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中国医籍考>第57章

第57章

  方论(三十九)
  属性:〔欧阳氏(植)救急疗贫易简奇方〕一卷存
  景陵县志曰。欧阳植。字叔坚。邑庠生。治举业。旁精医。着有灵台秘要。邑进士胡懋忠刻于固。始有易简
  奇方。邑进士熊寅刻于婺源。有全生四要。邑知府王曰然刻于临洮。
  〔灵台秘要〕未见
  〔陆氏(道元)范蒙医会录〕未见
  陆道元曰。小儿杂证便蒙捷法外。有药性脉法经脉运气伤寒杂证女科总名之范蒙医会录。尚在修纂。待完日
  并刊。以就高明同志者正之。是望。(金金录补遗)
  〔吕氏(祥)急笃怪疑试效奇方〕医藏目录六卷未见
  〔亡名氏孤峰捷验方〕医藏目录卷阙未见
  〔沈氏(野)暴证知要〕二卷存
  〔潘氏(云杰)类集试验良方〕二卷存
  〔梁氏(学孟)痰火颛门〕(陆世科刻本改名国医宗旨)医藏目录四卷存
  梁学孟曰。医之可法者。自轩岐而下。张仲景李东垣刘河间朱丹溪之外。代不乏人。遍购全书而读之。知内
  经即吾儒之论孟也。张李刘朱。即吾儒之周程张朱也。而诸贤又所以羽翼于内经者也。玩味之余。因见十二经之
  病。火居大半。故人之横亡暴夭者。悉是火证。而为庸医所误。十常八
  九。遂作痰火颛门。
  〔龚氏(居中)痰火点雪〕四卷存
  〔经验良方寿世仙丹〕十二卷存
  〔经验百效内科全书〕八卷存
  〔徐氏(世曾)医家大法〕二卷未见
  〔途中备用方〕一卷未见
  〔亡名氏应急良方〕一卷未见
  〔谢氏(奇举)元微秘要〕八卷未见
  〔徐氏(常吉)医家正典〕一卷未见
  〔亡名氏医学发蒙〕二十三卷未见
  〔医翼通考〕二卷未见
  〔邵氏(之翰)调理四证切要〕一卷未见
  〔段氏(成冕)经验良方〕一卷未见
  〔松篁刘氏(阙名)经验方〕三卷未见
  〔谈野翁试验小方〕四卷未见
  〔亡名氏太乙紫金丹方〕一卷未见
  按上十三种。见于淡生堂书目。
  〔阴氏(有澜)医贯奇方〕一卷存
  太平县志曰。阴有澜。字九峰。太医院吏目。通览群籍。尤精性理。其治疾也。根极五行生克。而神明出之。
  远近求药者日千计。澜悉洞彻膏肓。计日报可。暇即延请师儒。讲究理学。年八十八岁。往来台使者。皆望风式
  庐。以为人瑞。没祀阳明书院。
  〔亡名氏穷乡便方〕二卷存
  〔王氏(良璨)小青囊〕十卷存
  〔吴氏(中秀)医林统宗〕未见
  上见于松江府志。
  〔方氏(隅)医林绳墨〕八卷存
  自序曰。绳墨一书。乃为后学习医之明鉴。俱领内经景升东垣丹溪河间诸先生之成法。而着方立言。非方
  一人之私论也。盖医之一道。其理甚微。其责甚重。活人生人。在此三指之下。两剂之中。若无主见。未有不杀
  人者。自肄业以来。早夜精心。微危是慎。日与诸门弟子谆切讲解。故以生平所读之书。意味深长之理。时刻
  玩诵。或前先生所立之论。未及配方。或前长者所主之方。未及着论。方论不齐。难以应用。由是一一配合。必
  使补泻升降得宜。寒热温凉有准。分门别类。酌病投汤。如涉海者。授之以指南之针。如登山者。告之以曲折之
  路。又复定立主意。俾不犹疑。庶使后之有志救世者。引绳画墨。不致以生人之道。而为死人之具也。如其中见
