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文献通考(五)>第21章
、身放之。力则以其州郡、县白直充。後周制禄秩:下士一百二十五石,中士以上至於上大夫各倍之。上大夫是为四千石。卿二分,孤三分,公四分,各益其一,公因盈数为万石。其九秩一百二十石。八秩至於七秩,每二秩六分而下,各去其一,二秩、一秩俱为四十石。凡颁禄,视年之上下。亩至四釜为上年,上年颁其正。三釜为中年,中年颁其半。二釜为下年,下年颁其一。无年为凶荒,不颁禄。隋京官正一品禄九百石,下每以百石为差,至正四品是为三百石;从四品二百五十石,其下每以五十石为差,至正六品,是为一百石;从六品九十石,以下每以十石为差,至从八品,是为五十石。食封及官不判事者,并九品皆不给禄。其给皆以春、秋二季。刺史、太守、县令则计户而给禄,各以户数为九等之差。大州六百二十石,其下每以四十石为差,至於下下则三百石。大郡二百四十石,其下每以三十石为差,至於下下则一百石。大县百四十石,其下每以十石为差,於下下则六十石。其禄唯及刺史二佐及郡守、县令(本志)。文帝时,尝以百僚供费不足,台、省、府、寺咸置廨钱,收息取给。工部尚书苏孝慈以为官人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从之。公卿以下,及给职田各有差(本志)。义宁二年,唐王为相国,罢外官给禄,每十斛给地二十亩。唐武德中,外官无禄。贞观二年制,有上考者乃给禄。後遂定给禄俸之制(以民地租充之):
京官正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正二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正三品(四百石),从三品(三百六十石),正四品(三百石),从四品(二百六十石),正五品(二百石),从五品(一百六十石),正六品(一百石),从六品(九十石),正七品(八十石),从七品(七十石),正八品(六十七石),从八品(六十二石),正九品(五十七石),从九品(五十二石),诸给禄者,三师、三公及太子三师、三少,若在京国诸司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并左右千牛备身左右、太子千牛,并依官给。其春夏二季春给,秋冬二季秋给(凡京文武官,每岁给禄总一十五万一千五百三十三石二斗。自至德之後不给)。
其在外文武官九品以上,准官皆降京官一等给。其文武官在京长上者则不降(诸给禄应降等者,正、从一品各以五十石为一等,二品、三品皆以三十石为一等,四品、五品皆以二十石为一等,六品、七品皆以五石为一等,八品、九品皆以二石五斗为一等)。其俸钱之制,京司诸官初置公廨,令行署及蕃官兴易,以充其俸。贞观十二年,罢公廨,置胥士七千人,取诸州上户为之,准防ト例而收其课,三岁一更,计员少多而分给焉。贞观十五年,以府库尚虚,敕在京诸司依旧置公廨,给钱充本,置令史、府史、胥士等,令回易纳利,以充官人俸。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言其不便,太宗纳之,停诸司捉钱,依旧本府给月俸。二十一年,复依故制,置公廨,给钱为之本,置令史、府史、胥士等职,贾易收息,以充官俸。
永徽元年,悉废胥士等,更以诸州租庸脚直充之。其後,又令薄赋,百姓一年税钱,依旧令高户及典正等掌之,每月收息,以充官俸。其後,又以税钱为之,而罢其息利。凡京文武正官,每岁供给俸食等钱(并防ト、庶仆及杂钱等),总一十五万三千七百二十贯(员外官不在此数)。外官则以公廨田收及息钱等,常食公用之外,分充月料。先以长官定数,其州县少尹、长史、司马及丞,各减长官之半。尹、大都督府长史、副都督、别驾及判司准二佐,以职田数为加减。其参军及博士减判司,主簿、县尉减县丞各三分之一(谓内外员外官、同正员者禄料赐会食料,一事以上,并同正员。其不同正员者,禄赐食料亦同正员,馀各给半。
