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守死,则不能以善其道,然守死而不足以善其道,则亦徒死而已。盖守死者笃信之效,善道看好学之功。〔2〕君子见危授命,则仕危邦者无可去之义,在外则不入可也。乱邦未危,而刑政纪纲紊矣,故洁其身而去之。天下,举一世而言。见,贤遍反。无道,则隐其身而不见也。此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者能之。〔3〕世治而无可行之道,世乱而无能守之节,碌碌庸人,不足以为士矣,可耻之甚也。晁氏曰:“有学有守,而去就主义洁,出处之分明,然后为君子之全德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1〕程子曰:“不在其位,则不任其事也。若君大夫问而告者,则有矣。”
子曰:“师挚〔1〕之始,《关雎》之乱〔2〕,洋洋〔3〕乎盈耳哉!”〔4〕〔1〕挚,音志。师挚,鲁乐师名挚也。〔2〕雎,七余反。乱,乐之卒章也。《史记》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3〕洋洋,美盛意。〔4〕孔子自卫反鲁而正乐,适师挚在官之初,故乐之美盛如此。
子曰:“狂而不直,侗〔1〕而不愿〔2〕,悾悾〔3〕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4〕”
〔1〕侗,音通,无知貌。〔2〕愿,谨厚也。〔3〕悾,音空。悾悾,无能貌。〔4〕“吾不知之”者,甚绝之之辞,亦不屑之教诲也。苏氏曰:“天之生物,气质不齐。其中材以下,有是德则有是病,有是病必有是德。故马之蹄啮者必善走,其不善者必驯。有是病而无是德,则天下之弃才也。”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1〕言人之为学,既如有所不及矣,而其心犹竦然,惟恐其或失之,警学者当如是也。程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得放过。才说姑待明日,便不可也。”
子曰:“巍巍〔1〕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2〕焉。”
〔1〕巍巍,高大之貌。〔2〕与,去声。不与,犹言不相关,言其不以位为乐也。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1〕。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2〕”
〔1〕唯,犹独也。则,犹准也。荡荡,广远之称也。言物之高大,莫有过于天者,而独尧之德能与之准。故其德之广远,亦如天之不可以言语形容也。〔2〕成功,事业也。焕,光明之貌。文章,礼乐法度也。尧之德不可名,其可见者此尔。尹氏曰:“天道之大,无为而成。唯70尧则之以治天下,故民无得而名焉。所可名者,其功业文章巍然焕然而已。”
舜有臣五人〔1〕而天下治〔2〕。武王曰:“予有乱〔3〕臣十人。〔4〕”
孔子〔5〕曰:“才难,不其然乎〔6〕?唐、虞之际,于斯为盛〔7〕。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8〕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9〕”
〔1〕五人,禹、稷、契、皋陶、伯益。〔2〕治,去声。〔3〕马氏曰:“乱,治也。”或曰:
“乱,本作乿,古治字也。”〔4〕《书·泰誓》之辞。十人,谓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其一人谓文母。刘侍读以为子无臣母主义,盖邑姜也。九人治外,邑姜治内。〔5〕称孔子者,上系武王君臣之际,记者谨之。〔6〕“才难”,盖古语,而孔子然之也。才者,德之用也。〔7〕唐、虞,尧、舜有天下之号。际,交会之间。
第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