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幼幼新书>第62章(吐哕霍乱凡十二门)2

第62章(吐哕霍乱凡十二门)2

  《圣惠》治小儿哕,乳母服人参散方。
  人参(三分)陈皮(一两,去白)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热服,至夜三、四服。乳母服讫,即乳儿甚效。
  《惠眼观证》平胃丸养实胃气,大治干呕方。
  马芹子(生)白僵蚕(直者)丁香
  上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如此○大。每服一丸,用陈皮一片炙过,煎汤化下。凡诸疾觉胃气稍怯,即服之。
  霍乱吐利第四
  《巢氏病源》小儿霍乱吐利候:霍乱者,阴阳清浊二气相干,谓之气乱。气乱于肠胃之间为霍乱也。小儿肠胃嫩弱,因解脱逢风冷,乳哺不消而变吐利也。或乳母触冒风冷,食饮生冷物,皆冷气流入乳,令乳变败,儿若饮之,即成霍乱吐利。皆是触犯腑脏,使清浊之气相干,故霍乱也。挟风而结实者,则身发热、头痛、体痛,而腹吐利。凡小儿霍乱皆须暂断乳,亦以药与乳母服,令血气调适,乳汁温和故也。小儿吐利不止,血气变乱,即发惊痫也。
  《千金翼》问曰:病有霍乱者,何也?答曰:呕吐而利,此为霍乱。
  茅先生:小儿生下有中诸般泻候,各别各有所见,下药分次第。下项小儿有中霍乱吐泻候,上吐下泻,遍身微热,不能乳哺。此候因吃食冷热不调,气不顺,脾家受热,胃冷不消化致此。所治者,先用沉香睡惊饮(方见霍乱门中)夹丁香散(方见吐利门中)、乳香散(方见一切泄泻门中)、活脾散与服安乐。(有两方,一方见胃气不和门,一方见慢脾风门中)。如传变,大渴不食,面脸红,眼微视,气小不语,汗多,恐化慢脾风,死候不治。
  汉东王先生《家宝》:凡婴孩小儿霍乱而成吐泻,仍须进大七宝散二、三服(方见本门),并观音散二、三服(方见胃气不和门中),温白丸二、三服。如不退,恐脾困不进乳食,须进惺惺散二、三服。如根据次用药不退,往往变作慢脾风,慢惊风。如得此患,宜进竹沥膏二、三服,间惺惺散(三方并见利久不止门中)调胃气药,并沉香散与之(方见本门)。
  张涣谨按:小儿霍乱吐利,由阴阳不和,清浊相干,与大人无异。如救火拯溺,宜速疗之。兼宜用圣石丹治之(方见冷吐门中)。又宜顺正汤(方见本门)。
  翰林待诏杨大邺问:小儿霍乱吐奶者为何?答曰:凡将息小儿之道,切慎择奶母:精神爽健,精神详慢,智惠深远;身无疾病,脂肉肥润,温浓淳善。能调理乳食,何疾更生,众疾易愈。缘不慎诸味,恣意乱餐孩儿,或变蒸,或乘寒哺乳,或蒸热饲儿,或醉后嗔怒,或悲啼不常,惊乱神气,乳食失节,即吐泻可疑。
  《惠眼观证》霍乱吐泻形候:忽然吐泻,谓之霍乱吐泻。如有渴,即下沉香饮子(方见吐利门中)夹平胃丸服之。(方见哕逆门中)。苦未有渴,量大小下汤丸,通一、二遍。白涎(方见急慢惊风门中),只根据前用沉香饮子,平胃丸调理。或尚猖狂躁,夜睡不得,喘息急促,此死候不治。
  《玉诀》:小儿霍乱,有此两证。若胃冷霍乱,身无大热,但只微温,面青黄,宜银白散调气。若腹痛多喘,口吐清水,面色不定,干哕不常,宜芦荟丸杀虫(二方并见霍乱门中),后调气。歌曰:霍乱皆因胃气伤,冷热攻脾气受殃。或积或虫寒与热,胃虚干呕不寻常。
  《石壁经》三十六种霍乱吐泻歌:
  先以青黄面色看,定因风热在脾间。发如直立人多怕,开眼无休定有涎。胃逆更看风起搐,常疑唇白口多干。舌上有疮为热极,难过二七入黄泉。
  此候青白满面者,冷痰在胃间也,亦主吐泻。若黄赤,胃有热积所致也,亦主发霍乱。此胃虚实,皆作此证也,治各看其候调治。若失治,则口干燥烦渴:若搐搦逆候,口中疮,鸡子白满口者不治,不过二、七日亡也。
  《千金》治小儿霍乱吐利方。
  人参(一两)浓朴(姜制)甘草(炙。各半两)白术(炮,十八铢)
  上四味咀,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半升。六十日儿服一合,百日儿分三服,期岁分二服,中间隔乳服之。乳母忌生冷油腻等。一方加干姜一分,或加生姜三分。
  《外台》刘氏疗小儿霍乱吐利不止方。
  人乳汁(二合)生姜汁(粟米许)(一小把)龙骨(六分)豆蔻(取仁,碎似荞麦大,二、七枚)
  上以乳煎取一合,着少许牛黄、麝香、兔毛灰等和,分为三服。如渴,以糯米汁着蜜与吃,食即瘥止。
  《外台》:《广济》疗老少冷热不调,霍乱吐利,宿食不消。理中丸方
  人参白术甘草(炙)高良姜(各八分)干姜桂心(各六分)
