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寿世保元(上)>第103章

第103章

朝宽暮急者为血虚。暮宽朝急者为气虚。朝暮俱急者。气血俱虚。
脉经曰。胃中寒则胀满。此论内伤不足之邪。乃久病也。寒者非寒冷之寒。乃阳虚之义故用参、术以补脾为君。苍术、茯苓、陈皮为臣。黄芩、麦门冬为使。以制肝木。少加浓朴。
以消腹胀。气不运。加木香。气下陷。加升麻、柴胡提之。血虚。加四物汤。有痰。加半夏。
经云塞因塞用者是也。病胀久。脾胃虚者。虽有大小便不利之症。乃气不运血不润也。当大补气血为主。慎不可用下药也。鼓胀为病多端。宜照后方加减调治。毋得执泥以误人也。
一论病患初起。心腹胀满。因于食伤脾胃。湿痰气郁。食积而作胀也。用此通治之剂。

香砂和中汤
藿香(一钱二分)砂仁(一钱二分)苍术(炒一钱半)浓朴(姜汁炒)广陈皮(去白)半夏(姜汁炒)白茯苓(去皮)神曲(炒)枳实(麸炒)青皮(去穣)
山楂肉(各一钱)白术(去芦炒一钱半)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一论脾虚鼓胀。手足倦怠。短气溏泄者。此调治胀满王道之药。久病虚弱之人。宜服
六君子汤
人参(二钱)白术(一钱五分去芦炒)白茯苓(去皮三钱)半夏(姜制二钱)陈皮(去白二钱)甘草(八分)
上锉。生姜煎服。一方。加当归、白豆蔻、苏梗。尤妙。
按经曰。塞因塞用。故用补剂以治胀初服则胀。久服则通。此唯精达经旨者知之。庸医未足道也。若朝宽暮急为血虚。加当归、川芎。暮宽朝急为气虚。根据本方。朝暮俱急。亦加芎、归。
一论男妇因于气恼。而心腹胀满。或痰嗽喘急者。予常见因气而作胀满者甚多。用此方甚效。分心气饮。(方见诸气)根据本方。加槟榔、枳壳、香附、乌药。
木香消胀丸治症同前。
木香(二钱半)槟榔(五钱)陈皮(一两)大腹皮(一两洗)枳壳(麸炒一两)桑白皮(一两)苏子(一两)香附子(一两炒)萝卜子(五钱炒)
上为细末。水煮稀神曲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淡姜汤送下。
一论腹胀发热。以阳并阴。则阳实而阴虚。阳盛则外热。阴虚生内热。脉必浮数。浮则为虚。数则为热。阴虚不能宣导。饮食如故。因致胀满者。谓之热胀。宜用
枳实分消汤
川浓朴(去皮姜汁炒五分)枳实(麸炒一钱半)大黄(酒蒸一钱半)官桂(一钱二分)甘草(炙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呕吐。加半夏。自利。去大黄。寒多。加干姜。
一论中满鼓胀、气胀、水胀、热胀。宜
中满分消丸
人参(二钱半)白术(去芦炒二钱半)姜黄(二钱半)猪苓(去黑皮二钱)甘草(炙二钱)砂仁(二钱)干生姜(二钱)泽泻(三钱)陈皮(三钱)
知母(去毛酒炒三钱)白茯苓(去皮三钱)枳实(麸炒三钱)半夏(姜炒三钱)黄连(姜汁炒二钱)黄芩(酒炒三钱)川浓朴(姜炒五钱)
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食远。白汤送下。
一论老人虚人中寒下虚。心腹膨胀。不喜饮食。脉浮迟而弱。此名寒胀。宜
朴香丸
川浓朴(姜汁炒五钱)大附子(泡去皮脐三钱八分)木香(一钱半)
上锉一剂。生姜七片。枣二枚。水煎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