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
混元之氣,自無而生有。有日太極,是生兩儀,兩儀既分,四象昭晰,陰陽變化,萬物生焉。然後形質成立,而愚智不同,生靈之涯短長區別,蓋因受納元和,清濁損益也。世人多不能順時和氣,理藏安神,信其老衰,任其亡滅,甘為壽命之限,良可悲哉!
夫身之有氣,若川之有水。水能覆舟,亦能載舟;氣能生身,亦能滅身。運深厚之水,則能載非常之舟;積深厚之氣,則能持非常之命。水積深厚,必成泉源;氣積深厚,必達精田。精田者,神明也。神存則身立,神去則身亡。故須積運氣力,存養精神,長生之道也。
老子《西昇經》曰:身之虛而萬物至,心之無而和氣歸。故善養身者,藏身於身而不出,藏人於人而不見。故君子之治也,必先死於國。既死不亡,其國盛也。民不敢散,更復充也。若能知常,施行返。眾人歡樂,用生生也。動而失之,壽命竭也。夫天下大物甚綿綿,冥冥.混沌不可知。知之者去之,欲之者離之,近之者遠之。是以聖人非託於天下,非托於鬼神,亦非託於萬物,常以虛為身,亦以無為心。此兩者同謂之無身之身,元心之心,可謂守神。守神玄通,是謂道同。
《黃老經玄示》曰:天地施化,與物無窮;人道施化,形神消亡。轉神施化,精竭故衰。形本生於精,精生於神。不以精施,故能與天合德;不以神化,故能與道同域。
又曰:道者,氣之率;氣者,體之充。善充者,遂其志;惡充者,喪其形。故行氣之法,少食自節,動其形,和其氣。因輕而上之勿過失,突復而還之,其狀若煙。正體正形,心意專一,固守中外,上下俱閑,神周形骸,滌,暢四溢,修守關元,滿而且實,因而推之,眾邪自出。
《老子》曰:食氣咽精,受明玄經;生道要妙,出幽入冥。上固雲門,下固靈根;如雲無足,如水無根。元氣混沌,變化太清;審而握之,久久自靈。知之甚易,行之甚難矣。夫修生之人,德以形為車,道以氣為馬,魂以精為根,魄以目為戶。形動德散,氣越道叛,精消魂損,目動魂亂。是以聖人靜形閉氣,畜精愛視,道德虛凝,魂魄堅固,守形一神,萬道乃成,就道變化,臨危不懼。子能修之,得道大要。
夫生不再來,故道之以氣也,保氣得道則長生。神者,精也。寶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
氣行之則為道也,精存之則為寶也。行氣一名煉氣,一名長息。法正偃外,握固漱口,咽之三咽。行氣鼻但內氣,口但出氣,徐縮鼻引之,莫極滿,極滿則難還。初為氣之時,入五息己一息,可吐之也。每口吐氣欲止,轉一吐之,乃復鼻納之,不爾或令人咳逆。
欲行氣先安其身,和其氣,無與息爭。若不和且止,和乃為之。當守之勿倦,氣至形安。鼻息和則氣來至,自覺形熱則汗出,且勿起,安養務欲久,久則三蟲自去,意相分明也。常夜鸚嗚祝曰:
束方青牙,服食青牙,飲以朝華,三咽止。
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飲以丹池,三咽止。
中央戊己昂昂,服食精氣,飲以醴泉,三咽止。
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飲以靈液,三咽止。
北方玄滋,服食玄滋,飲以玉飴,三咽止。
如此三十日,蟲皆死。正神正氣自安定,伏尸不復還心中,子自仙矣。
《老子玉曆中經》曰:養生之術絕俗事,約歸清淨養元氣。和精蓄神還返生,審欲修道守自然。慎無導引勞爾形,辟穀不食餓子精,六甲陰陽勿擾傾,心狂意亂神去形,枯骨獨立歸黃泉,靜處冥室養爾神,精熟思之道自然。其三一之篇,乃元氣之祖,酌自然之和,其要在於抱一而無離矣。
《漢武帝內傳》:西王母謂帝曰:《太上真經》所謂行益易之道,益者,益精,易者易形,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離死厄。行益易者,謂常思靈寶。靈者,神也;寶者,精也。子但愛精握固,閉氣吞液,氣化為血,血化為骨,行之不倦,神精充溢。為之一年則易氣,二年則易血,三年則易脈,四年則易筋,五年則易骨,六年則易皮,七年則易貌,八年則易髮,九年則易形。易形則變化,變化則道成,道成則位為仙人,吐納六氣口中甘香,飲食靈芝存得其味,則自然輕舉矣。凡人為之亦得延年。
第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