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疏斩送郅支首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
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
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
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稿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陈汤传》)
陈汤
汤字子宫,山阳瑕丘人。宣帝时为太官丞。元帝初举茂材,被劾下狱,后为
郎。建昭中迁西域副校尉。矫制发诸国兵,破斩郅支单于,赐爵关内侯,拜射声
校尉。成帝初免,后以言事下狱,夺爵为士伍。王凤奏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永始
初免为庶人,徙敦煌,又徙安定。哀帝时还,卒于长安。王莽为安汉公,追封破
胡侯,谥曰壮。
上疏自理
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今司隶
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仇也!(《汉书·陈汤传》:司隶校尉移书道上,系
吏士按验之,汤上疏言。)
上封事请徙初陵
初陵,京师之地,最为肥美,可立一县。天下民不徙诸陵三十馀岁矣,关东
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可徙初陵,以强京师,衰弱诸侯,又使中家以
下得均贫富。汤愿与妻子家属徙初陵,为天下先。(《汉书·陈汤传》)
张博
博字子高,宣帝张婕妤之兄,坐诖误蕃王,与婿京房皆弃市。
报谢淮阳王
当今朝廷无贤臣,灾变数见,足为寒心。万姓咸归望于大王。大王奈何恬然,
不求入朝见,辅助主上乎?(《汉书·宣元六王传》:王遣人持黄金五十斤送舅
张博,博喜还书谢,为谄语盛称誉王,因言)
复遗淮阳王书
博幸得肺附,数进愚策,未见省察。北游燕赵,欲循行郡国求幽隐之士,闻
齐有驷先生者,善为《司马兵法》,大将之材也,博得谒见,承间进问五帝三王
究竟要道,卓尔非世俗之所知。今边境不安,天下骚动,微此人,其莫能安也。
又闻北海之濒有贤人焉,累世不可逮,然难致也。得此二人而荐之,功亦不细矣。
博愿驰西以此赴助汉急,无财币以通显之。赵王使谒者持牛酒,黄金三十斤劳溥,
博不受;复使人愿尚女,聘金二百斤,博未许。会得光书云,大王已遣光西,与
博并力求朝。博自以弃捐,不意大王还意反义,结以朱颜,愿杀身报德。朝事何
足言!大王诚赐咳唾,使得尽死,汤禹所以成大功也。驷先生蓄积道术,书无不
有,愿知大王所好,请得辄上。(《汉书·宣元六王传》)
已见中书令石君求朝,许以金五百斤。贤圣制事,盖虑功而不计费。昔禹治
鸿水,百姓罢劳,成功既立,万世赖之。今闻陛下春秋未满四十,发齿坠落,太
子幼弱,佞人用事,阴阳不调,百姓疾疫饥馑,死者且半,鸿水之害殆不过此。
大王绪欲救世,将比功德,何可以忽?博已与大儒知道者为大王为便宜奏,陈安
危,指灾异,大王朝见,先口陈其意而后奏之,上必大说。事成功立,大王即有
周、邵之名,邪臣散亡,公卿变节,功德亡比,而梁、赵之宠必归大王,外家亦
将富贵,何复望大王之金钱?(《汉书·宣元六王传》)
报淮阳王
已许石君,须以成事。(《汉书·宣元六王传》)
四十四
上封事言邪正
臣闻之于师,治道要务,在知下之邪正。人诚向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
知益为害。知下之术,在于六情十二律而已。北方之情,好也;好行贪狼,申子
主之。东方之情,怒也;怒行阴贼,亥卯主之。贪狼必待阴贼而后动,阴贼必待
贪狼而后用,二阴并行,是以王者忌子卯也。《礼经》避之,《春秋》讳焉。南
方之情,恶也;恶行廉贞,寅午主之。西方之情,喜也;喜行宽大,巳酉主之。
二阳并行,是以王者吉午酉也。《诗》曰:“吉日庚午。”上方之情,乐也;乐
行奸邪,辰未主之。下方之情,哀也;哀行公正,戌丑主之。辰未属阴,戌丑属
阳,万物各以其类应。
第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