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九岁”,此上原有“伯升”二字,聚珍本无。按当无“伯升”二字,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云:“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可证,今删去。
(二一)“受尚书于中大夫庐江许子威”,此句原作“受尚书经,师事庐江许子威”,今从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李贤注引校改。书钞卷一二仅引“师事子威”一句。
(二二)“资用乏”,此句至“以给诸公费”诸句原无,姚本、聚珍本和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李贤注引有,今据增补。文选卷三八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李善注引亦有,“诸公”二字下有“之”字。
(二三)“以给诸公费”,书钞卷三引“僦驴给费”四字,即括引此文。
(二四)“高才好学”,此句至“舍长安尚冠里”七句原无,姚本、聚珍本有,今据增补。
(二五)“为季父故舂陵侯诣大司马府”,此句至“严公宁视卿邪”诸句原无,而有“尝讼逋租于大司马严尤,尤见而奇之”二句,今据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李贤注引增改。此段文字聚珍本作“尝为季父故舂陵侯讼逋租于大司马严尤,尤止车独与帝语,不视祜。帝归戏祜曰:‘严公宁视卿耶?’”朱祜即朱福。据范晔后汉书朱祜传李贤注,东观汉记“祜”作“福”,避安帝讳改。光武帝为舂陵侯讼租事,书钞卷三亦引,字句甚简。
(二六)“王莽时”,此句至“四方溃畔”诸句原无,聚珍本有,今据增补。
(二七)“荆州下江平林兵起”,此下二句原无,聚珍本有,文选卷一班固两都赋李善注引亦有,今据增补。
(二八)“时南阳旱饿”,此下二句原无。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云:“地皇三年,南阳荒饿,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于宛。”李贤注引东观汉记云:“时南阳旱饥,而上田独收。”今据增补。聚珍本亦有此二句,“上”字作“帝”。
(二九)“李伯玉”,聚珍本注云:“以下文事迹推之,李伯玉盖即李通,而范书李通传止云字次元,不言其一名伯玉,是可补其阙略。”
(三)“先是时伯玉同母兄公孙臣为医”,范晔后汉书李通传李贤注引续汉书云“先是李通同母弟申徒臣能为医,难使,伯升杀之。”后汉纪卷一云:“初,通同母弟申屠臣善为医术,以其难使也,演杀之。”书钞卷一二三引东观汉记亦云李通同母弟为申徒臣,与此不同。
(三一)“固始侯”,原误作“因始侯”,聚珍本作“固始侯”,今据改正。范晔后汉书李通传云:“建武二年,封固始侯。”
(三二)“刘氏当复起,李氏为辅”,此二句谶语原无,聚珍本有,御览卷八七二引亦有,今据增补。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载此谶语,但无“当”字。
(三三)“父为宗卿师”,范晔后汉书李通传云:通父守,“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李贤注云:“平帝五年,郡国置宗师以主宗室,盖特尊之,故曰宗卿师也。”
(三四)“市兵弩”,书钞卷三引“市弓弩”三字,即出于此。
(三五)“绛衣赤帻”,此四字上书钞卷一二七引有“皆着”二字,御览卷六八七、卷八一四、卷八七二引无。
(三六)“若火光”,此三字上御览卷八七二引有“有”字。
(三七)“赫然属天”,此句御览卷八七二引作“曈曈上属天”。
(三八)“异之”,此句姚本作“上异之”,御览卷八七二引同。
(三九)“大冠”,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李贤注引董巴舆服志云:“大冠者,谓武冠,武官冠之。”
(四)“将军服”,此三字上聚珍本有“服”字。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李贤注、通鉴卷三八胡三省注引云:“上时绛衣大冠,将军服也。”“将军服”上亦无“服”字。
