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辨证录><篇名>痘疮门(十五则)

<篇名>痘疮门(十五则)

属性:小儿将出痘,身必发热,口必发渴,眼必如醉,此时当以表药散之,则火毒大
解。无如世人未敢信为出痘,因循数日,见点而始用表散。有形之解与无形之解大
有不同,所以轻变重,而重变死也。虽然,见点不用表药则火毒又将安解,岂不药
得中医而可望其自愈乎。不知能善用表散之药,正自有功耳。大约痘疮初出之时,
不可不用表散之药,而又不可全用表散,当于补中表散之,则正气无伤,而火毒又
可尽解也。方用至慈汤∶
人参(三分)荆芥(炒黑,三钱)生甘草(一钱)柴胡(一钱)当归(三钱)茯苓(二钱)
陈皮(三分)麦冬(二钱)元参(三钱)天花粉(一钱)水煎服。一剂火毒少除,二剂火
毒全散,不必三剂也。若已见点,则重变轻,而死变生矣。
此方正用柴胡、荆芥以疏通其表里,得元参以去其浮游之火,得生甘草以败其
毒。妙在人参、归、冬之类俱是补气补津之味,佐前药以充其力,使无壅闭之忧,
以速其至隐之火毒也。世人治痘,一见用补,无不惊惧。谁知火毒非补,万不能由,
内而发于外。能于补中用表散之法,何愁小儿之不尽登于寿考也。此方十岁为准,
如周岁小儿,用十分之一,每岁增加可也。若十岁之外小儿,宜加人参而已,余味
不必加也。
小儿已出痘,遍身上下尽是鲜血点,粒粒可数,此至佳之痘也。不必发散,只
须助其正气,自然饱满贯浆,收靥亦速,九日而始回矣。然而纯用补剂,又虑呆补
而无疏通之气,恐速于见功,未免升上而不能降下,亦非治之善也。方用安幼汤∶
当归(三钱)荆芥(一钱)元参(三钱)陈皮(三钱)熟地(三钱)麦冬(三钱)
生甘草(五分)生地(一钱)黄连(一分)丹皮(一钱)贝母(三分)水煎服。一剂而绽,
不必二剂也。
此方妙在补中带散,则痘疮力足,无内怯之忧;散中实补,则痘疮大泄,少外
阻之祸。世人不知治法,往往一味是补,所以多留后患耳。至于一味呆散,未有不
将佳痘而变为恶疮者,每至死亡犹以为胎毒之未尽净也,仍用散火败毒之剂,以至
不救。谓非医杀之,而欲冀免于阴报也,得乎。幸人善用其方以安幼耳。
小儿出痘,其痘疮之色红盛,烦渴,大便干燥,小便短涩而黄赤,脉洪大不伦,
舌上生疮,此阳症之疮也,切忌用湿热之味。然又不可见为大热,而即用寒凉之药,
恐火热太盛,骤得寒凉,而火不肯遽退,热不肯骤解,反至生变者有之。治法宜用
寒而佐以化热之品,用凉而辅以散火之味,则不违火热之性,而自得寒凉之益也。
方用全痘散火汤∶
元参(三钱)黄芩(一钱)生甘草(一钱)栀子(一钱)桔梗(二钱)生地(二钱)
荆芥(三钱,炒黑)当归(一钱)水煎服。一剂而热毒火毒尽行解散矣。
此方用芩、栀以清火,又得元参以退其浮游之火,更妙在用荆芥、桔梗引火
外出,而生地、当归滋其腑脏之燥,则雨润风吹,有不变火宅而清凉者乎。所以获
解散之功而无背违之失也。
小儿出痘,痘疮虚空,而色又清白,发痒中塌,身寒颤切牙不已,腹中虚胀,
上吐下泻,脉复沉细微弱,此阴症之痘疮也。盖内寒之极,疮不能发出,必须用大
补气血之药,而佐以温热之味,则疮无冰冻之虞。倘不知其故,而亦用寒散之品,
则痘疮内陷,而死亡顷刻矣,是阴痘戒用阴分之药明甚。然而其中有似是而非者,
又不可不辩,以痘疮之善变也。色白,虚也,而发痒又有实症;身寒,凉也,而发
颤又有热症;腹胀,虚寒也,而吐泻又多实热之症。既非虚寒,而亦用温热之品,
安得不死乎。然则,终何以辩之?吾辩之于舌焉。舌红者热,舌白者寒也。舌红而
带白者,热中之寒,舌白而微红者,寒中之热,舌大红而又燥,热之极也,舌纯白
而又滑,寒之极也。倘舌白而又滑,此阴症无疑。方用祛阴救痘丹∶
人参(一钱)当归(三钱)白术(三钱)附子(三分)荆芥(一钱)黄(三钱)
水煎服。一剂而色白者即变为红,阳回而寒之气尽散矣。
