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大明英烈1>第135章

第135章

这两位王爷,生长在古国金马城,对汉话不太精通。说话时,舌根发硬,舌尖
发秃,全仗通译官相助。
朱元璋见二位王爷迎来,与众将使了个眼色,甩蹬下马,把丝缰交给武氏弟兄
,迎上前去,互相寒暄。
这都是常茂的安排。武氏弟兄办事牢靠,让他俩保管战马,万无一失。常言说
:"大将无马,如折双腿。"万一发生了不测之事,没马怎么行呢?
朱元璋与二位王爷寒暄已毕,宾主携手挽腕,便往里走。
前文书说过:这个地方虽然叫山,其实并不算高,遍地都是左一个、右一个的
山包。山包正中,有一块开阔的平地。平地以上,筑有一座高台。这座高台,完全
用木板铺成,方圆有一亩地大小,四周有五色的栏杆,前边摆着兵刃架。顶子用苇
席搭成,翘檐起脊,刷着黄漆,锃明瓦亮。离远看,跟黄地琉璃瓦差不多少。犄角
上挂着纱灯,台前搭着梯子。迎面有条横幅,上面写着金字:"南北双王兴隆会"。
此时,宾主一行来在台前。胡尔卡金和胡尔卡银陪在朱元璋左右,顺着梯子,
登上高台。常茂他们紧护着皇上,不离左右。
接着,胡尔卡金吩咐道:"摆宴!"
刹那间,按照风俗习惯,摆下了两样御宴。
此时,脱金龙并未在场。为什么?他被岳轮扎了一枪,正在后帐养伤。除他一
人之外,元营的上将、副将、牙将全来了。
常茂偷眼一看,哟,黑压压一片,足有二百余人。心里说,看这阵势,咱得小
心。万一有个闪错,那可没法交待。想到此处,悄悄捅了捅朱沐英,看了看丁世英
,暗示他们严加提防。
再看朱元璋。今天他心情高兴,谈笑风生。在劝酒饮酒之中,话锋一转,谈到
了正题。
胡尔卡金放下酒杯,陈述起来。这里咱必须说清楚,他是经通译官说给朱元璋
的。大概的意思是,这次,我们所倡南北双王兴隆会,大明帝国皇上应约而至,还
真赏脸,我们十分高兴。多年来,两国刀兵四起,狼烟滚滚,致使百姓流离失所,
痛苦难言。常言说,"民是国之邦本"。常此下去,于心何忍!为此,将陛下请来,
共谋议和之策。
朱元璋听罢,精神一振,朗声说道:"王爷有此诚意,寡人十分敬佩。但不知这
议和之事,王爷有何高论?"
胡尔卡金说道:"好,既然如此,咱就开诚布公。首先,我们承认你是大明帝国
的皇帝。但是,大明与大元,须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南,属你大明;黄河以北,属
我大元。从此,咱两国化干戈为玉帛,永结盟好睦邻。"
朱元璋听罢,不由一阵冷笑:"哈哈哈哈,王爷之言差矣!想你无人,盘古至今
就定居在北国。而今逐鹿中原,实为世人所不齿。你若真有诚意,咱两国还以长城
为界,速将人马撤回。"
为定国界,互不相让。最后,撕破了面皮。只见胡尔卡金操起酒杯,往桌上用
力一蹾,说道:"陛下,你乃俊杰,应识时务。想我大元帝国,论地盘,有三川六国
九沟十八寨;论实力,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刚才讲过,我议和之举,并非惧你,
而是为黎民着想。你若再固执己见,我将以武力相待。到那时,只怕你十几年的苦
心,将化为一旦。再说,你本是布衣出身。如今,一步登天,得下黄河以南大片土
地,也该心满意足了。"
胡尔卡金这一顿述说!又劝告,又威胁,还有讥讽挖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