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九,一二)(1)广州政府发还商团步枪四千枝。
(2)孙大元帅以商团谋叛,严电胡汉民、杨希闵、许崇智、刘震寰、蒋中正、李福林、古应芬、李朗如当机立断。
(3)革命委员会成立,孙中山为会长。
(4)广州警卫军讲武堂、农民自卫军、工团军、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团体游行,与商团冲突,被商团枪杀多人(传说约二十余人)。
(5)上海各团体举行国庆纪念会,国民党共产党两派发生冲突,上海大学学生黄生伤死。
(6)国家主义派曾琦、李璜、左舜生、陈启天、余家菊等之「醒狮周报」在上海出版。
(7)天津日本总领事吉田茂晤吴佩孚,要求保全日本在东北权益。
10.11(九,一三)(1)孙大元帅派许崇智、廖仲恺、汪兆铭、蒋中正、陈友仁、谭平山为革命委员会委员,令弭平商团事变,设法收回关余(以鲍罗廷之反对,胡汉民未获参加)。
(2)孙大元帅命蒋中正将新到武器速运韶关,用以训练一支决死之革命军。
(3)黄埔军官学校举行欢迎俄舰员兵大会。
(4)吴佩孚自北京赴山海关督战,冯玉祥到热河滦平。
(5)曹锟派阎锡山为山西后方筹备总司令。
(6)俄使加拉罕请中国派兵保护俄使馆(外交团以与辛丑条约冲突,极重视)。
(7)外交部二次照会加拉罕,不承认奉俄协定。
10.12(九,一四)(1)东京对支国民大会电贺张作霖在山海关获胜,并激励孙中山、卢永祥。
(2)冯玉祥派贾德耀自滦平赴天津与段祺瑞、张绍曾密洽,请段再出。
(3)山海关奉军占沙河寨。
(4)直军援军总司令张福来自河南到北京。
(5)何丰林反攻松江,为孙传芳军所败。
(6)齐燮元军占嘉定。
(7)何应钦任黄埔军官学校教导团第一团长。
10.13(九,一五)(1)卢永祥因军事失利,陈乐山、杨化昭不肯再战,宣布下野,何丰林、臧致平自上海赴日本。
(2)吴佩孚反攻九门口沙河寨。
(3)冯玉祥与张作霖妥协成立。
(4)宁台镇守使王桂林第一师旅长郝国玺拘捕伍文渊,推吕公望为浙江自治军总司令,宁波再度独立。
(5)孙大元帅改讨贼靖国军为建国军,任宋鹤庚、朱培德、卢师谛为建国北伐军中央及左右翼总指挥,樊锺秀为先遣总指挥,又任蒋中正为粤军训练部长。
(6)孙大元帅任唐继尧为副元帅兼滇川黔建国联军总司令,熊克武为建国川军总司令。
(7)孙大元帅电李烈钧仍留日本,发起亚洲大同盟宣传。
(8)日本通告直奉当局,对战事守中立,惟须尊重满蒙日本权利,保护侨民及资产。
(9)陇海车在归德被劫。
10.14(九,一六)(1)孙大元帅令吴铁城任广州公安局长(原任李朗如免职),率警卫军镇压市区,杨希闵为戒严总司令,省长胡汉民下令解散商团。
(2)广州革命委员会会长由胡汉民代理,廖仲恺为秘书,蒋中正为军事委员长,又委廖仲恺为军事委员长所属各部(黄埔学校、航空队、甲车队、工团军、农民自卫军、兵工厂卫队、吴铁城所部警卫军等)之政治委员,汪兆铭为广东全省政治委员(廖仲恺、周恩来、谭平山副之),并决定今晚十时以武力解决商团,蒋中正任指挥,吴铁城(直接由革命委员会管辖)、李济琛、张民达、李福林、范石生等部均参与攻击。
(3)援苏鄂军旅长张允明占领上海龙华,据护军使署及兵工厂。
(4)直奉军在山海关激战,奉军左翼第三军郭松龄占石门寨,双方伤亡均大。
(5)直军谭庆林夺回热河赤峰。
10.15(九,一七)(1)广州警卫军、粤、闽、滇军及黄埔军校学生击溃商团,西关大火,毁数百家,损失数百万元,死伤数千人。
(2)徐树铮自为总司令,收集陈乐山、杨化昭部,谋再战(当日徐被租界工部局拘捕,未能成事)。
(3)吴佩孚之援军在秦皇岛上岸。
(4)宁波自治军推吕公望为总司令。
(5)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十届年会在开封开幕(10.28闭幕)。
10.16(九,一八)(1)吴佩孚、温树德率海军攻葫芦岛,为奉军飞机所败。
(2)法轮船将所运飞机、机关枪在大连交卸。
(3)孙传芳到上海,收束卢永祥军,委苏军师长白宝山为上海防守司令。
(4)广州商团副团长陈恭受、李颂船缴械乞和。
(5)广州商会通电为商团事件攻击广州政府。
第6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