  有差讹。识有未到。凡我同志。乞为笔削论订之。则医林幸甚。而医之为道亦幸甚。万历甲申八月既望日。七十
  有七老人钱塘医官方书。
  周京氏序略曰。先生何时人。生于前之隆庆。失厥称字。其着是书也。乃在万历之甲申。有引自号为七十有
  七老人。仁和医官方。想亦家世相传。而善精岐黄之学人欤。时康熙十六年。岁在丁巳。立春后九日。向山堂
  夕惕主人周京雨郇氏序。
  〔郑氏(泽)墨宝斋集验方〕□卷存
  自序曰。不佞泽居常愿人人无疾痛病苦。故最喜禁方书。每闻人蓄方书。试之验者。无敢不叩。叩之无敢不
  尽。尽矣辄解试之。试之再验。乃始付之管城君。为渐纪录。录之既久。至三十余年。乃可成帙。己不敢自秘。
  辄思公于
  人。故谋付剞劂氏以广其传。遂征序于白下焦太史。太史相视而笑。莫逆于心。曰。子有禁方。愿藉我以信之。
  吾亦有禁方。欲藉尔以传之。因合而并刻之。共得如千条。皆已验之方。精良之伎也。天下大矣。岂无有同志。
  而更喜方书者乎。凡有新得。有未备。请即随手增补之。或可转刻。可缮写。请即随力传布之。俾人得免于疾痛
  病苦。渠宁无负不佞泽之初心。凡苟有患者。循汇而求之。庶亦可恃以无恐者矣。梦圃居士郑泽题。
  〔黄氏(惟亮)医林统要捷法通玄方论〕四卷存
  〔俞氏(政)虺后方〕一卷存
  〔胡氏(一龙)青囊至秘〕十二卷未见
  〔罗氏(周彦)医宗粹言〕十四卷存
  贺万诈序曰。慕斋罗君。盖余老年伯闻野大中丞诸孙也。家学渊源。施于有政。复精素问难经。及诸名贤宗
  指。刀圭所至。凋瘵尽平。时捐俸修□散济宇下。比三载而海上颂更生。与其称不冤者。声相袭矣。会邑士大夫
  谋广其术。以寿斯民。遂出手编若干卷。题之曰。医宗粹言。盖集古圣贤之成。而不自居。且明对方。先论原本。
  君之言曰。人之初生。□受一气。而后情欲渐开也。故立先天后天元阴元阳之辨。而统之曰元气论。有气则有消
  息盈虚迟速顺逆之生机。而脉兆焉。自八十一难叔和王公畅其指。鹤皋吴君□其蕴。今稍增益其未备。而仍存其
  题。以着篇首。气有先后天。不能不藉于养。故曰上药养性。中药养命。是以药性次之。法考焉用药如用兵。讵
  可执一。其归随证之法。不可易也。次之用药准绳。运气不齐。受病亦异。不稽之天行。其奚以尽矣。次之以四
  时方论。若夫男女长幼。以及内外科。方术虽
  殊。总之归本元气。斟酌脉理。因时随证。攻与□而已。故以四科备录终焉。旨哉君之论乎。详而有要。简而不
  遗。祖述轩岐。备□名贤。而启后学人。其在斯乎。仁术且永垂矣。盖君幼而善病。弱不胜衣。遂业儒书。博
  综羲农。而后尊生调摄名理。有味乎文正之言。达则良相。穷则良医。其造命同也。自是南游吴楚。北涉淮泗。
  侨寓良安者。十余祀。与诸名贤家。及荐绅学士。讨论研究。佐以慧□投之即附应景从。至分符海上。医疗与政
  事并传。或者方之淳于公云。余先大王父春轩公以□病。惕然许世子之戒也。尽去其所学而学焉。竟为名医。所
  着有医经大旨。明医会要诸书。行于世。盖亦先原本后成方也。今得君集。窃有当于衷。缀言简端。若夫吏治。
  俟录之采风者。姑略之。君讳周彦。字德甫。号赤诚。歙县人。
  江南通志曰。罗慕庵徽籍。移家泰州。医不取利。其持论先调理而后汤药。灾疫流行。施药救人。全活无算。
  所着有医宗粹言四十卷。行世。
  〔王氏(师文)医学新传〕未见
