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这样一位对自身的物质生活无所追求的德国人,却对追求真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在18世纪下半叶创建了至今仍令我们惊叹的哲学体系。他对伦理学的贡献是提出了道德自律的着名学说。我们已经从上面的那句名言中深深地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康德更是对此充满自信。他认为,人们内心的道德法则时时令我们赞叹和敬畏,我们不可能超越道德法则而生活。康德的幸福观也是在坚信道德自律和道德法则的信念下提出来的。
对快乐主义幸福论的批判在康德之前,经验主义哲学家们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建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3月版(下同),第164页。
04第二章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立了快乐论幸福观的道德体系,他们认为,幸福就是享受快乐,快乐也就是幸福,康德对这种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康德并不否认感性世界中人的需求和幸福,他承认人有各种各样的感性活动。
他说,“人类,就其属于感性世界而言,乃是一个有所需求的存在者,并且在这个范围内,他的理性对于感性就总有一种不能推卸的使命,那就是要顾虑感性方面的利益,并且为谋求今生的幸福和来生的幸福(如果可能的话)而为自己立下一些实践的准则。”
①尽管在感性前面有理性的指导,但康德还是肯定了感性领域中的利益和幸福。
在其所着的《实用人类学》一书中,他详细地分析了人的感觉能力、人的愉快与不愉快的感情、人的欲望能力等等,这些属于感性世界的东西,在康德的思想中依然有存在的地盘。
这表明,作为生活在实际社会之中,并且每天都要面对充满着感性诱惑的世界的哲学家康德,不可能超越基本的感性活动,而且还要给予适当的重视。但是,承认感性世界及其幸福生活的存在,并不影响康德构造自己的道德理想和伦理体系。
他认为,人固然是有感性欲望的动物,但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理性的。而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道德,也正是因为理性能够为自己确立行为准则,从而使人不会顺从感性欲望的驱使而与动物同流合污。因而,尽管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感性需求,有追求感性满足的欲望,但人的本质不是感性,而是理性。如果人只把自己看作一个感性存在物,只知道追求一种感性的幸福,那么,人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①经验主义者认为快乐就是幸福,这是以感性利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62页。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14康德对感性主义幸福观的批判,是为了确立他的理性主义道德原则和幸福观。理性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把人与动物相区别,更重要的是,理性“不但也要考察本身为善或为恶的东西(只有不受任何感性利益所影响的纯粹理性才能判断这一层),而且还要把这种善恶评价从祸福考虑完全分离开,而把前者作为后者的最高条件“。
益为幸福的基础,而康德则认为,确定幸福与否不能在善恶评价之前,经验主义者的错误在于把道德的根基放在感性的享受上,这实际上就失去了道德之为道德的特征。
道德的特性在于理性的善恶评价,而且,这是判断幸福与否的前提条件。这就是说,断定幸福与否只能在道德法则之后,并且只能借助道德法则来确定。这是康德与经验主义者在理解幸福问题时方法论上的严格区别。
从这个基本前提出发,康德认为,经验主义的快乐论幸福观没有普遍必然性,也没有客观标准。
“同一个人能够把他生平仅见的一部好书,不经阅读,就还给人,以免耽误打猎;能够中途抛开一段妙论,去赶着赴筵;……能够因为当时手头的钱只够买张喜剧门票,而把自己原本乐意周济的一个穷人撵走。”
①趋乐避苦的感官享乐是随时变化的,“因而他的幸福概念也随他的需要而定。”
②同一个人在遇到不同的感性享受和感性需求时都可能发生变化,那么,不同的人在同一件事情上或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事情上,其变化更是多种多样。
这样,一个人认为是幸福的东西,另一个人可能恰恰相反。由于对感性欲望的要求和理解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①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21—22、24页。
24第二章
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种种偶然的经验可能影响或支配每个人对其行为的选择,这种经验主义幸福论就不可能建立在普遍有效的共同标准之上,幸福就没有规律可循,这不符合康德所倡导的道德律令和道德法则。康德严厉指出,如果按照经验主义者快乐即幸福的观点理解幸福,那么,人的幸福与动物的求生愿望就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了,都是一种生物的本能反应。所以,如果把物质享受、财富聚敛、感官快乐等作为幸福的要素或标准,那么,幸福就与伦理道德毫无关系。
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