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學
陸心源
學也者。學為君。學為臣。學為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者也。三代而下。有小人之學。有異端之學。有小儒之學。有大人之學。約縱連橫之說也。堅白同異之辨也。詞賦之類於俳優也。佔畢之誣罔聖賢也。內不足以治其身。外不能以益於人。苟以趨時好。悅人主。竊顯官。惑愚眾。此荀子所謂以學為禽犢也。皆小人之學也。黃老之清靜。楊氏之為我。墨氏之兼愛。申韓之刑名。釋氏之慈悲。用其說亦足以立國。原其心亦主以救偏而濟人。然而畸於先王之教。悖於聖人之道。皆異端之學也。研訓詁。通假借。證名物。析異同。但道伏鄭是。甯言孔聖非。是為考證之學。文必飾。詞必修。皮傅孔孟。祖述韓歐。詡詡然矜為因文見道者。是為文章之學。徐言而緩步。儒冠而縫衣。析性命之精微。辨朱陸之同異。囿於一先生之學。不博考於聖人之通者。是為性命之學。是數者幾於道矣。然而考之於古而宜。推之於今而未必宜。著之於言而然。稽之於行而未必然。修之一身而優。措之天下而未必優。皆小儒之學也。若夫大人之學則何如。學也者。學為君。學為臣。學為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者也。上究今古興衰之故。中通宇宙利病之情。下嚴身心義利之界。若漢之賈生董生孔明。唐之陸敬輿李鄴侯。宋之范希文濂溪明道橫渠考亭止齋東萊。元之靜修。本朝之亭林稼書是也。夫是之謂大儒之學。
釋學上
王效成
志於學必自讀書始。書也者。古今之梯渡也。古之時。庠塾教修。師友導責。野秀錯起。耳目之所周接。無非日浸淫於禮義。而猶必勤資乎編籍。自就傅以至垂白。不可一息去也。晚時道愈漓而書日淆﹒百家雜作。鱗比而嘈。使業者神為之眩。昔史遷有言。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食穀者必於稻。咀蔬者必於菘。洵乎要哉。然米之於糠。葉莖之於根。均之稻與菘也。舂割而治之。同其勞而卒有精粗之迥異焉。夫豈不以擇哉。孔子曰。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夫易者。寡過之書也。世事之繁變。遭境之人殊。凡壹是就避轉通。靡不密臚而切比。學者由奧之辭。達精詳之蘊。其體之身世必周盡。而要其本原。亦唯法諸陰陽以善剛柔之用而已。僻識支說。塗附讖術算圖之屬。播述未已。才穎之士。汨迷白首。良可惜哉。夫謳吟感發。觸焉即是。其思之所藉託。往往在辭字之表。而諷者抑揚反復。領味其旨趣。不知夫愷惻之意。何以油然而生也。春風之被物也。紓徐噓拂。其生機之盎溢。各率其性以應之。而其感移之。非有可一一鑿而指也。夫詩何莫非天之機也。而必沾沾焉據實以就之。不得則支絀而通之。嗚呼。誦古人之遺。必會其繁辭。以溯其心之所至。其心得。而辭之繚曲必達矣。然無中正之性情。淵曠之識抱。其於古人猶冬夏也。曠百世而見之。得耶。夫山澤之行地。發華秀。代生成。其蘊莫之盡也。據一二材物而私焉。謂非山澤之寶不可也。而要不可謂得山澤之蘊者也。夫讀書者。
心帝王君臣之心。而後可帝王君臣之。密之自身心之微。恢之至覆被之大。本末畢貫。而一基之以欽。書之蘊。其在斯乎。瞀儒崇古而卑今。守缺襲誤。動必齗齗於往制。而不知其為己固也。原制作之始。不過因人情而約漸之。使氣馴而用節。其所為縟儀瑣度。當與時為消息。而勿悖其意焉可也。今世學者。幸諸遺義略在。用條貫而推明之。遺義苟明。則其於官制之司。經禮之節。宜無不循識其綱矣。昔禮教衰而政治戾。政治戾而春秋修。春秋者。約其事以經著之。譬鑑之肖物而美惡較如。不待傳而明者也。說者更以例求之。以為是屬辭比事之教也。夫屬辭比事者。屬前後而比觀之。其端末隱顯。可參而定其實也。