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八,二)甲、孙传芳军再占龙潭西扰尧化门,革命军第一军败退麒麟门,南京危急。白崇禧到镇江指挥。
乙、何应钦、李宗仁联电辟谣,否认彼此不睦。
丙、宋庆龄、陈友仁到海参崴,即往莫斯科。
8.29(八,三)甲、何应钦督第一军(陈诚师)第七军(夏威、李明瑞、胡宗铎、陶钧师)自南京东进,白崇禧亦指挥第一军刘峙、邓振铨、顾祝同师自镇江西进,孙传芳亲至龙潭指挥。
乙、谭延闿、孙科电汪兆铭、唐生智速进军皖北。
丙、北京军事会议对豫军事决先向阎锡山索回石家庄。
丁、南京国民政府布告裁厘加税暂缓实行。
8.30(八,四)甲、自南京东进之革命军向龙潭孙传芳军(郑俊彦、段承泽、李宝璋、梁鸿恩、崔景桂、马宝珩、刘士林等师五万余人)总攻,肉搏冲锋,剧战竟日,夺占黄龙山,克复龙潭,自镇江西进之革命军同时攻击,海军司令陈绍宽、陈季良亦在江上助战(是役第七军李明瑞师作战最力)。
乙、日使芳泽致北京外交部节略,定九月七、八两日撤退山东日军,惟声明将来必要时,仍于日侨居留地出兵自卫。
丙、上海解现金出口禁。
8.31(八,五)甲、何应钦、白崇禧等督率各军扫荡龙潭附近孙传芳军,猛烈追击,海军复于江上截击,俘虏约二万人,革命军第一第七两军死伤亦八千余人。
乙、杨宇霆宣布日本提案要求为:(一)反对中国建筑与日本利益冲突之铁路,(二)在满洲增设日领事署若干处,(三)海关附税事。
丙、上海英军续撤一部。
丁、中国青年党主席曾琦在上海被捕(不久获释,去日本)。
戊、吴佩孚在四川白帝城仍以讨贼联军总司令名义,委杨森、刘存厚、邓锡侯、田颂尧、李其相为一二三四五路司令。
8.共产党人刘伯承煽动四川泸州第二十二军赖心辉部袁品文等三旅叛变,称四川红军第三路(赖得第二十一军刘湘之助,经月余攻战,收复泸州,赖亦从此失势。按本年二月及七月第二十八军顺庆之江防军黄隐部,驻广汉之陈祖旅均因共党煽动叛变)。
9.1(八,六)甲、湘南许克祥军因唐生智军之攻击,退出永州。
乙、第三十二军钱大钧败贺龙于江西会昌。
丙、何键自以代理安徽省政府主席名义委任各厅代理厅长。
丁、渤海舰队偷袭吴淞。
9.2(八,七)江北浦口扬州之孙传芳军相继撤退。
9.3(八,八)甲、济南日军开始撤退,上海日总领事通知上海交涉员声明必要时仍将出兵自卫。
乙、李济琛以黄绍竑为中央军总指挥(黄旭初代),钱大钧为左翼军总指挥,范石生为右翼军总指挥,堵击叶挺贺龙军入粤,另以陈济棠师防东江。
丙、叶挺败钱大钧之第三十二军,占领会昌。
丁、直鲁军飞机在上海高昌庙投弹。
戊、在上海举行之第八届远东运动大会闭幕。
己、赵尔巽卒,年八十四岁(1844至1927)。
9.4(八,九)甲、谭延闿、孙科到上海,邀胡汉民等回南京。
乙、奉天二万人举行反日示威运动,高呼打倒田中内阁。
9.5(八,一○)甲、汪兆铭自九江到南京,朱培德、何香凝、陈公博、顾孟余、徐谦等同行(是日南京发现反汪标语)。
乙、谭延闿、孙科在上海晤胡汉民、许崇智,决定宁汉沪三方合作。
丙、李济琛发表宣言,主蒋汪合作,暂时保留总司令制,蒋为最适宜之军事领袖,中央委员从速集会,宁汉政府同时废除,另组第三政府(9.13发表)。
丁、渤海舰队连日袭击吴淞,被炮台击退。
9.6(八,一一)甲、唐生智部江右军刘兴率第三十六军入芜湖,陈调元部第三十七军东退。
乙、革命军第四十军贺耀组部渡江占浦口,新编第十军夏斗寅部占和州。
丙、冯玉祥宣布靳云鹗屡抗命令,勾结敌匪等罪状,免其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职(靳与唐生智结合,武汉已任为中央直辖第八方面军),调孙良诚、韩复矩、孙连仲等部夹攻(时盛传方振武、岳维峻、刘镇华等一致反冯)。
丁、济南日军全部撤退。
9.7(八,一二)甲、日使芳泽因东三省有反日运动,向张作霖提出警告。
乙、日本民政党总裁滨口反对田中对华政策。
丙、谭延闿自上海回南京,与汪兆铭会商。
丁、太原军事会议,决定不撤石家庄驻军,并准备对奉军事。
戊、冯玉祥军与靳云鹗军战于许昌。
己、靳云鹗电冯玉祥,谓驻军京汉路线,不即东进,乃奉武汉密令,防冯异图。
庚、第十八军杨杰部占扬州,第十四军熊式辉师占泰州。
辛、宋庆龄、陈友仁抵莫斯科。
第13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