  兰溪县志曰。王子英子师文。号敬舟。着医学新传。
  〔邢氏(增捷)医案心法〕未见
  按上见于新昌县志。
  〔吴氏(文献)三石医教〕四十卷未见
  按上见于婺源县志。
  〔朱氏(日辉)医学元要〕未见
  婺源县志曰。朱日辉。字充美。东源人。天性温粹。笃志嗜学。于书无不读。长于强记。后弃举子业。专治
  岐黄家言。按脉审方。一以儒理为权衡。所值多全活。邑令周天建重其名。时加币聘。辉屡晋谒无私请。周益礼之。尤
  勇于义。保先茔。继绝祀。殡遗骸。置祭田。毅然举行。堪
  为末流针砭。不独以刀圭擅誉也。与中翰余垣称莫逆。垣尝为文美之。龙眠方中发亦赋诗贻赠。一时知名群和焉。
  所集有医学元要。加减十三方。试奇方。闻见录。大家文翰等书。授子莹。莹得其学。亦以医名世。
  〔加减十三方〕未见
  〔试奇方〕未见
  〔张氏(用谦)医方摘元〕未见
  无锡县志曰。张用谦深究朱李。着有医方摘元。同时有徐吾元。论运气甚精博。有医经原旨。
  〔徐氏(吾元)医经原旨〕未见
  〔程氏(公礼)医家正统〕未见
  幼幼全书曰。程公礼。字耆祥。休宁丰大基人。幼有至性。事父云端母吴。孝谨。晨昏不离。长娶吴氏。相
  敬如宾。恒念贫无以济人。乃夙夜研究方书。遂博通素难百家言。所经延医诸验。详医学传。着有医家正统。行
  仁辑要。保赤方略。藏于家。
  〔行仁辑要〕未见
  〔缪氏(希雍)先醒斋笔记〕医藏目录一卷存
  丁元荐序曰。先大夫雅好医。录方几成帙。予小子试之。茫乎无绪也。岁丁亥。交缪仲淳氏。仲淳豪爽。自
  负岐黄之诀。谛东垣仲景以上。尤注精本草。曰。三坟书不传。传者此尔。游辙不持药囊。为人手疏方。辄奇中。
  其所诊视。及刀匕汤液。与俗医左。俗医不能解辄谤。遇险怪证。数年不起。或皇遽计无复之。必拱手。请质缪
  先生。仲淳往
  往生死人。攘臂自快不索谢。上自明公卿。下至卑田院乞儿。直平等视。故索方日益相知。录其方递相传试。靡
  不奇验。仲淳一切无所吝曰。顾用之何如尔。仲淳意所独到。坚执不移。至俗医相顾却走意气。闲定自若。其察
  脉审证。四顾踟蹰。又甚细甚虚甚小心。生平好游。缁流细客。樵叟村竖,相与垂眄睐。披肝胆。以故搜罗秘方
  甚富。然惟仲淳能衷之曰。吾以脉与证试方。不以方尝病也。予辛亥赐告归。不敢以山中余日。漫付高枕。汇三
  十余年所积方取奇中者裁之。仲淳并录后先医案。类而梓之以广其传。窃自附古人手录方书之意云。仲淳讳希雍。
  海虞故家子。多侨寓。所至称寓公。癸丑春日曲肱道人丁元荐题。
  〔先醒斋广笔记〕四卷存
  自序曰。予既不事王侯。独全微尚。幽栖自遂。远泳累。以保天年。然无功及物。亦岂道人之坏乎。于是
  搜辑医方。精求药道。用存利济。随所试效。病家藏之。好事者抄录。转相授受。复多获验。先是长兴丁客部长
  孺手集予方一册。命之曰先醒斋笔记。梓行于世。板留岩邑。未便流通。交游中多索此书者。卒无以应。予适旅
  泊。金沙文学庄君敛之时时过从。请增益群方。兼采本草常用之药。增至四百余品。详其修事。又增入伤寒温病
  时疫治法要旨。并属其季君之。镂板流行。传之远迩。庶穷乡僻邑。舟次旅邸。偶乏明医。俾病者按方施治。
  以瘳疾苦。则是书或行。补于世也夫。敛之曰。善。时天启二年。岁次壬戌。仲冬既望。东吴缪希雍自序。