而豈例之齟齬為耶。善乎莊生之言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辨。蓋非不用辨也。不辨而辨在其中也。夫世衰則存之以寓褒貶。世治則法之以行予奪。學者讀之而直道見。返之而畏心生。是善取春秋之義也。嗚呼。記有之。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以記之所言。已有以口耳為傳習。而罔知切近若是。蓋曲學之流傳久矣。然不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乎。反復斯篇。亦可以知所務矣。昔諸葛子出成盛業。而其自明曰靜儉。曰謹慎。獨得存養之原。蓋自其早讀書。觀大義。所造於學者為特精。陶處士好讀書不求甚解。及考其詩。具見道之辭。拳拳於先師遺訓。力求其至。自周末以來。二子之學粹矣。觀瀾而臨大海。仰日月而之曠野。謂非能見其大者耶。然則今之學宜何法也。始之以銳思。堅之以毅力。索之以虛衷。永之以熟玩。詩以發其慧。禮以歛其矜。書以大其量。易以小其心。春秋以證其識。要之以終身孜孜而已。若夫求入德之端。其操之有要。而進之有序。則尤有孔孟之書在也。
釋學中
王效成
有大成之學。有學者之學。有眾人之學。聖賢之教備矣。子思子溯道之大原。由天命而循之身。由身而極之位育。此蓋明大成之學也。孔子之言脩己應物。舉不越乎彝倫日用之間。此蓋教學者之學也。鄒孟子闡四端之切近。而啟發其本良。使知求得之易。此蓋誘眾人之學也。天之生萬物也。春夏伸而秋冬絀。風日化而雨露養。其所以成之者至矣。而察者忽聲色之著。而究乎主宰於穆之隱。習消息之漸。而異乎旱苗勃興之捷。以為是造化之妙也。而不知夫微顯久速之際。亦各有其義也。子思子承仲尼之後。原遠派歧。各舉其所近而衍之。子思子懼其本之昧也。抉天人一理之微。物我兼盡之量。以表歷聖之心授。而發仲尼所罕言之根蘊。所以為萬世告也。逮戰國之世。貪詐昏虐。人心淪敗。孟子悼傷斯民之枉。而亟呼以拯之。其告君也。即一念之仁。掖之以進於愛民之政。其教人也。即無欲害人之心。無穿窬之心。無受爾汝之實。而引而達之於仁義。怵惕之發。夜氣之存。皆舉其所易明者而覺發之。凡以救當時之害云爾。秦漢以降。道在顯晦之間。學者非無造道之資。奮起之志。而其體精而用周者。率不多覯。有宋諸哲出。始研窮乎義理。辨析乎幾微。舉廣大之業。返而求之方寸之地。一以心性為入德之端。敏銳之儒。或捷悟而徹其本原。因率其所得以為教。雖夫婦之愚。莫不欲導以從善。而其弊或至離實而即虛。
使學者失所據。豈諸哲闡道之意哉。且夫陟崔嵬者。紆折而上。則峻者為夷。而力弗竭。仰而徑造之。不達則顛耳。川津之舟。緣岸沿洄。無意外之失。至放乎茫洋。則迷所向者有之。夫學亦務乎平實耳。昔孔子之時。道雖不行。而弟子日錯進。其材類皆有望道之美。孔子進之退之。使循循然一出於中正。盡人可遵。而淺深皆有所得。是所以為孔子之教也。夫孔子之教者何也。文也。行也。忠信也。教無窮也。而四者約之。四者以外無教也。夫孔門之善學者。首顏曾。顏子之述善誘。曰博我以文。約之以禮。曾子之述省身。曰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莫非是四者之教也。其次高明莫若端木子。其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又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次篤實莫若卜子。其言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又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夫亦猶是四者之教也。嗚呼。文者。知之所由致也。行者。行之所以力也。忠信者。心之所為存也。由文而體乎行。由行而踐乎忠信。此學之序也。由忠信而發之行。由行而著之文。此學之本也。其曰居敬曰克己者。所以維持夫四者而幾乎醇也。夫學者由四者之教而加養焉。安焉可以希上達之境。而以漸而至盡性以立命。即勉焉未粹。亦不失脩飭之士。而本心固不至大失矣。是即孔子所謂吾道一以貫之者也。學者原聖賢立教之旨。而會其所以異同之故。然後知所從入哉。
