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堪,(一)字子稚,(二)为光禄勋,以清廉称,与周泽相类。泽字稚都,(三)京师号之为”二稚“。(四)御览卷二二九
(一)”孙堪“,书钞卷五三引同,万花谷后集卷一一引作”孙湛“,姚本亦作”孙湛“,皆误。孙堪,范晔后汉书周泽传附载其事。
(二)”子稚“,原误作”子雅“,书钞卷五三引亦误。今据范晔后汉书周泽传改正。
(三)”稚都“,原误作”雅都“。范晔后汉书周泽传云:”周泽字稚都。“书钞卷六九引东观汉记周泽传云:”泽字稚都。“今据改。
(四)”二稚“,原误作”二雅“。万花谷后集卷一一引亦误。周泽字稚都,孙堪字子稚,故云”二稚“。范晔后汉书周泽传云:”堪行类于泽,故京师号曰‘二稚’。“
甄宇
甄宇,(一)字长文,治严氏春秋,持学精微,以白衣教授,常数百人。(二)书钞卷九六
甄宇,北海人,建武中,为青州从事,(三)征拜博士。每腊,诏书赐博士羊,人一头,(四)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称分其肉。宇曰:”不可。“又欲投钩,复耻之。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后召会,诏问瘦羊甄博士,京师因以号之。(五)类聚卷九四
甄宇,字长文,拜太子少傅,清静少欲,(六)常称老氏知足之分也。书钞卷六五
甄宇,字长文,(七)子晋,晋子丞,(八)周泽董鲁平叔,(九)叔子轶,并以儒学拜议郎。书钞卷五六
(一)”甄宇“,范晔后汉书卷七九有传。
(二)”常数百人“,此条书钞卷九六另又引征一次,文字稍略。
(三)”青州“,原无”青“字,姚本、聚珍本有,类聚卷五、御览卷三三、事文类聚前集卷一二、合璧事类别集卷八三引亦有,今据增补。
(四)”人一头“,原无此句,姚本、聚珍本有,书钞卷一五五、类聚卷五、事文类聚前集卷一二、合璧事类别集卷八三引亦有,今据增补。
(五)”京师因以号之“,此条岁华纪丽卷四,御览卷二三六、卷九二,事类赋卷二二,万花谷后集卷一一,玉海卷九九,范晔后汉书甄宇传李贤注亦引,字句均略于此。
(六)”静“,姚本、聚珍本作”净“,书钞卷三六亦引作”净“。
(七)”字长文“,原脱”长文“二字。永乐大典卷二七二七引作”字子普“。
(八)”子晋,晋子丞“,此二句永乐大典卷二七二七引作”普传子承“,聚珍本引作”宇传子晋,晋传子承“。范晔后汉书甄宇传云:甄宇”传业子普,普传子承“。
(九)”周泽董鲁平叔“,此六字永乐大典卷二七二七引同,聚珍本亦同。按此处字有讹脱,无从校正。
张玄
张玄,(一)字居真,(二)专意经书,方其讲论时,(三)至不食终日,忽然如不饥渴者也。书钞卷九八张玄,字君夏,其学兼通数家。(四)书钞卷六七
(一)”张玄“,范晔后汉书卷七九有传。
(二)”字居真“,姚本一作”字君夏“,一作”字居真“,按语云:”玄不应有二字,‘居’类‘君’,‘真’类‘夏’,传写误耳。“聚珍本作”字君夏“,与范晔后汉书张玄传同。
(三)”论“,姚本、聚珍本作”问“。
(四)”其学兼通数家“,此句上姚本、聚珍本有”为博士“一句。据范晔后汉书张玄传记载,张玄曾为颜氏春秋博士。
李育
李育,(一)字元春,为侍中。时章帝西谒园陵,育陪乘,问旧事,育辄对,由是见重。(二)书钞卷五八
(一)”李育“,范晔后汉书卷七九有传。
(二)”由是见重“,此条书钞卷五八两引,字句全同。
杜笃
杜笃,(一)字季雅,客居美阳,与美阳令游,(二)数从之请讬,(三)不谐,颇相恨。令怒,收笃送京师。会大司马吴汉薨,世祖诏诸儒诔之。笃于狱中为诔,辞最高。帝美之,赐帛免刑。御览卷五九六
杜笃仕郡文学掾,以目疾,二十余年不窥京师。笃外高祖破羌将军辛武贤,以武略称。笃常叹曰:”杜氏文明善政,而笃不任为吏。辛氏秉义经武,而笃又怯于事。外内五世,至笃衰矣!“(四)御览卷四九九
(一)”杜笃“,范晔后汉书卷八有传。
(二)”游“,姚本、聚珍本作”交游“,书钞卷一二引同,而卷一引作”交“。
(三)”之“,姚本、聚珍本无此字,书钞卷一二引同。
(四)”至笃衰矣“,此条御览卷七四亦引,内容多有阙略。
第64章传十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