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本草经解>第1章

第1章

  【人参】
  内容:气微寒。味甘。无毒。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
  智。久服轻身延年。
  人参气微寒。禀天秋令少阴之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禀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
  阴脾
  经。气浓于味。阳也。肺为五胖之长。百脉之宗。司清浊之运化。为一身之橐龠。主生气。
  人参气寒清肺。肺清则气旺。而五脏俱补矣。精者阴气之英华。神者阳气之精灵也。微寒
  清肺。肺旺则气足而神安。脾属血。人身阴气之原。味甘益脾。脾血充则阴足而精安。随神往来
  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精神安。魂魄自定矣。气虚则易惊。血虚则易悸。人参微寒益
  气。味甘益血。气血平和。惊悸自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参益气。正气充足。其邪自
  不能留。故能除邪气。五脏藏阴者也。五脏得甘寒之助。则精气上注于目而目明矣。心者神
  之处也。神安所以心开。开者朗也。肾者精之舍也。精充则伎巧出而智益。久服则气足。故
  身轻。气足则长生。故延年也。
  制方:
  人参同五味子、麦冬。名生脉散。补阴生津液。同辰砂。治惊。同炮姜。则补气温中。
  同白
  术、炮姜、甘草。名理中汤。治胸中寒邪痞塞。同白茯、白术、甘草。名四君子汤。治脾湿
  不
  治
  食入即
  同
  苏
  治
  血虚发热。同炮姜、北味、白术、甘草、白芍。治中气虚喘。同黄、甘草、天冬、麦冬、
  生
  地、熟地、北味、苁蓉。治肾虚水泛成痰。同乳香各一钱。丹砂五分末。鸡蛋清和姜汁调服。
  治横生倒产。同归身、麦冬、五味。治闻雷即晕。同赤茯、龙齿、辰砂。治离魂。同陈皮。
  治房后困倦。同柴胡、大枣、生姜。治虚劳发热。同赤茯、麦冬。治齿缝出血。同莲肉、川
  莲。
  白芍、甘
  草。治血虚腹痛。同附子、肉桂、炮姜。治寒厥。同附子、北味。治气脱中寒。同白术、麦
  冬、
  五味。治中暑倦怠。同白芍、沉香。治气虚胸满。同升麻。补上焦元气。泻肺中伏火。同白
  茯。补下焦元气。泻肾中伏火。同沉香、茯神。治心虚邪客作痛。同黄、白芍、北味。治
  汗多亡阳。同知母、石膏、粳米、甘草。名人参白虎汤。治气虚伤暑。同附子、白芍、白术
  、白茯、甘草。治小儿慢惊。同菖蒲、莲肉。治产后不语。同附子、肉桂、麦冬、五味。治
  下虚寒而上大热。同黄、天冬、北味、牛膝、杞子、菖蒲。治中风不语。同大枣、白芍、
  甘草、枣仁、圆肉。治脾阴虚。同木瓜、藿香、橘红。治气虚反胃。同姜皮各两许。水煎露
  服。治气虚疟久不止。
  【黄】
  内容:气微温。味甘。无毒。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补虚。小
  儿百病。(酒炒醋炒蜜炙白水炒)
  黄气微温。禀天春升少阳之气。入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味甘无毒。禀地和平
  之土
  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脾主肌肉。甘能解毒。温能生肌。所以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也。风湿热壅于肌肉筋脉中。则筋坏肉败而成大麻风癞疾矣。脾主湿。胆主风。
  三焦主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黄甘温。补益气血。故治癞疾也。肠为痔。肠者手阳
  明
  经也。太阴脾。为阳明行津液者也。甘温益脾。脾健运。则肠行而痔愈也。鼠者瘰也。乃少阳经风热郁毒。黄入胆与三焦。甘能解毒。温能散郁。所以主之。人身之虚。万有
  不齐。不外乎气血两端。黄气味甘温。温之以气。所以补形不足也。补之以味。所以益
  精不足也。小儿稚阳也。稚阳为少阳。少阳生气条达。小儿何病之有。黄入少阳补生生之
  元气。所以概主小儿百病也。
  制方:
  黄同桂枝、白芍、甘草、姜、枣、饴。名黄建中汤。治脾阴虚。同桂枝、白芍、甘
  草、
  防风。治表虚自汗。同茅术、生地等分。牛膝、黄柏减半。丸。治湿毒疮久不愈。用盐水
  炒五钱。白茯一两。末。治气虚白浊。同甘草。治虚渴。同麻仁、陈皮、白蜜。治老人虚闭。同川莲。治肠风下血。同川芎、糯米。治胎不安。同生地、熟地、黄柏、黄连、黄芩、归