  上六味捣筛,蜜丸。空腹以饮服如梧子大三十丸,日二服,渐加至四十丸。老小以意减之。忌生冷油腻、生葱、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物。
  《外台》:《备急》疗小儿霍乱吐利方。
  人参(四分)浓朴甘草(各二分,炙)干姜(一分)白术(三分)
  上五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四合,分服之。
  《外台》:《古今录验》疗小儿霍乱吐利。人参白术汤方
  人参(六分)白术茯苓(各四分)浓朴甘草(各三分,炙)
  上五味切,以水一升半煮取六合,分温服立效。《婴孺》治期岁儿。
  《海药》主小儿吐利霍乱方。
  上用寡妇荐,取二、七茎煮饮之。
  《子母秘录》主小儿霍乱吐利方。
  上用芹叶细切,煮热汁饮,任性多少得止。
  《圣惠》治小儿霍乱后,吐泻不止,烦闷。半夏散方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黄连(去须)干姜(炮制,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去芦头)当归(锉,微炒。以上各半两)黄芩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霍乱不止,和胃气,定吐泻。立效方
  胡椒(七枚,拍碎)人参(去芦头)生姜(各半两)陈橘皮(一分,汤浸去白瓤,焙)红粳米(四十九粒)
  枣(三枚)
  上件药都细锉和匀,分作七服。每服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霍乱,吐泻不定。丁香散方
  丁香木香甘草(炙微赤,锉)葛根(锉)枇杷叶(拭去毛,炙微黄。各半分)藿香人参(去芦头)桑黄(各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麝香汤调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霍乱吐泻,心烦闷。丁香丸方
  丁香地黄花桑叶朱砂(细研。各一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件药捣,罗为末,研入朱砂令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生姜温汤下二丸。三岁以上以意加之。
  《圣惠》治小儿霍乱,吐泻不止,心神烦渴方。
  人参(去芦头)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半两)麦门冬(去心,焙)诃梨勒皮(微煨)丁香桂心(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霍乱,吐泻不止,食饮不下。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一枚,去壳)丁香黄(锉)枇杷叶(拭去毛,炙。各半分)桂心人参甘草(炙,锉)白茯苓(各半两)陈皮(一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一岁儿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又方
  干桑叶藿香(各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增减。
  《圣惠》又方
  肉豆蔻甘草(炙,锉)藿香(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霍乱,吐泻不止。龙骨散方
  龙骨(末,一分)草豆蔻(末,半两)烂(末,半分)
  上件药都研令匀,以奶汁三合,煎至二合去滓,别入牛黄、麝香、兔毛灰各一字,生姜汁少许调令匀,分为三服。如人行五里一服。
  《圣惠》治小儿霍乱,吐泻不止,心胸烦闷。菖蒲散方
  菖蒲肉豆蔻(去壳)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各一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生姜汤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霍乱,吐泻不定。人参散方
