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伤寒论条辨>第39章

第39章

二节
(二十)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寸口。气口也。五脏别论。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对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而变见于气口也。故寸口主脾胃。浮紧为弦。是肝脉也。乘脾者。肝木自盛。脾胃之土受制也。纵见辨脉法上编。期门见太阳上编。刺之者泻木以救土也。
(二十一)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风寒尚在太阳而未除也。大渴欲饮水者。肝木本自盛而邪热炽欲得润也。
腹必满者。水漫而泛滥也。自汗出。则津液得外渗矣。小便利。则水得下行矣。夫水。木之母也。
母必为子。木得水则益甚而横。故挟水为邪。反侮所不胜而上乘于肺。肺金若虚。受其邪而不能派散之。则水不得泄而肿作矣。乃金脏实。不纳其邪而转运散之。涣为自汗而外渗。潴为小便而下行。此肝乘肺者所以不足为害。而反欲自解也。横亦见辨脉法上纵同条。然纵横不同。而同刺期门者。纵以木贼土。横以木侮金。皆由木自盛。而以泻木为主治一也。
(二十二)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濡。与软同。古字通用。复。亦反也。紧反入里。言寒邪转内伏也。濡。言不硬不痛而柔软也。痞。言气隔不通而痞塞也。易曰。天地不交而万物不生也。内阴而外阳也。内柔而外刚也。本义曰。盖干往居外而坤来居内也。虽然。倾痞有先痞后喜之象。故君子不可不勉。学人不可不知所务。
(二十三)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此申上条言脉以出其治。脉见关上者。以痞在心下也。以气痞而濡。所以浮也。然痞之濡。
由热聚也。故用黄连清之于上。聚虽气也。痞则固矣。故用大黄倾之于下。麻沸汤者。其取图经所谓去瘀之义欤。
(二十四)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痞。本阴邪内伏。而虚热上凝。复恶寒汗出。则表虚而阳不为卫护可知矣。泻心汤。固所以为清热倾痞之用。加附子盖所以为敛其汗而固其阳也。黄芩为附子而更加。表里两解具见矣。
(二十五)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素。旧常也。脐旁。阴分也。脏。阴也。以阴邪结于阴经之脏。攻之不可及。所以于法为当死也。
(二十六)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