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幼幼新书>第7章(形初保者)凡二十二门2

第7章(形初保者)凡二十二门2

  哺儿法第六
  《葛氏肘后》:小儿新生三日,应开腹助谷神。碎米浓作汁,饮如奶酪,与儿大豆许数令咽之,频与三豆许,三、七日可与哺,慎不得取。次与杂药红雪少少得也。(《千金》亦有此说。又云:止日三与之,满七日,可与哺也。)
  《千金》云:儿生十日始哺如枣核,二十日倍之,五十日如弹丸,(《圣惠》云:二十日。)百日如枣,若乳汁少,不得从此法,当用意小增之。若二十日而哺者,令儿无疾。儿哺早者,儿不胜谷气,令生病,头面身体喜生疮,愈而复发,令儿弱难养。三十日后,虽哺勿多。若不嗜食,勿强与之。强与之不消,复生疾病。哺乳不进者,腹中皆有痰癖也。当以四物紫丸微下之。(方见变蒸门。)节哺乳,数日便自愈。小儿微寒热,亦当尔利之,要当下之,然后乃瘥。
  《千金翼》:凡小儿不能哺乳,当服紫丸下之。
  《千金翼》:小儿生满三十日,乃当哺之。若早哺之,儿不胜谷气,令儿多肉耗。
  姚和众云:小儿初生七日,助谷神以导达肠胃,研粟米煮粥饮,浓薄如乳,每日研与半粟谷。
  《婴孺》论云:婴儿二十日乃哺,令儿无病。儿早哺而多头面身体生疮,愈则复发,令儿弱难养也。又孙氏《翼》云:生满三日,乃当哺。若不胜谷气,令儿病。若不嗜食,勿强与之。与之则不消,成病而乳不进,令腹中有痰癖也。当以四物双丸微下之即乳。数日自愈。
  《婴童宝鉴》云:小儿五十日可哺,哺如枣核许。百日加之如弹丸,早晚二哺,其后莫抱于檐下,澡浴当风解衣,哭未断而乳,胃冷而哺。又不可在神佛前及驴马之畔,各房异户之亲,诸色物器并不可触犯,切宜慎之。
  犯之即害子性命,乃为惊痫。经云:未三岁勿食鸡肉,子腹中生虫。
  钱乙云:小儿多因爱惜过当,往三两岁犹未与饮食,致脾胃虚弱,平生多病。自半年以后,宜煎陈米稀粥,取粥面时时与之。十月以后,渐与稠粥烂饭,以助中气,自然易养少病。惟忌生冷、油腻、甜物等。
  初哺日第七
  《外台》:崔氏初哺儿良日:以平定成日大吉,其哺不得令咸。
  《外台》:崔氏又方:寅、丑、辰、巳、酉日良。
  《外台》:崔氏又方:男戊、己日不得哺,女丙、丁日不得哺。
  《婴孺》:哺儿初吉日:壬寅、壬辰、己酉日吉。
  浴儿法第八
  《千金》论:凡浴小儿,汤极须令冷热调和。冷热失所令儿惊,亦致五脏疾也。凡儿冬不可久浴,浴久则伤寒,夏不可久浴,浴久则伤热。数浴背冷则发痫,若不浴又令儿毛落。新生浴儿者,以猪胆一枚,取汁投汤中以浴儿,终身不患疮疥,勿以杂水浴之。儿生三日,宜用桃根汤浴。桃根、李根、梅根各三两,枝亦得。咀之,以水三斗煮二十沸,去滓,浴儿良。去不祥,令儿终身无疮疥。治小儿惊辟恶气,以金虎汤浴。金一斤,虎头骨一枚,以水三斗煮为汤浴,但须浴即煮用之。
  《外台》:崔氏又浴儿虎头骨汤,主辟除恶气兼令儿不惊,不患诸疮疥方。