  人参(去芦头)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黄连(去须)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各一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陈粟米粥饮调下半钱。三岁以上,加药服之。
  《圣惠》又方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肉豆蔻(去壳)干姜(炮制,锉。各一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冷水调下一字。二岁以上加药服之。
  《圣惠》又方
  人参(一分,去芦头)丁香(半两)
  上件药捣碎,以奶汁三合,煎五、七沸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分减,渐渐服之。
  《圣惠》又方
  丁香(末,一钱)消梨(一枚,绞汁)奶汁(一合)
  上件药相合令匀,少少与儿服之。
  《圣惠》又方
  上用桑椹一枚,炙焦黄,细研,以奶汁灌之。
  《圣惠》又方
  上用窠微炙,捣,罗为末,以奶汁调一字服之。
  《博济方》治小儿霍乱,吐泻不定。乳香丸
  乳香朱砂(各一钱。研)半夏(半两,汤洗七遍,姜汁炒黄)
  上件三味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米饮下,日三服。《张氏家传》方同,半夏却用一两,又名香砂丸。
  《博济方》治小儿吐奶及霍乱吐泻不止。真朱散
  石亭脂(抄一钱匕)白滑石(末,炒,三钱)
  上件二味,同研千余遍,看儿大小,生姜糯米泔调下一字,立瘥。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霍乱吐泻,不进乳食。大七宝散方
  木香(炮)丁香(炒)官桂(去粗皮,不见火)茯苓麻黄(去节)当归甘草(炙)人参大腹皮诃子川楝子(二味去性)秦艽(炒。各一钱)地榆(二钱,炒)肉豆蔻(一个,炮)藿香(取叶一钱半,炒)
  上为末。每服婴孩一字,二、三岁半钱,四、五岁一钱。水一药注或半银盏,入枣子半片煎十数沸,温服。
  汉东王先生《家宝》:补虚调胃气,定霍乱,治吐止泻,进乳食。沉香散方
  沉香茯苓(各一分)甘草(炙)丁香藿香(取叶秤。各一钱)木香(炮)官桂(去粗皮,令尽,不见火。各半钱)
  上为末,每服婴孩一字,二、三岁半钱,五、七岁一钱,以意加减。紫苏木瓜汤调下,一日三服。
  张涣顺正汤顺阴阳,治霍乱吐利方。
  白豆蔻高良姜(微炮)藿香叶当归(洗,焙干)草豆蔻(面裹炮)陈皮(去白,焙干。各半两)丁香(一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温粥饮调下。
  张涣二姜汤厘清浊,治霍乱吐利方。
  高良姜川面姜(各一两)丁香人参(各半两)甘草(一分,炙)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米饮汤调下。
  张涣健脾膏治一切霍乱吐利,皆可服之方。
  丁香藿香叶人参(各一两)沉香木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鸡头大。每服一粒,粟米饮化下。
  张涣香连散厘清浊,定霍乱吐利方。
  木香川黄连(去须。各一两)人参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各半两)
  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粟米饮调下。
  张涣快膈散定霍乱吐利,服药多吐,即先服此药。
  甘草(半两,炙)高良姜(微炮)肉豆蔻(去壳)丁香(各一分)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新冷水调下。
  《婴童宝鉴》治小儿霍乱吐泻。藿香散方
  藿香香薷(并末。各一分)白茯苓(末,二钱)
  上件研服半钱,姜汤下。如人行三、五里进一服,连进三服。
  《保生信效》治霍乱吐泻转筋方。
  硫黄焰硝晋矾滑石(并细研)白面(以上各一两)
  上将面与药再匀研,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熟水下。小儿量与,仍别作一等小丸。
  《三十六种》治霍乱吐泻。木香散方
  木香(细锉)人参藿香(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五分煎至三分服。