釋學下
王效成
孟子曰。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夫學與行非二道也。居藜蒿之野。諷先古之篇。非祗以善身。又將以及物。凡所以為事上下之故。必講切而儲之。其上者會一理以貫庶事。核驗是非而採蓄靡遺。其次即其資力所近而究其委奧。亦足一得以裨世。且習古而不知變。昧轍而制輪。則不可以行咫。討論於戶帷之內。而當世之興廢。朝野遠近之得失。無不參觀而審計。必推之不跲於世用。而後為無誤所志。夫學之烏可苟焉而已也。孔子曰為政在人。此言為治之莫重乎人也。庠序之立。自京國以至州縣。莫不有學也。而必需名賢以為之師。非可循資而授也。察鞶帶韋布之屬。有通經而篤行者。禮延而師之太學。次還教於郡邑。其生徒之選。必簡嚴而迺重。導之以詩書禮樂。其實皆修身之要。治世之資。而必倣古下士視上農夫之祿。以廩其室家。俾其心無所歧用。而其試之也。經義之對。必求其心得。而不惟聲采之飾。繼則論古策時。惟務乎識正而理達。由鄉以進之太學。與科舉相輔而行。登其最者而官之郎署。州縣之學掾佐史。則以其次又次者歸補之。夫教之裕其本。養之優其心。而用之又必核其真而當其選。如此者。不數年而人材出矣。且夫朝廷之官。所以為民而具也。知其為民。則官之用。孰有先於親民者耶。壓之以累尊。束之以密法。其得以自伸其愷悌者鮮矣。夫百里之地非小也。古公侯之分。而郡守則殆於方伯之拓地者。責非不重也。古之時。臺郎出宰而遷為守。公卿守郡而入為宰相。蓋甚隆乎其選也。久於其職。守六令十二始遷。則暇焉而力有所布。歲賦所入。雖貢之朝。而得以便宜徑用。則資費有所出。興除之役。小者自專。大者守奏聞。則事無所掣。簿尉以下。黜陟主之。則克用材。兵有主將亦隸之。則刑守備。豐其祿。益之以公田。則無室家之累。
考課之法。以廉為守。其績在田野治。民人安。賢能興舉。偝者黜罪。則賞罰得其實。而非虛文之尚。臨其上者減之。秩輕而任暫。責之以周巡。假之以耳目。則別其政而不制其權。任尊事一。則易於行其志。地小參比。則不能為悖亂。而得以補正。掾史亦入仕。得以漸至高秩。則所與共治者。皆絃誦之彥。而士氣振而廉恥興。人人得盡其材。則宰相之職盡。而朝列出入。亦皆諳悉民隱。無庸不達事之人。夫如是。則上下之動息。有不悉通而或隔者乎。如是而不治者。未之有也。今夫中人之家。必有經紀。外而應對出納。內至庖汲灑掃奔走之役。莫不有其司。而衣食之所需。無以周而月給。則室家不能以徒立。易有之。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曰義。知財之於國計尤要也。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財者。天地之所產。民命之所資。而非泉金之謂也。泉金所以司轉通。權貴賤。而不可以為養者也。
