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萤火星光>第22章 X

第22章 X

xi0S:因音同义近而易混淆,如“晨熹”中的“熹”应为“曦”字。“曦”和“熹”都读作Xi。字义都和早晨的ra光有联系,用法不同。
“曦”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日色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
阳光。常见于书面语中,如“晨曦”。
“熹”在古汉语中字义为:炙也、热也、蒸也、炽也、盛也、微阳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天亮、光明。见于书面语中,如“晨光熹微”。常作人名用字。
“曦”指“太阳初升起时的阳光”;“熹”指早晨阳光的明亮。
“曦”与“熹”字义不同,互不通用。
嘻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嘻戏”中的“嘻”应为“嬉”字。“嘻”和“嬉”字都读作X1。右同左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嬉”左从“女”。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戏也、美也、游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游戏、玩耍。常见于“嬉戏、嬉笑”等合成词或固定短语“嬉皮笑脸”中。
“嘻”左从“口”。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和乐声、噫叹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叹词,表示惊叹;(二)拟声词,形容笑的声音。单独作叹词或见于固定短语“嘻嘻哈哈”中。
“嬉”与“嘻”的字义不同,互不通用。
膝滕因形近而易混淆,如“牛滕,的“滕”字应为“膝”
字。“膝”和“滕”右侧上部不同。读音,字义和用法均不同。
“膝”右上从“木”。读作XI。在古汉语中字义为:人之节也、可屈伸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常见于“膝盖、牛膝”等合成词中。
“滕”右上从“”。读作ong。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水超涌也、涌也、国名、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周代国名、姓。一般是单独作地名或表示姓氏。
“膝”与“滕”的读音、字义均不同,互不通用。
因形近而易混淆,如“折疑”中的“折”应为“析”
字。“析”和“折”右同左不同。读音、字义和用法不同。
“析”左从“木”。读作Xi。在古汉语中字义为:破木也、分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分开、散开“二)分析;(三)
(XI)姓。表示语素常见于“析疑、辨析、分析、缕析、剖析”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如表示姓氏)或动词(如“析句”)运用。
“折”左从“丨”。读作zhg。在古代汉语中字义为:断也、断之也、曲也、屈也、挫也、止也、毁也、断而犹连也、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翻转“二)翻过来倒过去。常见于合成词“折腾”中或单独作动词运用,如“折跟头”。又读作zho,字义为:
(一)断、弄断;(二)损失;(三)弯曲“四)转变方向;(五)折服;(六)折合;(七)折扣“八)戏曲中的一折相当于一场;(九)折叠;(十)折子。表示语素常见于“折叠、折服、折旧、折射、折线”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如“不折不扣”)或作名词(“奏折”〉运用。又读作字义为:(一)断;(二)亏损;(三)(Sho)姓。表示语素常见于“折本、折耗”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如“风把树枝刮折了”)或名词(如表示姓)
运用。
“析”和“折”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皮肤白晰光滑”中的“晰”应为“晳”字。“晳”和“晰”都读作Xi。均有部件“析”。字义和用法不同。
“皙”下从“白”。在古汉语中字义为:人色白也、白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皮肤白。常见于合成词“白晳”中。
“晰”左从“日”。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明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清楚、明白。常见于“明晰、清晰”等合成词中。
“晳”与“晰”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翕翁(见《翁翁》37o页)。
因形近而易混淆,如“饧矿”中的“扬”应为“锡”
字。“锡”和“杨”左同右不同。读音、字义和用法不同。
“锡”右从“易”读作xi。在古代汉语中字义为:银铅之间也、银色而铅质也、赐也、与也、姓、地名。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金属元素,纯锡为银白色、富有延展性,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多用于镀铁、焊接金属或制作合金“二)(Xi)姓;(三)
(书)赐给。表示语素常见于“锡箔、焊锡、无锡、驻锡”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锡锭”。
“饧”右从“’读作yong。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马头饰也、邑名、兵名(盾背饰以金为之)。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马额上的装饰物。见于书面语中。
“锡”和“饧”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希稀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稀冀”中的“稀”应为“希”字。“希”和“稀”都读作xi。字义和用法有异有同。
“希”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寡也、罕也、简少之称也、望也、381希望也、止也、散也、施也、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希望;(二)同“稀”。表示语素常见于“希罕、希冀、希奇、希求、希少、希图、希望”等合成词中。可以单独作动词运用。
“稀”由“希”左加“禾”构成。在古汉语中字义为:疏也、姓、通作“希”。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事物出现得少;(二)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三)含水多、稀薄;(四)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表示语素常见于“稀薄、稀罕、稀朗、稀奇、稀少、稀释、稀疏、稀土、稀有”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形容词运用,如“地广人稀”。