  四库全书提要曰。先醒斋笔记四卷。明缪希雍撰。希雍。字仲淳。常熟人。明史方技传。附见李时珍传中。
  天启
  中王绍徽作点将录。以东林诸人。分发水浒传一百八人姓名。称希雍为神医安道全。以精于医理故也。是编初名
  先醒斋笔记。乃长兴丁元荐取希雍所用之方。裒为一编。希雍又增益群方。兼采本草常用之药。增至四百余品。
  又增入伤寒温病时疫治法。故曰广笔记。希雍与张介宾同时。介宾守法度。而希雍能颇变化。介宾尚温补。而希
  雍颇用寒凉。亦若易水河间各为门径。然各有所得力。朱国祯涌幢短剧。记天启辛酉。国祯患膈病。上下如分两
  截。中痛甚不能支。希雍至。用苏子五钱即止。是亦足见其技之工矣。
  〔本草单方〕十九卷存
  钱谦益序曰。缪仲淳既没数年。其着书多盛行于世。而所摘录本草单方。朱黄甲乙。野狼籍箧笥中。康文初庄
  敛之搜讨证次。穷岁月之力。而后成书。于执侯梓而传之。于是缪氏之遗书粲然矣。仲淳以医名世。几四十年。
  医经经方两家。浩如烟海。靡不讨论贯穿。而尤精于本草之学。以谓古三坟之书。未经秦火者。独此耳。神农本
  经朱字。譬之六经也。名医增补别录。朱墨错互。譬之注疏也。本经以经之。别录以纬之。沉研缵极。割剥理解。
  神而明之。以观会通。本草经疏之作。抉摘轩岐。未发之秘。东垣以来。未之前闻也。出其余力。集录单方。
  其驳。搴其芜秽。其津涉生民者甚至。此书成而经疏之能事始毕。仲淳可以无憾于地下矣。三君之初。岂曰小
  补之哉。仲淳电目戟髯。如世所图羽人敛客者,谭古今国事盛败兵家胜负。风发泉涌。大声殷然。欲坏墙屋。酒
  间每慷慨谓余曰。传称上医医国。三代而下。诸葛亮之医蜀。王猛之医秦。繇此其选也。以宋事言之。熙宁之法。
  泥成方以致病者也。元之政。执古方以治病者也。
  绍述之小人。不诊视病状何如。而强投以乌头野狼毒之剂。则见其立毙而已矣。子有医国之资者。今将谓何。余沉
  吟不能对。仲淳酒后耳热。仰天叫呼。痛饮沾醉乃罢。呜呼。仲淳既老病以死。而余亦连蹇放弃。效忠州之录方
  书。以终残年。因是书之刻。念亡友之坠言。为废书叹息久之。仲淳讳希雍。吾里之古族也。侨居长兴。后徙于
  金坛老焉。葬在阳羡山中。余它日当为文以志之崇祯六年十二月。虞山老民钱谦益叙。
  〔易氏(思兰)医案〕一卷存
  〔赵氏(献可)医贯〕六卷存
  〔徐氏(灵胎)医贯砭〕二卷存
  四库全书提要曰。医贯砭二卷。国朝徐大椿撰。初明赵献可作医贯。发明薜己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
  主。以八味丸六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大椿以其偏驳作此书辟之。考八味丸。即金匮要略之肾气丸。本后汉张机
  之方。后北宋钱乙以小儿纯阳。乃去其肉桂附子。以为幼科补剂。名六味丸。至明太医院使薛己。始专用二方。
  为补阳补阴要药。每加减以治诸病。其于调补虚损。未尝无效。献可传其绪论。而过于主持。遂尽废古人之经方。
  殆如执诚意正心。以折冲御侮。理虽相贯。事有不行。大椿攻击其书。不为无理。惟词气过激。肆言辱詈。一字
  一句。索垢求瘢。亦未免有伤雅道。且献可说不能多验。今其书已不甚行。亦不必如是之诟争也。
