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论治
论肾泄
肾中真阳虚而泄泻者,每于五更时,或天将明,即洞泄数次,此由丹田不暖,所以尾闾不固,或先肠鸣,或脐下痛,或经月不止,或暂愈复作,此为肾泄。盖肾为胃关,二便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阳衰,则阴寒盛,故于五更后,阳气未复,即洞泄难忍。古方治肾泄,用椒附丸、五味子散。若欲阳生于阴,肾气充固,宜八味丸去丹皮,加补骨脂、菟丝子、五味子,用山药糊丸为妙。
泄泻论治
泻与痢不同及先后传变
泻由水谷不分,病在中焦。痢以脂血伤败,病在下焦。在中焦者,分利脾胃之湿。在下焦者,调理肝肾之伤。若水泻久,则传变而痢脓血,是脾传肾,谓之贼邪,故难愈。若先痢后泻,是肾传脾,谓之微邪,故易瘳。
泄泻论治
泄泻脉候
胃脉虚则泻,脉滑,按之虚,必下利。肾脉微小则洞泄,肺脉微甚则泄。泄泻脉洪大者逆,泄而脱血脉实者,难治。泄泻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泻脉多沉,沉迟寒促,沉数火热,沉虚滑脱。暑湿缓弱,多在夏月。
泄泻论治
附方
〔除湿〕平胃散、见一卷中风。
〔飧泄〕升阳除湿汤、见一卷湿。
〔分消〕清六丸、滑石、甘草、红曲〔热泄〕大厘清饮、茯苓、猪苓、泽泻、木通、山栀、枳壳、车前子(各一钱)〔湿泄〕胃苓汤、见一卷中风。
〔食泄〕治中汤、见三卷饮食。
〔寒泄〕附子理中汤、见一卷中风。
〔渗湿〕四苓散、见一卷中风。
〔虚泄〕四柱六柱饮、参、附、苓、木香名四柱饮,加肉果、诃子,名六柱饮。
〔虚泄〕四君子汤、见一卷中风。
〔胃泄〕胃风汤、参、术、苓、归、芍、肉桂、粟米〔脾泄〕香薷饮、见一卷中风。
〔暑泄〕桂苓甘露饮、见一卷暑。
〔小肠〕大小承气汤、见一卷温。
〔清火〕黄连解毒汤、见一卷温。
〔清热〕芍药柏皮汤、芍、柏皮、连、归〔瘕泄〕八正散、见一卷火。
〔热泄〕天水散、见一卷温。
〔痰泄〕二陈汤、见一卷中风。
〔痰泄〕吴茱萸汤、见三卷呕吐。
〔酒泄〕葛花解酲汤、见一卷湿。
〔暑泄〕薷苓汤、香薷饮合四苓散。
〔暑泄〕玉龙丸、硫黄、硝石、滑石、明矾〔暑泄〕连理汤、见一卷暑。
〔脾肾〕四神二神丸、见三卷饮食。
〔滑泄〕固肠丸、龙骨、附子、丁香、诃子、良姜、蔻仁、砂仁、木香、赤石脂〔升提〕补中益气汤、见一卷中风。
〔滑泄〕万全丸、赤石脂、炮姜(各一两)、胡椒(五钱)、醋糊丸。
〔肾泄〕椒附丸、川椒、附子(各五钱)、山萸(二两)、螵蛸(炙)、鹿茸(烙去毛酒蒸,焙)、龙骨(各四钱)、酒糊丸。
第1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