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皇朝经世文续编_2>第28章鹽課1

第28章鹽課1

  前因時論二十五鹽法
  吳鋌
  自管仲謹正鹽筴。其後遂以為法。以蜀廣浙數州計之。不及兩淮之半。而天下之賦。遂有藉乎鹽而不可缺。鹽法之行。一變於孔僅。再變於第五琦。孔僅之法。募民自給費。因官器作煮鹽。官與牢盆。第五琦之法。就山海井近利之地置鹽院。游民業鹽者為亭戶。免雜徭。盜鬻者論法。此皆與民爭利而不煩擾者也。後世分界之法。略為變通。大率仿此。以地之近遠。制行鹽之法。各有方隅。不能相通。舟楫之費。既竭財於無謂。遠運之勞。復擾民而不已。轉輸煩重。鹽價騰貴。此其獘一也。鹽官既多。則賦稅之出入。遞加耗羡。商賈之市糴。徒多煩擾。此其獘二也。地有近遠。近者利用官鹽。遠者利用私鹽。興販之徒。獲利必厚。雖設巡捕之格。下緝私之令。終無以禁之。此其獘三也。蓋鹽筴之利。不歸於上。則歸於下。若嚴為之禁。厲為之防。設官以杜奸獘。限地以設鹽課。徒耗財於無用之地。則於上下均有所損。劉晏以為設鹽吏則州縣擾。但於出鹽之地置鹽官。以收鹽戶所煮之鹽。轉鬻於商人。任其所之。去鹽遠者。則轉官鹽以貯之。故官獲其利。而民不乏鹽。軍國之用。遂以饒給而有餘。李雯以為鹽之產於場。猶五穀之生於地。宜就場定額。一稅之後。不問所之。則國與民兩利。蓋取晏之意而通之。其事尤簡而易行。如是。則鹽無公私之名。地無遠近之別。設官既不必多。而巡捕之格亦無所用。此鹽筴之法。可以行之歷久而無獘也。
  論鹽一
  孫鼎臣
  以天地自然之利利民。而國亦賴其利者。鹽也。雖然。大利之中。大害伏焉。古之榷鹽不一。官自煮之而自鬻之者。漢之武帝明帝。宋之藝祖。元之順帝也。立官司而收其稅者。陳之文帝。北魏之宣武。後周之文帝也。召商輸銀粟於京與邊。給以所在鹽者。宋之天聖。明之洪武也。商輸銀運司買引赴場支鹽者。元之至大。明之宏治以後。與今制也。自漢至今。榷鹽之法。隨時損益。法之興也愈繁。則獘之出也愈滋。善為法者。以民之利散之於民。制其出入。不務與民爭利。而其利究歸於國家。人第知厲禁之為禁。不知不禁之禁為無形也。知多取之為取。不知薄取之取為無窮也。宋咸平中。度支使梁鼎。請官自鬻解鹽於邊。內殿崇班杜承審言。往者鄜延環應儀渭等州禁青鹽。令商入芻粟運解鹽於邊。直與青鹽不遠。是以蕃部青鹽欲售而無從。今官運解鹽。欲與內地同價。邊民必入蕃販鹽。徼利而居者。亦樂其價廉與之市。是助寇而結民怨也。事乃已。其後河決運艱。增江淮兩浙荊湖鹽價。兩浙轉運使沈立言。本路鹽課緡錢。歲增七十九萬。官估高而私販轉熾。誠恤亭戶。裁官估。令人得詣場取鹽。則鹽善而價平。人不冒禁私售。帝納其言。而歲課視舊額倍增。元至大延祐間。鹽一引增至鈔一百五十貫。積而不售。明初開中之制。凡引準銀八分。商賈少利厚。邊粟不可勝食。夫禁蕃部之私。與禁內地之私。其難易可知。而宋之所以絕之者。惟在於平價增課以給用。人之所知也。乃官估裁而歲入轉溢於舊。元之一百五十貫而不售。明之八分而邊饟充。由是觀之。榷鹽利者。豈在嚴禁防而重徵斂哉。夫穀與鹽。皆民之所以生。而不可一日闕者也。五穀無地不生。鹽亦無地不產。有天下者。制田為賦。五穀之糴糶未嘗有禁。而鹽獨有官私之別。畫之地以限之。又欲其流行而無壅。此於理則不順。於情則不協。於勢則不便。無怪乎法變事棼。心徒勞而政彌拙也。宋蔡京罷轉般之法。囊括四方之錢。入都以為羡。令商輸錢提舉司。先至者增支以示勸。東南之鹽利厚而商困矣。明之開中於邊。本良法也。久之以商所應支之鹽。別之為常股。為存積。倍存積之價。越次收支。存積行而常股滯。