“希”同“稀”是古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在合成词“希罕一稀罕、希少一稀少、希奇一稀奇、希有一稀有”中互通,用于其他义项时互不通用。
洗冼因形近而易混淆,如“冼礼”中的“冼”应为“洗”
字。“洗”和“冼”右同左不同。读音、字义和用法不同。
“洗”左从“厂’。读作Xi。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洒足也、洁也、姓、涤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用水、汽油等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二)洗礼“三)洗雪;(四)清除;(五)像用水洗净一样杀光抢光“六)冲洗照片;(七)把磁带上的录音去掉“八)笔洗。表示语素常见于“洗涤、洗礼、洗炼、洗刷、笔洗、拆洗、盥洗、清洗”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运用,如“洗干净了”。又读作Xian,只表示姓。
“冼”左从“厂’。读xidn。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寒貌。在现代汉语中仅表示姓氏。
“洗”与“洗”的读音、字义和用法均不同。“洗”与“冼”表示姓氏时是两姓,互不通用。
徙徒(见《徒,徙》3o8页)。
屣敗因形近义近而易混淆,如“弊屐”中的“屐”应为“屣”字。“屣”和“屐”外同内不同。读音、字义和用法不同。
“屣”(见《履,屣》249页)。
“屐”(见《屐履》1o0页)。
“屣”指“草鞋”;“屐”指“木鞋”。“屣”与“屐”互不通用。
因音似义近而易混淆,如“鸳鸯在池中嬉水”中的“嬉”应为“戏”字。“戏”和“嬉”的声韵均为xi,调不同。有相近的义项,用法不同。
“戏”读作xi。在古汉语中字义为:三军之偏也、一曰兵也、戏弄也、谑也、嬉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玩耍、游戏;(二)开玩笑、嘲弄;(三)戏剧。表示语素常见于“戏法、戏剧、戏弄、戏曲、戏耍、戏谑、马戏、社戏、游戏”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如“地方戏”)或动词(如“鸳鸯戏水”)运用。
“嬉”(见《嬉,嘻》379页)。
“戏”与“嬉”都有“玩耍”这个义项。“戏”用于各种语体,即可表示语素出现于合成词中,又可以单独作为词运用;“嬉”用于书面语体,常见于合成词中。“戏”与“嬉”互不通用。
xia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狭谷”中的“硖”应为“峡”字。“峡”和“硖”都读作xid。右同左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峡”左从“山”。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巫峡山名,蜀楚之山有三峡,山峭夹水亦曰峡。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两山夹水的地方,多用于地名。表示语素常见于合成词“峡谷”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三峡、青铜峡”。
“硖”左从“石”。在古代汉语中字义为:淮水又北经山硖中谓之硖石,硖石县亦州名。在现代汉语中仅见于“硖石”一词中(硖石,地名,在今浙江省)。
“硖”与“峡”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瑕暇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暇不掩瑜”中的“暇”
应为“瑕”字。“瑕”和“暇”都读作Xi “瑕”左从“王”。在古汉语中字义为:玉小赤也、玉玷也、玉之病也、裂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玉上面的斑点。表示语素常见于“瑕疵、瑕玷”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多见于“白璧无瑕、瑕瑜互见”等固定短语中。
“暇”左从“日”。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间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没有事的时候。一般是单独作名词(如“无暇兼顾”)或形容词(如“自顾不暇”)运用。
“瑕”与“暇”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xian签签因形近而易混淆,如“豨签”中的“签”应为“莶”
字。“莶”和“签”下同上不同。读音、字义和用法均不同。
“莶”上从“+”。读作Xian。在古汉语中字义为:白莶也、豨莶药草。在现代汉语中仅见于“豨莶”一词中。
“签”(见《鉴签》171页)。
“莶”与“签”互不通用。“莶”不是“签”字的简化字。
鲜显因音似而易混淆,如“旗帜显明”中的“显”应为“鲜”字。“鲜”和“显”的声韵都是xic,调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鲜”读作Xian。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鱼名、生鱼也、生也、野兽也、洁也、明也、好也、善也、尽也、少也、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新鲜;(二)鲜明;(三)鲜美;(四)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五)(Xian)姓。表示语素常见于“鲜卑、鲜红、鲜美、鲜明、鲜艳、新鲜”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如表示姓氏)或作形容词(如“味道鲜”)运用。又读作xian,字义为:少。一般是单独作形容词运用,如“鲜为人知”。
“显”读作xia。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头明饰也、光也、见也、明也、著也、达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明显、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二)露出、表现;(三)有名声有权势地位的。表示语素常见于“显贵、显赫、显露、显明、显然、显示、显现、显眼、显要、显耀、显影、显著”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如“大显身手”)或形容词(如“不很显”)运用。
“鲜”与“显”字义和用法不同,互不通用。
(见《骞,骞》311页)。
4因音近而易混淆,如“铁铣”中的“铣”应为“锨”
字。“锨”和“铁”的声韵都是xic,调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锨”读作xidn。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锹属。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掘土或铲东西用的工具,有板状的头,用钢铁或木头制成,后面安把儿。常作名词运用,如“铁锨”。
“铣”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金之泽者、小凿也。在现代汉语中读作xidn时,仅见于“铣铁(铸铁)”一词中。又读作xi,字义为:用铣床切削金属。常见于“铣床、铣刀、铣工”等合成词中。
“锨”与“铣”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藓鲜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苔鲜”中的“鲜”应为“薛”字。“薛”和“鲜”都读作xidn。字义和用法不同。