夫天下亦非不生粟矣。然而南慮人浮。北慮土曠。必思有以移治之可也。董之以專司。助之以牛種。招徠墾啟。緩征而激勸。其接水者。廣其陂閘。深其溝澮。宜麥菽黍稷之地。則修甽隴之制。多鑿井以備旱。其耕耘培護之法。必講精而力勤。濟之以番芋蕎麥之屬。參之以桑棉樹蓄之宜。磽瘠之區。可以為沃壤。而豐收者。亦不至侈耗。是兩得之利也。語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又況產鹽之鄉。聽其流通。重其稅課。則民不病而利歸上。菸草燒酒之熾。尤重關征以困之。因以除五穀棉絲之稅。財之綱領具是。酌時而行之。自以羨裕。而司農或不免迫絀者。則又用之當求節也。夫用之至廣者。莫逾於河防兵食世祿三者。河事之勞拙。膠於通漕。苟其不可通者。倣轉運以濟之。無所強於河。則河恣其獨達之性。而補救易而費重省。兵之所鎮。就間荒而耕之。不足。則借數年之餉。售以益之。其食皆自為。而朝之賞給亦減。且古者世祿之制。皆有土田。以食其租之所入。非有坐耗度支之餉也。遼邊多可耕之地。量而廣之。則似續之衍。不額於常頒。兼得自營其生計。而朝廷遂少食之患。亦兩利之道也。夫人材無定限非可為之法以縻之而物產之有定者乃可善為之制而顧或慮乎歉耗毌亦計之未盡者耶嗚呼窮變通久之間有心者不可不察也。然又聞之。人存則政舉。有行政之。而無行政之實。未有能善者也。果其精心乎希治。雖法有未盡協。未嘗不可消息而為之也。夫學必期乎致用。尤必善導乎用之之人。而後可以進於有為也。斯又求志之要者也。夫學之烏可苟焉而已也。
辨學上
朱琦
學之為塗有三。曰義理也。考訂也。詞章也。三者。皆聖人之道也。於古也合。於今也分。專取之則精。兼貫之則博。得其一而昧其二則隘。附於此而攻於彼則陋。有所利而為之而挾以爭名則偽。昔者孔子之時。道術出於一。其為教有易詩書禮樂春秋。而人無異說。其於問仁問政問孝問行問知。所問同而答皆異。而人無異議。其設科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其及門有狂有狷有中行。而人皆得成其材。故曰道術出於一。一故合也。孔子沒。弟子以其所得轉相授受。而學始分。至孟子出。幾幾能合之。然當是時刑名法術縱橫楊墨諸家競起。而又不能勝。至秦遂大壞。而漢之學者。收拾煨燼之餘。去聖愈遠。而學遂不可復合矣。於是區而為六家。總而為七。歷史所載。書目所錄。由漢迄今數千年。學之為途日雜。而辯議日繁。然綜其要。則義理也。考訂也。詞章也。學之為塗雖繁且雜。不越此三者。為義理者。本於孔孟。衍於荀楊王通韓愈。而盛於宋之程朱。為考訂者。亦本孔子。泝流於漢。沿於唐初。而盛於明末之顧炎武。其於詞章也。六經尊矣。諸子百史備矣。漢朝人莫不能文。至六代寖靡焉。而盛於唐之昌黎氏。是故有專而取者。如漢之經師。專治章句而詳於考訂。宋之諸儒專治德性。而深於義理者也。有兼而貫者。如司馬之為史。鄭之說經。韓之雄於文。而其自任以道。朱之醇於儒。而又工於文詞。
明於訓詁。是也。故曰精且博也。其次則得其一失其一。顓於體而疏於用。其為道隘矣。辯於義而俚於詞。其為道亦隘矣。治考据詞章者亦然。交濟則皆善。抵牾則皆病。蓋方其始為之也。無論其為義理考訂詞章也。其間必有一二臣子為之倡。其後舉天下人從而附之。附之不已。又從而爭之。爭之不已。其高者不過以為名。其下者至於趨利而止矣。故又曰陋且偽也。然則救之將奈何。曰宋之程朱患考訂詞章之害道也。而矯以義理。以聖人為的。以居敬窮理為端。其徒相與守之。於是義理明。而是二者皆衰。至明用以取士。士之趨向。亦云正矣。然陋者盡屏百家之書不觀。其為制科文者。類能依附於仁義道德之懿。而不能盡適於用。至於今日。學者但以為利祿之階。又其敝也。於是樸學者又矯之。博摭籍。參攷異同。使天下皆知通經學古之為高。而歸之實事求是。意非不善也。至其敝也。繁詞累牘。捃摘細碎。專以剽擊先儒。謂說理為蹈虛。空文為寡用。數十年來義理詞章之習少衰。沿其說者。亦寖厭之。而考訂者亦微矣。而士之敝心力於科舉速化之學。聲病偶對字畫之間。方競進而未已也。傳曰。三王之道若循環。窮則變。變則通。自漢以後。其學病於雜。雜者可治以孔孟之道而反於醇。今之學者。病於趨利。利者雖治以孔孟之說。而不能遽止。而又未知所以救之之方也。嗚呼。此吾之言學。所以不病於雜。而深惡夫言利者與。
辨學中
朱琦