  虎头骨(五大两,无头,身骨,亦得碎)苦参(四两)白芷(三两。《婴孺集》以为五两)
  上三味切,以水一斗煮为汤,内猪胆汁少许,适寒温以浴儿良。
  《本草注》主小儿身热,食不生肌方。
  上楮叶可作浴汤,又主恶疮生肉。
  《简要济众》新生小儿浴方。
  上以益母草一大把,锉,水一斗,煎十沸,温浴而不生疮疥。(益母草,茺蔚苗也,俗名郁臭。)
  《子母秘录》小儿辟恶气。
  上以水煮虎皮骨汤,浴儿数数作。
  《食疗方》:小儿初生,取虎骨煎汤浴,其孩子长大无病。
  《斗门方》浴小儿胎秽。
  白僵蚕黑牵牛细辛
  上等分为末如澡豆,用之良。
  《元和纪用经》庆浴吉庆法(谓三日、五日或七日洗儿也)当取寅、卯、酉日为大吉良,宜避壬、午、丁、未并凶,癸、巳亦凶。今不能合上三日者,但勿犯下三日凶恶之日,皆平安浴法。
  《圣惠》治新生儿卒寒热,不能服药。宜用莽草汤浴方
  莽草丹参蛇床子桂心菖蒲(各一两)
  上件药锉碎,以水五斗,煮一、二十沸,去滓,适寒温以浴之,避风。
  《圣惠》浴儿辟温恶气、疗百病,去皮肤沙粟方。
  桃根梅根李根(各一把)细辛蛇床子(各一两)
  上件药都锉,以水二斗,煎至一斗,澄滤,候冷暖得所,浴儿佳。
  《圣惠》治小儿壮热浴方。
  上以李子叶切半升,用水一斗,煎至七升,去滓,看冷暖得所浴之。
  《圣惠》又方
  白芷(二两)苦参(三两)
  上都锉,以水一斗,煎至七升,去滓,加少盐及少浆水浴之。浴了以粉摩之,即不畏风。又大引散诸风也。
  《婴孺》治儿生一月至五月,乍寒乍热。柳枝汤浴方上以柳枝,不限多少,煮汤浴之。若渴,取冬瓜汁饮之。
  《婴孺》凡常浴儿不疗病,只取桃柳心各七个,并水少许,清浆水、盐各少许,浴之大良。浴了以粉粉之,不怕风,又散气除邪。惟不用频浴,频浴引冷发痫。
  《婴童宝鉴》诸小儿浴法。凡浴汤用猪胆则疮疥不生。用金银、虎头骨、麝香、丹砂煎汤则避恶气。客忤惊痫,用李叶、桃叶、楮叶、梅叶根等煎汤,则解体热温壮之患。
  《婴童宝鉴》浴汤方。
  金银虎头骨桃奴丹砂雄黄
  上煎浴儿,退惊辟邪气。煎汤沐发,则令润黑无垢。
  《婴童宝鉴》煎汤浴儿退热。
  蒴葱胡麻叶白芷本蛇床子
  《婴童宝鉴》煎汤浴儿退风。
  猪胆苦参防己黄连甘草白芨本杉柏枫叶
  《婴童宝鉴》煎汤浴儿治疮。
  大麻仁零陵香丁香桑椹本
  《庄氏家传》浴小儿五根汤
  桃根柳根楝根桑根槐根
  上等分锉,或各以枝亦得,加豉为汤浴儿妙。仍以光粉和蚌粉扑身,辟邪,吉。
  《庄氏家传》云:寻常浴汤煎熟,入少许清浆水、盐一捻。浴讫以粉磨,既不畏风,又引散诸药。
  拭儿口法第九
  《千金》论曰:小儿初生,先以绵裹指,拭儿口中及舌上青泥恶血,此谓之玉衡。(一作衔。)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病矣。《千金翼》云:成痞病死。