“藓”由“鲜”上加构成。在古汉语中的字义为:苔藓也、屋游一名瓦藓、苔草亦呼宣藓。在现代汉语中仅见于“苔藓”一词中。
“鲜”(见《鲜,显》384页)。
“藓”与“鲜”的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洗洗(见《洗冼》382页)
xianglaII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青箱”中的“箱”应为“葙”字。“葙”和“箱”都读作xiang。下同上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葙”上从“11”。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青葙子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植物名,一名野冠。仅见于“青葙”这个词中。
“箱”上从“竹”。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大车牝服也、车内容物处为箱、廪也、竹器箱箧也、与“厢”同、正寝之东西室皆曰箱(言似箱之形)。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箱子,收藏衣物的长方形器具;(二)像箱子的东西。表示语素常见于“暗箱、冰箱、蜂箱、烤箱、书箱、水箱、藤箱、跳箱、药箱、衣箱、邮箱、油箱、集装箱”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量词运用,如“一箱衣服”。
“葙”与“箱”互不通用。“葙”不是“箱”字的简化字。
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烘厢”中的“厢”应为“箱”字。“箱”和“厢”都读作xiang。均有部件“相”。字义和用法有同有异。
“箱”(见《葙箱》本页)。
“厢”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廊也、东西序也、与“箱”通。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厢房“二)类似房子一样分开的地方;(三)靠近城的地方;(四)旁、边。表示语素常见于“厢房、关厢、车厢、城厢”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两厢”。
“箱”同“厢”是古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互不通用。
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端祥”中的“祥”应为“详”字。“详”和“祥”都读作xidng。右同左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详”左从“1”。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审议也、审也、语备也、悉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详细;(二)说明、细说;(三)清楚。表示语素常见于“详尽、详实、详悉、详细、端详、周详”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形容词运用,如“详略适当”。
“祥”左从“彳”。在古汉语中字义为:福也、一曰善、变异之气。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吉利的;(二)古代指凶吉的预兆;(三)(Xiong)姓。表示语素常见于“祥瑞、慈祥、吉祥、发祥地”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龙凤呈祥”。
“详”与“祥”的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滑详”中的“详”应为“翔”字。“翔”和“详”都读作xiong。均有部件“羊”。用法有同有异。
“翔”右从“羽”。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回飞也、形而张拱曰翔、回顾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盘旋而飞。常见于“翔实、翱翔、飞翔、滑翔”等合成词中。
“详”(见《详祥》本页)。
“翔”与“详”在合成词“翔实—详实”中互通,“翔实”常用。
用于其他义项时不通用。
享亨(见《亨享》14o页)。
响向因音似形近而易混淆,如“向动”中的“向”应为“响”字。“响”和“向”的声韵都是xiang,调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响”由“向”左加“口”构成。读作xidng。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声也、应声也、声之外曰响。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回声“二)发出声音;(三)使发出声音;(四)响亮。表示语素常见于“响动、响亮、响声、响应、响彻、反响、音响、影响”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运用,如“哨音响了”。
“向”读作xiog。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北出牖也、窗也、趣也、救也、昔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方向;(二)对着;(三)(书)将近、接近;(四)偏袓;(五)表示动作的方向“六)向来;(七)(Xidng)姓。表示语素常见于“向导、向量、向往、向隅、导向、定向、动向、方向、面向、倾向、趋向、去向、意向、志向”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介词运用,如“门向南开”。
“响”与“向”的字义和用法不同,不通用。
乡食飧(见《飧繪》353页)。
4因形近而易混淆,如“卷道”中的“卷”应为“巷”
字。“巷”与“卷”上下部均相似。读音、字义和用法不同。
“巷”上从“共”下从“已”。读作xiang。在古汉语中字义为:
街巷也、直曰街曲曰巷。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较小的街道、胡同、里弄。表示语素常见于“巷道、巷子、隘巷、陋巷、僻巷”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大街小巷”。
“卷”(见《卷,券》194页)。
“巷”与“卷”的读音、字义均无联系,互不通用。
像象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录象”中的“象,应为“像”字。“像”和“象”都读作xiang。字义和用法不同。
“像”由“象”左加“彳”构成。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形象也、肖似也、模仿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人像;(二)相似;(三)相同;(四)比如。表示语素常见于“像片、雕像、录像、偶像、群像、实像、塑像、铜像、图像、想像、肖像、绣像、虚像、遗像、影像、映像、照像、真像”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如“她背衬辽阔的蓝天,亭亭玉立,像一朵鲜艳的花,又像一枝燃烧的蜡烛。”)或介词(如“像青松一样”)运用。