  《三十六种》又方桃仁膏
  桃仁杏仁巴豆(各一粒)朱砂(少许)
  上同研饭为丸如米大。每服一丸,以饮吞下。
  《刘氏家传》:小儿霍乱吐泻方。
  草豆蔻槟榔甘草(各等分)
  上末之,姜煎一钱,空心服。
  《王氏手集》大姜煎丸治脾胃伏寒,吐利不止,霍乱烦闷,身体疼痛,发热嗜卧,手足厥逆方。
  干姜(二两)人参白术甘草(各一两)黑附子(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一两作八十丸,每服一丸。白汤六分盏化破,再煎至四分,连滓温服。
  《吉氏家传》治霍乱吐泻丁香散方
  丁香(一钱)藿香(半两)枇杷叶(七片,汤洗泡去毛,炙为末)
  上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饭饮调下。只两服住。
  《吉氏家传》治霍乱吐泻不止方。
  干姜(炮)人参白术(各四钱)浓朴(二分,姜汁浸,炙)
  上细锉,分作四服。每服水二盏,煎至六分,以意加减。
  《吉氏家传》地黄散治小儿脾胃气衰弱,霍乱吐泻,呕逆不食,烦躁迷闷方。
  干地黄浓朴(姜汁拌炒)干葛人参茯苓藿香叶黄(蜜炙)白术(麸炒。各一分)丁香诃子(炮,用肉。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用苍术煮饭饮调下,并进四、五服。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霍乱吐泻方:孩儿霍乱胃虚鸣,手冷如冰面色青,冷热未和多吐利,名方顺气便惺惺。
  顺气散
  人参藿香丁香(各一分)茯苓干葛甘草(炙)天台乌药(各半两)红橘皮(一两)
  上件为末。每服半钱,用水六分入枣一个,姜一片、同煎三分温服。
  霍乱第五
  (或霍乱吐而不利,或霍乱利而不吐,或止霍乱而不吐利)
  《本草》主小儿恶气霍乱方。
  上用梳篦垢水和饮之。
  《葛氏肘后》:孩子霍乱,已用立效方,必有神验。
  人参芦箨(各二分)扁豆藤(二两)仓米(二撮)
  上咀,以水三升煮,细细温入口,即当甚效。《千金方》同,仓米只以一撮,又用水二升煮八合。
  《葛氏肘后》又方
  人参(四分)浓朴(炙)白术甘草(炙。各一分)生姜(三分)
  上咀,以水二升煮取五合,去滓,分五服,中间隔乳服之。奶母忌生冷油腻、果面等,大效。《外台》方同,但浓朴、白术、甘草各二分,余同。
  《千金》治孩子霍乱,已用立验方。
  人参(一两)木瓜(一枚)仓米(一撮)
  上三味咀,以水煮分服。以意量之,立效。
  《千金》治小儿霍乱方。
  上研尿滓,乳上服之。
  《千金》又方
  上用牛涎灌口中一合。
  《外台》:《必效》主小儿霍乱方。
  上取厕屋户帘,烧灰,研。以饮服一钱匕。
  《外台》:《必效》又方
  上用诃梨勒一枚,先煎沸汤,研一半许与儿服,立止。再服神妙。
  《外台》刘氏疗百日以来及蓐内儿霍乱方。
  上以人乳半合及生姜汁少许,相合煎服,入口定。
  《外台》刘氏又疗小儿霍乱方。
  生姜(四分,研)香薷薄荷(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煎,分温,儿与奶母俱服之,甚良。
  《外台》刘氏疗小儿霍乱,空吐不利方。
  人参(七分)生姜(四分)浓朴(二分,炙)橘皮(一分)兔骨(一两,炙)
  上五味切,以水一升二合煎取四合服之,即利下部。又以杏仁、盐少许,皂角末少许,面和硬搜如枣核大,以绵裹纳之,便通。奶母忌热面。大效。
  《外台》刘氏又疗小儿霍乱,空利不吐方。
  乌牛草(一团,舒移切)生姜人参(各三两)
  上三味切,以甜不酸浆水一升半,煎取五合,分服之。如孩子渴,取蛐粪,烂龙骨一两,以浆水煎,澄清,与儿吃即瘥。
  《外台》刘氏又疗小儿霍乱,不吐不利,肚胀妨满,上下不通方。
  甘草(四分,炙)当归(二分)石盐(三分)
  上三味切,以浆水一升半煎取六合,去滓。牛黄、麝香各半钱匕,研,蜜半匙,相合以下灌之,即通。奶母与浆水、粥吃,勿吃面、肉等。
  《外台》刘氏又疗小儿干霍,渴热及壮热,眼色慢,四大困闷方。
  上以乌豆二升,净干择,生姜一两切,以水三升煎乌豆,皮欲烂即滤取汁二合。和少许蜜吃,即变吐。如人行六、七里,又与吃,无问大人、小儿,并与服之,效。
  《外台》刘氏又疗小儿热霍,诸药不瘥方。
  上用芦叶二大两,糯米三大合,水三升,先煮叶,入米煮取一升,入蜜少许和服瘥。不足,即取桑叶二升,生姜半两,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着一匙白米为饮服。
