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出例)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上二条证(已见前调胃承气汤方下)太阳病若吐若下(云云)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云云至)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云云)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云云至)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上七条证(俱见前大小承气汤方下)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云云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上二条证。(已见前抵当汤方下)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伤寒寒湿在里。此内伤生冷之寒也。内伤生冷之寒。则表之不解。徒致发黄。下之不可。以无郁热。愚意云。此海藏老人所云。阴黄者是也。
于寒湿中求之。则知非热证矣。正文与注详见中寒论中。)(重出例)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云云至)茵陈蒿汤主之。(此条证已见前茵陈蒿汤方下)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此条系阳明发黄证。阳明伤寒而病身黄者。阳明居中属土。其色黄兹者。身黄发热。则湿热已从里而发出。非若茵陈蒿汤证之里热腹满。为可下也。王太仆云。小热之气。凉以和之。故用栀子柏皮汤。以清解郁热。)栀子柏皮汤方:栀子(一十五个擘)
甘草(一两炙)
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内台方议云。伤寒身黄发热者。为表里有热。其热未实。不可汗下。故以栀子为君。能泻相火。去胃热。利小便。黄柏为臣。能去郁滞之热。甘草为佐。使能缓其中。以泻经中之热也。武林陈氏云。发热。表证也。何不兼用麻黄桂枝葛根等发表之剂乎。答曰。身黄兼发热者。乃黄证中之发热。而非麻黄桂枝证之发热也。热既郁而为黄。虽表而非纯乎表证。但当清其郁。以退其黄。则发热自愈)或问下条发黄证。何以又用麻黄。余答云。下条言身必发黄者。乃瘀热在经络之里。黄欲发而尚未发出。故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若既发黄。则麻黄在所不用矣。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此条系阳明湿热。在半表半里之证。成注云。湿热相交。民多病瘅瘅黄也。今者。伤寒瘀热在里夫寒邪自外而来。则必挟湿。湿瘀于经络之中。则郁而变热。湿热既盛。其人遍身必将发黄。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者。以湿热方盛于在表之里。治宜仍从表。以散其湿而除其热也。)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麻黄(二两去节)
赤小豆(一升)连轺(二两连翘根也)杏人(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斤)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成注引内经曰。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正。此之谓也。又煎用潦水者。亦取其水味薄。则不助湿气。故字疑有误当从删。
第10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