(四一)“中”,聚珍本作“仲”。按“中”字读作“仲”。此指光武帝刘秀。御览卷六九引云:“光武起义,衣绛单衣,赤帻。初,伯升之起,诸家子弟皆曰:‘伯升杀我。’及见上绛衣大冠,乃惊曰:‘谨厚者亦复为之。’”御览卷六八七、玉海卷八一亦引,字句简略。
(四二)“杀新野尉”,“杀”字下原衍“进”字,姚本、聚珍本无,类聚卷九三、御览卷二六九引亦无,今据删。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云:“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
(四三)“光武起义兵”,此句至“后有人着大冠绛单衣”三句原无,书钞卷一二八引此三句,今据增补。姚本作“光武起义兵,攻南阳,暮闻冢上有哭声,后有人着大冠绛单衣”。聚珍本同,惟“光武”二字改作“帝”。二本所辑皆有“攻南阳”一句,系出陈禹谟刻本书钞。聚珍本于“着大冠绛单衣”下注云:“此有阙文。考范书杀新野尉即在是时。”
(四四)“使刘终诈称江夏吏”,此下二句原无,姚本、聚珍本有,今据增补。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云:“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进屠唐子乡,又杀湖阳尉。”李贤注引东观汉记云:“刘终诈称江夏吏,诱杀之。”姚本、聚珍本即据此增改。
(四五)“五威将军严尤击下江兵”,此下三句原无。书钞卷一四七引作“上擢谷相,五威将严尤当击江贼,上奉糗一斛,脯三十朐诣幕府营”。御览卷八六引作“严尤击江贼,世祖奉糗一斛,脯三十朐”。聚珍本亦有此三句,作“严尤击下江兵,帝奉糗一斛,脯三十朐”。今综合三处文字增补。汉书王莽传地皇三年载:“是时下江兵盛,……莽遣司命大将军孔仁部豫州,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击荆州。……世祖与兄齐武王伯升、宛人李通等帅舂陵子弟数千人,招致新市平林朱鲔、陈牧等合攻拔棘阳。是时严尤、陈茂破下江兵。”
(四六)“进围宛城”,据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元年进围宛城。更始元年即王莽地皇四年。
(四七)“更始立,以上为太常偏将军”,四库全书考证云:“按前汉书莽传云:‘莽地皇四年三月,汉立圣公为帝。四月,莽遣寻、邑发兵。’范书光武纪与前汉书同,惟谓更始即位在是年二月,今寻绎本文,则似更始之立,又在王莽发兵之后,与班、范二书异。”
(四八)“入朝”,此二字原无,御览卷六八三引亦无此二字。姚本、聚珍本有,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李贤注引亦有,今据增补。
(四九)“二公”,聚珍本作“寻、邑”。
(五)“严尤”,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李贤注引桓谭新论云:“庄尤,字伯石,此言‘严’,避明帝讳也。”
(五一)“美眉目”,聚珍本作“美须眉目”,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作“美须眉”。
(五二)“二公”,聚珍本作“寻、邑”,以下皆同。御览卷三三六、卷三三九引作“王寻、王邑”。
(五三)“甲冲輣”,此下三句原无,聚珍本有,御览卷三三六引亦有,今据增补。书钞卷一三九引作“甲冲棚,战攻之具甚盛”。御览卷三三九引作“甲冲輣,干戈旌旗甚盛”。“冲”,橦车,是一种陷阵战车。“輣”,楼车。
(五四)“虎”,此字原脱,姚本、聚珍本有,书钞卷一一八、类聚卷一二引亦有,今据增补。
(五五)“巨无霸”,汉书王莽传云:“夙夜连率韩博上言:‘有奇士,长丈,大十围,来至臣府,曰欲奋击胡虏。自谓巨毋霸,出于蓬莱东南,五城西北昭如海濒,轺车不能载,三马不能胜。’”“垒尉”,即垒校尉,主军垒之事。姚本、聚珍本作“中垒校尉”,书钞卷一一八引同。类聚卷一二引作“垒校尉”,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作“垒尉”。
(五六)“为画成败”,书钞卷一四引作“图画成败”。
(五七)“时汉兵八九千人”,此句原无,姚本、聚珍本有,类聚卷一二引亦有,今据增补。
(五八)“留王凤令守城”,此下二句原无,聚珍本有,文选卷一班固两都赋李善注引亦有,今据增补。
(五九)“五六万”,聚珍本同,书钞卷一一七引亦同。姚本作“五六十万”,书钞卷一二一、类聚卷一二引与姚本同。
第4章纪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