  《圣惠》治小儿霍乱不下乳食麦门冬散方
  麦门冬(一两去心,焙)白茯苓人参(去颅头)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干木瓜(各一分)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茅香(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霍乱不欲乳食丁香散方
  丁香(一分)人参(半两,去颅头)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霍乱不止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一分)藿香(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霍乱但利不吐方。
  乌牛粪(半两,烧灰)人参(三分)生姜(半分,切)
  上件药用甜淡浆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霍乱吐逆不止人参散方
  人参藿香葛根(锉。各半两)白术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香熟)甘草(炙,锉。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霍乱不止散方
  故篾(半两)盐(一字)牛黄(一黑豆大,细研)乳汁(一合)
  上件药,将乳汁煎二味三、两沸,去滓。调入牛黄服之立瘥。
  沉香丁香(各一分)槟榔甘草(炙。各半两)肉豆蔻(一两)
  上为末,每服半钱。一钱用枣子半个,水五分盏同煎三分,通口服。
  《婴孺》治小儿霍乱,腹胀不得利。牛泄方
  上取牛泄绞汁,百日儿服一合,二百日一合半,二岁、一岁二合。
  《婴孺》治小儿霍乱,呕吐不止。人参饮子方
  人参(六分)浓朴(三分,炙)粗仓米(二合,淘)
  上以水二升,煮取七、八合,绞汁。百日服半合,一岁三服。《外台》方同。
  《婴孺》治小儿霍乱吐乳不止方。
  上以人参煎汤服立已。
  《婴孺》又方
  上取薄荷叶未干者,研汁,量多少,捻鼻令口开灌之。
  《婴孺》治小儿霍乱,乳母服之方。
  扁豆茎(一升,先炙,令萎,切细)人参(三两,切之)
  上以水三大升半,取汁煮粟米少许为粥,与乳母服之。衣裹乳,勿令露之,每欲乳儿,先捏去少许,然后乳母乳儿。常服大佳。
  《婴孺》治少小大吐下,心结坚,食饮不下,呕逆欲死,并霍乱后吐下不止,短气烦满。半夏汤方
  半夏(四分)黄芩甘草(各二分)干姜橘皮当归人参(各三分)
  上以水四升,煮一升半,二百日儿服三合。若腹痛加当归二分,呕逆甚加橘皮三分。
  《玉诀》银白散取积,取虫,后生胃气,使不霍乱方。
  人参茯苓甘草(炙)白术(麦麸炒)白豆(去皮)
  上各等分,末一钱,紫苏汤调下。一方有藿香叶等分。
  《玉诀》芦荟丸治霍乱后干哕不常方。
  芦荟安息香胡黄连枳壳(麸炒。各一钱)使君子(三、七个,炒)芜荑(一分)淀粉(一钱半)麝香(少许)
  上末,猪胆糊丸如此○大,五、七丸,米饮吞下。
  《惠眼观证》香参膏治霍乱泻住,吐不住方。
  人参(一指大,锉之)丁香(一十四粒)藿香(一钱)糯米(七十粒,同丁香炒合米黄)
  上件四味同为末,用枣肉和为膏。每服一指头大,用盐姜汤下。
  《惠眼观证》石黄散治霍乱吐泻不住方。
  硫黄(半两)滑石(一分)
  上二味同研令细。每服半钱,米泔下。
  《吉氏家传》治霍乱吐不食奶丁香散方
  丁香(二十个)母丁香(一个)藿香(一钱)半夏(五个,汤泡七次)
  上件末,都以姜汁浸三宿,焙干再为末。每服一字,藿香汤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霍乱候,呕逆不止,心胃虚热。人参散方
  人参陈皮桔梗甘草(炙)白芷(各二钱)
  上件为末。每服一钱,水五分,入淡竹叶煎二分,入芦荻根煎亦得。
  吐利第六
  (但吐利而不霍乱)
  《巢氏病源》小儿吐利候:吐利者,由肠虚而胃气逆故也。小儿有解脱,而风冷入肠胃,肠胃虚则泄利,胃气逆则呕吐。此大体与霍乱相似而小轻不剧,闷顿,故直云吐利,亦不呼为霍乱也。
  钱乙论小儿初生三日内吐泻壮热,不思乳食,大便乳食不消,或白色,是伤食,当下之,后和胃。下用白饼子,(方见本门。)和胃用益黄散主之。(方见胃气不和门中。)