职田并不给。自乾元之後,以常赋不给,内外官俸禄各减其半)。内供奉及里行不带本官者禄俸食料、防ト、庶仆,一事以上,并同正官。带官者,听从多处给。
若带外官者,依京官给(食料赐会与京官同)。诸检校及判、试、知等官不带内外官者,料度一事以上,准员外官同正员例给。若检校及判、试、知处正官见阙者,兼给杂用。其职田不应入正官者,亦给(其侍御史、殿中及监察御史知、试,并同内供奉里行例)。仪凤二年制,内外官俸食、防ト、邑士、白直等,宜令王公以下,率口出钱,以充给焉。调露元年九月,职事五品以上准旧给仗身。武太后光宅元年九月,以京官八品、九品俸料簿,诸八品每年给庶仆三人,九品二人。
又有亲事、帐内(六品、七品子为亲事,八品、九品子为帐内,限年十八以上,举诸州共率万人为之),凡王公以下及文武职事三品以上带勋官者则给之(其亲事府、帐内府官,附在《王侯篇》)。三师、三公、开府仪同三司(一百三十人),嗣王、郡王(一百八人),上柱国带二品以上职事(九十五人),带三品职事(六十九人),柱国带二品以上职事(七十九人),带三品职事(六十二人),上护军带二品以上职事(七十三人),带三品职事(五十五人),护军带二品以上职事(六十三人),带三品职事(三十六人)。诸州县之官,流外九品以上皆给白直:二品(四十人),三品(三十二人),四品(二十四人),五品(十六人),六品(十人),七品(七人。其七品佐官六人),八品(五人),九品(四人)。诸州县官流内九品以上及在外监五品以上,皆给执衣(随身驱使,典执笔砚,其监官於随近州县取充):二品(十八人),三品(十五人),四品(十二人),五品(九人),六品、七品(各六人),八品、九品(各三人。关津岳渎官并不给)。分为三番,每周而代(不愿代者听之)。初以民丁中男充,为之役使者不得逾境;後皆舍其身而收其课,课入所配之官,遂为恒制。镇戍之官,以镇戍上、中、下为差。上镇给仗身四人,中下镇将副各三人,中下镇副各二人,仓曹、兵曹、戍主副各一人。其仗身十五日一时,收资六百四十。开元十年正月,省王公以下视品官参佐及京官五品以上官仗身职员。凡京司文武职事官五品以上给防ト:一品(九十六人),二品(七十二人),三品(四十八人),四品(三十二人),五品(二十四人)。

六品以下给庶仆:六品(五人),七品(四人)八品(三人),九品(二人),公主邑士(八十人),郡主(六十人),县主(四十人),特封县主(三十四人),京官仕两职者从多给。凡州县官皆有白直:二品(四十人),三品(三十二人),四品(二十人),五品(十六人),六品(十二人),七品(六人),八品(五人),九品(四人)。凡诸亲王府属并给士力,数如白直。其防ト、庶仆、白直、士力纳课者,每年不过二千五百,执衣元不过一千文。防ト、庶仆旧制季分,月俸、食料、杂用即有分。诸官应月给。开元二十四年六月乃撮而同之,通谓之俸料。一品:月俸料八千,食料千八百,杂用千二百,防ト二十千,通计三十一千。二品:月俸六千,食料千五百,杂用一千,防阁十五千五百,通计二十四千。三品:月俸六千,食料千一百,杂用九百,防ト十千,通计十七千。四品:月俸三千五百,食料七百,杂用七百,防ト六千六百六十七,通计十一千五百六十七。五品:月俸三千,食料六百,杂用六百,防ト五千,通计九千二百。六品:月俸二千,食料四百,杂用四百,庶仆二千五百,通计五千三百。七品:月俸千七百五十,食料三百五十,杂用三百五十,庶仆千六百,通计四千五十。八品:月俸千三百五十,食料三百,杂用三百,庶仆六百,通计二千五百五十。九品:月俸千五十,食料二百五十,杂用二百,庶仆四百,通计千九百(其数目,国初以来即有,中开色目或有加减,今方为定制)。员外官带同正者,不减正员官食料钱,不带同正者减半(致仕官,建中三年九月敕:“所请半禄料及赐物等,并宜从敕出日於本贯及寄住处州府支给。”
至贞元四年四月敕:“其宴会及朔望朝参,并依恒式。自今已後宜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