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医学正传>第170章

第170章

四圣散
紫草木通(各一钱)甘草枳壳(麸炒黄色,各半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煎七分,温服不拘时。
桦皮饮子
桦木皮(二两)
上用水一升,煮取半升,时时细饮。
凡痘疮出不快者有五证,临病审儿调之。
一证,天时严寒,为寒所折,不能起发,宜散寒温表,冬三月寒甚,红斑初见,宜五积散、正气散,参苏饮、杨氏调解散、陈氏木香散。
五积散
白芷川芎(各三分)桔梗(去芦,一分半)芍药茯苓甘草(炙)川归肉桂(去粗皮)半夏(各二分)陈皮(去白)枳壳(去穣,麸炒)麻黄(去根节,各五分)苍术(米泔浸,一钱)干姜(炮,四分)浓朴(姜制,四分)
上除肉桂、枳壳二味别为粗末外,余十三味细切,慢火炒令转色,摊冷,次入二味末令均,作一服,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
正气散
甘草(炙,三分半)陈皮藿香(去梗)白术(各五分)浓朴(姜制)半夏(姜制,各一钱半)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调解散
青皮陈皮枳壳(麸炒)桔梗(去芦炒)人参半夏(泡七次)川芎木通干葛(各四分)甘草紫苏(各二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一方加紫草、糯米。
一证,炎暑隆盛,烦渴昏迷,疮出不快,宜辰砂五苓散,煎生地黄、麦门冬调服。身热甚者,小柴胡加生地黄。烦渴而便实者,白虎加人参汤。轻者人参竹叶汤加生地黄,煎服。
辰砂五苓散(五苓散加辰砂细研为末是也。)
小柴胡汤人参白虎汤人参竹叶汤(方俱见伤寒门。)
一证,服凉药损伤脾胃,或胃虚吐利,当温中益气,宜理中汤。吐利甚者,加附子,或陈氏异功散、木香豆蔻丸。
肉豆蔻丸
木香砂仁白龙骨诃子肉(各五钱)赤石脂枯白矾(各七钱半)肉豆蔻(五钱,湿面裹,煨熟)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煎异功散送下。
一证,或成血,一半尚是红点,此毒气发越不透,必不能食,大便如常者,宜半温里半助养之剂,用四圣散加减,及紫草木香汤、丝瓜汤、阮氏万全散、汤氏安斑汤。
四圣散紫草木香汤(即紫草汤,方并见前。)
丝瓜汤
苦丝瓜(不拘几个,连皮子烧存性,为末)
上每服一抄,时时用米汤调服。
此物发痘疮最妙,或以紫草、甘草煎汤调服尤佳。
万全散(阮氏)治痘疮出不红润。
防风人参蝉蜕(各等分)
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入薄荷三叶,煎六分,温服。热而实者,加升麻。
安斑汤(汤氏)
紫草木通(各五分)蝉蜕防风(各三分)甘草(二分)
上细切,水一钟,煎五分,温服。
一证,外实之人,皮膏浓,肉腠密,毒气难以发泄,因出不快,宜消毒饮、透肌散。如大便秘实,于消毒饮内加大黄、栀子仁,煎服。疮出太稠,宜犀角地黄汤、张氏解毒防风汤。血气不足,宜十奇散,咽嗌不利,宜如圣汤加薄荷、枳壳。口中气热,咽痛,口舌生疮,宜甘露饮子。惊风搐搦,宜抱龙丸。烦渴,宜独参汤、黄六一汤。
透肌散
紫草茸绿升麻粉甘草(各一钱)
上细切,水煎服,或与消毒饮同煎服,尤妙。
如圣汤
桔梗(二钱)甘草(一钱)
一方加牛蒡子、麦门冬(各一钱)
上细切,水煎,时时服之。
抱龙丸(见惊风门)
辨外证逆顺(十三)
身体温暖者顺,寒凉者逆。能食大便实者顺,不能食大便利者逆。
辨外证轻重(十四)
轻者:作三次出,大小不一,头面稀少,耳中无,根窠红活,肥满光泽。
重者:一齐并出,如蚕种布,灰白色泻利而渴,身温腹胀,头温足冷。
辨痘疮初末形证(十五)
微者,其邪在腑,发为细疹,状如蚊喙所螫,点点赤色,俗名麸疮。甚者,其邪在脏,为痘疮。状如豌豆,根赤头白,穴出脓水,俗名疮。二、三日始见,微微欲出,如粟如黍,或如绿豆,或如水珠,光泽明净者佳。四日,大小不等,根窠红,光泽者轻,如稠密陷顶并泻者重。六日、七日,疮形肥红光泽者轻,如身热气喘、口干腹胀、足指冷者,重。八日、九日,长足红满,疮蜡色者轻,如寒战闷乱、腹胀烦渴、气急切牙者,重之至也。十日、十一日,疮当结靥痂欲落之时,将愈。十二、十三日,当靥而不靥者为逆,身稍热,利之以防其余毒,身不壮热,或腹胀,或泻渴,用十二味异功散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