此方用参、、归、术以补气血,气旺而阴自难留,血足而阳自可复。然后益之附子,
则奏功始神。方中又加荆芥者,以附子直攻其内,非荆芥则不能引附子外散耳。
痘疮初出,隐于肌肉之间,不见点粒,人以为疮毒之内藏而不肯遽出也,孰知是气虚而不能
推送以发于外乎。论理用升麻、桔梗、羌活之类亦能外发,然而不补其气,而惟用散药,吾恐元
气益虚,痘发之后,未必无他病之生,尚非治之善者也。方用发痘散∶
生黄(二钱)甘草(五分)当归(一钱)桔梗(一钱)荆芥(一钱)防风(二分)
水煎服。一剂而点粒见,再剂而痘尽出也,可以不必再服药矣。
此方之妙,虽用桔梗、荆芥、防风之散药,而实得黄、当归补气之力,则易
于推送,所以火毒不能隐藏,一齐而尽出也。
痘疮已见点后,热气大盛,疮粒过多,人以为火毒之太甚,谁知是血虚而不能
以润乎。若止用发散之剂,而不用补血之药,则火盛水干,痘难贯浆矣。故必须于
补血之中,而少佐之以解毒也。方用养痘汤∶
当归(二钱)川芎(一钱)连翘(五分)麦冬(一钱)天花粉(三分)木通(三分)
甘草(二分)水煎服。一剂而热退,二剂而疮粒明净,尽行贯浆矣。
此方之妙,妙在当归、麦冬、川芎为君,而少用连翘、木通、天花粉为佐使,
则血旺而火不过炎,热消而毒不内隐,故能速于收功而又无后患也。
痘疮已出,四、五日后大小不等,根窠不甚红泽,色暗顶陷,不能起发者,人
以为火毒之倒塌也,谁知是血气之亏欠,欲出而不能,欲发而不得。倘徒用化毒之
药,则毒反不消。倘徒用催浆之药,则浆反不贯,变生不测,往往有入于死亡者。
治之法,必须于补气之中而辅以化毒催浆之味。方用催痘汤∶
人参(三分)牛蒡子(一钱)当归(二钱)川芎(一钱)黄(二钱)茯苓(一钱)桔梗(五分)
陈皮(二分)连翘(三分)肉桂(半分)水煎服。一剂而色红,二剂而顶突贯浆矣。
此方之妙,妙在用参、、归、芎之多,而发散化毒为佐使。气足而不祛于中,
血足而不陷于内,自然痘色润泽而肥满矣。
痘疮至六日,毒宜化,浆宜行矣。乃颜色不红绽肥满,是气血大虚也,万不可
徒攻其火,而妄用败毒之味也。必须以补气补血为主,方用护痘万全汤∶
人参(五分)黄(一钱)当归(二钱)川芎(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一钱)陈皮(三分)
牛蒡子(三分)桔梗(五分)天花粉(三分)水煎服。一剂红润而肥满矣,不必二剂也。
此方之妙用,全不去消毒攻火,但补气血而痘自外发。且补中有散,而补非呆
补,更易奏功。所以有益无损,而收万全之效也。
痘疮七、八日,宜浆满足矣。今疮平浆薄,饮食少减,人以为毒瓦斯之内陷也,
谁知是气血之不充乎。夫气血之不充者,由于脾胃之气弱也。脾胃气弱,则肝血不
生,肝血不生,则脾胃之气更弱,又何能致浆足而疮突哉。治之法,必须大补其脾
胃之气,而少佐之补血之品。气血旺而脾胃自健,脾胃健而痘疮安得不充满乎。方
用保痘汤∶
人参(一钱)白术(二钱)黄(二钱)当归(二钱)麦冬(二钱)陈皮(五分)荆芥(一钱)
如痒,加白芷三分、蝉蜕二分,不痒不必加也。如痘色白而薄,倍加参、,一剂而白者不白,薄
者不薄矣。
此方纯是补气血,而补气更重于补血者,以血得气而易生也。气足血旺,何愁浆薄哉。自然
饮食倍增,浆老结靥矣。
痘疮至九日、十日之后,浆稀痂薄,人以为痘毒之内蕴也,谁知仍是气血之亏乎。夫气虚补气,
血虚补血,又何碍乎。然而气血虽虚,而痘毒未清,不兼顾火毒,一味呆补,则火毒内藏,亦恐痘
愈之后,有回毒之虞,必须于补中微散之为得也。方用全痘汤∶
人参(二钱)白术(二钱)牛蒡子(一钱)茯神(三钱)陈皮(三分)当归(三钱)通草(一钱)
甘草(五分)荆芥(一钱)金银花(三钱)水煎服。一剂而浆浓靥高矣。
此方用人参而不用黄者,以黄过于补气,且恐有胀满之虞,不若多用人参,既补气而复无增
闷之嫌耳。尤妙在用牛蒡子、金银花于补中泻毒,得补之益,而更
获散之利,真善后之妙法也。
