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书院学规>第51章

第51章

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
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
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
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长毁短。
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
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
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
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刻蚤完。
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
王文清:读经六法
正义。二、通义。三、余义。四、疑义。五、异义。六、辨义。
王文清:读史六法
记事实。二、玩书法。三、原治乱。四、考时势。五、论心术。六、取议论。
玉潭书院
在宁乡。原名玉山书院。明嘉靖二年(1523),知县胡明善建于玉几山。“朔望进诸生讲明经义,课生童诵习”。聘周子采为山长。嗣后知县王纲、汪大壮等相继捐膏火田,兴学不断。清顺治四年(1647),毁于兵火。乾隆十九年(1754),邑绅邓竹林等捐资重建于东门沩水边。有讲堂、定性堂、文昌阁、崇道祠、奎星楼、仓廒及正谊、明道、主敬、存诚、进德、居业6斋。辟凤翮流丹、藓花淳玉、化龙跃浪、天乌昂霄、绝顶擎云、灵峰铺翠六景。清复故田229.5亩,以供经费。山长周增瑞“日与诸生讲明性理大要”。二十二年,山长刘绍濂首刊《玉山书院志》,二十五年,山长王文清辑补之。王还定学规、读书、读经、读史诸法及勉学文等劝诸生。三十二年,改名“玉潭”,并新修《玉潭书院志》10卷。额定每年招生50~60名,每月课文3次,每月晨起、早读、讲书、晚读皆以击梆为节。周曾作《条约》,以倡经古之学。道光二十九年(1849),设推广正课20名。咸、同间毁于兵、水之灾,旋皆兴复。同治六年(1867),拨推广正课10名给云山书院,始定生监正附课各5名,童生正附课各30名。本县王恩、王忻、杨业万、黄道恩、刘开诚、童翚、周瑞松、胡端经、马维藩、边维藩、梅鉴源等曾为山长。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高等小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