  〔程氏(云鹏)医贯别裁〕未见
  程云鹏曰。赵氏撮李氏之要。最为直截。而措引不纯。主张太过。懒漫者狭为秘本。将欲废弃一切。遗害匪
  小。余
  为汰去支辞。补入诸家杂证方论。顿觉改观。(慈幼筏序)
  〔赵氏(献可)二本一例〕未见
  按上见于鄞县志。
  〔王氏(化贞)普门医品〕四十八卷存
  凡例曰。是书之刻。始于本草纲目。故各门之方出于本草者。十之七八。不足则旁掇诸名家之方以益之。其
  有病。而本草无方者。补以名医所录。及诸验方。以成全书。
  四库全书提要曰。普门医品四十八卷。附医品补遗四卷。明王化贞撰。化贞字肖干。诸城人。万历癸丑进士。
  官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以偾事伏诛。事迹附见熊廷弼传。是编摘采探录本草纲目诸方。参以诸家论述。详列病
  证。分类汇编。每门冠以总论。但有证候。而不载诊法。其凡例谓是书为不知医者设。然望闻问切。犹或审证未
  真。用药多舛。况舍脉而论方。则虚实寒热之相似者。其误必多。执影响之见。而苟冀一效。其贻误封疆。亦此
  学问矣。
  〔普门医品补遗〕四卷存
  〔行笈验方〕八卷存
  王梦吉传因曰。辑是书者。余师诚城王肖干先生讳化贞。登癸丑甲榜。为三韩抚军。弱冠时。病瘵几危。曾
  于途间。遇黄冠授一秘册。焚香开视。乃医方也。由是病愈。师切感之。后历宦十年。每以施济为事。曾捐千金。
  刻普门医品一书。二百余卷。养生家贫不能购。余在长安。每言太烦。师曰。我今返博归约矣。乃尽出是书以示。
  谓余及门周旋久。因抄以授余,余虽拜抄。而实未谙。旋出都。走秦晋郢楚间。逆旅遘疾。每试立愈。人亦向余
  索治。无不藉藉称善。比年几半百。艰于得嗣。因向药王立愿。以足三万为
  缘。十余年来。尽力殚施。才及万数。连举子三。昕夕焚顶彼苍。亦谓不负余之志矣。迩来家计日蹙。药品较昂。
  力难再继。有友谓余曰。愿力易尽也。盍出枕秘。以广其传。使天下知而验之。不第满子三万。愿功且等恒河沙
  矣。余遂简书。得四百余叶。因以授之梓。
  〔李氏(中梓)颐生微论〕明志十卷未见
  〔删补颐生微论〕四卷存
  自序曰。夫用兵救乱。用药救生。道在应危微之介。非神圣不能善中也。故两者均自黄帝发之。非黄帝之独
  能注精也。得道之至者。靡弗通。靡弗通。而兼通于医者。乃入神圣。三略云。莫不贪强。鲜能守微。人能守微。
  乃保其生。圣人存之。以应事机。何长生之学。偕于杀机之发乎。盖靡弗通而通焉者耳。余少治经生言。及两亲
  子俱以药误。予又年岁多。始惕然迫于思。而以邹鲁之业。兼岐黄家言。药世道之受病。而因以通有生之疾。
  似同源而流矣。自神庙戊午。采辑成是编。镌而悬之肆。乃翕然遍走天下。嗣后非不究天人。参禅玄。询国政。
  未甘擅专门学。而携扶持扶。以请一刀圭者。日且相迫。三吴中遂以长沙氏目相之。予岂敢云靡弗通。而通于是。
  抑亦相迫。而渐至使然者耶。今二十五年以来。不无少高级级。思一再订。期丝毫不有误后世。而未可轻与语也。
  庚辰秋吴门沈子朗仲翩然来归。一握手而莫逆于心。端凝浓藏。慷慨浩直。而不漫齿颊。峨然载道之。伟器。与
  语移旦暮。鲜弗神领。灵枢诸经典。了然会大意。投药中。砉然如庖丁游刃。岂特曰吾道西矣。而邈然弗可量