或曰。子之言學。而惡於近利。似矣。其曰學不病其雜者。得毋惑於卑近之說。而不繇其統乎。曰。非謂是也。夫雜者乃所以為一者也。孔子曰。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傳曰。窮鄉多異。曲學多辨。不知而不疑。異於己而不非。公焉而求眾善者也。今夫京都。衣冠之所會也。中國政教之所出也。遠方百賈之所觀赴也。天下輻輳而至者。有二塗焉。一自東。一自西。二者皆大道也。苟循其塗。雖以萬里之遠。山岨水涯。車轝舟挽。而可以至焉。是故均之至京師也。出於東。與出於西。無以異也。此不待智者而決也。今使東道者。必與西道者爭。曰彼所由之塗非也。西者亦復之曰。彼所由之塗非也。可乎。不可乎。夫道。猶京師也。學者所從入之塗。或義理。或考訂。猶塗有東西之分。其可以適於京師一也。今之人不知從入之有殊塗也。執其所先入者而爭之。是東西交鬨之類也。且今之爭者吾異焉。彼義理考訂。猶其顯殊者也。程朱陸王。同一義理。
同師孔孟。奚不相悅如是。為朱之徒者。未必俯首讀陸之書也。而日與陸之徒爭。為陸之徒者。未必斂己讀朱之書也。而日與朱之徒爭。夫不考其實。但惡其異己而與之爭。使他途者得以抵巇。非第交鬨之為患也。又如遠適者。未涉其途。但執日程。指曰某至某所若干里而已。某地所經某山某水。其間形狀險夷。弗之悉也。其有歧路。弗之知也。而京都宮闕之壯。百官之富。睹所繪之圖而遙揣焉。其庸有當乎。古人有言。義雖相反。猶並置之。黨同門。妒道真。最學者大患。又曰。道一而已。自其異者觀之。不獨傳記殊也。即書有伏生歐陽大小夏侯。易有施孟梁邱。詩則齊魯韓毛鄭。皆各為說。而唐宋以後之箋註者。悉數不能終也。自其同者觀之。則義理考訂。即識大識小之謂。程朱陸王。與分道接軫而至都邑者何異哉。朱子亦言。某與彼常集其長。非判然立異者也。是故善學者不獨陸王可合。漢宋可合。即世所謂旁徑曲說。如申商老莊之說。其書多傳古初遺制。聖人復起。必不盡取其籍而廢之也。故曰無病其雜也。然則學將安從。曰予固已言之矣。以聖人之道為歸而已。然此又非始學所能知也。此又向者塗人交鬨者之所笑也。
辨學下
朱琦
或曰。子之嚴於義利之辨。予既聞之矣。為宋之學者。不必與漢爭。為程朱之學。不必與陸王爭。予既知之矣。然則將舉漢宋而並治之乎。曰。漢以來之書。各守一師。各尊一家。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窮年積月而不能殫也。至於宋。此一語錄焉。彼一劄記焉。互相水火。迭為主奴。支出漫衍而不能止也。學者將安從。然則又舉朱與陸而并治之乎。陸之說曰。千古以上。此心同也。四海以內。此心同也。既知本矣。何更言末。既註我矣。何更解經。陸非不學者也。然其弊必至廢學。朱子則不然。其為格物之說曰。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日日而格之。毋憚其瑣也。其為讀書之法。今日析一解。明日集一義。未究其精。則不敢遺其粗。未得其前。則不敢涉其後。孜孜焉銖積而寸累。毋畏其難也。是故為朱之學者。其弊則寡矣。而多與陸不合。與漢亦不合。不合則爭。爭則學者將安從。曰。人之自為學也。與教於人者異。人之學也。其氣習有南北。其質有柔彊敏魯。其近於漢也。其治經也。或詩或禮或易。擇其一而有可守。竟其業而使之精。其於宋也亦然。其趨於陸者。必實之以朱。束於朱者。吾不欲其攻陸。而不彊之使為漢也。是以人無齟齬。其為說易行。其於道庶幾有合矣。雖然。自吾始學時。至於今幾四十年矣。而未敢信也。雖然。其徑途分矣。向者吾喜觀近儒薛文清呂叔簡陳文恭以為未足也。進而求之程子朱子之說。若易傳若春秋說若或問若小學近思。若魯齋之私淑。若陳黃之親炙而面語也。然猶有疑者。以為聖人之道大矣。其言無不包矣。何以其說猶多不合。蓋物有相反而相成者。於是又證之漢。又博而參之陸王。平心而求焉。希其高者而懼其肆焉。吾始而疑之。久而徐有悟焉。於是又取程朱遺書而饜飫之。而後亹乎其若有會也。雖然其敢謂爭者可息而疑者信乎。其能以是施於人乎。夫觀眾水必導其歸。匯眾說必折諸聖言。學至於道而止矣。言道至孔孟而止矣。然而其途不能以驟闢。其微不能以遽明也。不得已而為之說曰。宋者階於漢者也。陸王聖之支裔。而程朱其宗子也。是故欲觀聖人之道。斷自程朱始。欲為程朱。又自去其利心始。
