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三,一八)
(1)众议院开秘密会议,商对德宣战案。
(2)梁启超发表「外交方针质言」主对德奥宣战。
(3)第三次远东运动会在东京开幕(5.13闭幕)。
(4)京剧名演员谭鑫培卒于北京,年七十一。
5.9(三,一九)戴戡就任代理四川督军。
5.10(三,二0)
(1)众议院开全院委员会,审查对德宣战案,段祺瑞嗾使公民请愿团包围该院(靳云鹏、傅良佐指挥),迫于当日通过该案,殴打反对
派议员,百端辱詈,众院即改开大会,请段祺瑞等出席,公民团始散。
(2)吉林增设勃利县。
5.11(三,二一)
(1)黎元洪令究办在众议院滋事之人。
(2)外交总长伍廷芳、司法总长张耀曾、农商总长谷锺秀、海军总长程璧光因国会议员被辱事,提出辞职。
(3)孙中山、岑春烜、唐绍仪、章太炎、温宗尧联电黎元洪请惩办滋扰众议院之伪公民。
5.12(三,二二)国务会议例会不成。督军团集议,决定留京。
5.13(三,二三)督军团分别邀宴各省国会议员,盼通过参战案。
5.14(三,二四)
(1)孙中山等再电黎元洪请严惩滋扰众议院暴徒之主使者。
(2)美公使芮恩施分晤黎元洪、段祺瑞,黎谓段已失去国会信任,督军并不一致拥段,段谓无法与国会合作,政府对日本应取友好态度,但不让与主要权利。
(3)日首相寺内致意段祺瑞,先稳固自己地位,再图参战。
(4)日本参谋次长田中义一到徐州,晤张勋。
5.15(三,二五)国务院再以对德宣战案咨众议院。
5.16(三,二六)
(1)黎元洪商请王士珍组阁,王谢绝。
(2)冯国璋通电,指摘滋扰国会事件。
(3)孙中山电北京民友会、政学会、丙辰俱乐部及国会议员,反对对德宣战。
(4)黑龙江增设龙门、绥楞、通北、泰来、漠河五县。
(5)俄国临时政府改组,克伦斯基任总理。
5.17(三,二七)
(1)督军团代表李厚基、张怀芝谒黎元洪,请解散国会。
(2)日本参谋次长田中义一到南京,晤冯国璋(次日到上海)。
5.18(三,二八)
(1)国务院三次以对德宣战案咨众议院,请速决。
(2)范源廉自天津回北京,徐世昌不允入都(黎元洪迎徐往京调停)。
5.19(三,二九)
(1)众议院以内阁阁员多辞职,且催议咨文乃用国务院名义,非总统提出,法律不合,议决缓议对德宣战案,须先改组内阁。
(2)吉林督军孟恩远、湖北督军王占元、山东督军张怀芝、直隶督军曹锟、福建督军李厚基、河南督军赵倜、山西督军阎锡山、江西督
军李纯、安徽省长倪嗣冲、察哈尔都统田中玉、绥远都统蒋雁行,及奉天督军张作霖(代表杨宇霆)、浙江督军杨善德、陕西督军陈树藩、黑
龙江督军毕桂芳、甘肃督军张广建、新疆督军杨增新、江苏督军冯国璋、贵州督军刘显世、云南督军唐继尧、湖南督军谭延闿之代表请国务院转呈总统,解散国会,改制宪法。
(3)总统府国务院同派专员往天津劝徐世昌入京(徐仍不允)。
(4)昨日英文京报刊载段祺瑞与日本接洽一万万元借款(二千万由日人代行整理兵工厂,八千万请日本军官练兵),指日本参谋次长田
中义一来华,与此事有关云,本日该报主笔陈友仁被捕。
5.20(三,三0)
(1)张勋通电,响应督军团改组国会主张。
(2)段祺瑞对各督军解散国会呈文,决定不退亦不批。
(3)黎元洪与国会各政团领袖汤化龙、谷锺秀、吴景濂、王正廷等商讨督军团呈文。
5.21(四,一)
(1)黎元洪告孟恩远,请解散国会于法无据,惟有请段祺瑞辞职一途。
(2)督军团与段祺瑞会议,当晚即出京赴天津转往徐州(应张勋邀)。
(3)前清陕甘总督升允自南京到上海,晤郑孝胥等,商宣统复辟事。
第10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