“象”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长鼻牙,南越犬兽,三年一乳;光耀也、象此物之形状也、形也、法也、尊酒器、药名、郡名、州名、山名、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动物名“二)形状;(三)仿效、模仿。表示语素常见于“象限、象形、象征、表象、抽象、迹象、景象、脉象、气象、天象、现象、形象、印象”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原驰蜡象”。
“像”与“象”互不通用。“象”不是“像”字的简化字。
因音同义近而易混淆,如“像貌”中的“像”应为“相”字。“相”和“像”都读作xiig。字义和用法有同有异。
“相”在古汉语中字义为:省视也、共也、交相也、视也、助也、导也、扶也、星名、地名。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容貌;(二)察看;(三)辅助,也指辅助的人。表示语素常见于“相机、相貌、相面、扮相、本相、变相、傧相、丞相、单相、窘相、亮相、面相、属相、洋相、真相”等合成词中。又读xiang,字义为:(一)互相、交互K二)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三)亲目观看。表示语素常见于“相安、相比、相称、相等、相继、相通、相信、端相、互相”等合成词中,单独作为动词运用常见于“不相上下、大相径庭、刮目相看、教学相长”等固定短语中。
“像”(见《像,象》388页)。
“相”和“像”在“相片——像片、照相——照像、真像——真相”等合成词中互通,用于其他义项时互不通用。
xiao因形近音似而易混淆,如“哓晓”中的“晓”应为哓晚“哓”。“晓”和“晓”的声韵均为xiao,调不同。右同左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哓”左从“口”。读作xiao。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惧也。在现代汉语中仅见于“哓哓”一词中。
“晓”左从“日”。读作xia。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明也、曙也、知也、犹白也、快也、慧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天刚亮的时候;(二)知道“三)使人知道。表示语素常见于“晓畅、报晓、分晓、拂晓、通晓、知晓”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如“晓行夜宿”)或动词(如“晓之以理”)运用。
“哓”与“晓”的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弟宵因音同而易混淆,如“肖条”中的“肖,应为“萧”
字。“萧”和“肖”都读作xiao。字义和用法不同。
“萧”在古汉语中字义为:艾蒿也、声也、萧条寂寞貌、关名、姓(殷旧姓也)。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萧索;(二KXiao)姓。表示语素常见于“萧墙、萧然、萧飒、萧瑟、萧疏、萧索、萧条”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表示姓氏。
“肖”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骨肉相似也、似也、法也、类也、小也、衰微也、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Xiao)姓。又读作xia,字义为:相似。表示语素常见于“肖像、酷肖、生肖”等合成词中,单独作词运用常见于“惟妙惟肖”等固定短语中。
《中国人名大辞典》载“汉有肖安国萧,殷民六族,一为萧”。“萧”与“肖”均为古姓,非一姓。互不通用。“肖”不是“萧”字的简化字。
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洞萧”中的“萧”应为“箫”字。“箫”和“萧”都读作Xiao。下同上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箫”上从“竹”。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参差管像凤之翼、乐器。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管乐器。表示语素常见于“洞箫、排箫”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箫是古老的乐器”。
“萧”(见《萧肖》390页)。
“箫”与“萧”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萧湘”中的“萧”应为“潇”字。“潇”和“萧”都读作xia。均有部件“萧”。字义不同,用法有同有异。
“潇”由“萧”左加“厂’构成。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潇潇风雨疾貌、水名(源出九嶷山)、水清深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水深而清。常见于“潇洒、潇潇”等合成词中。
“萧”(见《萧,肖》390页)。
“潇”与“萧”在合成词“潇洒——萧洒”中互通,用于其他义项时,互不通用,销消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消声匿迹”中的“消”
应为“销”字。“销”和“消”都读作—0。右同左不同。字义和用法有同有异。
“销”左从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银金也、释也、尽也、生铁也、又通作“消”。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熔化金属;(二)除去、解除“三)出售“四)消费“五)机器上的销子;(六)插上销子。表示语素常见于“销魂、销售、包销、报销、产销、畅销、撤销、抵销、吊销、供销、购销、注销”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运用,如“销声匿迹”。
“消”左从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尽也、灭也、释也、放散也、消敝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除去“二)融化、消失“三)排遣、消磨;(四)需要(一般用法是在前面加“不、只、何”等副词)。表示语素常见于“消除、消防、消费、消耗、消魂、消遣、消融、消失、消瘦、消闲、撤消、抵消、取消”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运用,如“冰化雪消”。
“销”通“消”是古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销魂一消魂、撤销一撤消、抵销一抵消”等合成词互通,用于其他义项时互不通用。
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元霄灯节”中的“霄,’应为“宵”字。“宵”和“霄”都读作xiao。下同上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宵”上从“?”。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夜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夜。表示语素常见于“宵遁、宵禁、良宵、通宵、夜宵、元宵”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宵衣旰食”。