葉淇又從而變之。不輸粟而輸銀。不於邊而於運司。始之準八分而致一引者。益之至於數倍。雖驟增帑百萬。而邊儲大壞。終明之世。竭天下之力備邊。卒亡其國。淇之變開中。與京之廢轉般。其用意同也。京之先至增支。與存積之越次收支。其用意亦同也。罔天下之利。而巧為法以取盈。京既禍宋。淇亦禍明。傳言與其有聚斂之臣。甯有盜臣。豈虛也哉。立天下之法。必要於簡易。使其民易知而易從。後世鹽法所以不行而滋獘者。太難與太繁之故也。原其意。非是無以籠其利而無遺。然至於格而不行。吾未見其利之安在也。其為計亦左矣。唐劉晏論鹽法。謂官多則民擾。惟於出鹽之鄉置吏。及亭戶收鹽轉鬻。任其所之。晏之言。非唐一代之法。百世之法也。仁哲之君。察民物之情。循天地之理。鑒古今之蹟。因勢利導而為之法。其必有道與。
  論鹽二
  孫鼎臣
  治天下之獘。當求其獘之始終。得其所由生。與其所終極。去之而利自見。天下產鹽之地。曰兩淮。曰兩浙。曰長蘆。曰福建。曰廣東。曰河東。曰甘肅。曰雲南。曰四川。淮南歲引一百三十九萬五千五百有十。課銀五百八十餘萬兩。淮北歲引二十九萬六千九百八十有二。課銀二十七萬二千兩有奇。兩浙歲引八十萬五千三百九十有七。課銀二十九萬兩有奇。長蘆歲引九十六萬六千四十有六。課銀一百五十六萬兩有奇。福建歲引五十四萬五千六十有三。課銀三十萬二千六百兩有奇。廣東歲引八十一萬四千五百有十。課銀六十四萬七千五百兩有奇。河東歲引三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有二。課銀五十八萬一千六百兩。甘肅花馬池歲引七萬二千六百八十有六。課銀一萬四千五百兩有奇。雲南無引。歲額以觔計者。三千九百四十二萬七千一百。課銀三十七萬六千二百兩有奇。四川無額。視一歲所售之數。請引於部而備餘引。凡五千。蓋鹽課居天下財賦四之一。兩淮最鉅。其獘亦最甚。為鹽之策者亦獨繁。要其歸。則緝私也。恤也。裕商也。為緝私之說者曰。天下無不食鹽之人。生齒之息。今倍於昔。鹽之售。反絀於昔。則病鹽者實私鹽也。彼塞則此通矣。其說誠是也。然私果安出乎。私之途非一。船私者。出於商船之船戶。漕私者。出於回空之軍船。鄰私者。出於鄰境之商。梟私者。出於所在之私販。以其慓鷙也而謂之梟。功私者。出於商所捕得之私鹽。而莫盛於商所自販之私。商賄吏而以滷耗為名。溢於額引者倍。其售也先私而後官。私無課而官有課也。雖然。商之販私。非商之故。課重使之然也。課之重。非課之故。吏黷使之然也。順治初。始定綱數。淮南之引。一百四萬二千三百九十。淮北二十二萬九千一百二十有二。今淮南之引。增三十五萬三千百有二十。淮北之引。增六萬七千八十有六矣。引目既增。商未受鹽而先輸課。輸課之外歲有貢。貢之數五十萬。在公之費又七八十萬。其間大工大師旅。則有加價。有加觔。商又輒獻銀以佐國家之急。
  常一二百萬。產鹽之地。自場吏以上。行鹽之地。自卒役以上至於文武之大吏。莫不有賂。而又責之貸錢船戶以造船。出財募人以捕私。其為用之繁且廣如是。定制。凡引課銀八錢三分。及一兩一錢七分。而商非銀二三兩不能運一引。其後向之二者增而四。三者增而五。鬻一綱之鹽。纔得三百萬。而所費殆二千萬。欲毋販私。得乎。故雖販私而吏不問也。商私行而官引滯矣。總船私漕私鄰私梟私之數。不敵商私。船私漕私私梟私。可以法戢。而商私不能禁。故緝私之說。掩耳盜鐘之說也。
  夫鹽產於場。場不私鬻。私鹽安出。禁之所販之地。不若禁之所產之地。清其源而流自絕。於是有議稽火伏以禁場私者矣。火伏者。所以稽煮鹽之數也。一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