痘疮至十一二日,身发潮热,饮食不思,当靥不靥,痂落无托,人以为毒瓦斯之犹
存也,谁知是气血之虚而毒多未化乎。方用化痘仙丹∶
当归(三钱)白芍(二钱)人参(一钱)山楂(五粒)黄(三钱)荆芥(一钱)牛蒡子(一钱)
防风(三分)甘草(一钱)金银花(三钱)水煎服。一剂而胃气开,思饮食矣,二剂全愈。
此方之妙,用金银花与荆芥、牛蒡子、参、、归、芍之中,则胃气不伤,脾
气大旺,气血既润,复不克土,则火毒全解,又安有留余之患。大凡痘疮不补,则
火毒不出,而痘疮纯补,则火毒亦不尽出也。今于补中用散,所以未出能出,而既
出者尽出也。
痘已见形,又出一层红斑者,此夹疹痘也。或似斑而非斑,或零星错杂,皆是
夹疹之症。人以为痘毒之深,前未发出,而后再发也。谁知痘出之时而又感寒风,
使内热留中,闭塞凑理,激动腑毒而并出乎。治法宜脏腑并治,然治脏不若先治
腑也。盖痘毒出于脏,疹毒出于腑,脏之毒深,腑之毒浅,浅之毒先散,而深之毒
亦自难留,故治痘须先治疹。方用分痘汤∶
升麻(一钱)元参(三钱)麦冬(三钱)当归(二钱)青蒿(二钱)生甘草(二钱)半夏(五分)
生地(三钱)荆芥(一钱)水煎服。一剂而疹全散矣。
此方退阳明之火,解肺经之热,妙在多用升麻引火向外,发于皮毛,虽曰消疹,
而实所以成痘也。又何必治疹之后,再去治痘哉。
痘症虽发全,数日之后身复发热,遍身发出红斑,痒甚,愈抓愈痒,先出大小
不一如粟米之状,渐渐长大如红云片。人以为痘毒之尚存,从前未经畅发,故如此,
谁知是痘毒全无,乃收痂大愈之后放心纵欲,饮食过伤,又兼风热而成之。此名为
盖痘疹,似痘而非痘也。治法散其风热,而不必顾其痘毒。然风热既解,即有毒亦
无不共解矣。方用安痘汤∶
玄参(五钱)当归(三钱)连翘(一钱)白芍(二钱)丹皮(二钱)荆芥(二钱)甘菊花(二钱)
升麻(五分)天花粉(一钱)水煎服。一剂而斑轻,再剂而斑尽散矣。
此方化毒而不耗其气,解热而不损其血,所以风热全消,而痘无变症耳。
痘疮五、六日后,色变纯黑,或炭灰之色,头顶陷下不起,饮食到口即吐,此
死症无疑,所谓坏症也。世医到此无不辞去,然而死中可以求生,勿以其坏症而轻
弃之也。盖小儿纯阳之气易离,而阴气难绝,倘有一线之阴可续,则引阴以接阳,
往往死者可以重生,而生者得以不死。我受异传,何敢独秘不共传以救万世之小儿
乎。方用起死救儿丹∶
人参(三钱)元参(一两)金银花(一两)白术(二钱)当归(三钱)麦冬(三钱)
甘草(一钱)荆芥(二钱)天花粉(二钱)茯神(三钱)水煎服。一剂黑变为红,再剂而陷
者起,干者润,饮食知味矣。
此方之妙,全在用金银花与玄参之多,既能解毒,复善散火,而又助之参、术、
归、冬,则足以济二味之力,而益成其祛除之功。所以能转败而为胜,起死而变生
也。万勿惊其药品之重与用参之多,而减去其分两。盖药不重,火毒难消;参不多,
则阴阳难复矣。愿人加意于此方,以救小儿于危险哉。
小儿痘疮治之不得法,多至不救,谁知痘疮可以不治治之乎。夫儿已生疮,何
可听其自生乎,所谓不治治之者,服吾药可使之不生痘,不必用药以治痘也。夫儿
之生痘疮者,感父母之淫气以生之也。解其淫气而又助之化毒之品,安得而生痘哉。
前人亦知此意,曾造稀痘丹,或治截痘法,然服之有验有不验者,未能深窥痘毒之
源与解毒之药也。盖解毒之品未有不损人元气者,元气一虚,毒即难解。且毒成于
火,而清必用寒凉之药,但小儿脾胃最忌寒凉之药,一服寒凉,土气匮乏,而火毒
又安能外泄乎,此所以服之而不效也。铎逢异人之传,方法平平,而取效实奇。
方名止痘丹∶
生甘草(一钱)金银花(三两)元参(一两)贝母(五分)苦参(三钱)丹皮(三钱)
黄芩(二钱)将七味择天赦日,用水二碗,煎一碗,不必两煎。将此一碗汁,重汤又熬至三分,
用茯苓五钱为细末,将汁调为丸,如米粒大。俟半周之时,将药用蜜拌与小儿
食之,二日服完,必下黑粪,永不出痘矣。痘既不生,何有死亡之痛哉。
卷之十四