  已。于是相与辨几微。参益损。跻颠极。破偏拘。皇皇登于大道。以俟百世。可以画一。则庶几其快我隐。谢我
  过
  焉。嗟乎。吾道之不孤。其有赖于朗仲也乎。因再付之剞劂。与同事诸君。更一改观。傥云知青于蓝。虽释其旧
  本可也已。崇祯壬午四月。华亭李中梓书。
  四库全书提要曰。删补颐生微论四卷。明李中梓撰。中梓字士村。华亭人。是编初稿。定于万历戊午。已刊
  版行世。崇祯壬午。又因旧自定义之。勒为此编。凡二十四篇。曰三奇。曰医宗。曰先天。曰后天。曰辨妄。曰审
  象。曰宣药。曰运气。口脏腑。曰别证。曰四要。曰化源。曰知机。曰明治。曰风土。曰虚痨。曰邪祟。曰伤寒。
  曰广嗣,曰妇科。曰药性。曰医方。曰医药。曰感应。门类颇为冗杂。三奇论中。兼及道书修炼。如去三尸行呵
  吸等法,皆非医家本术也。
  〔医宗必读〕十卷存
  自序曰。余惟文人之舌,思若泉涌。词若藻发。可以鞭雷驱电。绣虎雕龙。纵其才之所之。而无所不极。若
  夫医宗则不然。呼吸存亡之变。埒于行师。转盼补救之功。同于澍雨。虽有悬河之口。惊筵之句。固不如本情性。
  考坟索。率典常以揆方。神化以通微之为得也。且书以诏来兹。言之当则为济世之航。不当即为殃民之刃。自非
  研机循理。宏采约收。曷能抉神圣之玄。开斯人之乎。尝考古之着医书者。汉有七家。唐九倍之。得六十四。
  宋益以一百九十有七。兼之近代无虑充栋。然金匮玉函之精。而六气之外不详。天元王册之密。而拘方之词多泥。
  孝忠乱钱乙之撰。完素假异人之传。上谷之书久湮。睢水之法偏峻。况其他乎。俚者不堪入目。肤者无能醒心。
  约者多所挂漏。繁者不胜流览。盖余究心三十余年。始知合变。而及门者苦于卓也。曩所着微论
  诸书。未尽玄旨。用是不揣鄙陋。纂述是编。颜曰必读。为二三子指南。会友人昊约生偕其弟君如。见而俞之曰。
  裒益得中。化裁尽变。明通者读之。而无遗珠之恨。初机者读之。而无望洋之叹。其可秘之帐中乎。遂捐资以付
  之剞劂。而嘉惠学人以亟读。余曰。读书之难。难在论扁之说齐桓也。不疾不徐。有数存乎其间。余之为此书也。
  仅为渡河之筏耳。若夫循其糟粕。悟其神理。默而成之。存乎心解。余不能喻诸人。人亦不能得之于余。读是书
  者。无论扁所笑则几矣。友人闻而俞之。而命余弁其首。崇祯丁丑春仲李中梓识。
  萧京曰。李士材。讳中梓。其先人官吏科。君亦明经。薄仕而隐于医。博洽洞晓。具有绝识。阅其所刻医
  宗必读。仅五册。词简而明。法精以详。允为当世正法眼。余婆心热肠。每欲远访参印疑义。苦为兵戈梗道。有
  志未遂。俟之他日耳。(轩岐救正论)
  〔病机沙篆〕二卷存
  〔沈氏(士逸)翌世元机〕未见
  浙江通志曰。沈士逸。字逸真。仁和人。善医知名。少时尝献书经略邢公。奇之。置为裨将。令督兵海上。
  以功为游洋将军。已。父祖相继没。母孀弟幼。遂绝意疆场。奉母。而产日落。乃发箧读禁方。尽得要秘。
  数年名大起。日造请者数十百家。全活不可胜数。既老构园池。多树竹木。种菱芡。日抱琴书。坐卧其中。贤士
  大夫。轩车致门。多不时出。而以疾来者。则率尔命驾。无问近远。年六十有六。病疟卒。所着海外纪闻。翌世
  元机。清乘简园集,若干卷。