  《圣惠》论:凡儿初饮乳后,以发缠指,沾清水点拭了,看齿根上有黄筋两条,便以苇刀子割断,点猪乳便瘥。
  如儿口难开,但先点猪乳自开。
  《小儿集验方》云:小儿初生,每日以井华水或微温水,将洁净旧软帕子裹乳母手指,蘸水撩拭小儿口中,因而捺舌及两颊,令稍宽舒,即不生口噤、积热、风疾等病。京畿与山东人多能之,谓之捺儿口。拭毕,仍用少研细入麝者,干坯子胭脂涂口中,令儿美乳食。
  《小儿集验方》云:东平有一老妪,善与小儿拭口,使不生炼银。云:小儿上下唇与齿断相连处,皆有一筋牵引,若上唇筋紧,即生上炼;下唇筋紧,即生下炼。上炼生疮满头,或生眉间,如有癣状。瘙痒不已,时复流出黄汁,汁至处又生疮。若下炼则起腰背,渐至四肢,亦如癣状,亦瘙痒黄汁不已。若疾盛不治,或头面上下相通,累年不较。又咬折,或成大疾。惟是每日早晨取温水一盏,令其乳母以故软洁净帕子包手第一指,蘸温水拭儿口,水中渲下。又拭又捺,使儿口中净,及捺上下筋,令宽舒,即小儿自美乳食,诸疾不生。亦云:永无炼银,惟使筋宽舒是法。京畿见小儿失捺,变为口噤不吃奶,或不解捺而生炼银者,不可胜数。
  断脐法第十
  《千金》论曰:凡断脐不得以刀子割之,须令人隔单衣物咬断,兼以暖气呵七遍,然后缠结所留脐带,令至儿足趺上,短则中寒,令儿腹中不调常下痢。若先断脐然后浴者,则脐中水,脐中水则发腹痛。其脐断讫,连脐带中多有虫,宜急剔拨去之,不尔,入儿腹成疾。断儿脐者,当令长六寸,长则伤肌,短则伤脏。若不以时断及汁不尽,则令暖气渐微,即自生寒,令儿脐风。(《千金翼》《圣惠》与古来方断脐裹脐语皆同。)
  《婴童宝鉴》论小儿断脐云:凡小儿生下可先浴而后断脐,及可以衣衬而口啮之,不然则刀断。如刀断者,则以剪刀先于怀中厌令暖方用。又断之则脐带不可令长,只如子足长短,短即中寒而伤脏,长即伤肤。先断而后洗,即令水入脐中,孩子多天痛苦,啼叫面青黑,为中水患也。脐若短即腹中不调常下痢,有中寒之患。
  其脐不可伤动,伤动即令久不干,如不干即伤外风,伤外风即口噤,小儿不可救也。
  《秘要指迷》论曰:婴儿初生剪去脐带,切令剪刀暖,不可伤冷及外风所侵。
  《庄氏家传》烙脐丸
  豆豉黄蜡(各一分)麝香(少许)
  上同捣,令烂熟捻作饼子,断脐讫安脐上,灸三壮,艾炷如小麦大。若不啼,灸至五、七壮,灸了以封脐散封之。不得湿着,恐令脐肿。(封脐散方在裹脐门中。)
  灸脐法第十一
  《圣惠》云:小儿生下一宿,抱近明无风处,看脐上有赤脉直上者,当时于脉尽头灸三壮,赤散无患矣。
  湖南检法王时发传:吾家虽大族,独有本房儿女,自来少虚弱、腹痛、下痢之人,往往气壮无病。盖数世以来,男女初生方断脐时,于所留脐带上常当灸处,灸大艾炷三十余壮,所以强盛如此。
  裹脐法第十二
  (封脐法附)
