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斋按】本节(夹泻伤寒)俞氏所说太简略,秀山先生补出六经下利症,廉臣先生参合吴云峰学说阐明了《难
经》的五泄,及肝、肾、胃、肠等泄泻,并总结出泻症的原因和治法,可以说大致具备。吴坤安《伤寒指掌》
所集的周禹载、叶天士二家学说,更觉明白晓畅,切于实用。《指掌》说∶“如伤寒热症,下利纯水,或黄沫,潮热腹硬,脉沉滑有力者,此名傍流。因肠有燥矢,阻塞
水浆,从旁渗出。病在阳明,非关脾也,导燥矢其痢自止。
有阳明火症邪火不杀谷,吃汤下汤,吃水下水,此有阳明实证可据,非若脾肾
俱败者;此亦只清其火邪,其利自止。有一种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其症头痛,恶寒发热恶心饱闷,肠胃窘迫而泄泻者;此表里俱病,法当
外散表邪,内消积滞,不在伤寒变病之例。
有一种表热里寒之症,初起头痛恶寒发热,继即下利清谷,脉浮而迟,口不渴,俗名漏底伤寒
是也。因其人脾胃本虚,一感外邪,即得直入肠胃,不在太少留连。当温中散寒;如紫苏、桂枝、羌活、浓朴、广皮,木香、茯苓、甘草之类。甚者加冬术、干姜。
若阳邪传里,热邪攻于肠胃,而下利脓血者,重症也。然亦有寒热之分∶邪至三阴,为日已久,实者则从阳化
热,虚者则从阴化寒矣。如少阴下利用猪苓汤者,从阳化热也;用桃花汤者,从阴化寒也。辨症之法∶以脉数有力为热,脉缓无力为寒。舌
燥口渴属热,舌润不渴属寒。小便赤涩属热,清白属寒。下利肠垢属热。鸭溏属寒。热利脐下必热,寒利脐下必寒。热利当清其肠,寒利当
温其下。凡伤寒疫疠热邪传里,下利肠垢或下鲜血,小溺赤涩,舌苔黄燥如刺,或红刺如杨梅状,身热口渴,六脉洪数,脐腹大痛者,此
热毒内攻肠胃也;不治则烂矣!急用大黄、芩、连、银花、丹皮、芍药、甘草之类,下之清之。继用鲜生地数两,代大黄与之,以养阴解毒。若下利肠垢其势稍缓者,宜黄芩汤加川连、银花、丹皮之属清之。
血利加丹参、槐米、川断。
如遇伤寒疫症,下利如豆汁鱼脑之色。脉象沉濡,舌白如粉,小便不利,而口不渴者,温毒聚于肠胃也;宜茅术、浓朴,广皮,二苓,滑石,泽泻,晚蚕砂,本之类,渗之和之。
如下利杂色,六脉沉迟,舌润无苔,或紫色而光,口不渴饮,肠胃并连,直出无关闭者,此脾肾虚寒,关闸不阖,元气下泄之也;急投胃关
煎合桃花汤,兼从手阳明以堵截之,或桃花汤重加人参以截之。
如见外热内烦,舌燥口渴,脘中痞闷,或痛或呕,而利不止者;中焦湿热也。当用泻心法──芩、连、半夏、干姜、枳实、木香、赤苓、泽泻之类。
凡下痢舌苔遍处白浓如雪花者,藏结也。不治。
凡三阴下利小便不利者。津液竭也。不可利小便。”
夹痢伤寒
(俗名伤寒夹痢疾)【因】痢疾古称滞下。皆由暑湿与食积胶固腑中。流行阻遏而成。或饱餐饭肉浓鲜之后。再食瓜果生冷令脾胃之血不行于四肢八脉。渗入胃肠而为痢。再
复感表邪。如身热恶寒头痛。或染时疫成痢。或有外感陷里而化痢。
【证】凡痢疾兼挟寒邪者。如下痢里急后重。腹有痛有不痛。恶寒头痛身热。或兼寒热恶心。舌苔浓腻。
口渴不食。变态多端。
【脉】痢脉微小滑利者吉。浮弦洪数者凶。浮大者未止。微弱者自愈。此无外
感者。大旨如此。若兼表邪。初痢身热脉浮者。先解表。初痢身热脉沉者。可攻下。久痢身热脉虚者。属正虚可治。久痢身热脉大者。属邪盛难医。
【治】凡挟表邪之痢。与时行疫痢。皆有身热。但当先撤表邪。如恶寒头痛身热之类。因其表而行散之。表邪解而痢亦轻矣。如
仓廪汤。(人参、茯苓、甘草、柴胡、羌活、独活、枳壳、桔梗、川芎、薄荷、生姜、陈廪米。)以解表化滞。自然身凉痢止。因于湿热者。以苦辛寒为治。苦以燥湿。寒以清热。稍加辛热佐之。
以为发散宣通之用。无不效矣。因于气者调之。因于血者和之。邵氏谓在气分、有
苦辛调气。及辛甘益气等法。在血分者、有苦辛行血。及咸柔养血诸方。治赤痢者。气分药必不可少。气行而血自止也。治白痢者。血分
药必不可兼。恐引邪入于血分。反变脓血也。此治痢者。不可不知也。
第8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