學論
方濬頤
學一而已。不窮經不可以為學。不講道不可以為學。窮經者何。訓詁之學也。漢學也。講道者何。義理之學也。宋學也。有訓詁之學。而後義理不蹈於空虛。有義理之學。而後訓詁不鄰於穿鑿。二者相需為用。而弗容以偏勝也。學一而已。何為漢何為宋哉。夫六經為載道之文。實賴東漢經師箋疏傳註。紹述而闡揚之。二千年來禮樂典章名物度數。俾考古者得所師承。實事求是。其有功於聖經賢傳者固不小也。烏得以尋章摘句為無足重輕也邪。此所謂樸學也。有宋諸儒幸生經學昌明之後。爰乃發明義理。以佐訓詁之不足。而聖人率性修道之旨。遂以大白於天下。濂洛關閩。其傳日廣。至今勿替。此所謂正學也。然而守門戶之見者。則挾漢攻宋矣。則尊宋鄙漢矣。則謂講學之風既盛。而朋黨抵排禍延海內矣。則謂抱殘守缺。曲學阿世。而歸罪於一二鉅人長德之敗壞人心風俗矣。近則漢學寖衰。而宋學大熾。至痛詆漢學。而等之於戰國之楊墨。晉宋之老莊。謂其能亂天下也。嗚呼。豈公論哉。漢儒之學為樸學。宋儒之學為正學。後之學者。當兩宗之。而取其醇。舍其疵。樹其閑。決其障。曉然於訓詁之非義理弗明。義理之非訓詁弗著。合樸學正學而一以貫之。無穿鑿之害。無空虛之病。斯處則可以為師儒。出則可以為卿相。講讓型仁。化民成俗。舉凡天下國家之道。要皆由小學以入大學。而始克底於成也。而乃漢之。而乃宋之。此唱彼和。靡然從風。逞其語言文字之工。刱為黨同伐異之說。囿於管窺蠡測之隘。發為憤世疾俗之談。彼其人方自以為目空萬古。獨有千秋也。嗚呼。亦烏知奴僕孔鄭墨守程朱者之均為學中之也歟。間嘗取魯論而繹之。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謂漢儒近之。又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吾謂宋儒近之。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吾謂漢學宋學之得失可以此斷之。學一而已。何為漢何為宋哉。
名實論上
高延第
何謂名。曰工也。商也。農也。士也。習其術。為其事。父師以是教。子弟以是學。所謂名也。何謂實。曰工必能操規矩。執繩墨。運斧斤。製器械宮室。商必能度貴賤。居奇贏。通有無。應趨市者之求。農必能辨土宜。識五種。知蚤晚。疾耕數耨。早穡而多穫。士必能立行誼。通古今。達治體。以任事而立功。人以是求之。我以是應之。事業不同。而同歸於有用。所謂實也。今之為工為商為農者。其良楛巧拙。不盡如古。然其事麤修。故器用不乏。有無相通。田疇尚闢。名與實不甚相遠也。若夫所謂士者。吾惑焉。問其所業。自應試詩文外。所謂離經辨志知類通達化民易俗者無有也。問其所讀。自坊刻五經四書外。所謂朝經暮史博考載籍殫究百家者無有也。以言乎立身。義利之不辨。是非之不知。賢不肖之不分。求其言為範而行為則者無有也。以言乎立事。則山川不能說。祭祀不能語。禮樂刑政莫識其原。求其才兼文武惟世所求者無有也。此其實果何在邪。夫工商農之事。惟其麤修。故十人中有一二人冒濫鹵莽於其間者。主人猶或容之。使冒濫鹵莽半其人。則主人必斥而逐之矣。是託其名者少。而為其實者猶多也。
