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1(三)>第2章
1.20(一二,一五)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午在广州开会,出席代表一百六十五人(三十一人缺席),总理孙中山主席,秘书长刘芷芬,指定胡汉民、汪兆铭、林森、谢持、李大钊为主席团,下午续开,孙总理讲「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晚讲「主义胜过武力」,指定宣言审查委员九人,林森说明组织国民政府之必要,原案通过。
1.21(一二,一六)(1)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主席林森,指定党务审查委员九人(谭平山、廖仲恺、谢持等),孙中山讲「民生主义之说明」,谭平山报告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经过。
(2)中国共产党发表第三次宣言,主张人民集结于国民革命旗帜之下,打倒直系军阀,扫除帝国主义在华既得权利。
(3)苏俄革命首领列宁卒。
1.22(一二,一七)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指定谢持、谭平山、丁惟汾、孙科、李大钊、廖仲恺、汪兆铭、戴传贤、居正、于右任、张知本、邓泽如、萧佛成、何世桢、茅祖权等十九人为国民党章程审查委员,通过「纪律问题」及「海关问题」。
1.23(一二,一八)(1)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由主席指定戴传贤、胡汉民、冯自由、李大钊、叶楚伧等九人为宣传问题审查委员,通过大会宣言(首述中国现状,次及国民党之主义及政纲。鲍罗廷力主没收大地主土地,宣布中国国民革命与苏俄或其他被压迫民族为一联合阵线,共同反抗帝国主义,为孙中山所拒绝)。
(2)福建督理孙传芳,拒签闽浙和平公约。
1.24(一二,一九)(1)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上海代表何世桢提议禁止党员加入他党。
(2)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电贺英国工党内阁。
(3)孙中山电覆苏俄代表加拉罕贺电,申明完成辛亥革命事业。
(4)孙中山派蒋中正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王柏龄、邓演达、沈应时、俞飞鹏等为委员。
1.25(一二,二0)(1)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电莫斯科吊唁列宁之丧。
(2)苏俄顾问N.Tereshatov,A.I.Cherepanov到粤。
(3)四川杨森会同田颂尧部大破熊克武军,占领潼川(熊部赖心辉不肯力战)。
1.26(一二,二一)(1)北京学生会等团体开会追悼列宁。
(2)北京外交部照会公使团,催覆1922.10.26收回上海会审公廨照会(一作1.20)。
1.27(一二,二二)(1)孙中山在广州高等师范开始讲演「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至3.2共讲六次)。
(2)戴传贤函四川熊克武、石青阳、吕超、吴玉章等,说明国民党改造之意义。
1.28(一二,二三)(1)孙中山电英国工党内阁首相麦克唐纳,望对中国勿仍视为鸦片战争时代及拳匪时代之战败国家。
(2)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通过国民党章程,代表冯自由、方瑞麟提议于党章中规定「本党党员不得加入他党」(即国民党员同时不得为共产党员),李大钊即说明本人加入国民党,乃以个人的第三国际共产党员资格加入国民革命事业,服从国民党主义,遵守本党章程,绝非欲将国民党化为共产党,叶楚伧、汪兆铭、廖仲恺等均反对上项提议,结果被否决,惟申明党的纪律。
(3)广九路工人因滇军殴毙工人罢工。
(4)新任北京内阁总理孙宝琦到洛阳,与吴佩孚商南北统一计划(1900年吴曾入开平武备学堂,时孙任总办)。
1.29(一二,二四)(1)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通过总理孙中山提出之(一)设法感化并收容游民土匪,(二)努力于军队中宣传殊遇革命兵士二案,又议决设立海外同志招待所。
(2)加拉罕电谢国民党吊唁列宁之丧。
(3)苏俄代表伊凤阁到洛阳,晤吴佩孚。
(4)孙中山任廖仲恺为大本营秘书长,未到前由谭延闿兼代。
1.30(一二,二五)(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国民党政纲,推选中央执行委员二十四人,为胡汉民、汪兆铭、张静江、廖仲恺、李烈钧、居正、戴传贤、林森、柏文蔚、丁惟汾、石瑛、邹鲁、谭延闿、覃振、谭平山、石青阳、熊克武、李大钊、恩克巴图、王法勤、于右任、杨希闵、叶楚伧、于树德。候补十七人,为邵元冲、邓家彦、沈定一、林祖涵、茅祖权、李宗黄、白云梯、张知本、彭素民、毛泽东、傅汝霖、于方舟、张苇村、瞿秋白、张秋白、韩麟符、张国焘。中央监察委员五人,为邓泽如、吴敬恒、李石曾、张继、谢持。候补五人为蔡元培、许崇智、刘震寰、樊锺秀、杨庶堪。下午闭会即发表宣言,说明三民主义含意(谭平山、李大钊、于树德、沈定一、林祖涵、毛泽东、于方舟、瞿秋白、韩麟符、张国焘为共产党员)。
(2)曹锟以陆荣廷督理广西军务善后事宜,以林俊廷为钦廉边防督办。
1.31(一二,二六)(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宣言。
(2)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一次全体会议(一中全会)在广州开幕:一、推廖仲恺、戴传贤、谭平山为常务委员。二、中央党部设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工人部、农民部、青年部、妇女部、军人部、调查部、海外部。三、在北京(李大钊、石瑛、于树德、王法勤、丁惟汾、于方舟、韩麟符、张国焘等)、上海(胡汉民、汪兆铭、叶楚伧、于右任、张人杰、沈定一、瞿秋白等)、汉口(覃振、张知本,不久由林祖涵负责)、哈尔滨(居正、张秋白)、四川(熊克武、石青阳)设执行部。
(3)四川刘湘、杨森、袁祖铭等占领成都(熊克武东南走内江)。
(4)曹锟以张景惠督办全国铁道事宜(联络奉系)。
(5)英国决定承认苏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