  身
  、枣仁。治阴虚盗汗。同生地、熟地、归身、人参、枣仁、北味。治表虚自汗。同人参、甘
  草。名保元汤。治阳虚及虚痘症。同白芷、白芨、甘草、金银花、皂刺。排脓止痛。
  【术】
  内容:气温。味甘无毒。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
  不饥。
  术性温。禀天阳明之燥气。入足阳明胃经。味甘无毒。禀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
  味俱升。阳也。风寒湿三者合成痹。痹者拘挛而麻木也。盖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也。死肌者。湿邪侵肌肉也。痉者。湿流关节而筋劲急也。疸者。湿乘脾土肌肉发黄也。皆脾
  胃湿症。术性甘燥。所以主之。胃土湿。则湿热交蒸而自汗发热。术性燥湿。故止汗除热也。脾者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湿。则失其健运之性而食不消矣。术性温益阳。则脾健而食消
  也。煎饵久服。则胃气充足。气盛则身轻。气充则不饥。气纳则延年。所以轻身延年不饥也。
  制方:
  术同枳实作汤。治水饮。作丸。名枳术丸。治面黄食不化。同人参。治脾肺俱虚。同白
  芍、
  白茯、甘草。治脾虚肌热。同泽泻。治心下有水。同牡蛎、浮麦、石斛。治脾虚盗汗。同姜
  酒煎。治产后呕逆。同陈皮。治脾虚胀满。同谷芽、猪肚丸。治脾虚少食而瘦。同白芍、肉
  果
  炮姜
  暑泻。同苦参、牡蛎、猪肚丸。治胃湿热而瘦。同麦冬、石斛、黄柏、白芍、木瓜、苡仁、北味。
  治
  痿。
  【甘草】
  内容:气平。味甘。无毒。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解
  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清火炙用补中)
  甘草气平。禀天秋凉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禀地和平之土味。入足太阴脾
  经。
  气降味升。阳也。肺主气。脾统血。肺为五脏之长。脾为万物之母。味甘可以解寒。气平可
  以清热。甘草甘平。入肺入脾。所以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也。肝主筋。肾主骨。肝肾热而筋
  骨。气平入肺。平肝生肾。筋骨自坚矣。脾主肌肉。味甘益脾。肌肉自长。肺主周身之气。
  气平益肺。肺益则气力自倍也。金疮热则。气平则清。所以治。味甘缓急。气平清热。
  故又解毒。久服肺气清。所以轻身。脾气和。所以延年也。
  制方:
  甘草佐黄、防风。治气虚痘症。同白芍、黄芩。名黄芩汤。治痢。同白芍。名甲己汤。
  治
  泄。同人参、炮姜、肉桂。则温中。同麦冬、枇杷叶、苏子。则下气。同川莲、白芍、升麻
  、滑石。治热痢。同人参、菖蒲、益智、圆肉、枣仁、远志。治健忘。同桔梗、元参、牛蒡、
  花粉。利咽喉。同麦冬、石膏、竹叶、知母。名竹叶石膏汤。治烦闷燥渴。同川莲、木通、
  赤茯、生地。泻心火。同桂枝、人参、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姜、枣、酒。名复脉散。
  治心脾血枯。甘草一味。水炙熬膏。治悬痈如神。
  【山药】
  内容:气温平。味甘。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
  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炒用)
  山药气温平。禀天春升秋降之和气。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禀地中正
  之土
  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升味和。阳也。脾为中州而统血。血者阴也。中之守也。甘平益血。
  故主伤中。脾主肌肉。甘温益脾。则肌肉丰满。故补虚羸。肺主气。气虚则寒邪生。脾统血。血虚则热邪生。气温益气。味甘益血。血气充而寒热邪气除矣。脾为中州。血为中守。甘
  平而益脾血。所以补中。脾主四肢。脾血足。则四肢健。肺气充。则气力倍也。阴者宗筋也。宗筋属肝。气温禀春升之阳。所以益肝而强阴也。久服。气温益肝。肝开窍于目。目得血
  则明。气平益肺而生肾。肾开窍于耳。耳得血则聪。味甘益脾。脾气充则身轻。脾血旺则不
  饥。气血调和。故延年也。
  制方:
  山药同生地、杞子、牛膝、甘菊、白蒺藜、五味。治肝肾虚怯。同莲肉、扁豆、人参、
