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医学正传>第175章

第175章

咯血,用姜汁、童便、青黛入血药中用,如四物汤、地黄膏、牛膝膏之类(有咯血痰带血丝出者同治,但宜加痰药)。
舌上无故出血如线,用槐花炒为末掺之。一方,用蒲黄炒焦为末敷之,极妙。
大便下血,有热有虚,热用四物汤加炒山栀子、升麻、秦艽、阿胶,虚用四物汤加干姜(炮)、升麻。
便血,用白芷、五倍子为丸服效。
便血,有风邪下陷者,盖风伤肝,肝生血故也,宜升提之,四物汤加防风、荆芥、升麻、柴胡、秦艽、槐花、条芩、地榆、枳壳,煎服。
有湿伤血者,宜行湿清热,苍术、白术、黄连、黄柏、当归,川芎、芍药、地榆、槐花,水煎服之。
因积热下血,用苍术、陈皮各一两半,连翘五钱,黄连、黄芩、黄柏各七钱半,炒为末,生地黄膏丸服。
肠风下血,独在胃与大肠出,用黄芩、秦艽、槐角、青黛、升麻。
一方用大黄、煨桃仁(去尖另研)各三钱,当归、槟榔、皂角仁、黄柏、荆芥穗、枳壳各五钱,皮(炙黄)、黄连(炒)、秦艽、槐角子各一两。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如鲜血下甚者,棕榈灰、莲房灰各五钱。
凡经血逆行,或血腥,或吐血、唾血,用韭汁服,自清。
(以上丹溪方法凡二十七条)
人参饮子(东垣)治衄血。
麦门冬当归身白芍药甘草(各一钱)人参黄(各一钱五分)五味子(九枚)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痰涎杂血出于脾,葛根、黄、芍药、黄连、川归、沉香末、甘草,水煎服。(丹溪)
三黄补血汤(东垣)治吐血。
黄川归柴胡(各一钱)熟地黄川芎(各一钱五分)芍药生地黄(各二钱)牡丹皮升麻(各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
一方治痰嗽吐血。
红花杏仁(去皮尖,另研)紫菀茸鹿茸(酥炙)枇杷叶(拭去毛,姜汁涂炙黄)木通(各一两)大黄(五钱)
上为细末,蜜丸龙眼大,噙化。
黄散(东垣)治咳血成劳。
黄麦门冬熟地黄桔梗白芍药(各一钱)甘草(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一方治痰带血咳出。
白术(一钱五分)川归芍药牡丹皮(各一钱)桃仁(五分,研)栀子(七分半,炒黑色)生甘草(三分)麦门冬(五分)
上细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鸡苏散(济生)治劳伤肺经,咳嗽有血。
鸡苏(即薄荷)黄(各五分)生地黄阿胶珠贝母白茅根(各一钱)桔梗麦门冬蒲黄(炒黑色)甘草(各五分)细切,水煎服。
薏苡仁散(东垣)治肺损嗽血。
薏苡仁(不拘多少)
上一味,研细末,以猪肺一个煮熟,蘸药食之。
又方(丹溪)用猪心一个,竹刀开,入沉香末一钱重,大半夏七个,入在心中,纸包数重,外以童子小便沃湿,火煨熟,取去半夏吃之,嗽血、吐血皆效。
一方(丹溪)治溺血,山栀子饮。
栀子(不拘多少,炒黑色)
上为细末,水煎,连渣服。
一方(丹溪)用小蓟根、琥珀二味为末,水煎服之。盖二物能治下焦热结血淋。
又方(丹溪)治溺血神效。
生地黄(四钱二分)小蓟根滑石通草(炒)蒲黄(炒)淡竹叶藕节当归(酒浸)山栀子(炒黑色)
甘草(炙,各七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治溺血因血虚者,用四物汤加牛膝膏服。(丹溪)
一方治溺血。用五苓散合四物汤煎服效。(丹溪)
凡用血药,不可单行单止,又不可纯用寒凉药,必加辛温升药,如加凉药用酒煮、酒炒之类,乃寒因热用之法也。
(丹溪)
(局方)一方治小儿尿血。用甘草、升麻煎汤,调益元散。
犀角地黄汤(局方)治衄血及吐红。
犀角(镑)赤芍药牡丹皮生地黄(各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煎,食后服。
四生丸(局方)治吐血、衄血,阳乘于阴,血热妄行。
生荷叶生艾叶生地黄生侧柏叶上各等分细研,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或盐汤化下。
圣饼子(丹溪)治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