  〔王氏(大德)是病总览紧要真方〕(或题百发百中万病回春紧要真方)七卷存
  〔张氏(文介)医要见证秘传〕三卷未见
  〔亡名氏虚实辨疑示儿仙方〕十卷未见
  〔臧氏(仲信)医例〕未见
  长兴县志曰。臧仲信。长兴人。作医例。丁元荐序。
  〔戴氏(邦聘)医学善传〕未见
  按上见于建德县志。
  〔唐氏(守元)医鉴〕未见
  平湖县志曰。唐守元。号吾春。璜溪人。赘于陆。因传其业。一妇人偶食羊闻呼。未及吞而应。逾月病发。
  淹及两年。守元曰。此必胸有宿物。家人曰。两年不食矣。曰试以我药投之。既而吐痰块。中裹羊肉一脔。遂愈。
  又祝氏儿患痘。遍身血迸无罅。守元捣药。涂其身。掺药铺褥上。卷起倒竖床前。合家骇啼。叱曰。若辈勿啼。
  此名蛇壳痘。气必用逆。乃得脱。已而皮肤解裂如蛇脱。然遂愈。新带顾氏男痘。后目瞽。守元曰。惜我见之晚。
  当先开一目。三年俱复明果验。医鉴。医林绳墨。后金镜录。皆其手辑。
  〔医林绳墨〕未见
  〔张氏(柏)医案〕未见
  兰溪县志曰。张柏。字世茂。原歙人。祖迁于兰。少习博士业。已而以父病痞久。遂弃而读内经本草群书。
  从事于医。延治多验。大概主参术补法而随时定方。父病得延期年。而医道着行矣。为人长者。不浓责报。人以
  病请。即夜十数起弗辞。事亲有礼。抚弟侄友爱。分给田宅。有古人风。诊脉断疾。生死深浅。辄有奇验。平生
  所着。有医案。
  〔冯氏(可)众妙仙方〕未见
  自序略曰。往不佞居里。邹尔瞻氏自白下以简便方遗之。曰。愿以是广仁术也。不佞拜受而笥藏之。已。
  居粤涪陵。方伯文公又惠救急易方。用药所苦罔不瘳。是年两粤间大发。溷腐浊之气。中人肤也。往往致湿
  造热。令人内若结。而外若被醒。先后毙者。几以泽量。椟积如基矣。中丞广陵公。直指南昌涂公忧之。命
  有司给精给饵。罔不左顾。粤俗争尚鬼。病则倾橐事禳。不急医。即医亦多耳学臆断。不程方。无论内经灵枢。
  玉函金匮。与桐君所录。雷公所记莫之探。即近代刘朱数家所铨综者。亦漫不识为何物。民不幸为二竖所虐。六
  贼所侵。不以其身委于茫寐不可测之神。则以其身试于庸下不可托之医。其能成三折。而起一匕者。何几哉。不
  佞往以童子侍先廷尉。得案上一帙。尝操以自卫。兹复参以二书。荟蕞成集。念粤无良医。不敢秘也。谋付诸剞
  氏广其传。命曰众妙仙方。袭先名也。(冯元成选集)
  〔蒋氏(宗)慈济易简方〕未见
  按上见于浙江通志。
  〔秦氐(昌迈)大方折衷〕未见
  松江府志曰。秦昌迈。字景明。上海人。天资警敏。少善病。因遂学医。治婴儿疾称神。已而遍通方脉。不
  由师授。妙悟入微。常行村落。见妇人淅米。使从者挑怒之。妇人忿诟。昌迈语其家人曰。若妇。痘且发。当不
  治。吾激其盛气。使毒发肝部耳口下。暮时应见于某处。吾且止是为汝活之。及暮如其言。乞药而愈。青浦林氏
  子年方壮。昌迈视之曰。明年必病瘵。三岁死。明年疾作。逾两春竟死。昌迈所克时日皆不爽。其或病至沉笃。
  时师张口眙目。昌迈投剂
  能立起。名动四方。往来无宁晷。然未尝自多。尝谓法当死者。虽卢扁不能为。苟有生理。勿自我死之可矣。为
  人潇洒自适。预知死期。年六十余卒。所着大方。幼科。痘疹折衷。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