“霄”上从“雨”。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雨宽为霄(,稷雪也,亦名湿雪)、消也、云气也、近天气也、日旁气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云“二〉天空。常见于“霄汉、霄壤、重霄、九霄、凌霄、云霄”等合成词中。
“宵”与“霄”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xie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楔形文字”中的“楔”
应为“楔”字。“楔”和“禊”都读作xih右同左不同。字义和用法有同有异。
“楔”左从“木”。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柱也、木名(今樱桃也)、门两旁木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楔子“二)同“禊”。常见于“楔形、楔子”等合成词中。
“楔”左从“丨”。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捻也、塞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把楔子、钉子等捶打到物体里面。一般是作动词运用。
“楔”与“楔”同是旧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互不通用。
因音同而易混淆,如“携持”中的“携”应为“挟”
字。“挟”和“携”都读作Xio。字义和用法不同。
“挟”(见《夹挟》1o7页)。
“携”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提也、悬持也、持仆御之人、提携谓牵将行、备也、连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携带;(二)
拉着(手)》表示语素常见于“携带、携手、提携”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运用,如“携酒”。
“挟”与“携”都可以表达“持”的意思,“持”的方式不同。
“挟”表示“用胳膊夹”的意思;“携”表示“提”的意思。“挟”与“携”的字义不同,互不通用。
因音同义近而易混淆,如“斜气”中的“斜”应为“邪”字。“邪”和“斜”都读作xio。字义和用法不同。
“邪”在古汉语中字义为:不正也、佞也、奸思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不正当“二)不正常“三)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四)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表示语素常见于“邪道、邪恶、邪路、邪门、邪魔、邪念、邪气、辟邪、驱邪”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中了邪”。又读作穴。常见于“琅邪、莫邪”等双音节词中。
“斜”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抒也、散也、不正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跟平面或直线不平行或不垂直的。表示语素常见于“斜边、斜角、斜面、斜坡、斜射、斜视、斜纹、斜线、倾斜、歪斜”
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形容词运用,如“墙斜了”。
“邪”与“斜”都有“不正”的意思。“邪”指行为、心理状态;“斜”指具体的事物所处的状态。“邪”与“斜”互不通用。
协谐因音同而易混淆,如“谐调”中的“谐,应为“协”
字。“协”和“谐”都读作Xio。字义和用法不同。
“协”在古汉语中字义为:众之同和也、服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共同;(二)协助。常见于“协定、协和、协力、协商、协调、协同、协议、协作”等合成词中。
“谐”在古汉语中字义为:丨合也、合也、调也、平论定其价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和谐;(二)商量好;(三)诙谐。
常见于“谐和、谐声、谐谑、谐音、谐振、和谐、诙谐、调谐”等合成词中。
“协和”与“谐和”音同,词义不同。“协和”的意思是使协调融洽;“谐和”的意思是“和谐”。“协”与“谐”互不通用。
因音同义近而易混淆,如“挟迫”中的“挟”应为“胁”字。“胁”和“挟”都读作xio。字义不同。用法有同有异。
“胁”在古汉语中字义为:两膀也、腋下也、迫胁以威力恐人也、敛也、胁肩竦体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从腋下到腰上的部分;(二)胁迫。常见于“胁持、胁从、胁迫、裹胁、威胁”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两胁”。
“挟”(见《夹挟》1o7页)。
“胁持”与“挟持”用于“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时互通。
“胁”与“挟”用于其他义项时,互不通用。
因形近而易混淆,如“御任”中的“御”应为“卸”
字。“卸”和“御”均有部件“卸”。读音、字义和用法不同。
“卸”读作xiS。在古汉语中字义为:舍车解马也、脱衣解甲曰卸。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把运输的东西从运输的工具上搬下来“二)把牲畜身上拴的套解开取下来;(三)把零件从机械上拆下来;(四)解除、推卸。表示语素常见于“卸任、卸装、拆卸”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运用,如“车已卸了”。
“御”由“卸”左加“坪”构成。读作yii。在古汉语中字义为:
使马也、祀也、统也、天子所止曰御前、进也、侍也、劝侑也、主也、主事也、止也、相迎也、,又捍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
(一)赶车、驾御马车;(二)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三)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四)抵挡。表示语素常见于“御手、御侮、御用、御苑、抵御、捍御、驾御”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如“御批”)或动词(如“御寒”)运用。
“卸”与“御”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水泻不通”中的“泻”
应为“泄”字。“泄”和“泻”都读作xih左同右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泄”右从“世”。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水出九江博安洵波北入氐(段玉裁引《水经注》:“泄水出博安县,北过芍陂西,与i比水合,西北入于淮”)、散也、出也、发也、除去也、漏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液体或气体排出、发泄;(二)走漏“三)放松。表示语素常见于“泄劲、泄漏、泄露、泄密、泄气、发泄、宣泄”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运用,如“泄私愤”。
