出入更卷舒。
《金碧經》曰:丹衛著明火。窮微以任化,君以《易·繫辭》參之。然大《易》之道垂象於日月,火,金火即坎離也窮其神明而行火候,化之妙矣。土德之知五行種黃芽於后莫大乎日月。莫大乎金陽動則陰消。魏大丹之道著明於金故金精盛則玉兔火德旺而金烏倍烈。學者既而知其化,使陽往而陰來,輻磚而輪轉,遞互出入,取大《易》爻象而為節符相為卷舒,視日月昏自然奪天地之機盜造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據爻摘符,符謂六十四卦。晦至朔旦,震來受符。當斯之時,天地媾22其精,日月相撢持。雄陽播玄施,雌陰統黃化23。混沌相交接,權輿樹根基。經營養鄞鄂,凝神以成驅。眾夫蹈以出,煥動莫不由。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藥有三百八十四銖。二十四銖為一兩,三百八十四銖為十六兩,即二八之數。據爻象陰陽升降之理,摘卦為符而視符行火,符即爻畫,非別有符也。據《易》言之謂之卦,據丹言之謂之符,故日符謂六十四卦也。卦當陽生之震,則火進一陽之符,當斯之時,神室鍊其精,金火相運推。雄陽,龍也;雌陰,虎也。播玄施者,龍騰玄天而降雨也;統黃化者,虎入后土而產金也。上天入地,混沌交接之象也。於是,權輿而立其根基,經營而養其鄞鄂,其神既凝,其軀24自成。几大而天地,細而輕動,有形有氣者,莫不由是而出。惟產此一點於外,乃降本流末為生生不窮之道。產此一點於內,乃返本還元、長生超脫之道也。
於是,仲尼讚鴻濛,乾坤德洞虛,稽古當元皇,《關維》建始初,冠昏25炁相紐,元年乃芽滋26。
形炁未具日鴻濛,具而未離日渾淪。《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易》,猶鴻濛也。太極,猶渾淪也。乾坤者,太極之變也,合之為太極,分之為乾坤。故合乾坤而言之,謂之渾淪;分乾坤而言之,謂之天地。仲尼讚《易》,首陳乾坤為《易》之門戶,以乾坤洞虛之德,而蘊鴻濛之《易》也。《關睢》之詩,冠昏之義,取二炁相紐而言也。乾坤未分則謂之渾淪,陰陽相紐則謂之始初。列子曰:太初,炁之始也;太始,形之始也。故日關雖建始初也27。金丹者28,太乙元君取乾坤未分、陰陽未離之熙,化為真汞,鍊作真丹,故曰:先天一炁,混元至精。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金碧經》曰:元君始鍊汞,神室含洞虛。玄白生金公,巍巍建始初。其旨在此。元年者,首年也,修鍊之初。首初一年,滋生黃芽,金丹成矣。學者當觀時節因綠,下手用功探取至寶,以結丹頭。丹頭既得,自然默會天機,而立超聖地。世人迷昧不曉天機,妄以私意測度,或錯認邪蹊,或誤求外物,又豈知神靈至寶生於虛無者邪?蓋乾坤未分,陰陽未判,自有其時也,學道之士切在至誠,專心歸向道真,一旦逢師授之口訣,或熟讀是書,豁然契悟,則自能曉悟其時。既悟其時29方能探至寶於虛無,取靈物於恍惚。或問曰:虛無恍惚之中,豈有物耶?答曰:豈不見陽燧取火、方諸取水,其火其水憑虛而生?但人未知虛空之中自有天然神通妙用,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者耳。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