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总按以上方论。乃治少阴经热病。通变之法也。少阴热病所急者。止一下证。所难者。亦止一下证耳。学人苟能临证切脉。神而明之。则旧论新方。何一非济人之良法哉。
十
一辩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此系仲景原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条厥阴病。乃总言病热之大纲也。成注云。邪传厥阴。则热已深而成消渴。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也。厥阴属木。肝木过旺。则肾水不足以滋之。
故水易消。而渴不止。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者。火生于木。气即是火。火性急速。以故上逆之势如撞。肝相火也。心君火也。以火犯火。火热亢极。心中则疼。饥不欲食者。胃属土。火热。则土偏燥。故饥。木强。则土受制。故不欲食也。
食则吐蛔者。蛔胃中长虫也。蛔居胃中。因人不食。则饥而上膈。故一闻食臭。即上逆而吐出也。厥阴经邪热。横逆于脏腑之间。故见以上诸证。实则胃中空虚。无物可下。若漫下之。则木乘所胜。利遂不止。而成土崩之势矣。愚按此条论。乃仲景约言病热之大纲。以故不及治法。设误下之而利不止者。宜以理中汤救之。)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未言伤寒。而先言中风者。亦犹太阳病例。先出中风条也。论例中原云。
厥阴受病。尺寸脉俱微缓。愚已校正当是沉弦之误。盖寒为沉。而风为弦也。兹者风已传入。脉见微浮。成注云。此邪气还表向汗之时。故云。欲愈。不浮则邪气深入。正多变证。故云。未愈也。或问仲景但云。脉微浮。不言中风形证。
何以知。为厥阴病。余答云。病患必见消渴。或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一二证。而后谓之厥阴病也。王宇泰云。仲景立法。
凡曰厥阴病者。皆气上撞。心痛吐蛔也。言虽如此。亦不可拘。)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注已见前第三卷太阳上编)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厥阴病渴。传经之邪热已深。欲饮水。则邪热有向外之机。盖木火亢盛。得水济之。则阴阳气和。而病自愈。或问厥阴原有消渴一候。不言自愈。此条渴。何以与之水即愈也。余答云武陵陈氏云。
消渴者。热甚而津液消烁。虽饮水。不能胜其燥烈。乃邪气深入。未愈之征也。此渴欲饮水。其热非消渴之比。乃邪气向外。欲解之象也。两者自是不同。)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此言厥阴逆厥之端也。成注云。四逆者。四肢不温。厥者。手足冷也。邪传厥阴阳气内陷。阴气已微阳气内陷。则外不与四肢相接。故逆而厥。阴气已微。则内不能守于脏腑。故不可下。若轻下之。
则内陷之阳热未去。将几微之真阴。反随之而亡矣。在仲景于后条。虽云热厥者应下之。然方其逆厥之时。下之一法。
不轻试也。诸字。是该下文诸厥之条而言。虚家亦然者。言人于未病之前。气血本虚家。虽病热厥。亦不可下。成注引金匮云。虚者十补。勿一泻之。此是言其平日。若病伤寒。不可取以为例也。愚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当归四逆汤误矣。当先以四逆散调之。)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先厥后热。乃阴寒也。发热。是阳气自复。故利止。见厥是阴气还胜。
故复利。此条病。名为伤寒。而实中寒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
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索苏故切当作素。此条病。先发热而后厥。乃伤寒传经邪热伏匿之证也。始发热者。邪自三阳经起也。热至六日。
邪传厥阴。阳气内陷。因而见厥。协热下利反九日之久者。邪热伏于里。不能还于表也。凡厥利者。多胃气下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是除中之证。除中者。胃中之真气。所余无几。将欲尽除。求救于食。如灯将灭。而复明之意。
第13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