  钱乙论小儿初生三日以上至十日,吐泻,身温凉,不思乳食,大便青白色,乳食不消,此上实下虚也。更有兼见证:肺主睡露睛、喘气,心主惊悸、饮水,脾主困倦饶睡,肝主呵欠顿闷,肾主不语畏明,当泻。见儿兼脏,补脾益黄散主之。此二证多病秋夏也。(益黄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
  钱乙论夏秋吐泻,五月二十五以后吐泻身壮热,此热也,小儿脏腑十分中九分热也。或因伤热,乳食吐乳不消,泻深黄色,玉露散主之。六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温,似热,脏腑六分热四分冷也。吐呕乳食不消,泻黄白色,似渴,或食乳,或不食乳,食前必服益黄散,食后多服玉露散。七月七日以后吐泻身温凉,三分热七分冷也。不能食乳,多似睡,闷乱,哽气、长出气,睡露睛,唇白、多哕,欲大便,不渴,食前多服益黄散,食后少服玉露散。八月十五日以后吐泻,止冷无阳也,不能食乳,干哕,泻青褐水,当补脾,益黄散主之,不可下也。(玉露散方见本门,益黄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
  钱乙论吐泻,争上去:广亲此宅,四大王宫五太尉病吐泻不止,米谷不化,众医用补药,言用姜汁调服之。
  六月中服温药,一日益加喘吐不定。钱曰:当以凉药治之,所以然者,谓伤热在内也。用石膏汤三服,并服之。众医皆言:吐泻多而米谷不化,当补脾,何以用凉药?王信众医,又用丁香散三服。钱后至曰:不可服此,三日外必腹满身热,饮水吐逆。三日外一如所言。所以然者,谓六月热甚,伏入腹中而令引饮,热伤脾胃即大吐泻。他医又行温药,即上焦亦热,故喘而引饮,三日当死。众医不能治,复召钱至宫中。见有热证,以白虎汤三服,更以白饼子下之,一日减药二分,二日、三日又与白虎汤各二服。四日用石膏汤一服,旋合麦门冬、黄芩、脑子、牛黄、天竺黄,茯苓、以朱砂为衣,与五丸,竹叶汤化下,热退而安。
  钱乙论虚实下药云:冯承务子五岁,吐泻壮热不思食。钱氏曰:目中黑睛少而白睛多,面色白,此子必多病。面色白神怯也,黑睛少肾虚也,黑睛属水,本怯而虚,故多病也。纵长成必肌肤不壮,不耐寒暑。易虚易实,脾胃亦怯,更不可纵酒欲,若不保养,不过壮年。面上常无精神光泽者,如妇人之失血也。今吐利不食,壮热者,伤食也,不可下,下之虚。入肺则喘,入心则惊,入脾则泻,入肾则益虚,此但以消积丸磨之,为微有食也。如伤食甚则可下,不下则成癖也。实食在内,乃可下之,下毕,补脾必愈。随其虚实无不效者。
  钱乙有吐泻问难云:广亲宫七太尉,七岁,病吐泻。是时七月,其证全不食而昏睡,睡觉而闷乱、哽气、干呕、大便或有或无、不渴。众医作惊治之,疑睡故也。钱曰:先补脾后退热,与使君子丸补脾,退热石膏汤。
  次日又以水银、硫黄二物下之,生姜水调下一字。钱曰:凡吐泻五月内,九分下而一分补。八月内,十分补而无一分下。此者是脾虚泻,医妄治之,至于虚损,下之即死。当只补脾,若以使君子丸即缓。钱又留温胃益脾药止之。医者李生曰:何食而?钱曰:脾虚而不能食,津少即逆。曰何泻青褐水?曰:肠胃至虚,冷极故也。钱治而愈。
  钱乙附方,凡小儿吐泻当温补之。余每用理中丸以温其中,以五苓散导其逆,五苓最治小儿吐。连与数服,兼用异功散等温药调理之,往往便愈。若已虚损,当速生其胃气,宜与附子理中丸,并研金液丹末,煎生姜、米饮调灌之,唯多服乃效。(服至二、三两无害)。候胃气已生,手足渐暖,阴退阳回。然犹螈,即减金液丹一、二分,增青州白丸子一、二分,同研如上服。以意详之,渐减金液丹,加白丸子,兼用异功散、羌活膏、温白丸、钩藤饮子之类调理至安。根据此治之,仍频与粥,虽至危者,往往死中得生,十救八、九。
  《婴童宝鉴》:小儿为乳母饮酒,淫情乱,乳子为疾;其候吐泻青黄水,身热、啼叫如惊,不治。
  《婴童宝鉴》小儿吐利歌:
  小儿吐利早须医,只为肠虚逆气为,更有中它汤药毒,必加烦躁在心脾。
  《千金》治少小吐利方。
  乱发(半两,烧)鹿角(六铢)
  上二味末之,米汁服一刀圭,日三服。
  《千金》又方
  上用热牛屎合之。一作牛膝。
  《千金》又方
  上用热特猪屎,水解取汁少少服之。
  《外台》:刘氏疗百日以下蓐内儿吐利方。
  面(一钱,炒)乳汁(二两)龙骨(六分)
  上三味煎龙骨,和炒面服之即瘥。
  《圣惠》治小儿吐利,发热不欲乳食。人参散方