  《千金》论:凡裹脐法,椎治白练令柔软方四寸,新绵浓半寸,与帛等合之,调其缓急,急则令儿吐。儿生二十日,乃解视脐。若十许日儿怒啼似衣中有刺者,此脐燥。还刺其腹,当解之,易衣更裹。裹脐时,闭户下帐燃火,令帐中温暖,换衣亦然。仍以温粉粉之,此谓冬时寒也。若脐不愈,烧绛帛末粉之。若过一月,脐有汁不愈,烧虾蟆灰粉之,日三、四度。(《千金翼》云:烧虾蟆灰治末粉脐中。又云:若脐未愈,乳儿太饱,令儿风脐也。)若脐中水及中冷,则令儿腹绞痛,夭纠啼呼,面目青黑,此是中水之过。当灸粉絮以熨之,不时治护。脐至肿者,当随轻重,重者便灸之,乃可至八、九十壮。轻者脐不大肿,但出汁时时啼呼者,捣当归末和胡粉敷之,灸絮日熨之,至百日愈,以啼呼止为候。若儿粪青者,冷也。与脐中水同。(诸方书法皆同,稍不同者见于后。)
  《婴孺》裹脐法:当捶白布令软,方四寸,新绵浓半寸,与布等合之,穿中央脐贯孔中于表辟之,复以絮裹在上带之。余说皆同。
  张涣:婴儿初生断脐之后,宜着熟艾浓裹爱护。若乳母不慎,或因洗浴水入脐中;或儿尿在袍之内,湿气伤于脐中,或解脱,风冷邪气所乘,令儿脐肿多啼,不能哺乳,即成脐风。先宜急用裹脐法。封脐散方
  好川当归(半两,洗、焙干)天浆子(三个,微炒)乱发(一钱,烧灰存性)
  上件同捣,罗为细末,入麝香一字拌匀。用药一字至半钱,敷脐中时时用。
  《外台》:刘氏疗小儿初生至七日者,脐欲落封药方。
  雄鼠屎(七颗)干姜(枣许大)胡粉(三分,熬)麝香(少许)绯帛灰(一钱匕)
  上五味捣、研为粉,看脐欲落不落即取药以敷之,是以不令风入故也。用干姜恐痛,不用亦得。
  《庄氏家传》封脐散
  雄鼠屎(七枚,两头尖者是)干姜(枣许大)甑带(鸡子大。以上并烧作灰)绯帛灰(半分)胡粉(三钱,令黄)麝香(少许)
  上和,研令细,看脐欲落不落,取药半钱至一钱封脐便瘥,永不患脐肿湿。烧药时。勿令灰入。
  甘草法第十三
  《葛氏肘后》:小儿新产出,未可与朱蜜,取甘草如中指节,炙碎,以水一合,煮取一合,以缠绵点儿口中,可得一蚬壳止,儿当便吐胸中恶汁,儿智惠无病。
  《千金方》:洗浴断脐竟,袍毕,与甘草汤。(方与葛氏同。)指以绵缠沾取,与儿吮之,得一蚬壳入腹止,儿当快吐。如得吐则余药更不须与,若不得吐,可消息计。如饥渴,须臾更与之,若前所服及更与并不得吐者,但稍稍与之,令尽此一合止。如得吐去恶汁,令儿心神智惠无病也。
  《千金方》:饮甘草汤一合尽都不吐者,是儿不含恶血耳。勿复与甘草汤,仍可与朱蜜,以镇心神、安魂魄也。
  黄连法第十四
  《小儿集验方》云:凡小儿初生,必有恶汁留于胸。次若不消去,即胸膈壅塞,易生蕴热。惊痫、疮疖,皆由此也。故小儿才生一腊之内,用好肥黄连数块捶碎,每少许浓,以绵包裹如奶头状,汤内浸成黄汁,时复拈摭一、二点在小儿口内,即恶汁自下,乳食便美。其后,或间以朱蜜与之。若见恶汁以下即已,有只用空绵包,别浸黄连蘸苦汁与之者。
  韭汁法第十五
  《大观证类本草》注萧炳云:小儿初生,与韭根汁灌之,即吐出恶水,令无病。
  《本草食疗》:初生孩子可捣韭根汁灌之,即吐出胸中恶血、永无病。
  《圣惠》:凡袍儿讫吃生甘草后,暖水浸少韭子汁涂儿口唇上,干又涂,十数度止,不得令入口中。
