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证治汇补>第23章

第23章

x调气x
气血者。同出而异名也。故血随气行。气行则行。气止则止。气温则滑。气寒则凝。凡凉血必先清气。气凉则
血自归经。(入门)活血必先顺气。气降而血自下行。温血必先温气。气暖而血自运动。养血必先养气。气旺
而血自滋生。(汇补)
x血虚补气x
阳生则阴长。血脱则益气。(仲景)凡上下血溢。大出不止者。宜甘补之品。急补元气。(三锡)盖血病每以胃药
收功。胃气一复。其血自止。(入门)昧者不知调理脾胃之法。概用滋阴。致食少泻多。皆地黄纯阴泥膈之故
也。(三锡)
x血气所本x
脾为后天之本。三阴之首也。脾气健则元气旺而阴自固。肾为先天之本。三阴之蒂也。肾水足则龙火潜
而阴亦宁。故血症有脾虚者。当补脾以统其血。有肾虚者。当壮水以制其阳。有肾中阳虚者。当益火以引
其归。能于三法而寻绎之。其调摄血门一道。思过半矣。(汇补)
x血家禁戒x
亡血家不可发汗。汗之则筋脉失养。变为筋惕肉。甚者必发。(仲景)宜养荣以救之。(汇补)
x血症用药x
常法。以四物汤为主。血瘀。加桃仁、红花、苏木、丹皮。血滞。加玄胡索、香附、蒲黄、牛膝。血溢。加藕节、
柏叶、小蓟汁、童便、茅花、京墨汁。血崩。加续断、荆芥穗、阿胶、艾叶。便血。加地榆、槐角、阿胶。血痛在肢节。
加乳香、没药。在心腹。加蒲黄、五灵脂。血虚。加枸杞、苁蓉。血燥。加乳酪、蜂蜜。血热。加天冬、生地。血寒。
加干姜、肉桂。活血。加韭汁、牛膝。养血。加丹参、秦艽。其间审择采用以为佐使。存乎其人。至于君主之方。当遵
虚实大法。实热者。犀角地黄汤。虚热者。四生丸、生地黄散。虚寒者。建中汤、理中汤。细而分之。血症肝虚者。逍
遥散。肺虚者。麦冬饮子。肾虚者。地黄汤。心虚者。归脾汤。脾虚者。异功散。若再进而五脏兼病者。又当推而互之。
肾虚而肺家有火者。地黄汤。加麦冬、山栀、贝母、沙参。肾虚而肺气衰耗者。地黄汤加麦冬、五味。肺脉虚甚者。再
加人参。肾虚而下焦寒冷者。地黄汤加肉桂、五味。脾虚而元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脾虚而荣卫两弱者。人参养
荣汤。脾肾两虚。上焦有热者。清宁膏。脾肾两虚。下焦阴寒者。八味丸。脾肾两虚。中下二焦俱寒者。理中汤
加肉桂、补骨脂。夫血症而用炮姜、肉桂、附子、理中、建中、八味者。因外有假热。内有真寒。孤阳浮露。血不能
藏。故用温剂以吸血归元。乃变病变法也。(汇补)
x血症选方x
四物汤统治血症。(方见中风)
丹溪方治一切火载血而上升之症。
四物汤加山栀、童便、姜汁。或用韭汁、童便。相和服之。
犀角地黄汤(活人)治上焦实热血溢之症。
犀角白芍药(各一钱)生地黄(四钱)丹皮(一钱半)
水煎服。一方。有黄芩、黄连、大黄。无芍药、丹皮。
四生丸治火症上焦吐衄。
生荷叶生柏叶生艾叶生地黄(各等分)
捣为丸。鸡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
生地黄饮子治虚热血症。
生地熟地黄芩地骨皮天门冬白芍药甘草银柴胡麦门冬黄(各等分)
水煎。
理中汤治血症久不止。属中焦脾胃虚寒不能统血者。(方见中寒)
建中汤(仲景)治脾虚肝旺。中气衰馁而失血。症属虚寒者。
肉桂甘草(炙各一钱半)芍药(三钱)大枣(二枚)胶饴(半合)生姜(一钱半)
水煎服。加当归、白术人参。以治血家虚寒症。
逍遥散治肝虚内热血症。(方见火症)
麦冬饮子治肺虚内热血症。
麦冬黄当归生地人参五味子阿胶挟痰。加贝母。
水煎服。
地黄汤治肾家阴虚血症。
归脾汤治劳心过度血症。(二方俱见中风)
异功散治脾虚血症。食少泻多者。
人参白术茯苓(各一钱半)甘草陈皮(各七分)姜(三片)枣(二枚)
即六君子汤减去半夏。以血家忌用半夏也。
生脉散能养脾保肺。随所见症。或与地黄汤同用。或与异功散合用。(方见暑症)
补中益气汤治失血久而元气下陷者。
人参养荣汤治血症心肝脾三经荣卫两虚者。(二方俱见中风)
清宁膏治血家脾肺肾三经俱虚。不可寒凉又不可温燥者。
葳蕤橘红百合贝母甘草桔梗龙眼薏苡仁麦门冬石斛生地白术
河水煎膏。空心。滚汤化下五匙。此方亦可作煎剂服。如病患胸膈不宽。食少作胀者。减去生地。如咳
痰不清。嗽甚见血者。减去白术。
八味丸治血病上热下寒。两足清冷。尺脉微细者。(方见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