  白芍
  、白茯、甘草、陈皮。治脾虚泄泻。同羊肉、肉苁蓉作羹。治虚羸。
  【薏苡仁】
  内容:气微寒。味甘。无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
  糯米炒)
  苡仁气微寒。禀天秋金之燥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平之土味。入足太阴
  脾经。气降味和。阴也。经云。湿热不攘。则大筋软短而拘挛。苡仁气微寒。清热利湿。所以主
  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也。久风。长久之风也。风淫则末疾。所以手足麻木而湿痹生焉。苡仁甘
  寒。其主之者。甘以行之。寒以清之也。微寒。禀秋金之燥气而益肺。肺气治则下行。故主
  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者。湿行则脾健而身轻。金清则肺实而气益也。
  制方:
  苡仁同木瓜、石斛、萆、黄柏、生地、麦冬。治痿厥。同五加皮、牛膝、石斛、生地、
  甘
  草。治筋拘急。专一味多服久服。治湿火伤肺。肺痈肺痿及痿症。
  【何首乌】
  内容:气微温。味苦涩。无毒。主瘰。消痈肿。疗头风面疮。治五痔。止心痛。益血
  气。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马豆
  蒸用)
  何首乌气微温。禀天春升少阳之气。入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味苦涩无毒。得地
  火水
  之味。入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气味升少降多。阴也。瘰少阳之郁毒。首乌入少阳。
  气温则通达。所以主之。痈肿及头面风疮。皆属心火。味苦入心。气温能行。所以主之。肠
  为痔。痔者湿热伤血之症也。味苦清血。故亦主之。心为君火。火郁则痛。苦能泄。温能
  行。故主心痛。心主血。肾藏气。味苦益血。味涩益气也。髭发者血之余也。心者生之本。
  其华在面。心血通流。则髭发黑而颜色美矣。其黑髭发悦颜色者。苦益血而温能通也。肝主
  筋。肾主骨。藏精与髓。胆气疏则肝血润。心血充则肾精足。其坚筋骨益精髓者。气温益胆。味苦涩而交心肾也。心肾交。则火降水升。自延年不老矣。治产后及带下诸疾者。以气温
  能升少阳之生气。味苦涩交心肾之阴阳也。
  制方:
  首乌同牛膝、鳖甲、陈皮、青皮。治疟邪在阴分。如表虚脾弱。加人参三五钱。同金银
  花、
  地榆、川莲、白芍、升麻、葛根、甘草、滑石、山豆根、犀角、草石蚕。治痢纯血诸药不效
  者。首乌日日生嚼。治瘰或破或不破。并用叶捣涂。同牛膝丸。治腰膝软疼。及风痰
  久疟。
  【百合】
  内容:气平。气甘。无毒。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百合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
  经。
  气降味和。阴也。肺主气。气逆则腹胀心痛。谓之邪者。盖非其位则为邪也。气平下降。所
  以主之。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气化则出。肺主气。而与大肠为合。脾者又为胃行津液者也。百合甘平。平则气降。气化及于州都。则小便利。甘则脾润。脾行胃之津液。则大便利也。脾为中州。补中者味甘益脾也。肺主气。益气者气平肃肺也。
  制方:
  百协议麦冬、白芍、甘草、木通。利大小便。同知母、柴胡、竹叶。治寒热邪气。通身
  疼痛。同麦冬、五味、白芍、甘草。补中益气。同白芍、白茯、车前、桑皮。治皮毛浮肿。
  【菟丝子】
  内容:气平。味辛甘。无毒。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酒蒸)
  菟丝子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辛甘无毒。得地金土二味。入足太阴
  脾经
  、足阳明燥金胃经。气味升多于降。阳也。其主续绝伤者。肺主津液。脾统血。辛甘能润。
  润则绝伤续也。肺主气。脾主血。胃者十二经之本。气平而味辛甘。则气血俱益。故补不足
  也。气力者得于天。充于谷。辛甘益脾胃。则食进而气力充也。脾胃为土。辛甘能润。则肌
  肉自肥也。
  制方:
  菟丝子单服。补血。同熟地丸。治阴损。同杜仲丸。治阳虚。同白茯、石莲。治白浊。
  同麦
  冬丸。治心肾不足。口干怔忡。同牛膝。治腰膝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