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人生幸福论(上)>第6章
康德的幸福观是在批判感性主义快乐论幸福观的基础上确立的。
他对幸福的理解在17、18世纪的西方幸福观中独树一帜:高扬道德理想主义幸福观的旗帜,把幸福界定在至善之中。
他的观点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理性主义幸福观的历史延续,也是对斯宾诺莎“幸福就是德性本身”思想的深化。有关的具体观点在本编第二章中将作详细介绍。
19世纪西方幸福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边沁(1748—183221第一章
西方历史上幸福观简述年)、密尔(1806—1873年)和费尔巴哈(1804—1872年)等。
在17、18世纪逐渐显露的功利主义思想,被边沁和密尔以理论体系的形式确立下来,他们的研究和探索完成了功利主义幸福观的经典表述。
费尔巴哈是感性主义幸福观在19世纪的最重要代表,尽管他的基本观点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他明确地提出了物质上的快乐和幸福是道德进步的前提等思想,具有某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因素。这三位哲人的观点我们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西方近代幸福观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所涉及的幸福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几代伦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使西方近代幸福观成为整个西方幸福观的主体部分。
现代西方社会:笼罩在幸福观上的悲观情调如果把从19世纪中叶以来的西方伦理学称作现代西方伦理学,那么,我们不难发现,在讨论人生与幸福问题时,现代西方伦理学中的悲观主义色彩较为浓重,与近代西方幸福观的乐观主义形成鲜明对照。
这一转变是从德国19世纪哲学家叔本华(178—1860年)开始的。
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痛苦,当人们在遭受痛苦和折磨之后,所感到的除了痛苦就是无聊,人生犹如一架摆动于痛苦与无聊之间的“钟摆”
,没有真正的幸福可言。他说,如果把欲望的满足看作幸福,那么,这种幸福也是暂时的、消极的,因为在满足过后接踵而至的就是不断的不满足,也就是不断的痛苦。怎样解脱人生的痛苦呢?叔本华认为,必须禁绝任何欲望,首先要断绝对世界的迷恋;其次要禁绝食欲和性欲。按照叔本华的解脱方法去做,最终实际上就是走向死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31亡,走向虚无。这就是叔本华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幸福观的主要思想。
人类跨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但是,由物质丰富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却导致了人们精神和心灵的空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尤其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对自身是否还能获得幸福抱着怀疑的态度。于是,一些新的伦理学理论应运而生,这些理论的共同特征是对人类自身的幸福作悲观主义的论证。它们不从人类自身去寻找解决困境、追求人类幸福的方法,而是以消极的方式寻求解脱。存在主义幸福观和新托马斯主义幸福观就是其中的代表。
存在主义幸福论者与叔本华一样,认为人生下来就带着烦恼,人生充满着恐惧。人的生活不仅无目的性,而且也没有任何意义,更没有幸福可言。只有走向死亡的生活才是真实的存在,才是对幸福的体验。因此,学习生活就是学习死亡。这种悲观主义的幸福观曾经影响了西方社会中一部分精神生活空虚和乏味的人们。
80年代初,也曾对我国一些青年人的思想产生过消极的影响。
新托马斯主义幸福观是中世纪基督教幸福观在现代社会的再现,它迎合了一些人的精神需求。
以马里坦(182—1973年)为代表的这种基督教幸福观,把解决人类精神和道德困境的希望寄托于上帝身上,号召人们通过信仰上帝来实现自己的幸福。马里坦的具体观点,在本编第五章中将作详细介绍。
现代西方幸福观以悲观的态度对待现实存在的幸福难41第一章
西方历史上幸福观简述题,这实际上是在逃避生活的挑战。我们认为,尽管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种种新的问题,但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些问题,并且要相信人类自身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获得幸福的生活。
上面简要叙述了西方幸福观的发展线索。限于本书的篇幅,我们在本编的以下章节里不可能对所有西方伦理学家的幸福观进行详细的讨论,只能选取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按照其幸福观的不同性质分成四个部分加以介绍。中国古代的幸福观是人类对幸福问题思考的历程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将单辟一章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