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楹联丛话全编>第25章
近吾乡郑云麓观察开禧有《知足斋集禊序楹贴》一帙,刻于粤东,董琴南为之序,亦集帖中字。所称“既极自然,又有生趣”者,信不虚也。兹择其尤佳者录之云:“生当稽古右文日;老作观山乐水人。”“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时契幽怀同静气;因观流水悟文情。”“有时自向竹间坐;无事一至兰若游。”“为人不外修齐事;所乐自在山水间。”“随时静录古今事;尽日放怀天地间。”“修己可知有乐地;作文自合舍陈言。”“作文每期于古合;寄怀时或与天游。”“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世情岂尽能相合;贤者所为固自殊。”“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信之为言有诸己;文亦不外生于倩。”“尽日山游得风趣;一生浪迹契天随。”“老可情怀常作竹;少文乐事在游山。”“述古期同彭不作;临风若遇惠之和。”“昔时尝品惠山水;异日期为少室游。”“自古在昔有述作;当今之世咸清贤。”
怀仁《圣教序》本,集右军遗字而成。近复有集序中字作楹帖者,古雅可喜。五言云:“鹿门多大隐;花洞有长春。”“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波绿生春早;云归注雨迟。”“有雨云生石;无风叶满山。”七言云:“黄昏花影二分月;细雨春林一半烟。”“明月不离光宅寺;清风常渡出山钟。”“清华词作云霞彩;典重文成金石声。”“胜地花开香雪海;妙林经说大罗天。”“一藏梵声涛在口;满林花影月苞山。”“九万里风斯在下;八千年木自为春。”“天机清旷长生海;心地光明不夜灯。”“承恩湛露三春重;被体香罗九夏轻。”“机云才学有天趣;王谢风流本性成。”“法雨慈云窥色相;清池明月露禅心。”“万里波涛归海国;一山花木作香城。”“座揽清辉万川月;胸涵和气四时春。”“人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松涛在耳声弥静;山月照人清不寒。”“紫薇华省承纶诰;金粟香风舞彩衣。”“书成花露朝分洁;悟对松风夜共幽。”“珠林墨妙三唐字;金匮文高二汉风。”“谢傅心情托山水;子瞻风骨是神仙。”“灯火夜深书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
欧阳率更书《醴泉铭》,字最方整,临作楹帖尤宜。有集字成联者,七言云:“月沼观心清若镜;云房养气润于珠。”“德取延和谦则吉;功资养性寿而安。”“西清恩挹三霄露;东观文成五色云。”“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岩前炼石云为质;槛外流泉月有声。”“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澄觉宝生光。”“功深书味常流露;学盛谦光更吉祥。”八言云:“气淑年和,群生咸遂;冰凝镜澈,百姓为心。”“良玉润珠,精神流照;吉金乐石,左右交辉。”“甘露卿云,于斯为瑞;珠辉玉照,盖代之华。”“琼质金相,当时之宝;颂经风纬,冠世而华。”
近张澥山方伯岳崧集字书联见赠云:“凤质龙文,光华相映;景风淑气,仁寿同登。”
“室临春水幽怀朗;坐对贤人躁气无。”此姚姬传先生鼐集《禊帖》字联,以赠罗子信太史者。
杂缀谐语附
朱竹垞先生在京师,除夕署门联云:“且将酩酊酬佳节;未有涓涘答圣朝。”脱尽名士习气,而未尝不传诵于时,所谓言以人重也。又罢官后,集句为门联云:“圣朝无弃物;余事作诗人。”其实“诗人”二字尚不足以尽先生耳。
彭文勤公自书京邸春联云:“门心皆水;物我同春。”日下士大夫颇以出语为话柄:“不过以‘门心’二字强揑耳。”然古人此等句法甚多,唐贾岛《题长江厅》诗有“言心俱好静”之句,意境正与相似,则用之楹帖,有何不可?况对句甚浑成乎。后汪锐斋仪曹德钺仿其意云:“臣心如水;王道犹龙。”则青出于蓝,而不能青于蓝矣。
京师宦宅所制春联,每喜以本岁干支分冠于首。如“乙未”云:“乙近杏花袍曳紫;未匀柳色绶拖黄。”“丁酉”云:“丁岁观光惭国士;酉山探秘识奇书。”皆有凑泊痕迹,莫如“戊寅”岁一联云“吉日维戊;太岁在寅”为自然也。
《画舫录》云:“岳大将军钟琪以名将兼通文墨,尝访旧好蜀僧大喦于扬州乐善庵,即席赠以联句,云:‘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庵即译经台旧址也。”或以此联为李笠翁所撰。
英煦斋师曰:“余未谙习内典。临摹古人所写佛经,偶有会心,如‘比丘尼’,岂非尊我孔子乎?居马兰峪工次,时工人于旧寺中添建三教圣人殿,求作联语,遂书与之云:‘西域谈经,心仰尼山思窃比;东周问礼,语传柱史戒深藏。’”
