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斋按】本节(秋燥伤寒)证治,俞氏分“凉燥犯肺”“温燥伤肺”“肺燥脾湿”“脾湿肾燥”“肺燥肠热”“胃燥肝热”六个类型。秀山先生更补出沈目
南“治秋伤凉燥”法,喻嘉言“治秋伤温燥”法,张石顽治“燥病国中末”方法。廉臣先生又补出∶叶天士、石芾南、张禾芬及他自己等
的经验治法。这样的集思广益,去芜存菁,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秋燥证治”的一篇总结会报。根据廉臣先生晚年实验,他对于“燥夹伏暑”
(即俞氏所谓肺燥脾湿)的理解,认为∶“秋日暑湿踞于内,新凉燥气加于外,燥湿兼至,最难界限清楚,稍不确当,其败坏不可胜言。盖
燥有寒化热化,先将暑、湿、燥分开,再将寒热辨明,自有准的。治法∶先用苦温发表,辛润宣上,以解凉燥外搏之新邪;俟凉燥外解,
湿开热透,然后整肃其伏热,或用芳透清化,或用缓下清利,必俟伏邪去净,如发现津液两亏,则改用增液育阴以善后。”他归纳秋燥的治法,也很简单扼要,他说∶“六气之中,惟燥气难明,盖燥有凉燥、温燥、上燥、下燥之分。凉燥者,燥之胜气也,治以温润;杏苏散主之。温燥者、燥之复气也,治以清润;清燥救肺汤主之。上燥治气,吴氏桑杏汤主之。下燥治血,滋燥养营汤主之。”这些中心学说的提供
我们记取,对我们研究祖国医学的过程中是有帮助的。
冬温伤寒
(一名客寒包火。俗称冷温。)【因】冬初晴暖。气候温燥。故俗称十月为小阳春。吸受其气。首先犯肺。复感冷风而发者。此为新感。病浅而轻。若冬温引动
伏暑内发者。此为伏气。病深而重。必先辨其为冬温兼寒。冬温伏暑。以清界限。此为临病求原之必要。
【证】冬温兼寒。初起头痛身热。鼻塞流涕。咳嗽气逆。咽干痰结。始虽怕风恶寒。继即不恶寒而恶热。心烦口渴。甚或齿疼喉痛。胸闷胁。舌苔先白后黄。边尖渐红。望之似润。扪之戟手。冬温伏暑。一起即头痛壮热。咳嗽烦渴。或无汗恶风。或自汗恶热。始虽咽痛。继即下利。甚则目赤唇红。咳血便
脓。肢厥胸闷。神昏谵语。或不语如尸厥。手足螈。状若惊痫。胸腹灼热。大便燥结。溲短赤涩。剧则男子阴精自遗。女子带多血崩。
甚或冲咳冲呃。或冲厥。舌多鲜红深红。甚则紫红干红。起刺开裂。或夹黑点或夹灰黑。
【脉】右浮滑数。左浮弦微紧者。张石顽所谓先
受冬温。更加严寒外遏。世俗通称寒包火是也。两寸独数。或两关尺沉弦小数者。此新感冬温引发伏暑。《内经》所谓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乃冬令温燥之重证也。
【治】冬温兼寒者。(荣斋按∶冬温兼寒为小症)先与葱豉桔梗汤。加栝蒌皮(二钱至三钱)。川贝母(三钱
至五钱)。辛凉宣肺以解表。表解寒除。胁痛咳血者。桑丹泻白汤。加地锦(五钱)、竹沥梨汁(各两瓢、冲)、泻火清金以保肺。喉痛齿疼者。
竹叶石膏汤、去半夏。加制月石(四分至五分)、青箬叶(三钱至五钱)、大青叶(四钱至五钱)、元参(三钱至四钱)。外吹加
味冰硼散。辛甘咸润以整肃肺胃。终与七鲜育阴汤。滋养津液以善后。若冬温兼伏暑。(荣斋按∶冬温兼伏暑为大症)病较秋燥伏暑。尤
为晚发而深重。初起无汗恶风者。先与辛凉透邪。血虚者。七味葱白汤。阴虚者。
加减葳蕤汤。使其阴气外溢。微汗以解表。表解而伏暑内
溃。咽痛下利。口干舌燥者。伏暑内陷少阴心肾也。猪肤汤。加鸡子白(两枚)、鲜茅根(一两)、茄楠香汁(四匙冲)、甘咸救阴以清
热。神识昏蒙。谵语或不语者。伏暑内陷手厥阴包络也。若痰迷清窍。玳瑁郁金汤以开透之。瘀塞心孔。犀角清络饮以开透之。痰瘀互结清
窃。犀羚三汁饮以开透之。痉厥并臻。状如惊痫者。伏暑内陷足厥阴肝脏也。羚角钩藤汤加紫雪。熄风开窍以急救之。目赤唇红。咳血便
脓者。加味白头翁汤。加竹茹、地锦(各五钱)、大青叶、滁菊花、(各三钱)、白茅根(二两)、清肝坚肠以并治之。男子精遗梦泄。
女子带多血崩者。伏暑下陷冲任也。滋任益阴煎。加醋炒白芍(四钱)。东白薇(五钱)、陈阿胶(三钱)、清童便(一杯冲)、清滋冲
任以封固之。甚则冲咳冲呃冲厥者。伏暑挟冲气上逆也。新加玉女煎。清肝镇冲以降纳之。冲平气纳。终用清肝益肾汤以滋潜之。若胸腹灼热。
便闭溲赤者。伏暑里结胃肠也。养荣承气汤。润燥泄热以微下之。阴液已枯者。张氏济川煎去升麻。加雪羹(煎汤代水)增液润肠以
滑降之。此皆为阴虚多火者而设。(荣斋按∶以上为冬温兼伏暑阴虚多火者治法)若肥人多湿。虽感冬温伏暑。仍多湿遏热伏者。
法当芳透淡渗。温化清宣。大橘皮汤去官桂槟榔。加焦山栀、青连翘、(各三钱)、活水芦笋(二两)、灯心(五分)、北细辛(二分、煎汤代水)湿开热透。继用增减黄连泻心汤。苦降辛通。甘淡渗湿以整肃之。食积便闭者。加枳实导滞丸缓下之。痰涎上壅者加控涎丹逐下之。终
以香砂二陈汤。加黄草川斛(三钱)、鲜石菖蒲(一钱)、拌炒生谷芽(三钱)、金橘(两枚)、温健胃气以善后。若湿去燥来。肺胃阴气
不足者。当以金匮麦门冬汤。加鲜稻露(一两)、蔗浆(两瓢同冲)清养气液以善后。若初起自汗恶热者。即当清解伏暑。竹叶石膏汤去
半夏。加野菰根(二两)、鲜茅根(一两、去皮)、灯心(五分)、余与前同。但冬温变证甚多。详参诸温证治可也。
第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