  人参(半两,《婴孺》用四两)干姜(炮,锉)桂心(各一分,《婴孺》各用三分)甘草(一分,炙,锉,《婴孺》用四分)黄芩(二分,《婴孺》用六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枣一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之。随儿大小以意增减。
  《圣惠》治小儿吐利,腹胁虚闷。诃梨勒散方
  桂心(一分)诃梨勒皮人参白术甘草(炙)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皮(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之。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冷热不和,吐利不止。白术散方
  白术木香丁香陈皮(焙。各一分)麦门冬(三分,去心,焙)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吐利兼胸胁胀满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去皮)木香五味子人参白茯苓陈皮(汤浸去白。各一分)诃梨勒皮甘草(炙,锉。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博济方》治小儿未及周,吐泻不止,因乳母气血劳神,或热奶伤胃,致有痰涎。中和散方
  雄黄(好者少许)大黄五灵脂(各等分)
  上件三味同研为细末。每服一字,磨刀水调下。
  《谭氏殊圣》治小儿吐泻方。
  白滑石硫黄(各等分)
  上细研,淘糯米泔调下一字。新生小儿未盈月及百日舌上生疮,口中白膏浓如池纸,用坯子燕脂少许,儿病用女乳汁,女病用儿乳汁同调,涂舌上一宿,立效。
  《谭氏殊圣》治小儿吐泻不止乳香丸方
  乳香朱砂(各一钱)半夏(半两,汤浸七遍,切破,用生姜汁炒令黄色)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二丸,如五岁以上五、六丸,米饮下。
  茅先生:小儿吐泻丁香散方
  丁香(二七粒)肉豆蔻(一个)木香(一钱)
  以上三味研损,用醋面裹,热灰煨,令面赤色取出,不用面,入后药:
  藿香桂心(各半钱)
  上此二味和前三味拌合为末。每服一字半钱,用陈米饭煮饮调下。
  《婴孺》皇子汤治少小痢下、吐逆,壮热数日不止,不得乳哺,或但羸困欲死方。
  甘草(炙)牡蛎(末)芍药桂心(各三两)
  上为粗末。一岁儿水一升,内四方寸匕,煮三合顿服,日再。小儿以意加减。此能除热止痢,上下神验。
  《婴孺》治少小惊,兼少小下痢,及吐十日以上。以意量之与服,二十日以上根据此方合服。苦七、八日以上倍加药,过此以意消息增减。神妙方。
  大黄(三钱)钩藤(六合)黄(二分)细辛(半分)蛇蜕皮(三寸,炙)蚱蝉(二个,炙)甘草(一分,炙)
  上切,以水一升半煮五合,绞去滓,研牛黄五大豆许,入汤中。一服一枣许,日三夜一,亦同。灸两耳前三炷,必瘥。无牛黄,以真麝香代之。
  《婴孺》治少小寒中吐利及客忤。温白丸方
  附子(炮)桔梗(各二两)人参(一两)干姜(二分)
  上为末,炼蜜丸。二十日儿麻子大一丸,五十日儿胡豆大一丸,百日儿小豆大一丸,不知加之。
  《婴孺》醋酒白丸子治吐利寒中并客忤方。
  半夏(洗)人参(各三分)桔梗附子(炮去皮脐)干姜(各四分)
  上为末,以苦酒和丸小豆大。一服一丸,日三服。此是一岁服法。
  钱乙异功散温中和气,治吐泻,思食。凡小儿虚冷病,先与数服,以正其气方。
  人参(切去顶)茯苓(去皮)白术甘草(炒)陈橘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二个,同煎至七分,食煎温热服。量多少与之。
  钱乙玉露散一名甘露散方
  甘草(生,一分)寒水石(嫩而微青黑,中有细纹者是)石膏(坚白而手不可折者,有墙壁坚白石膏是,如无,以方解石代之,敲段,段皆方是也。各半两)
  上同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一钱食后温汤调下。
  钱乙治壮热白饼子方又名玉饼子
  滑石轻粉半夏天南星(二钱,汤浸七次,为末。同上各一钱)巴豆(二十四个,去皮膜,水一升,煮水尽为度)
  上研匀,巴豆后入。众药以糯米饭为丸,小绿豆大,捏作饼子。三岁以上三、五饼子,以下三饼子,煎葱白汤临卧服。
  钱乙附方金液丹治小儿吐泻,虚实极最妙。沈存中《良方》论金液丹云:亲见小儿吐利剧,气已绝,服之复活者数人。真不妄也,须多服多验。
  钱乙附方治小儿脾胃虚寒,吐泻等病及治冷痰。