  朱蜜法第十六
  《葛氏肘后方》:甘草吐恶汁后,更与朱蜜,主镇安魂魄。炼真朱砂如大豆,以蜜一蚬壳和,一日与一豆许,三日与之,大宜小儿矣。
  《千金》(法与葛氏同,而多与则病。葛氏所不言,故又载其说。)儿新生三日中与朱蜜者,不宜多,多则令儿脾胃冷,腹胀喜阴,痫气急变,噤痉而死。新生与朱蜜法,与《葛氏肘后》同。以绵缠箸头沾取与儿吮之。得三沾止。一日令尽一豆许,可三日与之,则用三豆许也。勿过此,过者则伤儿也。
  姚和众:(姚和众无三日连服之法,又生六日后乃服,仍云温肠胃。《千金》乃言:多则令儿脾胃冷。)小儿初生六日。温肠胃,壮血气。取炼成朱砂如一大豆许细研,以蜜一枣大熟调,以绵取,令小儿吮之,一日令尽。
  牛黄法第十七
  《葛氏肘后方》:与朱蜜,后与牛黄,益肝胆除热,定惊辟恶气,与之如朱蜜多少。
  《千金方》:与朱蜜竟,与牛黄不独益肝胆除热,定精神止惊辟恶气,又除小儿百病。
  张涣牛黄法:
  上以真牛黄一块许,用好蜜炼熟和成膏。每服一豆大,乳汁化,时时滴口中。形色不实者,不宜多服。若婴儿胎热,或身体黄色,宜多服之。
  汞粉法第十八
  张涣:婴儿初生第一日才断脐,袍讫,看儿形色,若面红润色赤,啼声响快者,宜用汞粉半钱,旋旋令儿吮之,良久有脐粪下为佳。
  《婴童宝鉴》云:凡小儿初生下,速去口中恶物,仍以银粉抹其口舌上下左右两颊,然后始可饲朱蜜饮奶,令腹中物下尽,其子易长少患也。
  猪乳法第十九
  《千金》论曰:凡新生小儿一月内,常饮猪乳大佳。
  《圣惠》法:凡取猪乳,须令猪儿饮母,次便提猪儿后脚起离乳,急捋之即得,空捋无由得汁。
  张涣:婴儿初生盈月内,常时时旋取猪乳滴口中,最为佳矣。
  藏衣法第二十
  《外台》:崔氏凡藏儿衣法,儿衣先以清水洗之,勿令沙土草污。又以清酒洗之,仍内钱一文在衣中,盛于新瓶内,以青绵裹其瓶口上,仍密盖头,且置便宜处,待满三日,然后根据月吉地向阳高燥之处,入地三尺埋之,瓶上土浓一尺七寸,唯须牢筑,令儿长寿有智惠。若藏衣不谨,为猪狗所食者,令儿癫狂。虫蚁食者,令儿病恶疮。犬鸟食之,令儿兵死。近社庙傍者,令儿见鬼。近深水池,令儿溺死。近故灶傍,令儿惊惕。近井傍者,令儿病聋盲。弃道路街巷者,令儿绝嗣无子。当门户者,令儿声不出,耳聋。着水流下者,令儿青盲。弃于火里,令儿生烂疮。着林木头者,令儿自绞死。如此之忌,皆须一慎之。
  《外台》:崔氏又安产妇及藏衣天德月空法:
  正月天德在丁,月空在丙壬。二月天德在坤,月空在甲庚。三月天德在壬,月空在丙壬。四月天德在辛,月空在甲庚。五月天德在干,月空在丙壬。六月天德在甲,月空在甲庚。七月天德在癸,月空在丙壬。八月天德在艮,月空在甲庚。九月天德在丙,月空在丙壬。十月天德在乙,月空在甲庚。十一月天德在巽,月空在丙壬。十二月天德在庚,月空在甲庚。
  凡藏儿衣皆根据此法,天德月空处埋之。若有遇反支者,宜以衣内新瓶盛,密封塞口挂于宅外福德之上,向阳高燥之处。待过月,然后根据法埋藏之,大吉。
