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曰方其盛也(止)大昌
张云。盛邪当泻。何惧毁伤。正恐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攻邪未去。正气先夺耳。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病既已衰。可无刺矣。不知邪气似平。病本方固。乘势拔之。易为力也。
故曰刺其已衰。事必大昌。马云。按此节与疟论。皆言邪气甚盛。发为甚寒甚热之际。不可轻刺。正以病势与脉气相逆。然则用药者。亦当先用药于寒热未至之先。不分外感内伤之寒热。皆当如此。若邪气方盛而用药。
则寒药反助其寒。热药反助其热。不能解病而适以增病矣。医者不可不知也。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马云。二句又见素问四气调神论。
第五十六
五味篇第五十六诸本无篇字。
胃者(止)以次传下
马云。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即营卫生会篇所谓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也。其曰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即营卫生会篇所谓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于膀胱也。张云。玉版篇曰。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气味之正者。莫如水谷。水谷入胃。以养五脏。故脏腑者。皆禀气于胃。而胃为五脏六腑之本。五脏嗜欲不同。各有所喜。故五味之走。亦各有先。然既有所先。
必有所后。而生克佐使。五脏皆有相涉矣。至真要大论。言五味各有先入。义与此同。人受气于谷。故谷气入于营卫。其糟粕之质。降为便溺。以次下传。而出于大肠膀胱之窍。
谷始入于胃(止)吸则入甲乙。喉咽、作喉咙。是。马云。抟、音团。周礼。矢人凡相。欲生而抟。张云。谷之精气。先出于胃。即中焦也。而后至上下两焦。以溉五脏之至也。溉、灌注也。两行言清者入营。营行脉中。浊者入卫。卫行脉外。故营主血而濡于内。卫主气而布于外。以分营卫之道。大气、宗气也。抟、聚也。循、由也。气海即上气海。一名膻中。居于膈上。盖人有三气。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宗积于上焦。出于肺。由喉咙而为呼吸出入。故曰气海。
天地之精气(止)气少马云。谷化之精气。呼则出之。天地之精气。吸则入之。其大数谷化之精气。
出之者三分。则天地之精气。入之者一分。惟其出多入少。半日不再用谷。则谷化之精气衰。至一日则气少。
故晁错曰。民生一日不再食则饥者。正此意也。任允谦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谷入于胃。化其精微。有五气五味。故为天地之精气。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其大数常出三入一。盖所谓所入者谷。而所出者乃化糟粕。以次传下。其津液溉五脏而生营卫。其宗气积于胸中以司呼吸。其所出者。
三分之隧道。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简案、张义与马同。今考经文。任氏所解。似得其旨。
子华子曰。天之精气大数。常出三而入一。其在人呼出也吸入也。一之谓尊。二之谓耦。三之谓化。精气以三成。与本节文稍同而义异。
米脏气法时论。作粳米。张云。、俗作粳。
黄黍张云。黍、糯小米也。可以酿酒。北人呼为黄米。又曰黍子。此五谷之味合五行者。
各有所宜所言五色者诸本宜下更有五宜二字。唯马志本。并无之。言、作谓。所谓五色者一句。
接下节。
脾病者张云。此下言脏病所宜之味也。脾属土。甘入脾。故宜用此甘物。
心病者张云。心属火。苦入心。故宜用此苦物。
肾病者甲乙无黄卷二字。张云。大豆黄卷。大豆芽也。肾属水。咸入肾。故宜用此咸物。
肝病者张云。肝属木。酸入肝。故宜用此酸物。
第1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