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下焦受热,大便难,及多疮疡。石长生丸方石长生(五两)、升麻(三分)、鸡舌香、水银粉、硝石(别研各二两)、石膏(碎)、葛根(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早晚食前温米饮下,渐加至二十丸,以知为度。
治下焦肠胃伏热,妇人胎热产难。酸浆丸方酸浆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焦)、大盐(别研)、榆白皮(锉各二两)柴胡(去苗)、黄芩(去黑心)、栝蒌根(锉)、茹(各一两)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用木香汤吞下二十丸,至三十丸。
以知为度。
治下焦蕴热。结成毒痢,血如鹅鸭肝。升麻汤方升麻、紫草(去苗)、黄芩(去黑心)、桔梗(炒各三分)、犀角(镑)、地榆(去苗)荷根(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夜一。
治下焦蕴热痢下脓血,烦痛、闷。赤石脂汤方赤石脂、乌梅(炒各一两)、栀子仁(三分)、白术(一两半)、干姜(炮半两)、升麻(一两)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治下焦蕴热毒,变赤血痢,脐腹、痛不可忍。香豉汤方豉(微炒二两)、栀子仁、黄柏(去粗皮锉)、地榆(锉)、白术、茜根(锉各一两)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二夜一。
治下焦热结。五味子丸方五味子(五两)、天门冬(去心焙三两)、白芍药、防己、车前子(各二两)、槟榔(锉)牵上九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后木香汤下,稍增至三十丸,以知为度。
<目录>卷第五十五心痛门心痛统论:论曰心痛诸候,皆由邪气客于手心主之脉,盖手少阴心之经。五脏六腑君主之官也。
精神所舍,诸阳所合,其藏坚固,邪气未易以伤,是以诸邪在心,多在包络者,心主之脉也,其候不一,有寒气卒客于脏腑、发卒痛者,有阳虚阴厥,痛引喉者,有心背相引,善螈伛偻者,有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者,有急痛如针锥所刺者,有其色苍苍,终日不得太息者,有卧则从心间痛、动作愈甚者,有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有休止者。或因于饮食,或从于外风。中藏既虚,邪气客之,痞而不散,宜通而塞,故为痛也,若夫真心不痛,痛即实气相搏,手足厥冷,非治疗之所及,不可不辨也。
<目录>卷第五十五心痛门心痛:论曰心为君主之官,神明之府。正经不受邪,其支别之络脉,为风寒邪气所乘,令人心痛,盖寒邪之气,痞而不散,内干经络,则发为心痛,乍间乍甚,乃其证也。
治心痛。吴茱萸丸方吴茱萸(水浸去涎焙干炒三分)、白术(一两)、干姜(炮三分)、桂(去粗皮)、陈橘皮(去(去黑心)、当归(切焙)、桔梗(炒各半上一十一味,捣罗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米饮下十五丸,空心午间临卧各一。
稍加至二十丸。
治心痛如刺,或绕脐绞痛,白汗出。附子汤方附子(大者炮裂去皮脐二枚)、芎、干姜(炮)、浓朴(去粗皮姜汁炙透)、吴茱萸(水浸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枣二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人行十里再服。
治心痛寒气上逆,心中妨闷,脉沉而紧。槟榔汤方槟榔(微煨)、桂(去粗皮)、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熟)、附子(炮裂去皮脐)、当归(焙各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一分拍碎,同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治心痛如锥刀刺。木香汤方木香、当归(切焙)、桔梗(炒各一两)、吴茱萸(水浸去涎焙干炒一分)、鳖甲(去裙醋炙黄一两)、槟榔(微煨一两一分)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