“泻”右从“写”。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倾水、卤也、吐泄也、泄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向下直流;(二)腹泻。表示语素常见于“泻湖、泻药、奔泻、流泻、倾泻、水泻、泄泻”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运用,如“一泻千里”。
“泄”与“泻”的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xin欣颀(见《颀,欣》305页)。
因形近而易混淆,如“温罄”中的“罄”应为“馨”
字。“馨”和“罄”上同下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馨”下从“香”。读作xln。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香之远闻者、香远闻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散布很远的香气。表示语素常见于“馨香、温馨”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如兰之馨”。常见于书面语中。
“罄”(见《罄磬》318页)。
“馨”和“罄”的读音、字义和用法不同,互不通用。
iil因音似义近而易混淆,如“讯息”中的“讯”应为“信”字。“信”和“讯”读音不同。字义和用法有同有异。
“信”读作xin。在古汉语中字义为:诚也、不疑也、不差爽也、符契曰信、古人谓使者曰信、与“讯”通、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诚实“二)不欺骗、真实可靠;(四)相信、信任;(五)任凭、随便;(六)凭据;(七)书信;(八)消息;(九)引信;(十)同“芯”;(十一)(Xin)姓。表示语素常见于“信贷、信奉、信服、信笑、信赖、信念、信任、信使、信托、信息、信仰、信誉、确信、深信、通信、威信、音信”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如“他用颤抖的手打开信”)或动词(如“你信不信”)运用。
“讯”读作xC。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问也、辞也、告也、谏也、书问也、治也、动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讯问;(二)消息、信息。表示语素常见于“讯问、电讯、简讯、审讯、通讯、问讯、喜讯、音讯、侦讯”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本报讯”。
“信”和“讯”都有“消息”的意思,但传播的方式不同,因而这两个字在实用中有差别。“电信一一电讯,,死信一一死讯、通信——通讯、音信——音讯”的读音相似,但只有“音信——音讯”这一组词义都是“消息”的意思,其他几组的词义和用法有差别。
“电信”是指用电话、电报等手段传递的个人与个人或机关团体与机关团体的专用信息;“电讯”是指用电话、电报、传真等手段传递的新闻单位供刊出或播出的新闻稿件。
“死信”指无法投出的信件;“死讯”指通知死亡的消息。
“通信”的词义为:个人或机关团体之间通达消息的行为关系;利用电话、电报、传真或卫星办理传递信息的事业。
“通讯”的词义为:利用电讯设备传送的消息或报消息的文章,后者也指属新闻体裁的一种文体;作语素,意思是用无线电波传送消息,常与其他语素构成“通讯器材、通讯设备”
等。“通信”和“通讯”相互不能代替。
“信”通“讯”是古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在合成词“音信一音讯”中通用,用于其他义项时,互不通用。
xing形型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图型”中的“型”应为“形”字。“形”和“型”都读作x”g。均有部件“开”。字义和用法不同。
“形”在古汉语中字义为:象形也、形容也、形体也、现也、骨露也、地势也、器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形状、样子;(二)形体、实体;(三)显露、表露;(四)对照、对比、比较。表示语素常见于“形成、形迹、形旁、形容、形声、形胜、形势、形态、形体、形象、形状、雏形、地形、畸形、矩形、梯形、体形、图形、外形、原形、圆形、整形、锥形、字形”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型”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铸铁之法也、模也、凡铸以土曰型、木曰模、金曰范。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模型“二)类型、样式。表示语素常见于“型材、型号、型砂、成型、大型、典型、定型、剂型、巨型、类型、模型、轻型、体型、微型、原型、造型、重型”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服装行业用的一型、二型等。
“形”与“型”的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荣荣(见《荣荥》325页)。
xiong汹i凶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气势i凶讷”中的“i凶”
应为“汹”字。“汹”和“汹”都读作xiong。右同左不同。字义和用法有同有异。
“汹”左从“?”。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涌也、汹涌水声、汹汹鼓动声。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水声或争论声;(二)形容声势大。常见于“汹汹”中,作拟声词,或者见于合成词“汹涌,中。
“i凶”左从在古汉语中字义为:说也、讼也、一曰众言音、吓也、通作“汹”。在现代汉语中,常见于合成词“i凶i凶”
中。“讷i凶”的词义为:(i)玄扰不安;(2)气势猛烈。
“汹”通“i凶”是古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合成词“汹汹——i凶汹”用于“气势猛烈”这个意思时互通。“汹汹”常用。用于其他义项时,互不通用。
雄方因误用部件代整字而易混淆,如“英力A”中的“友”应为“雄”字。“雄”和1”读音、字义和用法不同。
“雄”读作Xiong。左从1”右从“隹”。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鸟父也、牡也、武称、州名、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公的、阳性的;(二)强有力的、有气魄的;(三)强有力的人或国家。常见于“雄辩、雄关、雄厚、雄健、雄伟、雄壮、雄姿、称雄、雌雄、群雄、英雄”等合成词中。
“龙”读作gong。在古汉语中字义为:臂上也、“肱”本字、園也。在现代汉语中仅作为部件出现在“宏、雄、竑、闳、肱、雄”等合体字中。
“雄”与1”不通用。1”不是“雄”字的简化字。
xiuJI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珍羞”中的“羞”应为“馐”字。“馐”和“羞”都读作xiQ。字义和用法有同有异。
“馐”由“羞”左加构成。在古汉语中字义为:进献也、膳也、荐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滋味好的食物。常见于合成词“珍馐”中。
