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注“稍礼”至“而已”释曰:云“稍礼,非飧饔之礼,留间,王稍所给宾客者”,谓宾未去,留间,王稍稍所给宾者也,故以稍言之。云“浆人所给亦六饮而已”者,浆人不主酒齐,唯主饮,故知此稍礼所给,六饮而已。
共夫人致饮于宾客之礼,清醴医酏糟,而奉之。亦酒正使之。三物有清有糟。夫人不体王,得备之。礼,饮醴用柶者糟也,不用柶者清也。柶,音四。
[疏]“共夫”至“奉之”释曰:夫人,谓三夫人。致饮於宾客之礼,助王养宾,亦致於客馆。“清醴医酏糟”者,清醴之泲者,即《酒正》所云“一曰清”是也。“医酏糟”者,谓医酏不泲者。此二饮与后同。“而奉之”者,亦使浆人、奄士奉之。注“亦酒”至“清也”释曰:云“亦酒正使之”者,亦谓酒正使酒人、浆人、奄士也。故《酒正》云“医酏,使其士奉之”。彼注:“士,酒人、浆人,奄士。”故知亦酒正使之。云“三物有清有糟。夫人不体王,得备之”者,对后体王,屈,故医酏糟而无清醴也。云“礼,饮醴用柶者槽也”者,案《士冠礼》“礼,子用醴有柶”,是用柶者糟也。但柶只为糟设,醴既泲而清,则不假柶,则此经清醴是也,故云“不用柶者清”也。
凡饮共之。谓非食时。
[疏]“凡饮共之”释曰:上共王六饮,食时以共讫,此又云“凡饮共之”,故云“谓非食时”。
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正岁季冬,火星中,大寒,冰方盛之时。《春秋传》曰:“火星中而寒暑退。”凌,冰室也。三之者,为消释度也。故书“正”为“政”。郑司农云:“掌冰政,主藏冰之政也。”杜子春读掌冰为主冰也。政当为正。正谓夏正。三其凌,三倍其冰。
[疏]“凌人”至“其凌”释曰:言“掌冰”者,谓凌人总掌藏冰出冰之事,故云掌冰也。云“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者,正岁谓夏之建寅为正,十有二月谓建丑之月。冰坚腹厚之时,令入山斩冰。三其凌者,凌谓冰室之中三倍纳冰,备消释度故也。注“正岁”至“其冰”释曰:云“正岁季冬”者,周虽以建子为正,行事皆用夏之正岁。若据殷周,则十二月冰未坚。若据夏之十二月,冰则坚厚,故正岁据夏也。云“火星中,大寒,冰方盛之时”者,火星中,谓十二月平旦火星中,於十二月小寒节。大寒中,是冰方盛之时也。引“《春秋传》曰火星中而寒暑退”者,此《左氏》昭公三年,郑游吉如晋,送少姜之葬,张趯见之,云“自今,子其无事矣,譬如火焉,火中而寒暑乃退”。注云:“火星,季冬十二月平旦,正在南,大寒退。季夏六月黄昏,火中,暑退。此其极也,能无退乎?”引此者,证十二月寒退之时冰最盛,故取之。云“故书正为政”者,政是政教字,故先郑从之,云“掌冰政,主藏冰之政”。后郑不从先郑,故引子春读掌冰为主冰,言正谓夏正,於下还从经正岁向下为义。后郑依子春改者,若岁字向下,即是周之十二月冰未厚,故从子春也。又云“三其凌,三倍其冰”者,谓应十石,加至四十石,即是三倍其冰也。
春始治鉴。鉴,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春而始治之,为二月将献羔而启冰。鉴,胡暂反,本或作监,音同。甀,直伪反,与缒音同。盛,音成。为,于伪反。
[疏]“春始治鉴”释曰:春,谓正月。“始治鉴”者,鉴是盛冰之器,春豫治之,为二月将出冰。注“鉴如”至“启冰”释曰:“鉴,如甀”者,汉时名为甀,即今之瓮是也,故云“如甀,大口,以盛冰”。云“春而始治之,为二月将献羔而启冰”者,案《月令?仲春》云:“献羔而开冰,先荐寝庙。”《七月》诗亦云:“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是二月出冰者,公始用之。
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酒醴见温气亦失味。酒浆,酒人、浆人也。
[疏]“凡外”至“如之”释曰:言“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者,谓王后及世子,并飨耆老孤子之等。以下文云祭祀,此经直云膳羞,明非祭祀也。二月之后,皆须鉴以盛冰,故云鉴焉。云“凡酒浆之酒醴”者,酒谓酒人之酒,谓三酒五齐,举酒而言。浆人之醴谓六饮,举醴而言。云“亦如之”者,亦以鉴盛冰。
祭祀,共冰鉴;宾客,共冰。不以鉴往,嫌使停膳羞。
[疏]“祭祀”至“共冰”释曰:此云“祭祀”者,谓天地、社稷及宗庙之等,皆共鉴。云“宾客,共冰”者,谓诸侯来朝,王礼之以飧及饔饩,直共冰以往,无鉴也。注“不以”至“膳羞”释曰:冰若有鉴,则冰不销释,食得停久,故郑云不以鉴往,嫌使停膳羞。
大丧,共夷盘冰。夷之言尸也。实冰于夷盘中,置之尸床之下,所以寒尸。尸之盘曰夷盘,床曰夷床,衾曰夷衾,移尸曰夷于堂,皆依尸而为言也。《汉礼器制度》大盘广八尺,长丈二尺,深三尺,漆赤中。释云:广八尺,长丈二,深三尺:凡度长短曰长,直亮反。度浅深曰深,尸鸩反。度广狭曰广,光旷反。度高下曰高,古到反。相承用此,音或皆依字读,后放此。漆赤中,用朱漆其中。
第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