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伤寒论纲目>第200章

第200章

【目】寇宗曰。又咳呕。又烦渴。非肾水不升之故而何。
【纲】仲景曰。少阴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四逆散主之。
【目】朱肱曰。四逆散加五味子、干姜。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目】鳌按。仍发热而心下悸。坎阳外亡。而肾水凌心也。以其为肾水凌心之故。故亦列少阴款中。
少阴经症渴
属性:【纲】仲景曰。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目】魏荔彤曰。此乃申解少阴传经热邪。有挟水饮为患者。不得误为寒邪也。盖少阴之热邪。
充周于上下。流布于四肢。固已。然水饮一症。亦有入热邪而俱混者。不止他条直中之寒邪。兼水饮为患也。今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此纯类于少阴直中寒邪之症也。然口渴心烦不眠。则非直中之寒邪。而为传经之热邪矣。盖阳烦而阴躁。至不得眠。烦而不躁。则为阳邪甚的矣。知此则口渴下利。固热邪为之。而水饮挟阻其气化。阴阳不分。上下不通。下利口渴。所以滋甚也。本汤五物。
无一非走阴经。以之淡渗阴经水饮。推之三阴水饮皆可用。但加减引经之味可耳。问。原文并无水饮症。何以知水饮兼混。曰。观其咳而不咽痛。口不燥。即知虽为传经热邪。惟有水饮相混。故热势不能甚烈。虽上冲为咳呕。而不致咽痛。隔阻正津为口渴。而不致干燥。兼以心烦不寐。于少阴但欲寐。阴症中见阳症。非传经之热。兼水饮之湿。何物乎。
【纲】仲景曰。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目】魏荔彤曰。不吐心烦但寐。则阴寒凝聚于下。而孤阳浮游于上。可验。五六日久。脾阳亦失令而自利。胃津以利耗而作渴。且阴盛于下。阳必逼处于上。曰虚。知下虚而上实。实、邪实也。引水自救。以理论之。虽渴。未必能多饮水。或多饮多尿。尿色淡白。则少阴肾脏为真寒。而非假热。足以相惑也明矣。以此知少阴病形悉具。全在小便色白。盖赤白分寒热也。白为下焦虚寒。
寒水不能收制。将为饮一溺二。倾泄不禁矣。法容不灸与温兼行耶。仲师为少阴肾脏里症言之如此。
再者。少阴肾脏为病。内素虚寒者十之六七。外寒乘入者十之三四。无内寒则不能召外寒。君子平日。宁可不以命门之火为实。而用啬道乎。
少阴经症漱水不咽
属性:【纲】仲景曰。少阴脉沉细。手足冷。或时烦躁。作渴。欲漱水不欲咽者。宜四逆汤。
【目】吴绶曰。本条之外。又有下利。厥逆无脉。干呕烦渴。欲漱水不欲咽者。白通加猪胆汁人尿主之。又有厥阴蛔厥。体寒烦躁吐蛔。口燥舌干。但欲凉水浸舌及唇。时不可离者。理中汤加乌梅。大抵阴症发躁烦渴不能饮水。或有勉强饮下。良久复吐。或饮水而呕。或哕逆者。皆内寒也。
盖无根失守之火。游于咽嗌之间。假作燥渴。则不能饮。或有能饮不吐。复欲饮者。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