吾乡林樾亭先生乔荫湛深经史之学,复工骈俪之文,有寿其姊夫李志汉封翁一联云:“宝树蔚彤云,知诸出有阳元,望他日成吾宅相;华堂盈紫气,溯原初于聃耳,喜长生本自家传。”封翁为李研云鸿瑞之父,兰卿都转之祖,宅相信不虚矣。
王梦楼先生赠蒋心余联云:“前辈典型,秀才风味;华嵩品格,河海文章。”汪剑潭端光亦有赠联云:“沽酒近交乡父老;解衣平揖汉公卿。”
阮梅叔亨为芸台先生介弟,文采风流,不愧难弟之目。曾撰《瀛舟笔谈》十二卷,皆杂纪先生抚浙时事也。洪稚存先生亮吉于嘉庆戊辰八月十三日游曲江亭,始与定交,用篆书楹帖赠之云:“第五之名齐票骑;十三此夜订心交。”梅叔甚喜,即附记于《瀛舟笔谈》中。
张南山《松轩随笔》云:“高要莫善斋广文元伯以学行闻于时,冯鱼山先生敏昌赠以楹帖云:‘奉母孝经看在手;教儿文选读从头。’”
吴兴包果峰敬堂有着作才,阮芸台先生最赏异之,尝赠联云:“吴兴山水,古来清远;包咸论语,今尚流传。”
李松云先生少年科第,后颇偃蹇。年六十时,犹官成都知府。自寿联云:“三馆六曹十七科,竞称前辈;一官万里二千石,遂老斯人。”
《秋雨庵随笔》云:“‘子建之才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以斗论才,奇矣。有曹姓人为彭泽令,其友人赠一联云:‘二分山色三分水;五斗功名八斗才。’运典恰切。”
兰州府城西火祖庙,元宵灯火最盛。余曾于公余往观,记得吴信辰一联云:“钻燧木先春,食德饮和,且自披星朝赤帝;观灯天不夜,衢歌巷舞,何妨捧日待黄人。”
王孚远方伯述:“为滇臬时,每赴城外监视行刑,必就其地关庙行香。此庙僻在郊垧,且非有行刑事,直为人迹所不到。寺僧乞制庙联,因以意撰句云:‘度一切众生于梦幻后;存千秋大义在天壤间。’”可谓不即不离。又言:“浙江桃花岭有关庙,缙云程教谕文淦撰联云:‘当时诸葛大名,荒祠古柏,嗟回首万牛,何如汉寿亭垂,遍开兰若;此地洞天小有,绝壁修篁,肃临风千纛,休比武陵源藐,空说桃花。’”据云此联在浙东颇脍炙于人口。然上联无端压倒诸葛公,已属无谓;下联只敷衍得“桃花”二字,实非佳构也。
西湖诗僧小颠。有《万峰山房稿》。预为涅盘塔院。尝于所居榜一联云;“老屋将倾,只管淹留何日去;新居未卜,不妨小住几时来。”
张南山为余述武后庙联云:“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武后何以有庙,庙亦不知在何地,而联语则亦庄亦谐,精切不易矣。
李笠翁云:“李申玉广文家有声乐,余赠之联云:‘门多桃李,案少簿书,别宦恐无此乐;前列生徒,后盈丝竹,今时复有其人。’又申玉之内子生于元旦,是日称觞,即令家姬试演新剧。余亦有联云:‘元旦即称觞,鹤算龟龄齐让早;岁朝先试乐,莺歌燕语尽翻新。’”
笠翁芥子园门前二柳,门内二桃。桃熟时,人多窃取,因戏书一联于户云:“二柳当门,家计逊陶潜之半;双桃钥户,人谋虑方朔之三。”人以为谑而不虐。又题歌台云:“休萦俗事催霜鬓;且制新歌付雪儿。”又题大门云:“孙楚楼边觞月地;孝侯台畔读书人。”孙楚酒楼为白门古迹,太白觞月于此;周处读书台,则与芥子园适相邻也。
贾胶侯中丞有大园亭,弃而不居,改为乡馆。凡山右名贤之客都门者,皆得寓焉。李笠翁赠之联云:“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贤于古人远矣;漫说少陵开广厦,彼仅空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
柯岸初居台谏几二十年,李笠翁赠联云;“谏垣弥久望弥尊,看此际三公,都是当年等辈;封事愈多功愈懋,卜将来一擢,尽补往日淹留。”
笠翁有除夕赠程蕉鹿文宗一联云:“世间桃李尽出公门,何须腊尽始芳菲,满眼无非春色;天下鱼龙都归学海,不待时来方变化,启口即是雷声。”
尝见刘文清公书楹帖云:“镜里有梅新晋马;釜中无药旧唐鸡。”不知所谓。或云是钱东涧句。
《随园诗话补遗》云:“对联之佳者,或题禅堂云:‘无法向人说;将心替汝安。’佛座云:‘大护法不见僧过;善知识能调物情。’题虎丘画春册店门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此时此际难为情。’题戏台后云:‘做戏何如看戏乐;下场更比上场难。’或见赠云:‘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间乐得做神仙。’”
秦涧泉学士请假南归,卜居于武定桥畔,相传为前明何尚书汝宠故宅。取六一“瞻望玉堂如在天上”之意,名其园曰“瞻园。”园中有东山楼,自为联云:“辛勤有此庐,抽身归矣,喜鸟啼花笑,三径常开,好领取竹簟清风,茅檐暖日;萧闲无个事,闭户恬然,对茶熟香温,一编独抱,最难忘别来旧雨,经过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