若所謂士者。其冒濫鹵莽。將居其十九矣。上之人曷從而辨之。又曷從而斥之哉。今夫制藝。本於唐宋之經義。其事非卑且陋也。然昌黎東坡已謂詞類俳優。忸怩自慚。而汲汲於學乎聖賢博通古今為事。故韓之禘祫錢物鹽法淮西兵事黃家賊狀諸議。蘇之榷鹽場務役法積欠水軍開湖諸議。昔人稱其識政體。達時務。非經生所能及。今人自揣摩一卷外。求其寓目於韓蘇著作。已為希有矣。尚望其會通古今。操筆下議乎。五經四書。乃治己治人之本原。益非卑且陋也。然必明訓詁。識句讀。辨異同。而後得其旨意。必驗之躬行。證之史傳。考之時事。神而明之。乃能著之於事業。今也。据坊刻脫之書。奉前人一家之說。訓詁之未明。句讀之未分。何論旨意。剽竊字句。塗附詞章。如畫家之有設色。曲本之有務頭。以為其體例當爾。而於一己之身心。古今之事理。瞢然若不相關。其稍知自愛者。拘攣曲謹。守婦女之檢柙。亦不過如中庸胡公。模棱味道。稱鄉里善人足矣。安望其立功立事。禦災扞患乎。顏黃門有言。漢時賢俊。以一經宏聖人之道。上明天時。下該人事。用致卿相多矣。末俗空守章句。施之世務。殆無一可。烏乎。循斯說也以求之。今人殆未嘗明一經矣。而遽加以民人社稷之任。其不茫如墮煙霧者幾人乎。夫工而不能為工。則不得其直。商而不能為商。則不有其財。農而不能為農。則不得夫食與衣。其敝也絀乎人。病乎己而已耳。而人猶且受其病。至於士而失其所以為士。則天下胥受其病矣。而猶詡詡然擁其虛名。肆於人上。而曰彼工也商也農也。麤疏苟賤。皆卑於我。而役我奉我者也。竊其名者之計誠得矣。取而任之者。果何所得哉。夫治天下之大端。有所謂職官食貨軍制刑法農田水利。莫不有慎核名實之道焉。然是皆所謂政也。人存則政舉。有治人無治法。有慎核名實之人出。則必以慎核人材為首務。而士者固人材之所由積也。士而可以偽為。則天下事無一而不偽矣。人見工商農之為偽。則訶而斥之。見士之為偽。則優而假之。庇之縱之。以為我能愛士也。吾適見其責望於工商農者重。而責望於士者獨輕。夫輕之而以為愛之。亦名實貿亂之一端也與。
孔門四科說
俞樾
昔論語列顏閔諸人。而分之為四科。蓋非孔子之意也。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然則德行言語可分乎。又曰。為政以德。然則德行政事可分乎。又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是吾憂也。然則德行文學可分乎。且顏淵居德行之首。而曰夫子博我以文。是豈不足於文學。其次為閔子騫。而夫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是豈不足於言語。終之以仲弓。而夫子曰雍也可使南面。是豈不足於政事。是故四科非孔子之意也。自孔氏之門有四科之目。而後世又妄有軒輊於其間。遂為古今學術之一變。周禮曰太宰以九兩繫邦國。三曰師。四曰儒。分師儒而二之。蓋即德行與文學之異也。此非周公之制也。鄭康成曰。師。諸侯師氏。有德行以教民者。保。諸侯保氏。有六藝以教民者。古師保之職。豈以是分乎。考之周初。周公為師。而召公為保。豈周公不長於六藝。而召公不優於德行乎。相沿以至後世。而儒林與文苑分矣。道學與儒林又分矣。後之學者喜其名之尊而託焉。彼固謂吾於聖門得列於德行之科矣。而不知與齊梁之士彫琢字句以為文學者。蓋無以異焉。何也。其無實一也。夫人各有能不能。孔氏之徒。各有所長。固無足怪。然分為四科。而以德行冠之。使後世空不學之徒得而託焉。則於學術之盛衰人材之升降所繫甚大。是不可以不辨。故曰四科非孔子之意也。
經義治事兩齋論
易甲南
師道立則學校隆。學校隆則人才出。才之成否。不視於其人也。而視於其所以育才者之方。師之能否。辨於其品也。而尤視於其所以教人者之法。胡安定先生為湖州教授。置經義治事兩齋。經義齋擇疏通有器局者居之。治事齋人各治一事。又兼一事。如治兵治民水利算數之類。其在太學亦然。夫隋唐以來。仕進多尚文辭。苟趨功利。實學之不明久矣。安定先生起而正之。鄙詞章記誦之功。而以經義之討論養其德。薄尋行數墨之士。而以治事之幹濟擴其才。既有以深之於根柢。使其學切而不浮。復有以練之於材能。使其學實而可用。一時教化大興。人才輩出。游其門者。多卓然有所樹立。其次謹守繩墨。亦不失為鄉黨自好之士。夫非由於循循善誘。其法有以引人於必成之地歟。夫競虛華而忘實行者。學人之大患也。振士習而挽頹靡者。師儒之專責也。議者不察。動謂人才難得。而不知人才不難。惟在儲人才者有以鼓舞而振興之。天下誠能如安定先生者。遵其條約。嚴其督責。循其意行。而徐以俟其成就。則經世大器。可備楨幹之選者又豈鮮哉。宋學除隋唐之弊。而一以身心性命為先。關閩濂洛。如安定先生之教者。且踵興矣。此理學名臣。前代所以獨推宋為最與。