  《外台》:崔氏又法:甲寅旬日,十日不得藏埋儿衣,以瓶盛密封,安置空处,度十日即藏埋之。
  《外台》:崔氏又法: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此五日亦不藏儿衣。还盛瓶中密塞,勿令气通,挂着儿生处,过此五日即埋之,亦不得更过此日。
  《外台》:崔氏又法:甲乙日生儿,丙丁日藏衣吉。丙丁日生儿,戊己日藏衣吉。戊己日生儿,庚辛日藏衣吉。庚卒日生儿,壬癸日藏衣吉。
  《子母秘录》藏衣法:先用一罐盛儿衣,先以清水洗,次以清酒洗,次入大豆一合,次小豆一合,次城门土、市门土、狱门土、葱园中土、韭园土各一合,重重复之,上用五色绵各一尺五寸重重系罐口上,用铁券朱书云:大豆某胡去无辜,小豆历历去子癖,城门土见公卿,市门土足人行,狱门土辟盗兵,葱韭园土剪复生。与儿青,令儿寿命得长生。与儿赤,令儿身命皆清吉。与儿白,令儿寿禄皆千百。与儿皂,令儿长寿不衰老。与儿黄,令儿清净去百殃。急急如律令。将此令于一尺二寸铁栗上,先用净墨涂遍,上以朱砂写此语,令在上,置在罐口上,且放便处。待满三日,然后于月吉向阳高燥之处,入地三尺埋之,罐上令土一尺七寸,唯须牢筑,使儿长寿有智能。
  剃头法第二十一
  《外台》:崔氏初剃儿头良日:寅、丑日吉,丁、未日凶。
  《集验方》:京畿初剃头不择日,皆于盈月日剃之。盖风俗所尚。前此产妇未得出房,盈月即与儿俱出,以谓胎发秽恶,多触神灶,小儿不安,故此日必剃头而出。剃头于温暖避风处剃之。剃后须以生油、杏仁、腻粉头上捺之,以避风邪。其后小儿剃头,亦宜用此。
  禳谢法第二十二
  《外台》:崔氏禳谢法:
  轩辕者,干神,天丞相使者。风伯犯之,令儿惊吐,可取梨枝六寸埋生处,大吉。
  雷公者,震神,太阴使者。天马犯之,令儿烦闷腹满,解之以三屠家肉为饼,于产处谢之,大吉。
  咸池者,坎神,天之雨师使者。犯之令儿啼不止,用羊脯酒于生处谢之,吉。
  丰隆者,艮神,天之东明使者,天仆也。害气犯之,令儿乍寒乍热,大腹,以白鱼二枚于生处谢之。又大豆一升投井中亦大吉。
  招摇者,坤神,天上使者。犯之令儿惊,空嚼不止,以酒饼生处谢之,即愈。
  天候者,巽神,天一执法使者。犯之令儿腹胀,张眼,以白鱼二枚于生处谢之,吉。
  吴时者,离神,天一将军游击使者。犯之令儿惊,腹痛,用马脯五寸于生处谢之,吉。又以白鱼五枚并枣饼埋其生处,吉。
  大时者,兑神,小时北斗使者。犯之令儿腹胀下痢,解之以酒脯于生处谢之。又以大豆一升投井中,吉。
  犯月杀者,令儿惊啼。用丹雄鸡血于生处谢之,吉。
  犯白虎者,用稻米一升,鸡子三枚于生处谢之,吉。黍米亦得。
  犯大夫者,用羊肝三枚及稻米一升于生处谢之,吉。又用鸡羝、羊脾、黍米亦得。
  犯日游者,令儿口噤,色变欲死者。用三屠家肉,麦饭于生处谢之,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