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八味丸、怀生地黄(半斤好酒拌砂锅内蒸半日捣膏)、山药(一两)、石枣(净肉四两酒蒸捣膏)、桂心(去皮)、泽泻(切片蒸焙干)、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各五钱)、辽五味子(二两五钱)、上为末。入枣膏。加炼蜜少许。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一凡人晚年久服加减八味丸。不生痈疽诸毒。不患消渴等症。
一患痈疽之人。虽云有热。皆因痛而得之。愈后发渴。及先渴而后痈疽。非八味丸不能、治。
一人病痈疽。多有愈后发渴而不救者。治之惟八味丸最效。疽安而渴者。服此则渴止。疽、安而未渴者。预服此丸。则永止渴。气血壮盛。或未疽而先发渴。服此不惟渴止。疽亦不作。
一人平日口干作渴。因饮酒食炙爆。补剂房劳。凡若此类过多。致令肾水枯竭。不能制、心火。故有此症。后必有疽发也。宜先服八味丸。以绝其源。及痈疽后服此。尤有益也。
一论痈疽发背诸疮。出脓溃烂。日久不愈。饮食少思。身体倦怠。口舌干燥。或寒热往、来。
惊悸少睡。以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苍术、麦门冬、神曲、五味、黄柏。少睡。加酸枣仁、疮肉生迟。加白薇一钱。肉桂五分。如脓多或清。倍加参、、归、术。
一加味十全大补汤。治痈疽溃后。补气血。进饮食。实为切要。凡脓血出多。阴阳两虚、此、药有起死回生之功。但不分经络。不载时令。触类而长之可也。或见肿平痛宽。遂以为安、漫不知省。无补接调养之功。愈后虚症复见。因而转为他病。而危剧者多矣。
附骨疽
丹溪曰。附骨疽者。皆因久食浓味及劳役。与酒后涉水得此。阳滞于阴之症也。又曰。
环跳、空痛不止。生附骨疽。以苍术为君。佐以黄柏之辛。行以青皮。冬加桂枝。夏加条芩。体虚、者加杜仲、牛膝。以生甘草为佐。作大料煎。入姜汁。食前饮之。
痛甚者。恐前药十数剂发不动。少加麻黄。一二剂又不动者。恐疽将成。急掘地坑。以、火、坑通红。沃以小便。令患者赤体坐于坑中。以席或棉衣围抱下体。使热气熏蒸。腠理开。气、血通畅而愈。
一论疮生腿外侧。或因寒湿。得附骨疽于足少阳经分。微侵足阳明经。坚硬漫肿。行步、作痛。或不能行。
内托黄、汤、柴胡、连翘、肉桂、大力子、黄、当归尾、黄柏、升麻、白芷、甘草(各八分)、上锉。水酒各一盏。煎至一盏。食前。温服。
一治附骨疽。
黄连消毒饮、黄连、羌活(各一钱)、黄柏、黄芩、本、防己、桔梗、归尾(各五分)、生地黄、知母、独活、防风、连翘(各四分)、黄、人参、甘草、陈皮、苏木、泽泻(各二分)、上十九味。切作一剂。水煎服。
一老人年七十。因寒湿地气。得附骨疽于左腿外侧。少阳胆经之分。微侵足阳明经分。
阔、六七寸。长一小尺。坚硬漫肿。不辨肉色皮泽。但行步作痛。以指按至骨内大痛。与此药一、服即止。次日坚硬肿消而愈。
一论顽疮恶毒。年久不愈。以有附骨在内。先用贝母煎浓汤洗净。刮去腐肉。用刀拨去、附骨、或用蜣螂脑子五六个。捣烂敷上。其骨即出。然后用人言五厘。研细末。入黄铜灯盏内。
第10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