學案小識序
唐鑑
聖人之學。格致誠正修齊治平而已。離此者畔道。不及此者遠於道者也。七十子皆從聖人受學。而傳道者推顏曾。其在顏子。曰博文。格致也。曰約禮。誠正修也。即博即約。功分知行。而候無先後也。不遷不貳。誠正也。而格致存焉。擇善弗失。格致也。而誠正存焉。夫子於其問仁也。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而復申之以非禮勿視聽言動。蓋欲其知之明。行之決。絕去私欲。盡還天理也。厥後三月不違。如有所立卓爾。顏子之格致誠正何如哉。其在曾子。曰以文會友。格致也。曰以友輔仁。誠正修也。即文即行。學有切磋。而道無內外也。任重道遠。知之至矣。而誠正可知也。忠信傳習。誠之至矣。而格致可知也。夫子於其日省之久也。曰吾道一以貫之。曾子舉以告門人。曰忠恕而已矣。蓋恐學者以空虛求一貫。不以真實求一貫。妄認本體而忘工夫也。使之盡己推己。精察而力行之。以馴至於反身而誠。則一理渾然。而泛應曲當也。格致誠正固如是也。夫學聖賢者。未有不由格致誠正而得者也。若別有捷徑宗旨。則顏子才高。聖人當化之以速。而何循循然博文約禮是誘。猶有欲罷不能欲從末由之歎也。曾子質魯。聖人當教之以易。而何以兢兢然不忠不信不習是省。猶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召也。子思子受之曾子。爰以傳之孟子。孟子之知言。格致也。養氣。誠正也。集義。則格致誠正之實修真積。不襲取於外也。故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勿正者。未發之中也。勿忘者。
不睹不聞之戒慎恐懼也。勿助長者。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國治天下平也。擴而充之。即此物也。此孟子之學。孟子之傳也。閱暴秦而漢而唐。賴有江都董子昌黎韓子。以及伏鄭孔賈諸儒。前後羽翼。得以稍稍不墜。然歷六朝之陵替。五代之淆亂。孔孟之道。不絕者如髮矣。天未喪斯文也。至宋生濂溪周子。中州二程子。又橫渠張子。楊游尹謝諸子。道之明已如日麗天中矣。朱子起於數十年之後。師事延平。得程子之嫡傳。以大學之綱領條目。示學者為學次第。以中庸天道人道。明孔門傳授心法。以居敬窮理為尊德性道問學功夫。集諸子之大成。救萬世之沈溺。其心其道。何異於顏曾思孟哉。後之學者。循其次第。如何格致。如何誠意。如何正心修身。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而篤行之。由忠恕以至一貫。亦復何可限量。而乃朝謁師而夕思入道。夜入定而旦言明心。貪便喜捷世態有然。而學術亦有然也。矜奇巧。人情多變。而學術亦多變也。於是有新建者。援象山之異。揭良知半語為宗旨。託龍場一悟為指歸。本立地成佛。謂滿街都是聖人。大惑人心。愈傳愈謬。踰檢蕩閑。無所顧忌。天下聞風者趨之若騖。駸駸乎欲祧程朱矣。生其後者。烏可不挽之於狂瀾。拯之於胥溺。而任其猖狂恣肆。使斯世盡榛莽哉。夫學術非則人心異。人心異則世道漓。世道漓則舉綱常倫紀。政教禁令。無不蕩然於詖辭邪說之中也。豈細故耶。
欣逢聖朝昌明正學。崇獎斯文。特示優隆。重加尊奉。朱子升祔十哲之次。誠千載一時。億萬
第3章原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