  齐州半夏(一两,汤泡七次,切,焙)陈粟米(三分,陈粳米亦得)
  上咀,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半,生姜十片同煎至八分,食前温热服。
  张涣治小儿三焦不调,停寒膈上,乳哺不消,胸膈痞满,甚则喘逆,吐利,肌体痿黄。匀胃散方
  甘草(一分,炙)藿香叶白豆蔻人参(去芦头。各一两)木香干姜(炮)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丁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二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张涣益中汤方治呕吐兼泻利。
  人参(去芦头)青橘皮丁香(各半两)桂心诃梨勒皮(各一分)草豆蔻(三枚,去皮炒)
  上件捣,罗细末,每服半钱至一钱,米饮调下。量儿大小加减。
  《婴童宝鉴》治小儿吐利不止不二丸方
  巴豆(三十个,去心膜细研,别用好黄连半两水浸,染纸两张裹豆,令出油)朱砂(末,一钱重)寒食面(一钱九)
  上件研匀,滴水为丸如绿豆大。以新汲水磨下一丸。
  《万全方》治脾胃气虚,止吐泻。人参散
  人参白茯苓白术干葛陈橘皮(去瓤)浓朴(姜汁涂,炙。以上各等分)
  上件为末,每服半钱,用沸汤点。量大小服之。
  《惠眼观证》沉香饮子大治吐泻方。
  沉香丁香藿香(各半钱。刘氏各用一钱)肉豆蔻(二个)槟榔(二个。刘氏用一个)甘草(炙,一钱。
  刘氏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一大钱,水一小盏,入老姜一小指大,捶碎同煎三两沸,去滓,温服。
  《惠眼观证》醒脾散治吐泻,脾困多睡,不思饮食方。
  人参木香茯苓陈皮(去白)甘草草豆蔻(去皮)浓朴(同砂一钱,胆水一碗,入此二味煮,令干,都细切,焙。以上各一分)白术(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以冬瓜子煎汤下。
  《刘氏家传》人参异功散治小儿泻利,止呕逆,顺气补虚方。
  人参(一钱半)白术(半两)青皮陈皮茯苓甘草(各一分)豆蔻(三个,入诃子)
  上末之。每服一钱,陈米饮调下。如秋间合则入诃子,春夏不用。或用紫苏、木瓜煎五、七沸,半盏,末半钱,或加至一钱,逐日早服。如是小儿伤风,应诸般伤寒,但以此药正却,气候和然后以红棉散(方见挟惊伤寒门中)治之,无有不效。
  《刘氏家传》醒脾散治小儿吐泻脾困方。
  人参(二分)丁香(二十粒)白茯苓白术(各一分)藿香甘草(炙。各一钱)天南星(一个,七、八钱重,去心,用缩砂仁十个入在天南星内,面裹煨熟,面焦黄为度,去面不用)
  上件同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六分,生姜三片,冬瓜子十四粒同煎,三分温吃。不拘时候服。
  《张氏家传》降灵丹一名来复丹,治小儿非时吐泻(古方)。
  舶上硫黄雪白硝石(二味各一两,并于沙石铫或银器内用文武火慢炒,溶令作珠子,无令火紧,太过即不中,须倾在纸上于冷收之,研细末,二味先成末乃妙)莲花青皮年久陈皮(炒干)上等无石五灵脂(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白面糊为丸豌豆大。每服十五丸,空心,食前温米饮下。备小儿服食者,丸作麻子大,看大小加减之。二味配类,阴阳均平,有天地中和之气。可冷可热,可缓可急,治阴阳不调,冷热相制,荣卫差错,上下隔塞,心肾不升降,水火不交养;丈夫、女人、老幼、婴儿危证候,并可救治。但一点胃气在,服者无不获安。邪热炎上烦躁者,一服定;冷热攻注急痛者,并一服定。诸霍乱,吐泻水谷,汤药不住,一服定。
  大般吐逆,唇口青色,手足厥冷,脚转筋者,两服定。着热烦躁,昏塞倒地,不省人事者,两服省。只时下不得吃水。若泻利,不问赤白、冷热,量深浅与服;或非时吐泻,气痞,食不下者,每服三十丸,甚者五十丸,轻者二十丸。小儿十丸、十五丸;婴儿三丸、五丸;新生牙儿一丸、两丸,化破令服。小儿因惊成痫,发歇多日,变成虚风,或作慢惊者,五、七丸并服,两服定。慢惊本非风,胃气欲绝故也。若已绝即难救,亦得时暂生尔。若胃气稍在,虽困死亦可救也。大人亦然,但一切危急,不识证候并治之。此药不问神圣通灵,救人之宝,其色不定,随时变动,慎勿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