“羞”在古汉语中字义为:进献也、至滋味曰羞、进也、耻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难为情、使难为情“二)耻辱、感到耻辱;(三)同‘馐’。表示语素常见于“羞惭、羞耻、羞愤、羞愧、羞赧、羞怯、羞辱、羞淫、害羞、含羞、娇羞、怕羞、遮羞、珍羞”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如“不知羞”)或动词(如“羞红了脸,运用。
“馐”同“羞”是古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在合成词“珍馐一一珍羞”中通用,用于其他义项时互不通用。
脩修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束修,中的“修”应为“脩”字。“脩”和“修”都读作xiQ。上同下不同。字女和用法有同有异。
“脩”右下从“月”。在古汉语中字义为:脯也、肉条割而千之也、缩也、治也、习也、长也、扫除也、备也、久也、敬也、干也、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旧时称送给老师的薪金;(二)
同“修”。表示语素常见于“脩金、车脩”等合成词中。
“修”(见《倏,修》344页)。
“脩”同“修”是古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互不通用。
“脩”的(一)义项常用“二)义项只用“修”字。
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锦锈河山”中的“锈”应为“绣”字。“绣”和“锈”都读作xiQ。右同左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绣”左从“纟”。在古汉语中字义为:五彩备也、修也、姓。
在现代汉语中其字义为:(一)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布等上刺成花纹、图像或文字;(二)绣成的物品。表示语素常见于“绣花、绣球、绣像、刺绣、锦绣、绒绣、蜀绣、苏绣、湘绣”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同运用,一般要带宾语。
“锈”左从“韦”。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铁生衣也、镜(镜,铜镜)上绿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铜、铁等金属表面所生成的氧化物“二)指锈病(一种植物病)。表示语素常见于“锈病、茶锈、防锈、水锈、铁锈、铜锈、不锈钢”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如“生锈了”)或动词(如“锈坏了”)运用。
“绣”与“锈”的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XU因音同义近而易混淆,如“必须品”中的“须”应为“需”字。“需”和“须”都读作XQ。字义相近,用法有同有异。
“需”在古汉语中字义为:紋也、遇雨不进止a也、疑也、待也、索也、须也、弱也、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需要;(二)需用的东西。表示语素常见于“需求、需索、需要、必需、急需、军需”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按需分配、燃眉垂”
rn“须”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面毛也、待也、资也、用也、与“需”通、迟缓也、求也、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须要;(二)〈书〉等待;(三)胡须“四)须子;(五)(Xu)姓。表示语素常见于“须发、须根、须眉、须要、须臾、须知、必须、触须、胡须、鲸须、卷须、无须、务须、些须”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如表示姓氏)或动词(如“仍须努力”)运用。
“需”和“须”在古汉语中都有“待”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合成词“需要——须要、必需必须”音同,但词义和用法不同。
“需要”的意思是“应该有”,是动词,可带以名词为核心的宾语;“须要”的意思是“必须要”只能修饰动词。
“必需”的意思是“应该有的”,是形容词,可修饰名词;“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一般是修饰动词。
“需”通“须”是古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互不通用。
p因音同义近而易混淆,如“气喘嘘嘘”中的“嘘”
应为“吁”字。“吁”和“嘘”都读作XQ。都有“叹气”的意思,用法有同有异。
“吁”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惊也、疑怪之辞也、叹也、与“嘘”
同。在现代汉语中读作xQ。字义为:(一)〈书〉叹气;(二)叹词。
一般是见于合成词“吁吁”中,单独作为词运用常见于固定短语“长吁短叹”中。又读作y。仅作拟声词用,摹拟吆喝牲畜的声音。又读作yo。字义为:为某种需求而呼喊,常见于合成词“呼吁”中。
“嘘”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吹也、吹嘘、出气急曰吹缓曰嘘。
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慢慢地吐气“二)叹气;(三)火或蒸气的热力接触到物体;(四)〈方〉叹词,表示制止、驱逐等;(五)〈方〉发出“嘘”(xQ)的声音表示制止驱逐。表示语素常见于“嘘晞”一词中,可单独作动词(如“墟寒问暖”)或叹词运用。
又读作sh〗。叹词。表示驱逐等。
“吁”通“嘘”是古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吁”表示因忧愁而叹息,泛指唉声叹气的行为;“嘘”表示“长长地出气”,泛指具体的呼气动作。“吁”与“嘘”互不通用。
戌戍(见《戍戌》345页)。
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头续”中的“续”应为“绪”字。“绪”和“续”都读作沾。左同右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绪”右从“者”。在古汉语中字义为:丝耑也、事也、事业也、寻也、余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丝的头、比喻事情的开端;(二)残余;(三)指心情、思想等;(四)事业、功业;(五)(XCi)姓。表示语素常见于“绪论、绪言、愁绪、端绪、就绪、情绪、思绪、头绪、心绪”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运用如“千头万绪”。
“续”右从“卖”。在古汉语中字义为:连也、继也、犹属也、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连接;(二)添、加;(三)(XCi)姓。表示语素常见于“续编、续航、持续、继续、连续、陆续、手续”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如表示姓氏)或动词(如“再续上”)运用。
“绪”与“续”的字义不同,互不通用。
絮綮因形近而易混淆,如“柳綮”中的“綮”应为“絮”
字。“絮”和“綮”下同上不同。读音、字义和用法不同。
