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其经络脏腑之外候。断其寒热虚实之真相。以决方剂。虽多引用成方。略为加
减。而信手拈来。适中病情。细绎其诊察之法。大抵以头项背腰之变化察表。以面目九窍之变化察里。以血脉睛舌之变化。察其病势之安
危。断其病机之吉凶。予平日研求。服膺叶法。旁参众法以补助之。兹将叶天士先生伤寒看法及其治例。节述于后。为初学作导线。(一)凡看伤寒。先观两目。黑白分明者内无热。目视不明者里有热。(二)看唇舌。唇红而润者内无热。唇干而焦者里热重。若舌白滑者表未
解。舌黄者热渐深。舌黑者热已剧。(三)审胸腹。胸满而痛者为结胸。不痛者为痞气。如未经下而有之。上焦痰水也。已经下而有之。
误下坏证也。腹中痛硬者燥粪。脐下痛硬者燥粪与蓄血。脐间动跃或痛。上冲于心者冲气。腹中响。气下趋者欲作泻。燥粪者小便不利。脐
下如疙瘩状。蓄血者小便利。脐下如怀孕状。(四)问口渴否。渴不饮水者邪在表。渴饮水多者内热甚。漱水不欲咽者欲作衄。(五)凡
治伤寒。先辨表里。不论日数。但有头疼身痛。
怕风恶寒。脉来浮紧浮数。皆是表证。虽有便难。小便不利。亦当先解其表。后攻其里。脉浮紧者为正伤寒。宜用辛温之药以发之。浮数者为寒包火。宜用辛凉之药以解之。
既有腹疼吐利。溺白或赤。脉来沉弱沉滑。皆是里证。间有恶风怕冷。亦当先治其里。
后解其表。脉沉弱者为中寒证。宜用辛热之药以温之。沉滑者为里热证。宜用苦寒之药以攻之。如病在表
而反下。则邪乘虚入里。微为痞气结胸。甚为肠滑洞泄。此皆误下坏证。在里反汗。则表益虚而里益实。轻为衄血斑黄。重为痉厥亡阳。此
皆误汗坏证。凡服汗药。如一剂无汗。再与之。复无汗。此营卫乏绝。当养阴辅正而再汗之。三治无汗者死。凡服下药。先燥后溏者已解。如但利清水而无燥粪。痞满如故者未解。再下之。三下不通者液枯肠燥。当镇润之。通者生。不通者死。(六)详辨阴阳。初起时。头疼
身痛。发热恶寒。脉来浮紧浮大。即是阳经之表证也。此后烦躁作渴。纯热无寒。便闭溺热。即是阳经传入阳腑之热证也。脉虽沉伏。不
可误作阴证治。如初起时。脐腹绞痛。肢厥唇青。脉来沉迟沉微。即是直中阴经之寒证也。虽面赤烦躁。不可误作阳证治。阳证宜汗宜透。宜清宜下。阴证宜温宜补。其大要也。然亦有辨。阳证而其体素虚。不胜下。下之太过。忽然脐腹绞痛。洞泄不止。手足厥逆。此阳证
而转为阴证也。急温之。阴证而其体素热。勿过温。温之太过。忽然烦躁大渴。自汗昏谵。二便不通。此阴证而转为阳证也。速清之。(七)凡伤寒得死证。脉尚可治者。
弃证从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八)凡伤寒得死脉。证有可治者。弃脉从证。表急解之。里急攻之。
热则清之。寒则温之。总之定其名。分其经。审其证。察其脉。明表里。识阴阳。度虚实。知标本。此八者。为治伤寒之要诀也。
两感伤寒
(内经与伤寒序例皆谓之两感于寒)【因】身受阴寒之气。口食生冷之物。表里俱伤者为两感。其病多发于夏令夜间。
因人多贪凉。喜食冰水瓜果故耳。
【证】头疼体痛。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少气懒言。手足微冷。虽身热亦不渴。下利清谷。甚则两脚筋吊。舌苔白而嫩滑。甚或灰而淡白。或灰黑腻苔。舌质嫩滑湿润。
【脉】沉而迟。甚则沉微。沉为邪陷。迟为寒凝。微则阳气欲绝。此朱丹溪所谓表里皆寒。难分经络。无热可散。温补自解。不急治。去生甚远是也。
【治】素问谓两感于寒者必死。不治。仲景谓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朱南阳谓宜先救里。以四逆汤。后救表。以桂枝汤。然就余所验。禀有虚实。感有浅深。虚
而感之深者必死。实而感之浅者可治。法当先温其里。附子理中汤加公丁香(二十支)煨肉果(钱半)。俟里温阳回。则下利止而手足转
温。若犹头身俱痛。恶寒筋急者。则以桂枝加附子汤。温通阳气以解表。表解而胃口不开者。则以香砂二陈汤。温运中阳以健胃。其病自愈。
【秀按】两感伤寒。夏月最多。后贤皆名曰中寒。世俗又谓之吊脚痧。多死于挑痧及香散痧药。目击心伤。俞君参用丹溪南阳两家治法。确是对症良方。然则两感证亦有可治之道。不可遽必其死也。
【廉勘】两感伤寒一症。俞氏求原固确。惟救里救表。其间先后缓急。当消息之。
如下利不止。肢冷筋吊者。则先救里。若下利尚微。足筋不吊。而头身剧痛。发热恶寒者。宜先解表。随证权变可也。
第7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