“絮”上从“如”。读作XC。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敝绵也、胥也、绵也、犹调也、丝棼也、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棉絮;(二)古代指粗的丝绵;(三)像棉絮的东西;(四)在衣服、被褥里铺棉花、丝绵等;(五)絮叨。表示语素常见于“絮叨、絮烦、絮聒、絮语、絮絮、花絮”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运用,如“絮棉花”。
“綮”(见《綮柴》307页)。
“絮”与“綮”的读音、字义和用法不同,互不通用。
xuan宣丨宣因形近音似而易混淆,如“渲泄”中的“渲”应为“宣”字。“宣”和“渲”均有部件“宣”。声韵均为xuan,调不同。
字义和用法不同。
“宣”读作xuan。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天子宣室也、’智也、布也、散也、进也、明也、示也、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
发表、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二)疏导“三)地名(指安徽宣城、云南宣威);(四)(Xuan)姓。表示语素常见于“宣布、宣称、宣传、宣告、宣读、宣誓、宣泄、宣言、宣扬、宣战、宣纸”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用,如“照本宣科、心照不宣”。
“渲”由“宣”左加“丨”构成。读作xun。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小水也。胃在现代汉语中仅见于合成词“渲染”中。
“宣”和“渲”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H因音同形近而易p淆,如“寒喧”中的“喧”应为“暄”字。“暄”和“喧”都读作xuan。右同左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暄”左从“日”。在古汉语中字义为:温也、春晚也、日暖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阳光温暖;(二)松软。表示语素常见于“暄暖、寒暄”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形容词运用,如“馒头很暄”。
“喧”左从“口”。在古汉语中字义为:大语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说话声音大、闹。表示语素常见于“喧哗、喧腾、喧嚣”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运用,如“喧宾夺主”。
合成词“喧腾——暄腾”音同词义不同。“暄腾”的词义为“松软而有弹性”广喧腾”的词义为“喧闹沸腾”。
“暄”与“喧”的字义不同,互不通用。
炫目玄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眩耀聪明”中的“眩”
应为“炫”字。“炫”和“眩”都读作xuan。右同左不同。字义和用法不同。
“炫”左从“火”。在古汉语中字义为:耀也、耀光也、明也、火光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光亮耀眼;(二)夸耀。常见于“炫目、炫示、炫耀”等合成词中。
“眩”左从“目”。在古汉语中字义为:目无常主也、感也、乱也、乱视也、目视动乱如悬物遥遥然不定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眼睛昏花;(二)迷惑、迷乱。常见于“眩晕、昏眩、目眩”等合成词中。
“炫”与“眩”字义不同,互不通用。
約约(见《绚,绚》320页)。
xun熏菱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薰陶”中的“薰”应为“熏”字‘熏”和“薰”都读作xc。均有部件“熏”。字义和用法有同有异。
“熏”在古汉语中字义为:火烟上出也、热也、火气盛貌、灼也、醉也、又通“薰”。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烟、气等)接触物体,使变颜色或染上气味“二)熏制(食品);(三)(书)和暖。表示语素常见于“熏法、熏腊、熏炉、熏笼、熏染、熏天、熏陶、熏蒸、熏制、熏灼、熏熏”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运用,如“气味熏人”。又读作x,字义为:〈方(煤气)使人窒息中毒。
“薰”由“熏”加构成。在古汉语中字义为:香草也、灼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薰草“二)花草的香气。常见于“薰莸”一词中。
“熏”同“薰”是古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不通用。
循彳旬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徇名责实”中的“徇”
应为“循”字,循”和“徇”声韵均为xi,调不同。左同右不同。
字义和用法不同。
“循”读作xi。右侧从“盾”。在古汉语中字义为:行顺也、自也、依也、善也、次序也、巡也、摩也、述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遵守、依照;(二)沿袭。表示语素常见于“循环、循理、循例、循序、循循、因循、遵循”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运用,如“循规蹈矩、循名责实”“徇”读作xi。右从“旬”。在古汉语中字义为:疾也、遍也、营也、自衔名行也、略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依从;(二)同“殉”。表示语素常见于“徇情、徇私”等合成词中。
“循”与“徇”都有“依”的意思,但用法不同。“循”主要用于“依照”这个义项,既可以表示语素,又可以单独作为词运用;“徇”主要用于“依从”这个义项,仅表示语素见于合成词中。
“循”与“徇”的字义无联系,互不通用。
寻i句,因音同而易混淆,如“询究,中的“询”应为“寻”
字。“寻”和“询”都读作字义和用法不同。
“寻”在古汉语中字义为:绎理也、求也、度名、仍也、继也、俄也、用也、重也、温也、长也、姓。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
(一)找;(二)探求;(三)古长度单位;(四)(XC)姓。表示语素常见于“寻常、寻机、寻觅、寻求、寻问、搜寻、找寻、追寻”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名词(如表示姓氏)或动词(如“寻他的不是”)运用。
“询”在古汉语中字义为:谋也、咨也。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问。表示语素常见于“询问、查询、探询、征询、质询、咨询”
等合成词中,可单独作动词运用。
“寻”与“询”字义无联系,不通用。
il信(见《信,讯》39o页)。
均拘因音同形近而易混淆,如“徇节”中的“徇”应为“殉”字。“殉”和“徇”都读作xC。右同左不同。字义和用法有同有异。
“殉”左从“歹”。在古汉语中字义为:用人送死也、营也、求也、从也、凡以身从物皆曰殉。在现代汉语中字义为:(一)殉葬“二)为达到某种目地而栖牲自己的生命。常见于“殉国、殉节、殉难、殉情、殉葬、殉职”等合成词中。
“徇”(见《循,徇》405页)。
合成词“掏情一徇情”音同,词义不同。“殉情”指因恋爱受阻而自杀;“徇情”指为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
“殉”通“徇”是古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互不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